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801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推断题物质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最清洁的能源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8、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9、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C02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2、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4、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四、化学实验

  

(一)、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

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

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

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如NaOH溶液)吸收④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先移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二)、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1)除水蒸气的试剂:

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2)除HCl气体的试剂:

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三)、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

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

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篇二:

初中化学全部推断题总结(含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汇总

  1.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4.有A、B、C、D、E、F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2CO3、BaCl2、Ca(NO3)2、

  NaCl、H2SO4、AgNO3中的某一种溶液。

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

  

(2)F是__________。

  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

  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

  ,,,

  7.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HCl、NaOH、MgSO4、NaCl溶液中的一

  种。

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

实验现象为:

  

(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B、C、D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变蓝,B不变,C、D变红;

  

(2)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

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___性。

若向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

(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

(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

(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D;

E。

  9.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G物质的化学式。

  10.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

  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

  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

  A铜B碳C铁D钙

  13.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

  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

  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

其它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C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6.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

Cu(OH)2

  ?

  CuO?

H2O.A、B、C、D、E

  五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中物质是你在初中化学中见过的物质。

除①外,其他反应的条件均已略去。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E为单质或者氧化物,D都是同种物质,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如果E为单质或者酸,D都是同种物质,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如果E为单质或者酸,F都是同种物质,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⑶当E为单质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⑷当E为酸时,反应③可能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篇三:

XX年中考化学推断题技巧整理和题型归纳大全

  专题复习推断题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一半猜一半代,顺藤摸瓜,然后逐一突破。

推断题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好多学生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

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1.审题:

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二、解题方法

  1、顺推法2、逆推法3、分层法4、剥离法

  三、常见题型:

  1、文字叙述型;

2、方程式叙述型;

3、框图型;

4、连线型;

5、表格型。

  四、常见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

(黑色)、、、、;

  (红色)红棕色、紫红色、红磷;

  ⑵溶液颜色:

(蓝色)(浅绿色)(黄色)⑶燃烧火焰颜色:

(蓝紫色)(淡蓝色)

  (蓝色)(明亮的蓝色)

  ⑷沉淀颜色: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沉淀:

(5个白色)、、、、

  (蓝色)(红褐色)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

  2.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写学过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参加的反应)通电

  催化剂

  高温加热

  3.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⑵还原性物质:

能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为或,固体为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

  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4)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在O2中燃烧耀眼白光的物质是。

  (5)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气体的特性。

  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5)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7)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9)最常用的溶剂是。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11)产量最多的金属(12)使用最广的金属5、物质的用途

  ⑴用于人工降雨的:

造成温室效应的

  ⑵调味品、⑶用于除锈的、

  ⑷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⑸改良酸性土壤的

  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⑺常用的干燥剂液体干燥剂、食品干燥剂、固体干燥剂:

碱石灰或

  (8)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液体是、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是。

  常见放热反应:

  (9)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是,通常用于发面食品中,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同时可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的是、;

  6、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与与;

  7.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突破口

  

(1)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

  

(2)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①还原性单质(C、H2)+金属氧化物

  ②金属+酸

  ③金属+盐溶液

  8.以生成物的状态为突破口

  同时生成两种不同的沉淀同时生成一种沉淀、一种气体和水9.以特殊的数据为突破口

  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2,H2O→H2O2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

  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

  特殊的相对分子质量18_____28_________44______98_________100_______106_______160_______

  特殊的元素质量之比3:

4?

CO;

3:

8?

CO2;

7:

3?

Fe2O3;

10:

3:

12?

CaCO3

  特殊的原子个数比1:

1?

H2O21:

2:

2?

Ca(OH)2

  10.推断题考得频率最高的六种物质

  应重点记忆三类物质的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1)酸的代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的代表物:

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代表物:

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

  11.酸、碱、盐、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右图)

  -2-同时生成一种沉淀和水

  1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AlC或O2H2O2

  O2COAlCl3CuSO4CO2H2OAl2O3⑴⑵⑶⑷

  Mg3Fe3

  MgSO4CuCa(OH)22H2Ca(OH)2

  ⑸⑹⑺⑻

  2Na2CO3

  3

  CaCOCO2Na2CO3NaOH2NH4Cl

  ⑼⑽⑾⑿

  类型一、框图型推断题

  1、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55-1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选取两块样品D和J,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其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1)样品D和J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固体J制取气体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下图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已知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

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1)CuCl2与物质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请你推出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甲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个有X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石中考)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可不填满)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二.连线式推断题

  6.(XX荆门)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⑴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甲、乙;

  ⑵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和Ca(OH)2:

  丙和丁:

⑶其中稀硫酸和丁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

  7.(XX福州市)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若B为纯碱,

  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B、C的化学式是ABC

  

(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纯碱是一种用途是。

  -4-

  8.(XX南昌市)(5分)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

  在实验室中B能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

C和E反应能生成D。

xKb

  

(1)A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B除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9.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H2SO4、BaCl2、NaOH、Na2CO3、MgSO4、Ca(OH)2五种溶液和一种气体CO2,它们之间的连线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

  类型三、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对于这类推断题确定混合物的成分一般常用“分层推断法”,先根据所给信息分层推理出每一层的分结论,再进行综合整理得出总结论。

  1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

  

(2)向

(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3)在上述

(1)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1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14.某一无色溶液是由H2SO4、HNO3、K2CO3、CuSO4、K2SO4、KNO3、NaCl七种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若向混合溶液中滴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