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838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doc

常用45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

1.生命体征测量技术评分标准

2.口腔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3.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4.氧气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5.超声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6.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7.经口腔、鼻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8.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9.密闭式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10.痰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

11.肺部叩击技术评分标准

12.鼻饲技术评分标准

13.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

14.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评分标准

15.导尿技术评分标准

16.膀胱冲洗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17.冰敷技术评分标准

18.酒精擦浴技术评分标准

19.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20.动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

21.肌肉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22.皮内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23.皮下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24.静脉留置针置管技术评分标准

25.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26.静脉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27.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评分标准

28.肠外营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29.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30.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31.轴线翻身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32.轮椅运送技术评分标准

33.平车运送技术法评分标准

34.患者保护性约束技术评分标准

35.心电图检查技术评分标准

36.心肺复苏技术评分标准

37.简易工呼吸器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38.单、双相波非同步电除颤技术评分标准

39.心电血压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40.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41.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42.笔式胰岛素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43.洗胃技术评分标准

44.微量泵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45.镇痛泵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5

环境清洁、光线明亮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

1.5

1

0

清点体温计

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是否甩至35℃以下

3

2

1

0

检查听诊器连接是否妥当,膜片有无破损

3

2

1

0

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有无破裂,袖带是否完好,充气情况,水银柱能否上升至240-260mmHg

3

2

1

0

24

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评估病情

3

2

1

0

再次核对体温计

3

2

1

0

体温计放置部位正确

5

4

3

2-0

测量时间正确

5

4

3

2-0

读表正确,手不接触水银端

5

4

3

2-0

体温表用后妥善放置

3

2

1

0

脉搏

10

测量部位、方法正确

5

4

3

2-0

测量时间、结果正确

5

4

3

2-0

呼吸

10

测量方法、时间正确

5

4

3

2-0

测量结果正确

5

4

3

2-0

血压

26

患者体位正确

3

2

1

0

血压计放置合理,开水银柱开关

3

2

1

0

缠袖带符合要求

3

2

1

0

听诊器使用方法正确,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3

2

1

0

关气门,打气、放气平稳

5

4

3

2-0

测量结果正确

5

4

3

2-0

为患者整理衣袖

2

1.5

1

0

关水银柱开关,整理血压计

2

1.5

1

0

操作后

5

将结果告知患者,作好记录

2

1.5

1

0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整理用物,清点体温计,正确处理体温表

3

2

1

0

质量控制

5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口腔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光线明亮

3

2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3

2

1

0

备齐用物(按病情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放置合理

4

3

2

1-0

75

推治疗车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

3

2

1

0

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过程及合作方法

3

2

1

0

评估患者有无活动性假牙,如有应先取下假牙并放于冷水杯中

3

2

1

0

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垫治疗巾,置弯盘于口角旁

5

4

3

2-0

湿润口唇

5

4

3

2-0

正确使用压舌板及开口器,检查口腔,协助患者正确漱口

5

4

3

2-0

清洁口腔,擦洗方法顺序正确(依次由磨牙到门齿擦洗对侧的上、下牙列外侧面,上牙列的内侧面、咬合面,下牙列的内侧面、咬合面,再弧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近侧;擦洗硬腭部、舌面及舌下)

20

19-11

10-6

5-0

夹取棉球方法正确

5

4

3

2-0

棉球湿度适宜

5

4

3

2-0

擦洗完毕,再次协助患者漱口

5

4

3

2-0

再次检查口腔

3

2

1

0

用治疗巾拭去口角处的水渍

3

2

1

0

口腔疾患处理正确(如有溃疡,酌情涂药于溃疡处;口唇干裂者涂以液状石蜡)

3

2

1

0

清点棉球数

3

2

1

0

撤治疗巾和撤弯盘

4

3

2

1-0

操作后

5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

5

4

3

2-0

质量控制

5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3

2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3

2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4

3

2

1-0

使用无菌持物钳

12

持钳方法正确

2

1.5

1

0

取、放钳方法正确

2

1.5

1

0

使用钳符合无菌原则,不污染

8

7-5

4

3-0

使用

无菌器

16

开启无菌容器方法正确

2

1.5

1

0

手臂不跨越无菌区

5

4

3

2-0

手、持物钳不触及无菌容器边缘

5

4

3

2-0

物品取出后不放回

2

1.5

1

0

盖容器盖方向正确

2

1.5

1

0

使用无菌溶液

12

核对,检查(讲明核对内容)

3

2

1

0

开瓶盖不污染

5

4

3

2-0

冲洗瓶口,倒液时瓶签向上

2

1.5

1

0

盖瓶口不污染

2

1.5

1

0

铺无

菌盘

28

治疗盘清洁干燥

2

1.5

1

0

打开无菌包前检查标签

2

1.5

1

0

开包方法正确

3

2

1

0

拿取治疗巾方法正确

3

2

1

0

铺巾方法正确,不污染

5

4

3

2-0

扇形折叠方法正确,整齐

3

2

1

0

物品放置合理,不跨域无菌区

5

4

3

2-0

放物品后边缘反折,外观整齐,注明无菌盘时间及物品

2

1.5

1

0

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注明开包时间

3

2

1

0

戴无菌手套

12

检查无菌手套有效期,取手套方法正确

2

1.5

1

0

戴手套方法正确,不污染

7

6-4

3

2-0

脱手套方法正确

2

1.5

1

0

用后处理方法正确

1

0

0

0

质量控制

5

操作熟练,有条不紊,动作轻、稳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氧气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49

确认有效医嘱

2

1.5

1

0

推车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4

3

2

1-0

清洁、湿润鼻腔,备胶布

5

4

3

2-0

拿表姿势正确,装好后氧气表直立

5

4

3

2-0

装表后,装置不漏气

5

4

3

2-0

连接湿化瓶及橡胶管

4

3

2

1-0

正确顺序打开大小开关

5

4

3

2-0

正确调节氧气流量(包括中途调节)

5

4

3

2-0

检查鼻塞是否通畅,插鼻塞的手法、方向正确,深度合适

5

4

3

2-0

导管固定正确、美观

3

2

1

0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记录吸氧时间及氧流量

3

2

1

0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3

2

1

0

26

核对,向患者说明,取得配合

3

2

1

0

拔鼻塞方向正确,拔管后擦净患者面部

5

4

3

2-0

关闭氧气顺序正确

5

4

3

2-0

正确拆除吸氧装置

5

4

3

2-0

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3

2

1

0

停用氧气全过程方法、步骤正确(先拔管,后关氧气表)

5

4

3

2-0

操作后

2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

2

1.5

1

0

质量控制

8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3

2

1

0

操作熟练程度,从装表到吸氧(作好记录为止),全程不超过3min,每超过1min扣2分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准备药液

25

按医嘱准备好药物,经第二人核对无误

3

2

1

0

查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查瓶体有无裂纹及液体性状

3

2

1

0

正确手法倒冷蒸馏水入水槽(约250mL,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5

4

3

2-0

锯安瓿前后均需消毒

3

2

1

0

按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正确手法配制雾化液,抽药液不余、不漏、不污染

5

4

3

2-0

去除针头,将药液注入雾化罐内,禁忌加入温水和热水

3

2

1

0

正确连接雾化螺纹管及面罩(口含嘴)

3

2

1

0

50

推车至患者床前,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3

2

1

0

取舒适卧位,摇高床头

3

2

1

0

雾化罐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预热3-5min

3

2

1

0

颌下垫巾

3

2

1

0

正确设定时间及雾量(雾化时间15-20min;大档雾量为3ml/min,中档雾量为2ml/min;小档雾量为1ml/min,一般用中档)。

药液呈雾状喷出

10

9-6

5

4-0

正确方法吸入(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或将口含嘴放入其口中,指导患者以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进行深呼吸),必要时帮助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15

14-10

9-6

5-0

观察病情(面色、呼吸、咳嗽情况)及治疗效果

5

4

3

2-0

时间到,取下面罩(口含嘴),按顺序关开关(先关雾化开关,后关电源开关),连续使用雾化器时需间隔30min

5

4

3

2-0

清洁鼻面部

3

2

1

0

操作后

5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

5

4

3

2-0

质量控制

5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21

按医嘱准备好药物,经二人核对无误

3

2

1

0

查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查瓶体有无裂纹及液体性状

5

4

3

2-0

锯安瓿前后均需消毒

3

2

1

0

按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正确手法配置雾化液,抽药液不余、不漏、不污染

5

4

3

2-0

按要求打开一次性雾化器,用生理盐水稀释或溶解药液至5ml,注入雾化器内

5

4

3

2-0

54

推车至患者床前,床边查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3

2

1

0

颌下垫巾

3

2

1

0

正确连接雾化器的进气口与氧气装置(氧气湿化瓶中不能有液体)

5

4

3

2-0

调节氧流量(6-8L/min)

5

4

3

2-0

正确方法吸入(药雾形成后,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或将口含嘴放入其口中,指导患者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法进行深呼吸),必要时帮助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15

14-10

9-6

5-0

掌握正确的雾化吸入时间

8

7-5

4

3-0

观察病情(面色、呼吸、咳嗽情况)及治疗效果

5

4

3

2-0

时间到,取下面罩(口含嘴),关闭氧气

5

4

3

2-0

清洁鼻面部

5

4

3

2-0

操作后

5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

5

4

3

2-0

质量控制

5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经口腔、鼻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检查吸引器性能),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75

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解释

3

2

1

0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及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必要时行肺部叩打

3

2

1

0

取合适体位

3

2

1

0

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

2

1

0

正确方法提高给氧浓度(先取下鼻导管,再调节氧流量)

5

4

3

2-0

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成人0.0400~0.0533MPa相当于300~400mmHg,儿童0.033~0.040MPa相当于250~300mmHg

5

4

3

2-0

按要求打开无菌圆碗,准备吸痰用生理盐水

5

4

3

2-0

按要求打开一次性吸痰管

3

2

1

0

正确手法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

5

4

3

2-0

吸痰顺序正确:

清醒患者吸痰(试吸生理盐水,吸鼻咽部痰液,冲管,更换吸痰管,吸口腔分泌物,冲管);昏迷患者吸痰(压舌板或张口器帮助张口,先吸尽口咽部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再经咽喉进入气管吸引,冲管)

10

9-6

5

4-0

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手法正确(螺旋式旋转上提)

10

9-6

5

4-0

吸痰时间正确,每次小于15s,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

5

4

3

2-0

观察病情(痰液的量和性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肺呼吸音)

3

2

1

0

吸痰完毕,正确处理吸痰管

3

2

1

0

正确方法调回氧流量

3

2

1

0

清洁口鼻部

3

2

1

0

恢复舒适体位

3

2

1

0

操作后

5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

5

4

3

2-0

质量控制

5

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考核者时间:

年月日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序号姓名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实际得分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检查吸引器性能),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75

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解释

3

2

1

0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必要时行肺部叩打

3

2

1

0

取合适体位

3

2

1

0

正确方法予纯氧吸入数分钟

3

2

1

0

正确调节吸痰负压(成人控制在0.0400~0.0533MPa,小儿控制在0.033~0.040MPa)

5

4

3

2-0

按要求打开无菌圆碗,准备吸痰用生理盐水

5

4

3

2-0

按要求打开一次性吸痰管

3

2

1

0

正确手法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

5

4

3

2-0

分离呼吸机接口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如为气切口面罩吸氧患者,移开面罩

3

2

1

0

吸痰顺序正确(每次吸痰前先试吸,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分泌物)

5

4

3

2-0

正确使用负压(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以免负压吸附呼吸道粘膜引起损伤,吸痰时间歇使用负压)

5

4

3

2-0

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手法正确(螺旋式旋转上提)

10

9-6

5

4-0

掌握正确吸痰时间(每次小于15s,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中间间隔3-5min)

5

4

3

2-0

每次吸痰间隔连接呼吸机或氧气面罩,纯氧吸入

5

4

3

2-0

处理痰液粘稠的措施正确

3

2

1

0

观察病情和记录(痰液的量和性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肺呼吸音、呼吸机各参数)

3

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