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793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试模拟题一Word文档格式.docx

”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

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4、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A、平等民主性B、多元互动性C、自主探究性D、开放创新性

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

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

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

“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17、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18、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

19、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

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

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

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

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

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

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20、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

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1、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

这个现象说明了()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2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B、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仍为矩形

C、既为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D、以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2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赏析有误的是()

A、首句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

B、次句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25、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填空题(10)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3、用●表示实心圆,用○表示空心圆,现有若干实心圆与空心圆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

在前2003个圆中,有个实心圆。

4、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5、如果两圆有且只有三条公切线,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6、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

7、文化具有传承性,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诗句,现在人们把它当作一种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和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9、若a+b+c=0,则a2+b2+c2+2ab+2ac+2bc的值是。

10、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B卷

三、简答题

1、诗歌主旨理解。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2、下面的“征稿启事”有不当之处,请修改。

征稿启事

为把校刊《校园生活》办得更好,编辑部决定搞一次全校性的征文活动。

征文内容包括校园趣事,班级新风,师生之间,学习心得,诗歌散文等。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楚,字数不超过一千字左右。

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

稿件请于本月底前交给本刊通讯员。

《校园生活》编辑部

3、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至少两条)

(2)

古时一人上街卖马,一连几天无人问津。

此人回家后深思,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

他请著名的相马家伯乐在他再次卖马的时候围着马转三圈,离开时作留连状多看几眼,伯乐照办了。

结果在一个早晨之内,马价上涨了十倍。

4、5月27日《扬子晚报》登载了一则消息,标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请根据消息主体部分,写出消息的导语。

(2)

本报讯。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35家出版社参与,6000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5、根据文意,补写一个事例。

俗话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胸怀大志,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爱惜光阴,充分利用时间的。

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日记。

6、将下面的短句改写为长句

(2)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隶属于北京途锦教育集团,是一所立志在三到五年内拥有十万学生的民办高校,是一所旨在将先进的现代化工商管理理念传递给更多人的民办高校。

7、指出句子中“光景”一词的含义

(2)

①老人晚年过上了好光景

②初次见面的光景,我还记得清楚

 

四、阅读理解

①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

那是10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

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②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

从那时起,一个chuoyue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

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新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

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

那年10月,那朵水仙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重沙草,万倾江田。

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③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

一位诗人,一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想而已。

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

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宛在梦中央。

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的凄楚的联想。

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piaoyi,更富有灵气了。

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

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

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

美国画家佛瑞塞有一次对我说:

“来台以前,我只听说过莲;

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

”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

“Lookatme!

”莲只郝然低语:

“Don’tstare,pleas

e。

”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方”,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

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

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

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

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

艺术、宗教、爱情,到了极点,实在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余光中《莲恋莲》节选)

1、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加点词语注音(4)

chuoyuepiaoyi冷隽郝然

2、①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矛盾?

应该怎样理解?

(2

3、①段中“豪艳”与“凄清”是一组词意上的反义词,连用是否合理?

4、②段中开头说“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这里的“画”指的是

(2)

5、从文中找出同义词

(2)

豪艳——凄清——

6、③段中“莲的小名应为水仙”,这里的“水仙”是指。

“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怜”的含义是。

7、③段中有两个“对我而言”和三个“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反复使用“对我而言”:

反复使用“联想”:

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是()

(2)

A、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

B、“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

C、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莲“郝然低语”,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褒贬适中,表达得体。

D、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富有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

9、“意象”即境界,作者发现的莲的意象就是。

(1)

10、不同的作家,对同一描写对象会赋予不同的含义,在余光中的笔下,莲是;

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是的象征。

11、“青钱千张,香浮波上”从修辞上看分别运用了,的手法;

从全文看,文章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五、写作(25)

请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的认识。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A】。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因此本题选A。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这说明学生具有【C】的权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了解。

  【名师详解】题干所述说明我国青少年儿童享有受尊重的权利,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本题选C。

  3.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D】的关系。

  A.上下级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进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名师详解】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从道德层面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二者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因此本题选D。

  4.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D】。

  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

  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过程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名师详解】D项所述属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不符合当代学生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5.爱因斯坦说: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这句话说明【B】。

  A.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学

  B.君子不器

  C.学校教育应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标

  D.学校不用培养太多的专家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认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名师详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是说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

B项中的”君子不器”,是《论语?

为政》篇中的话,意思是,君子”为政”要成为真正的通才,而不是成为专才、专家。

此项所述与题干意思相符。

因此本题选B。

  6.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A.提高国民素质

  B.培养四有新人

  C.贯彻教育方针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了解。

  【名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了解。

所谓素质教育,即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本题选A。

  7.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本题选B。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D】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学生观的认识。

  【名师详解】现代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三方面的内容。

题中D项所述属于传统教学观。

  9.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

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B】角色。

  A.传道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了解。

  【名师详解】由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是各异的,加之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学工作,而应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

  10.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B】。

  A.直接开除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C.通知家长

  D.对其进行惩罚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1.人的造血器官是【B】。

  A.心脏

  B.骨髓

  C.脊髓

  D.大脑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生物有关的科普常识。

  【名师详解】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

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

因此,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12.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B】。

  A.刘向

  B.吕不韦

  C.司马迁

  D.刘义庆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积累。

  【名师详解】”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

典出《史记?

卷八五?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组织编纂完成《吕氏春秋》之后,将该书置于广场,宣布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13.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C】。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马关条约》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名师详解】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这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这次战役之后,清政府在做出很大让步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是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份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