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812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旧路面铣刨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计划开竣工日期为2010年4月30日-2010年6月30日工期60天。

1.起点~上高路段

原则上采用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胶粉改性沥青)+10cm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15cm水泥稳定碎石(4.0MPa/7d骨架密实型)进行罩面,罩面厚度为37cm。

施工时应采用适宜的分层压实厚度,选用合适的压实机械以确保每个结构层的压实厚度。

(1)、罩面厚度<

37cm路段,应先进行铣刨、拉毛,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后在进行路面补强。

旧路路面结构(铣刨找平)。

(2)、37cm≤罩面厚度<

52cm段,应先进行拉毛,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利用水泥稳定碎石来衬补找平,然后再进行路面补强。

旧路路面结构(拉毛)。

(3)、52cm≤罩面厚度<

73cm段,应先进行拉毛,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利用水泥稳定碎石来衬补找平,然后再进行路面补强。

(4)、73cm≤罩面厚度<

78cm段,应先进行拉毛,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利用石灰粉煤灰土来衬补找平,然后再进行路面补强。

(5)、罩面厚度≥78cm段,应先进行拉毛,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利用水泥石灰土来衬补找平,然后再进行路面补强。

(6)、现状海滨大道西半幅为主线路面的一部分,设计横坡与现状横坡相反,需铣刨、开镫后进行路面补强。

施工时应根据原则罩面补强厚度,并按照车道宽度纵向铣刨,以确保最底层(趁补找平层)的最小压实厚度。

每步路面结构层铺筑完毕后,其顶面必须为一个横坡界面。

2.上高路~油田联络线

原则上采用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胶粉改性沥青)+10cm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进行罩面。

22cm路段,应先进行铣刨、拉毛,并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局部灌缝,施作粘层油后在进行路面补强。

(2)、22cm≤罩面厚度<

34cm段,应先进行拉毛,并采用高压气体吹尘,局部灌缝,施作粘层油后,利用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衬补找平后再进行路面补强。

(3)、34cm≤罩面厚度<

(4)、52cm≤罩面厚度<

(5)、73cm≤罩面厚度<

二、工程数量

1、施工面积

根据施工图给出的尺寸数据,计算出施工范围坐标及施工面积,施工面积约为50万m2。

2、分部分项工程量

全线旧路面铣刨工程量约为2.5万m3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

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为安全、优质、快速建成海滨大道南段二期工程一同段,我们将按项目法组建责、权、利统一的“海滨大道南段二期一合同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人员配置详见下表。

 

施工组织机构图

工程部:

质量部:

办公室:

测量组:

实验室:

项目经理:

项目书记:

材料负责人

计量负责人

安全员

质量员

资料员

试验员

机管员

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总工:

项目总工:

2劳动力投入计划

为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工期紧张的各个施工阶段中,严格进行施工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施工计划要求,项目经理部由管理、技术人员计28人组成。

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技术力量及劳动力高峰期为15人,详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人员类别

数量

项目部管理人员

28

作业管理人员含工长

3

技术员

司机

6

普工

合计

43

3主要施工设备及主要实验设备

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主要施工设备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用于施工

部位

备注

1

铣刨机

Cat-PM-565B

美国

路面

2

装载机

ZL50

中国

2006

5t

自卸汽车

A61102A

5

2005

15t

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工期计划目标

根据总体计划及现场实际进度情况,计划于2010年4月30日-2010年6月30日完成铣刨工程的施工。

4.2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为确保按期完成工程,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一)道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时成立、按时到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

(二)组织施工力量按时进场:

施工队伍按时进场,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到位,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三)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组织进行设计技术交底,进一步完善、落实施工方案。

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机械、人员进场,确保总体工期。

(四)施工组织不断优化:

以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依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管理优化、方案优化、施工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五)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控制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六)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

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规范化。

(七)实行责任制考核评定工作。

(八)安排好雨季的施工: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九)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第5章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针对本工程特点,按照设计要求铣刨并上铺筑衬补找平层的方法,保证设计搭接补强质量要求。

5.1 适用范围

  海滨大道南段二期新旧路面结构层搭接部位;

5.2 设备要求

为了保证铣刨拉毛后路面的平整度,必须采用精铣刨,即铣刨机的铣刨鼓要选用精铣刨鼓。

本工程采用CATPM-565B型,标准铣刨鼓(standardmillingdrum)的铣刨刀头间距为15mm,适合于整个路段的铣刨。

5.3 铣刨深度的确定

根据海滨大道南段二期一合同设计说明要求,项目部联合业主测量队、总监办对全线旧路面高程复测,总结实际数据依照设计原则,确定不同段落的铣刨深度。

实际铣刨深度的确定:

为了保证纵向行车舒适以及铣刨拉毛作业流畅,每150m作为一个铣刨区间(铣刨区间内的车辙级差控制在5~8mm。

当路段车辙深度相差不大时,区间长度可以适当加长),区间内每30m一个断面计算实际铣刨深度,则每个铣刨区间的平均实际铣刨深度依照三方测量高程与铺筑层厚度确定。

5.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施工交通管制要求设立相关标志牌,建立工作区。

相关人员、设备必须在保护区内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2)认真测量,科学确定铣刨范围及铣刨深度。

原则上在满足设计要求标高路段不实施铣刨,对于属于设计需铣刨路段根据实测高程划定铣刨区间,确定各铣刨区间的平均铣刨深度。

(3)根据计算的铣刨深度,先进行靠近中央分隔带部位的铣刨拉毛。

要求铣刨拉毛作业前根据基准点准确调整铣刨机基准面、横坡、铣刨深度,找平仪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当一个铣刨段中包括几个连续铣刨区间(即区间连续,各区间的铣刨深度不同),可以实施连续铣刨拉毛,在铣刨中调整铣刨深度,保证路面纵向平顺。

在铣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三个关键阶段以确保铣刨拉毛效果:

第一阶段是开始铣刨过渡段,铣刨机铣刨深度要从零缓慢调整到计算的铣刨深度;

第二阶段是铣刨过程中铣刨深度调整段,在进入连续的下一个铣刨区间时,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铣刨深度,都要从原铣刨深度逐渐调整到新的铣刨深度,严禁突变,这就要求在划定铣刨区间时标定好调整过渡段的位置;

第三阶段是结束铣刨过渡段,铣刨机也要将原铣刨深度缓慢降低到零。

(4)进行铣刨拉毛面的清扫工作。

采用清扫车或人工进行遗留铣刨料的清扫,防止影响后续铣刨拉毛工作。

(5)检查各铣刨拉毛面,当发生相邻两铣刨面产生大于5mm错台时,要再进行铣刨拉毛修理。

(6)对铣刨拉毛面的缺陷进行及时处理,如松散部位的清除与修复,裂缝处及时灌缝等。

(7)彻底清扫铣刨拉毛面,用高压气将表面浮灰吹净,确保铣刨裸露面洁净、干燥。

(8)采用粘层油对铣刨拉毛面进行喷涂,每平方米用量不超过0.6kg,要求表面不露白。

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

6.1工程质量目标承诺

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工程质量等级确保优良,达到交通部优质工程标准。

6.2质量指导方针

6.2.1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公司贯标认证工作相结合,按ISO-9002模式进行管理。

6.2.2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在施工方案中,以实现工程优质为前提,在多项技术措施中以优质为目标,做好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6.2.3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应把质量的好坏与个人经济挂钩,奖惩分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

6.2.4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施工。

6.2.5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项目工程师有权制止,必要时予以返工处理,按公司规定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

6.2.6加强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保证按设计和方案施工。

6.2.8加强对仪器的质量管理,所有的计量设备、仪器均有计量合格证。

6.2.9严格执行和遵守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监督和命令。

6.3质量保证体系

现场将成立以项目总工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4保证措施

6.4.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①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的质量管理体制

②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总工对工程质量负责。

在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前提下,争创部优,保证工程安全无事故,按工期完成。

6.4.2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规划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

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质量技术部长、工程计划部长组成、制定,整个合同段质量创优规划、方针、措施;

各施工队分别设质量管理现场领导组,有施工部长、质检部长、工程部长、主任工程师组成。

制订所负责合同段创优措施,质量实施计划、并在现场落实。

施工队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拟订项目工程具体的分项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并且自上而下建立工程监理组织管理系统和工程质量保证系统。

6.4.3施工秩序管理

1.本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阅同意后报业主批准,在工程开工后认真组织施工,如遇重大变更需征得驻地工程师同意和业主的批准,不得随意改变已被同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关键部位,都要写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措施),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工程实行开工报告制度,项目开工前,提交开工报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报业主备案,各分部工程开工前应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并得到其批准,分项工程开工实行内部审核制度,并通知监理方可开工。

3.施工期间必须实行计划管理,按计划组织施工,对施工计划应全方位进行控制,有专职人员随时统计计划完成情况,并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实行计划调度制度,使施工生产活动计划、有序地进行。

4.认真实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验评定活动,每一项分项工程完成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与评定,未进行检查评定的工序或经检验不合格的工序,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其结果应进行验证并作记录存档,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

5.认真实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自检合格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未经检验签证同意,或自检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均不得擅自隐蔽不报,隐蔽工程不得先施工后补签,一旦发现补签被视为不合格工程。

6.认真按政府主管部门、业主、监理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施工,杜绝一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

6.5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6.5.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①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材料员、监理工程师等签字。

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由工程部主任工程师审核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③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最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并且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方可进行施工。

6.5.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a技术复核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b技术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c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5.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和掌握。

②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单位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6.5.1二级验收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单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作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②、各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施工队长确认,最终评定由项目经理部的质检部专职质量员检定。

③、质检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检部。

6.5.5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监理部门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6.5.6计量器具管理

①、质量技术部和中心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②、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③、损坏的计量管理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④、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

严禁使用未经核对过的量具。

6.5.7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①、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单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②、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经理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

③、凡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第7章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保证体系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组织机构

1.施工班组要设安全员。

2.每道工序要有安全员的安全技术交底。

3.执行业主、当地安技部门及我局、公司下达的一切安全规定。

4.电器设备要专人管理、维护,其它人员不准擅自乱动。

5.工地防火要有设施,防盗、防煤气中毒。

设专职防火人员,随时检查。

6.闸箱及电器设有防雨装置,夜间施工照明要有电工保护。

7.安全员要有鲜明标志,工地人员要服从安全员指挥,必要时安全员有权对违反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停工。

  第8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文明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因此,项目经理部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9.1施工现场管理

9.1.1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的使用,严格按照在批准的场地内组织施工的要求执行,现场中的各种临时设施,包括办公、生活用房、仓库等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同时保持整洁,符合消防和卫生规定,并且严格各种违法违规活动。

9.1.2工地入口处设置醒目、整洁的施工标牌,内容包括: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负责人姓名,此外在适当位置设“一图四板”。

一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四板:

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环保达标标准。

9.1.3施工现场有明显的区域界定标识,不能完全断绝交通的施工现场,应指定行人和车辆进出现场的路口与路径,并悬挂醒目的安全告示或警示标志。

9.1.4现场施工人员一律要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服装整洁,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9.2环境保护管理

9.2.1施工中必须落实门前“三包“环境保护责任制,在门外两侧不准堆放任何材料物品,存放垃圾等。

9.2.2为了减少和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干扰,保证周围村民有一个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噪声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

9.2.3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时对环境的污染,运输车辆装置必须严密,符合不撒、不漏标准。

9.2.4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对地下水和周围地面的沉降进行控制,防止周围建筑有变形或开裂,若一旦发生上述事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妥善处理事故及事故的善后工作,并将上述的一切活动上报驻地工程师和业主(出具书面材料)。

9.2.5在产生扬尘的季节或有扬尘作业的地段,应采取防尘和通风措施,确保扬尘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9.2.6施工工地不许自焚会产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和恶臭气味的物质。

9.3施工交通管理

9.3.1项目经理部设一名专职或兼职的交通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与交管部门协调交通问题。

9.3.2施工单位对本单位或外租车辆司机应进行安全教育,遵守交通法规,对上路(公路、市政道路)行驶的车辆必须执行“三检”制度。

9.3.3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划分物料堆放区,机械停放区、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行人区,道路及消防通道,现场堆土应符合安全规定,工程弃土及时清运,行人道路和消防通道保持路面平整、畅通。

9.3.4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场地尽量压缩,并且尽量不占用道路。

9.3.6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