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842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docx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完整版

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

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及互动发展

发布时间:

2012-09-0316:

26  来源: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及互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交相辉映。

研究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有助于弘扬传统节庆,打造现代节庆品牌,推动节庆经济和节庆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精神家园的建设。

?

  一、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基本内涵

?

  

(一)传统节庆的内涵

?

  传统节庆是指那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长期积淀形成的、能够全面、集中、形象地体现出民族的共同心理、性格特征、价值观念和理想愿望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反映尤为明显,特别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传统节庆中还有诸多如天仓节、春龙节、中秋节等的内容,就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界斗争、与异族侵略者的斗争中形成的,向我们显示了民族乐观、自信、自强的个性特点和健康心态,因此,传统节庆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

?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大致上在周代出现雏形,在汉至唐这一漫长历史阶段逐渐定型,从唐代以后,日臻丰富和完善。

由此可以说,传统节庆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同步的,是中国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传统节庆活动都蕴含着美丽的传说和风习,因此,从传统节庆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无形的内容就是指传统节庆所负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形即是无形的表现形式,如元宵观灯、清明戴柳、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年节守岁、鞭炮迎春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以及汤圆、月饼、粽子、年糕、饺子、馄饨、菊花酒等四季变换的节日食品。

?

?

  

(二)现代节庆的内涵

?

  现代节庆是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各城市、地区和企业根据各自的资源和实际情况,人为策划举办的带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的现代节庆活动,如大连国际服装节、昆明国际旅游节、上海旅游节、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

具体来说,现代节庆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内举办,主办者通过特定的活动、仪式或典礼吸引参与者,从而达到塑造城市形象,拉动城市旅游和投资发展,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等目标的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例。

由于现代城市节庆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所以它可以与举办地的城市品牌紧密相连,极大地影响和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该地区招商引资,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

  二、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差异分析

?

  

(一)节庆缘起差异

?

  传统节庆日期的选择与设定,一般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开始认同从节气中择定节日。

甲骨文、金文中,就有通行的“年”字,字形是“谷物成熟”之形。

最早被择定为节日的是被确认的节气之交接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日。

“八节”标志着阴阳四时的时令变化,故后世有“四时八节”之称。

人们还根据月之朔、望择定节日。

日出日落,形成一日;月圆月缺,构成一月;谷物由播种到成熟、收获,是为一年。

由此,年月日的三级计时单位组合而成,并确定下来;与此同时,昏、旦、朔、望岁首、岁末等时日,也便凸现并明确起来,并被人们分别确定为各个固定的节日。

也因此,传统节庆因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对体验我国节庆风情和传统文化的旅游者来说,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

  现代节庆日期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特色资源的季节性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

比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的举办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份,将啤酒和炎热的天气结合起来,并且每年举办的具体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组织者的安排有所变动,比如1991年6月23日至30日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发展到现在,时间有所变更,2007年的举办时间是8月11日至8月26日,因为今年有奥运会,时间定在2008年9月16-10月5日。

由于现代节庆的文化是人们为了深化节庆品牌而人为赋予的,组织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其他节庆所超越,所以可替代性较强。

?

  

(二)群众参与差异

?

  传统节庆起源于民间,散布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拥有较强的社会互动性和群众性。

如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等,往往形成广场文化和行进文化,吸引了“老到八十三,小到要人搀”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这与传统节庆所要宣扬的“合家团圆”、“普天同庆”是一致的。

从理论上讲,节庆是一种社会的共同活动;从历史的角度看,节庆文化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早已升华为一道人人遵循、个个通晓的文化指令,从而形成传统节庆的群众的广泛参与性。

因此有学者认为:

“较广泛的群众性能够形成一种约束力和驱动力,不参加这种节日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某些压力来自一定的社会组织,有的则来自舆论和传统习惯。

”也可以说,传统的节庆活动,以其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特点,宣染着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个人处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其熏陶,自觉的或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其中,这是现代节庆所不具备的。

?

  现代节庆是一个地方根据其已拥有的资源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举办的,具有地域性,因此,群众参与度相比传统节庆较低。

比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举办地点是在大连,非大连人和少数赶到大连的外地人才能感受到服装节的氛围并参与到其中,而传统节庆会让群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感受到节庆的喜庆,几乎没有地域限制;此外,也有一些现代节庆活动自身缺乏群众参与性,没有设置一些具有群众性的节目,或者现代节庆提高了群众参与的门槛,如收门票等,都会影响现代节庆的群众参与度。

?

  (三)功能指向差异

?

  传统节庆具有祭拜祖先、祈福、纪念历史人物等功能。

首先,中国传统节庆最主要的一种功能就是祭拜祖先、祭祖敬宗。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几乎所有的节庆都具有祖先崇拜的色彩,因为几乎所有的节庆都要是祭祖敬宗,其中最为典型的祖先崇拜的节日,要算是春节了;其次,另一功能就是“祈福”。

比如春节时期人们渴望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万事如意等;重阳登高是为了祈祷一年更比一年好,而这些都可以用一个“福”字来形容。

当然,除了为自己祈福,也要为他人送祝福。

最后,纪念历史人物的功能。

这个功能表现最为明显的就属端午节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尽管也有颇多传说,比如说龙神崇拜等,但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且最合于情理的,莫过于关于屈原的传说。

根据《荆楚岁时》记载,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这一天划船竞渡,表示要救他。

人们还将做好的粽子扔进江里,据说是为了引诱水中蛟龙避开屈原,使他免受伤害。

后来,这一习俗便有所演变。

人们在这一天还划船竞渡,但并不限于汨罗江;也还包粽子,不过不再往水里投,而是做为这一天特有的食物,以示纪念。

唐宋以后,端午节还被官方定位大节日,皇帝常常在这一天赏赐百官。

?

  现代节庆主要强调的经济推动功能、塑造城市形象功能。

首先,以办节的形式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经济与整体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这种“以节招商、以节引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张开来。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代城市节庆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比例是1:

9,即节庆活动每收入1元,就会给社会相关产业带来9元的联动价值。

现代节庆活动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带来巨大的投资效益和商业消费。

近年来节庆表现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器。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哈尔滨冰雪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等,在其举办期间无不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商贾和旅游观光游客的参与,宾馆酒店都被挤满,餐馆人头攒动,市场一派兴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比如,第17届啤酒节期间举办了崂山旅游文化展、中国(青岛)国际啤酒、饮料设备及酿造技术博览会暨2007中国国际液体食品技术及设备博览会、2007青岛国际新型生活方式展、2007年崂山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重大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了青岛和崂山,放大了节会的“溢出”效应,共成功签约20余个经贸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

据统计,自14届以来,每届啤酒节对青岛经济贡献都在20亿元以上,超过2个“黄金周”之和。

其次,城市形象是一个综合的形象塑造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进行很长时间的宣传,才能塑造成功。

而现代城市节庆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够对城市主题形象起到很重要的宣传功效。

即使在举办节庆活动的特定空间内,参加者亦可以通过节庆活动的各项内容,全面了解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建设成就等内容,从而对城市形象有感性认识。

成功的节庆活动的主题能够成为城市形象的代名词,如一提到风筝节,就会想到山东潍坊,一提到啤酒节,就会想到青岛。

?

  (四)习俗表现差异

?

  传统节庆中,每一个节庆都有自己的主题仪式和风俗习惯,如除夕夜全家吃连夜饭、贴春联,春节期间的拜年、给小辈压岁钱;中秋节的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等。

这些节庆仪式和风俗习惯是传统节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祖先的美好期望,还起到了渲染和活跃节庆气氛、增添节庆魅力的功效。

由传统节庆衍生的节庆饮食文化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在节庆食物方面,饺子、年糕、阳糕、汤圆、元宵、粽子、巧果、月饼、菊糕、馄饨、腊八粥、粑等等,还有北方冬春节日中用生萝卜、白菜心等切丝加上豆芽、绿菠菜以及酱肉丝等拌和而成的“盒子菜”,葱蒜、蓼蒿、芥拌成的“五辛盘”,樱桃、青梅、麦以及蚕豆等立夏食品“三新”;在节庆饮料方面,传统节庆的饮用酒主要有黄酒、椒酒、屠苏酒、青棵酒、马奶酒、雄黄酒、菊花酒、包谷酒等。

?

  现代节庆中,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节庆内容主要都是根据节庆组织者协商确定的。

不过,现代节庆主办者为了拉动节庆的经济效益,也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一般都会根据节庆主题设计和提供一些节庆的纪念品和吉祥物。

比如,2007年青岛国际啤酒节设计了八种纪念品(福禄有余、欢乐祥和、琉璃奔奔、五周同乐、华丽瓶、风光奔奔、兽面纹觥、全家福),价格在480元至3280元不等,其中部分还是限量编号制作。

另外,节庆的吉祥物也是每年都有更新,试图给人们每年都有新感觉,强化人们的品牌意识。

总的来说,现代节庆主要通过纪念品、吉祥物、节徽、节标等方式渲染节庆的氛围。

?

  三、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互动发展

?

  传统节庆可以说在群众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这是现代节庆无法比拟的。

但是节庆要发展,现代节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借鉴传统节庆的成功法则以促进现代节庆的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

  

(一)传统节庆对现代节庆发展的启示

?

  1、文化传承法则

?

  中国传统节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几千年漫长的传统节庆文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相对持久而稳定的和谐对称、乐观自信、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等文化精神。

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能够表达民族情感、抒发节日情怀、追寻节庆精神的节庆活动,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因此,现代节庆要成功,文化是关键。

现代节庆策划必须依附某种文化,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把握由自然地理背景、文化发展脉络和社会经济背景所形成的“文脉”,辨析文脉、理顺文脉、把握文脉是节庆主题定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只有把握好文脉,才能形成个性鲜明的主题。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之所以越办越火,并在国内众多啤酒节中堪称翘楚,除了政府主导地位的保障和青岛经济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外,青岛的城市文化和百年啤酒文化内核的相互融合,以及市民和游客在文化上对节日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是青岛国际啤酒节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社会基础,也是所有节庆活动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2、内涵挖掘法则

?

  挖掘法则是指基于一定的发育成熟的地方民俗文化,利用传统民俗节庆的外壳,策划与开发出满足客源市场节庆文化心理的现代节庆。

一般是在分析当地各种各样的节庆资源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的名称、理念、以及内容的定位活动,以彰显地方精神,扩大本地文化影响力。

这一策划方法,既能保护的传统资源,又赋予节庆以商业的开发理念,追求时尚并富有时代气息。

我国就有许多节庆是在原由的基础上,进行内涵挖掘、形式包装等方式而产生的。

例如,西双版纳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上海城隆庙会、北京地坛文化庙会等就是在原有的民俗节日基础上,重新策划而形成的。

应用该方法进行节庆策划时,要注意对传统节庆资源进行合理与适度的包装和开发,反对因深度挖掘不足而导致的缺乏内涵和市场吸引力低下等问题,也反对因为开发包装过度而导致的对传统资源的滥用。

?

  3、休闲娱乐法则

?

  传统节庆中,“乐”是人们欢度节庆的主要目的。

终年忙碌的人们,总是把这些接踵而至的节庆当作放松身心、走亲访友、获得短暂停歇的好机会,于是,就有了丰富多彩的节庆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心理特征的反映。

?

  因此,现代节庆除了注重经济效益外,另一个主题就是要为市民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宽松环境。

一般来讲,那些复杂又废话连篇的活动规则和老一套的节做法,则会使参与者敬而远之,只有能使人感到轻松与快乐的节庆活动才能成为参与者的选择对象。

因此,现代节庆策划者在进行具体项目设计时,应重视节庆活动的目的和效果,提高节庆活动的娱乐性,而不只是经济效应,因为顾客不是因为地区的振兴而去参加节庆活动。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的会场大致划分为:

啤酒品饮区、娱乐演出区、文化商贸区、体育休闲区和第一海水浴场五个部分,充分体现“啤酒与音乐(品饮区与表演区的结合);啤酒与体育(品饮区与体育区的结合);啤酒与休闲(品饮区与文化商贸、综合服务的结合)”的节庆特色。

此外,假面舞会作为2006年啤酒节首次推出的新项目,为参节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处放松身心、体验欢娱的场所。

?

  4、群众参与法则

?

  任何节庆活动,都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的活动,体现人与人广泛交往的社交活动,必须借鉴传统节庆的经验和做法,在群众参与上大做文章,才能把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产生影响。

传统的走马观花的游览方式只能为人们提供从旁边观赏的机会,远远没有让人参与到活动项目中去那么激动人心,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无论从节庆主题、节庆组织、节庆氛围营造等各方面来看,节庆的举办都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策划的节庆要能为社区居民与居民、社区居民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会文化交往提供一个活动空间。

因此,节庆策划者应设计一些如文化体育活动、竞赛活动等带有狂欢性质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吸引广大游客的参与。

?

  

(二)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共存共荣

?

  1、传统节庆要汲取现代元素

?

  首先,在传统节庆民俗基础上增添新内容新形式形成的文化节庆,山东荣成国际渔民节就是从传统的谷雨日祭海活动发展而来。

旧时谷雨时节,“百鱼上岸”,渔民出海捕鱼之前,为祈求平安丰收,在海神娘娘庙或龙王庙前杀猪设供,在大海之滨举行祭海仪式。

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渔民将新观念融入到这个传统的节日中,由过去单纯的祭神保平安发展为庆祝丰收、歌舞娱乐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使渔民节成为荣成渔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节庆。

传统节庆可以传统节日为线索,根据节期、节日主题和地区的不同,将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融入到具体的传统节庆中。

同时要注意本土特色,根据各地的民俗特点,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传统节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其次,针对当前许多本土化的节日习俗逐渐消亡,可以对传统节庆民俗进行专题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庆里,选择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作为开发主题,通过建立民俗生态博物馆、民俗村落和主题公园等模式,采用科学讲解、情景再现和亲身体验等方式,或者借助现代电声光技术,夸张地演示特定的节日主题仪式,将已经离开现实生活的节庆民俗展现出来,从根本上强化节庆氛围。

最后,在传统节庆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方式庆祝节日,现在出现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拜年、家人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共度除夕,清明节在网上进行祭奠,在七夕节青年歌舞联欢等等,都是将传统节庆文化朝着时代发展方向推进的有益探索。

总的来看,只要这些活动不改变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元素,就是可行可取的。

?

  2、现代节庆要继承传统文化

?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那些传统的、民族的节庆活动,而且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又创办了许多现代城市节庆活动,兴起了举办现代城市节庆的热潮。

但是,我国的品牌现代节庆数量还是较少,即使有些已经打造成功的现代节庆,在实际操作上也会出现与传统文化不相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现代节庆的发展。

如有的在纪念历史名人诞辰之日时,虽然是以歌舞形式作为载体,但由于忽视了人们求知文化的要求,做出了一些贻笑大方之举。

在祭祀大典上,一味追求场面的豪华、热闹,从物质文化层的服饰、祭器、殿堂的布置上,相当精美,但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大典的歌舞中并没有表现多少,还是流于形式。

这样的活动最多让人体会到热闹,但精神文化层面的内涵几乎体会不到。

因此,即使一些现代节庆已经发展成熟,也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上马虎。

?

  3、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的互动整合

?

  现代节庆的举办时间具有季节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但传统节庆的时间分布与现代节庆不同,一年四季分布均匀,并且每一个传统节庆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文化内涵,节庆活动的内容也体现出不同季节的特点。

整合传统节庆文化与现代节庆资源,根据季节特点和主题内容对二者进行优化组合,将现代的庆祝方式融入到传统的节庆中,在现代节庆中展示传统的民间技艺等,使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在共存中求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