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956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7.

一天,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

“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

”而同学刘敏则说:

“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

”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 

D.“认识你自己”

8.

描写18世纪法国社会风貌的歌剧《塞纳河》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

在这里,理性的火焰最终化为金色利刃,人们用它将王冠换成了桂冠。

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中的“金色利刃”说法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最大胆学说”指的是(  )

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三权分立思想 

D.自由主义思想

10.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

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  )

A.元曲语言过于通俗自由 

B.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念

C.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 

D.清政府实行的文化高压

11.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12.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

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1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14.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

A.小篆 

B.行书 

C.隶书 

D.甲骨文

1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

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16.

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

B.

C.

D.

17.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18.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19.1859年11月24日清晨.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书中的观点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材料中“新书”宣传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20.

在未来的某时,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30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以后,当哥哥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质量不变定律

21.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

乔布斯的离世,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上帝有三个苹果:

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以乔布斯的“苹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了世界的哪些方面(  )

①经济生活 ②社会生产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 ④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他是一个跨越16、17两个世纪的科学巨人,他的科学成就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利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

”此话评价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普朗克 

D.伽利略

23.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24.

有人说:

“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

”这所“大厦”的奠基者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爱迪生

25.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26.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 

B.康有为 

C.粱启超 

D.陈独秀

27.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①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③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

最后,马克思慨叹:

“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29.

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

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

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商战”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30.

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

“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31.

1875年,郭嵩焘奏称: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32.

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

“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

”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

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3.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

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

34.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增加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耕者有其田④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因为该它()

A.指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标志着孙中山放弃欧美道路改走苏联道路

C.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梁启超著文称:

“我希望我们可爱的年轻人……把自己文化(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优点)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把这种文化系统往外扩充,叫全人类都得到它的好处。

——袁伟时《告别中世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东西文化的态度,并谈谈你对东西文化的看法。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3月31日,孙中山在演说中说:

“今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材料二:

吾党自第一次革命,国体与政体变更后,即以巩固共和,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己任。

——《中华革命党宣言》1914年7月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立于世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于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次革命”指什么?

“国体与政体”的变更指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对“三民主义”的实际情况的认识有何异同?

(4).材料三中对民族主义的解释与材料一中有何不同?

(5).上述材料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及实践的认识变化说明了什么?

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D 

4.D 

5.A 

6.C 

7.B 

8.A 

9.C 

10.B 

11.D 

12.B 

13.B 

14.B 

15.C 

16.A 

17.C 

18.C 

19.C 

20.A 

21.D 

22.D 

23.B 

24.B 

25.C 

26.D 

27.B 

28.B 

29.D 

30.B 

31.B 

32.D 

33.D 

34.C 

35.D 

36.

(1)指:

民主和科学

(2)观点:

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精髓,惠及全人类。

(3)态度:

陈独秀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而梁启超主张中西融合。

看法:

不能全盘或否定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7.

(1)“民族主义达到”指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权主义达到”指建立了中华民国。

(2)“第一次革命”指辛亥革命。

“国体”的变更指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取代了满清的封建统治地位。

“政体”的变更指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相同点:

认为民权主义已经完成,民生主义还没有完成。

不同点:

材料一认为民权主义已达到,材料二认为民权主义没有巩固。

(4)材料三将民族主义解释为反对帝国主义。

材料一将民族主义解释为推翻清政府统治。

(5)孙中山具有爱国思想,而且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解析】

1.本题考查陆王心学,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体现了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反省,这属于心学,故C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排除。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可知,该学者反对君主专制,且其思想有启蒙的作用,所以应是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之一,因此D项正确;

朱熹、程颐、王阳明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其思想不具备“启蒙”的特点,且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将明朝皇帝的失”不符,因此ABC项错误。

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BC,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ABC属于儒家经典《五经》,为当时汉朝官方儒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D表述错误,《四书章句集注》为宋朝朱熹编著,故不可能列入汉代太学的研讨范围。

故选D。

4.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旨在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根据材料“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可知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追求思想的自由,保持怀疑精神与批判眼光,因此D项说法正确。

A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5.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确题干“最主要的历史作用”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

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简单来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项符合题意,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最主要的历史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6.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提倡人性,其根本上还是属于反封建,故“文艺复兴”这几个字,没能准确揭示出这场运动的实质,本题正确答案选C;

ABD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与曲解,均不正确。

 

7.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凉天爽全在于人的感觉,这反映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观点,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它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故选B;

A属于自然哲学,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排除;

C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美德需要教育,排除;

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排除D。

故选B。

8.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在这里,理性的火焰最终化为金色利刃,人们用它将王冠换成了桂冠。

”可知,材料强调启蒙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A符合题意;

“金色利刃”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B;

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排除D。

9.美国是按照“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构本国的政治框架的,因此“最大胆学说”应该是指“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学说,此学说来自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启蒙思想.考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10.依据题干材料“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不能说明元曲语言过于通俗自由,故A项错误.

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主要是华夷观念使然的结果,故B项正确.

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清朝统治者排斥元曲是华夷观念使然的结果,而不是文化高压的结果,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元曲.考查元曲在清朝遭受排斥的原因.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11.活字印刷出现在北宋,不是唐代,故A错误;

从材料上看,唐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成熟,但无法体现进入黄金时代,故B排除;

从所学知识可知,此经书是现存我国发现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印刷品,但不一定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故C不正确;

用雕版印刷佛经,有利于佛经内容的传播,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中的四大发明.了解四大发明的出现和西传,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记忆运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发展情况,并认识西传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12.A、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

依西洋新法?

”可知统治者并不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

B、据材料“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故B项正确;

C、材料无法体现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故C项错误;

D、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当时中国科技发展并未与世界保持同步,故D错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科技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力量,政治力量又控制着思想的发展,于是同样的,文化从根本上也受政治影响,但是它是通过受思想影响表现出来的,最后,这些所有的因素影响着科技的发展.思想的发展或解放可以推断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动思想的发展.

13.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

B.宋明理学弥补先前儒学的不足,提出世界本源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学上,使得“宋诗写得深奥含蓄”;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带来宋代文学的世俗化;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和宋词无关.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以及宋代文学发展特征的了解.

14.本题考查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

小篆的特点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该作品不符合,故排除A项;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在书写特点上既具备楷书的特点,又具备草书特点的是行书,B项符合题意;

隶书的特点是“蚕头燕尾”,与作品不符,故C项可排除;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与作品不符,故D项可排除。

15.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

“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故D项的表述错误。

中国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时期,故A项的表述错误。

活字印刷书籍出现于北宋时期,故B项的表述错误。

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故C项的表述正确。

16.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的知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A;

文人画不是陶器上的原始绘画,排除B;

C是风俗画,排除;

D是插图,是直观介绍古代手工业技艺的需要,排除。

17.A、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领域成就,与人无关,所以A项错误;

B、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