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96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docx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精品文档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一切学说的基础,这就必须从对物质世界本身的研究开始,而“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离开了自然界来讨论辩证法,一切都是空话,因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的两大主要内容,西方学界对其的批判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几个方面来阐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历史渊源主要内容批判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

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

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

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这方面,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对自然辩证法的批评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自然辫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界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辫证法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爱因斯坦。

1924年春,梁赞诺夫找伯恩施坦谈《自然辩证法》手稿问题,伯恩施坦于是把手稿送给爱因斯坦审读,1924年6月30日,爱因斯坦回信说:

“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都没有特殊的趣味。

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

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出版的。

”爱因斯坦在1940年

6月17日给胡克(SidneyHook)的信中又说:

“爱德华·伯恩施坦送来全部手稿要

我出主意,我的评语是对全部手稿而说的,我坚信,要是恩格斯本人能够看到,在这样长久的时间之后,他的这个谨慎的尝试竟被认为具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会觉得好笑。

”【1】在以后的岁月中,爱因斯坦的这些评论成了自然科学界否认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王者之剑”。

来自社会理论界的批评似乎更强烈,这种批评与马克思恩格斯差异论相伴随。

早在20世纪初,马恩差异论就出现在意大利和波兰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

十月革命以后,埃尔文·斑(ErwinBan)较早地指出,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与马克思相左。

【2】1923年卢卡奇出版《历史与阶级意

识》,指责恩格斯在把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界时误解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把本来强调主体性的社会历史辩证法扭曲成为抽象的自然观和历史决定论。

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影响巨大。

进入20世纪

30年代,最猛烈的批评来自胡克(SidneyHook),胡克根本不同意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他认为恩格斯把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演绎成了实证主义的观念论,把批判的历史理论投入了粗陋的唯物主义怀抱。

【3】在以后的发展中,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成为西方学者的主要理论路向。

1961年,李希特海姆(GeorgeLichtheim)在《马克思主义:

历史和批判研究》一书中指出,马克思以革命实践为中心的批判理论与恩格斯单调泛味的因果科学论是完全相反的,马克思关注的是人,恩格斯只关注自然,恩格斯把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学说变成了铁的规律。

1967年,约尔丹(z.A.Jordan)出版《辩证唯物主义的演变》一书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类学的自然观,人类学的自然观与自然辩证观是互为抵触的,恩格斯完全误解了马克思。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施密特(AlfredSchmidt)、赖维斯(JohnLewis)、科拉科夫斯基(LeszekKolakowski)都延续了这种批评。

作为这一思潮在当代的极端反映,诺曼·莱文(NormanLevine)提出了“恩格斯主义”来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5】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

自然界是自然辩证法的试金石,我们认识自然界,就是认识自然界和自然界事物的辩证本性。

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了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也日益证明“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6】,

是“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7】,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和唯一正确的自然科学的哲学。

自然辩证法可以给自然科学的研究指明方向。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沿着唯物辩证法指引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获得成果,揭示真理,达到预期目的;而背离辩证法,就要彷徨歧途,陷入谬误,屡栽跟头。

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概括与总结当代自然科学成果,提出了许多科学的预言和推测,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8】自然辩证法可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最一般的方法论。

自然科学家必须运用这个普遍方法,并同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相结合,才能掌握最好的劳动工具,洞察自然的奥妙,找出其发展规律,揭示其辩证本质。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缩短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过程。

恩格斯说:

“如果有了对辩证思维规律的领会,进而去了解那些事实的辩证性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这种认识”,【9】即对事物辩证本性的认识。

因为自然事物的本性是辩证的,人类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过程是辩证的,反映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逻辑形式也是辩证的。

因此,当人们以辩证的逻辑形式,自觉地沿着认识的辩证道路前进时,当然就能尽快地认识自然事物的辩证本性。

综上所述,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运用唯物辫证法的绝对必要性表现在:

只有辩证法才能帮助自然科学克服思想混乱;只有辩证法才能使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更加开阔,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批判地清理本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为新论的建立提供准则。

这便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的近代自然科学与辩证证法之间联系的基本思想。

【11】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l卷,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202页.

[2]HelenaSheehan,MarxismandthePhilosophyofScience:

ACriticalHistory一"TheFirstHundredYears,NewJersey:

HumanitiesPress,1993,pp.53,54—55.

[3]SidneyHook.TowardstheUnderstandingofKarlMarx:

ARevolutionaryIterpretation.NewYork:

theJohnDayCompany,1933,PP.25—30;FromHegeltoMarx:

StudiesintheIntellectualDevelopmeritofKarlMarx。

withanewintroduction.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62.

[4]HelenaSheehan,MarxismandthePhilosophyofScience:

ACriticalHistory一"TheFirstHundredYears,NewJersey:

HumanitiesPress,1993,pp.53,54—55.

[5]NormanLevine.DivergentPaths:

HegelinMarxismandEngelsism,LexingtonBooks,200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8]李庆臻.论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J].文史哲,1982年04期.[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11]石宝华.近代自然科学与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J].DOI:

10.14137/ki.issn1003-5281.1980.04.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