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98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元一六四四解说词全集.doc

【记录】

《公元一六四四》

解说词全集

目录

第一集崇祯:

凄凉末路

第二集李自成:

黄粱一梦

第三集吴三桂:

无处收留

第四集多尔衮:

谁主沉浮

2011年2月

46

第一集崇祯:

凄凉末路

第一集崇祯:

凄凉末路

(公元1644年京师)

这一年的春节,是大明王朝崇祯皇帝一生中最黯淡无光的新年。

元旦一大早,京师大风呼啸,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

大风霾在古代星相术士眼中,是边事刀兵大起的征象,乃大凶之兆。

按照传统,皇帝要在这一天清晨接受百官的新年朝贺。

崇祯强颜欢笑,早早地来到皇极殿。

元旦吉日出现这种景象,早已让崇祯心烦意乱,谁知,上朝的钟声敲响后,久久不见一个官员上朝,文武百官在新年第一次早朝中集体迟到

1644年的春节,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崇祯比任何时候都真切地感受到,大厦将倾的悲剧,已经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正月初九,一封通牒送到了紫禁城。

咄咄逼人的挑战书上,赫然写着大顺永昌年号。

一直以来被崇祯视为流寇的李自成,已经在春节那天宣布建立大顺王朝,定都西安,改元永昌。

一天前,这位起义军领袖已经率军离开西安,挥师北上。

三月十日,是李自成给出的决战日期。

李自成对大明政权的藐视,大大超乎崇祯的想象,如今他终于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事实。

当初为了混口饭吃而揭竿而起的起义队伍,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流寇,他们的野心很大,甚至已经具备了推翻大明王朝的力量。

明朝政权低效无能的弱点,再次暴露无遗。

通牒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没有人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崇祯再也无法忍受坐以待毙,他要为自己找出一条活路。

崇祯皇帝可倚重的兵力原本有三支,一是吴三桂的辽东精锐,正守卫着明朝在关外最后一座城池;一支是湖北的左良玉军,骄横跋扈,却被李自成重重挫败;再一支便是陕西总督孙传庭统率的三边官兵,这是崇祯皇帝对付起义军的主力部队,然而正是这支朝廷劲旅,却在河南郏县被李自成全部歼灭。

为了保卫京师,除了抽调吴三桂的军队外,崇祯已别无他法。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大概崇祯皇帝感到无兵可能了,所以被迫,叫做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挖肉补痈啊,自己挖一块好肉去补这个烂的,烂的没补好,肉也挖掉了。

1642年3月,明与清在关外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松锦之战——尘埃落定,锦州等边防重镇相继陷落,大明王朝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宁锦防线终于被攻破。

宁远,成为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最后一座堡垒。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因为要调吴三桂的军队呢,就意味着放弃宁远,就是宁远是山海关外的一个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从内阁首辅开始,到后部尚书,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皇帝他也不愿意直接了当地来讲这个话,他也知道这个后果就是放弃山海关外的大片领土,历史上面要留下一个污名,被后人要骂。

吴军入关,放弃宁远,也就意味着山海关外的所有土地将全部落入清军之手。

上自崇祯皇帝,下至朝廷要员,谁也不愿承担弃地入关的万世骂名。

2月12日,崇祯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商量调兵大计。

【情景】

——京师危急,朕欲调集你父子二人的兵力守卫京师,如何?

——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

——眼下闯贼就要逼近京城,朕调宁远兵是为国家大计。

入关需要多少军饷?

——百万呐。

——百万?

百万?

调吴三桂军禁卫北京,需要百万军饷,吴襄的开价让谈话陷入了僵局。

一百万两白银,对于曾经富庶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不足一提的,但此时空虚的国库根本拿不出这笔巨款。

【情景】

崇祯:

怎奈内库只存银七万两……

推心置腹的话语并未感化吴襄,皇帝囊中羞涩的表白,也没有得到丝毫怜悯。

调兵计划终因百万手下兵饷无着落而中止,大明王朝的命运,因为凑不齐百万两白银而悄然拐弯,这仿佛是历史留下的一个令人尴尬的玩笑。

西北腹地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关外还有一触即发的清军,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明王朝,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甚至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居然因为凑不齐百万军饷而无法保卫都城,这些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描述了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如何山穷水尽的末路。

明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在1644年被如此窘迫地逼到了生命的尽头?

清代史学家孟森认为,明朝表面上亡于崇祯,实质上亡于比崇祯早几十年的万历皇帝。

历史学家黄仁宇,甚至为明朝的灭亡作了精确的时间判断——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

就是在万历皇帝手中,明王朝开始发生癌变,并导致最后的死亡。

以皇帝的身份消极怠工,万历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例外。

三十年来万历不上朝,不和大臣们见面,甚至对于官员的奏章不加理睬,除了1588年到定陵看了一下自己的坟墓外,万历居然没有离开紫禁城一步。

万历四十八年,明朝在位时间最长、工作最为懒惰的皇帝万历,终于一命呜呼,他给继承者留下了一个江山凋敝、吏治腐败的烂摊子。

接替万历登基的,便是崇祯的父亲朱常洛,这位倒霉的天子只当了一月皇帝便魂归西天。

接下来继位的是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正是他的继位,给本已败落的大明王朝带来更大的不幸。

天启皇帝少年时没有受到过良好的皇家教育,他最擅长最酷爱的事情是木匠活。

登上皇位后,他对日理万机的皇帝生活极度不适应,为了心爱的木匠活,天启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为自己打点大明帝国,于是他任命太监魏忠贤代替自己批示奏折。

宦官专权带来的恶果拖垮了原本已摇摇欲坠的中央政权,整个国家陷入了是非颠倒的无序和混乱之中。

天启皇帝在登基后的第七年英年驾崩,从天启手里接过混乱局面的,是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

如果说万历十五年是大明帝国崩溃的开始,那么当江山的接力棒交给崇祯的时候,明朝已经在下坡路上走了整整四十年。

毕生以励精图治自许的崇祯,就此开始施行他的治国术,然而此时大明帝国的危机已是积重难返。

公元1644年,延绵了276年的帝国,终于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

1644年二月十二日,崇祯向吴襄提出调兵计划,因军饷问题无从着落而被迫搁浅,但崇祯并没有就此放弃。

大明王朝藏富于官的普遍现象,崇祯皇帝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在崇祯的一篇罪己诏,他明确提到当时做官有如贸易,官员征收钱粮先要克扣,在朝廷规定之外还要私自征收,一量有建设工程就乘机中饱私囊。

既然国库没有钱,崇祯就把目光投向了臣子们的腰包,崇祯亲自开列名单,令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捐款捐资,准备百万军饷。

一场捐资助饷的荒唐闹剧开始上演。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怎么办?

请官员来捐饷,按照他们的职务,大家都拿点钱来,召集大臣开会,这些官员要给皇帝面子,当然也要拿出一点来,常常哭穷,说我们家里没有钱了,上次我已经捐了多少多少,这次我实在没法拿钱了。

尽管崇祯对臣子进行了强制摊派,但捐资助饷却依然以失败告终。

最终筹款不过二十万两,崇祯只好再次搁下调宁远兵的计划。

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皇帝对臣子已经失去了控制,而这种失控则更加有力证明了,此时明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皇亲囯戚不肯带头,那么内阁的官员当然也水肯带头,你们朱家王朝快要灭亡了,你们都不起劲,要我们,关我们什么事情?

所以大家都肯捐献。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些官员,可以说并不看好明朝的前途了,他们要在做,暗暗在做自己的打算了。

1644年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很快,李自成大军力克宁武关,山西太原、大同、宣府等城池相继陷落,一路势如破竹的大顺军,离京师已经不远了。

一天天的犹豫和恐惧中,崇祯挥霍了调兵守卫京师的大好时机,直到三月初六,他终于爆发了政治领袖本应有的强硬态度,强令吴三桂放弃关外的宁远,立刻回京师勤王。

然而这个调兵决断来得太晚,永远是太晚了。

直到京师陷落,江山易主,吴三桂军也只走到了河北丰润,距离京城还有数百里之遥。

1644年,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明朝岌岌可危的命运,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决定,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1644,面对京师之围,除了调兵之外,崇祯皇帝是否还有过其他化解的办法呢?

如果时光再次倒回1644年的春节,这一年成为大明帝国末日的厄运,在崇祯的手上真的再没有转变的可能吗?

1644年正月初三,崇祯召见左中允李明睿在德政殿商议。

【情景】

——皇上。

——如今事态紧急,你有何应急之策能保我大明江山同?

——依臣所见,大明存亡之秋,唯有南迁一策。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历史上很多朝代曾经有南迁的例子,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国土很大,中国的纵深腹地可以应对很多临时的祸患。

比如唐朝,皇帝曾经迁入蜀中暂时避乱;比如宋朝,宋金打仗,最后往南迁,他们把首都迁到现在的杭州,当时叫临安,迁了就不回来了。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南宋也延长一百多年,而且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造也很可观,所以并不等于说南迁以后,划江而治就是一个很消极的对策,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

明朝的先帝也同样为明朝江山的延续准备了退路,明成祖朱棣,在将国都迁往北京的同时,仍然在旧都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差的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只要皇帝愿意出狩南京,南京可以立即成为大明帝国新的心脏。

不仅南京早已做好准备,此时的形势对南迁也十分有利,李自成主力集中在陕西,长江中下游、河南、河北、山东基本没有起义军,崇祯完全可以从容南行。

此外,长江中游下游还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可保南迁万无一失。

【情景】

——贼寇逼近京师已是时间问题,唯有南迁,可缓燃眉之急。

——朕早就想过南迁,只是无人支持,才拖到了现在。

你的想法与朕的一样,但如果外面的诸臣不从,那又该如何是好?

南迁,崇祯又何尝不想南迁?

酝酿此事已有多日,但他又十分矛盾,自己没有率兵亲征就有南逃之意,万一泄露消息,有仅有失体面,而且有可能招来内阁大臣的轮番攻击。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杀掉了中枢省左丞相胡惟庸以后,他立即宣布取消丞相,以及丞相的办事机构中枢省。

那就是说从洪武十三年以后,明朝没有丞相,所有的朝廷事务由皇帝一个人来做。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皇帝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以后,皇帝就一人大权独揽,不可能的。

内阁出现了,开始从一个参谋、从一个秘书班子这样一个机构,最后成为一个决策机构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只要内阁不同意,六部大臣不提出建议,你皇帝的想法没有办法实施,这个程序行不通。

要让窃窃私议变成公开行动,其间还得经过朝廷公议的难关,这便是崇祯恨之入骨的内阁制度。

按照传统,迁都计划必须通过内阁商议才可执行,然而崇祯深知,迁都等于放弃了宗庙陵寝之地,一旦提出,必然会遭到内阁大臣的反驳和拒绝,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南迁不成,自己还要颜面扫地。

那么要如何才能保全脸面,又能冠冕堂皇地顺利推行南迁的方案呢?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所以他也希望这个意见由大臣来提出,大臣来提出,经过程序,皇帝认可,下发大家讨论,然后讨论了,决定了,行了,皇帝再次下命令正式实施。

如果从皇帝嘴里实施,第一是破坏祖制了,你这皇帝太不顾忌我们大臣的意见了,这个是祖宗不允许的。

第二个皇帝自己承担一个迁都弃守陵寝的名(声),他也不愿意承担这个罪名。

一个人的命运悲剧,其实就是他性格的悲剧。

纵观崇祯一生,他无时无刻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而这一切根源于他内心深处极度病态的自尊,孤独寂寞和缺乏母爱的成长历程,让他内心患得患失。

自小经历无数充满阴谋的宫廷斗争,使崇祯变得敏感多疑,对手下人薄情寡义。

为了保住琮可怜的自尊,崇祯开始导演一场大臣请求迁都的戏码,他选中的对象正是内阁首辅陈演,由他来主动提出迁都,显然再恰当不过。

【情景】

——朕的这步棋,该如何走是好啊?

——下棋,皇上是高手。

——朕的这盘棋能不能赢,还要看下一步爱卿的走法。

1644年二月底,李自成破豫北三府之后,兵分两路对京师形成包围之势,崇祯终于决定在朝廷上提出南迁计划。

【情景】

——京师危矣,当速做决断,保我大明。

内阁首辅陈演,你说,有何应对之策?

这是崇祯南迁行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此刻,内阁首辅陈演已然明白,崇祯是要自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划,在朝廷之上提出迁都之事。

崇祯的伎俩,陈演十分明了,如果这时自己按照崇祯的授意,提出迁都,日后追究起放弃北京的责任地,崇祯一定会把过失甩给自己。

【情景】

——爱卿有何高见?

说来与朕和诸位大臣共同商量。

——当迎战李贼。

——迎战?

拿什么迎战?

拿什么迎战?

陈演装聋作哑,绝口不提迁都。

他的突然变卦,大大出乎崇祯的意料,但细究崇祯与大臣间的关系,其中缘由自然明了。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有一个词汇描述他再恰当不过了,叫做刚愎自用。

用人多疑,用人不专。

他在朝廷当中,内阁大学士,十七年中换了五十个人,动不动就杀,所以他身边已经没有人了,没有人可用。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导致的结果,两个结果,一种人既不表态也不讲话,听你皇帝的,有的人也讲话,和你皇帝顶着干,拧着干,大家都不能协调。

这两种结果都对他没有好处,皇帝不承担责任,那内阁首辅当然也不敢承担责任,将来大家不会再卖命地为你效劳。

一旦你翻脸,岂不是死路一条?

【情景】

——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

你死不足蔽孤。

崇祯的猜忌和多疑像一柄无形的利剑,把大明帝国砍得鲜血淋漓,以至于他和群臣之间始终无法建立正常的关系。

【情景】

——当用全国之兵固守京师,以保祖宗社稷之地。

应当留守啊

——兵?

哪来的兵?

守?

谁来守?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

我不是亡国的君主啊,但是碰到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亡国的样子,他很感慨,我数夜交劳,从早到晚都是忙于朝政,但是要挽狂澜于既倒,没有成功,因此他把这个责任归结到很多大臣身上,他认为是大臣误国。

【情景】

——臣有一策。

——好,好,李明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在崇祯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明睿再次站出来,直言南迁的好处。

他引经据典,列举唐朝宋室南迁,得以延续的行例,给崇祯创造了裁决的机会。

深恐又有变数,崇祯迫不及待接过李明睿的话,并借此大肆责备保守派固守京师的说法。

【情景】

——南迁是暂时的,保住我大明江山再做打算,如果误了我大明的前途,你们就是千古罪人。

皇上旨意已决,群臣本应顺水推舟,支持南迁就是。

历史的黑色偶然性却又再次降临,偏偏此时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方案。

都察院御史李邦华突然提出,崇祯可以不用南迁,留在京师,只需太子南行旧都南京,即可保大明不灭。

留下自己坚守北京,太子南行南京,这是崇祯最不愿意接受的方案,因为这么一来,太子和一帮大臣可以安全而体面地撤离到南京,而他却必须坐守京师这座孤城。

【情景】

——李邦华,一派胡言,你等南行,朕怎么办?

你等拥需太子在南京称帝,朕呢?

要朕做太上皇,朕不干,不干。

这也许是崇祯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刻。

【情景】

——谁都别想走。

天下就要毁在你等罪臣的手中。

崇祯明白自己提出南迁的决断,能挽救他的性命,挽救明朝在1644年的命运,然而这么做却要背上丢弃京师、放弃祖宗之地逃跑的罪名,并且被载入史册。

是要以逃跑者的姿态声名狼藉,还是以固守者的气节流芳百世,在崇祯为自己打造的命运分岔口上,任何选择都散发着令他恐惧的气息。

崇祯开始改变态度,转而主张固守京师,在这个短暂的瞬间,崇祯又一次将历史抛过来的机会,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情景】

——朕要是独自离开京师,这里的宗庙社稷怎么办?

崇祯以坚守社稷为由,拒绝了迁都南京的建议,除了困守北京,坐以待毙,崇祯已无路可走。

这逝去的一秒种,决定了崇祯的命运,大明王朝的命运,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几个世纪,这个瞬间原本可以让崇祯拥有扭转历史的可能,但他却再次错过了机缘。

事实上,崇祯早已为南迁做好了准备,他曾秘密派遣大臣去往南京,沿途察看水陆兵马船只的数量,同时又密旨命天津巡抚准备三百艘船,停泊在直沽口待命,准备启程南下。

然而崇祯皇帝一再延误了迁都的时机,并最终让迁都成为泡影。

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让1644年明朝的命运黯淡无光。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包围了北京城。

当天下午,李自成下达了全线攻城的命令。

内无强兵,外无援军,明朝败局已定。

崇祯终于明白,他和他的大明王朝最后时候已经来临。

【情景】

——诸臣误朕啊!

诸臣误我!

诸臣误我!

杀死后宫嫔妃多人,崇祯来到坤宁宫。

遵从崇祯的旨意,周皇后已经悬梁自尽,两位女儿,昭仁公主和长平公主也无法逃脱末日降临的灾难。

【情景】

——汝奈何生我家?

汝奈何生我家?

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皇帝敲响了景阳钟。

自明朝开国以来,这口大钟曾召唤历代文武百官上朝,二百多年来的每一天,紫禁城里的人们都会听到景阳钟五十四响钟声,但今天已是最后一次。

煤山的雨雾交融着崇祯的泪水,处死误国的大臣,成为他临终最大遗愿,大明王朝已垂垂老矣,但死亡未必是这个帝国注定的劫数,这一年曾不止一次闪现过可以扭转历史的关键时刻,然而崇祯一再错过了机会,大明帝国末日的厄运已经无法挽回。

这天的紫禁城一片凄风苦雨,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身亡。

伴随崇祯共同灭亡的,是大明帝国曾经辉煌的梦。

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称帝开始,明朝统治了中国276年,依靠农民起义获得的政权,最终丧失在农民起义军的手中,大明王朝在历史的轮回中结束,历史的页面又一次被刷新,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时刻,一切还未有定局。

(第一集完)

第二集李自成:

黄粱一梦

第二集李自成:

黄粱一梦

公元1644年,延绵了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

调兵计划一再延误,迁都之议走入绝境,崇祯皇帝再三错失逆转局势的可能。

历史将机会交到了闯王李自成的手中。

1644年的春节,紫禁城一片凄风苦雨,崇祯皇帝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正在逐渐逼近大明帝国。

而就在此时,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却是一派欢乐景象。

占领大明江山西北的大片土地之后,在新年第一天,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立大顺王朝,改元永昌。

明朝呈现土崩瓦解之势,李自成深信,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时候已经到了。

正月初八,李自成率领号称百万的大顺军挥师北上,向明朝都城京师进军。

很快,平阳府和山西太原等军事重镇相继被大顺军攻陷。

在进军北京的路上,大顺军每到一处城池,明朝官兵几乎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纷至沓来的都是屈膝投降,连李自成都难以相信,明朝军队竟如此不堪一击。

然而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在山西宁武关,大顺军遭遇到了超乎想像的顽强抵抗。

这是大顺军进攻北京途中伤亡最为惨重的一仗,四员骁将战死在这里,士兵阵亡者达一万多人,伤者不计其数。

更使李自成深感震惊的是,山西总兵周遇吉在宁武关战死,家人全部殉国。

到了这个时刻,大明朝居然还有如此坚强的捍卫者,李自成实在难以置信。

【情景】

——北上之路,还有多少城池?

——前面还有大同、阳和、宣化和居庸啊。

——这么打下去,到不了京师,我大顺,我大顺就没兵了。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惨烈,当时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周遇吉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是在当时明朝当中最著名的将领,他都能够如此强烈地抵抗,大概李自成觉得前途不一定对他非常有利。

所以他根据他的历来战术的风格,他萌生了退守西安的想法。

北上之路如入无人之境,仅仅只是在宁武关受到顽强抵抗,李自成便萌生了退回陕西的想法,这的确让人有些费解。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他家里世代养马户,后来到驿站去做马夫。

那么为什么会参加农民起义军呢?

当时天启末年到崇祯初年,碰到一个财政危机,为了消减政府的财政开支,这个裁减驿站的编制是一个措施。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驿站)撤销了,这驿卒怎么办?

要知道这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都要为这驿站来服务才谋利生路,所以这样一下子就会引起当地的一个小小的骚动,这些人没有生路了。

李自成恰恰是这样一个驿卒。

明末史学家顾炎武,对崇祯年间的农民赋税状况做过这样的描述:

每亩上等农田产粮食值七八两的农户,要交纳的各种赋税却高达十两。

当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也得不到满足时,千千万万像李自成一样的农民被迫铤而走险,加入造反的队伍。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

当时的农民造反,他不存在什么革命意识的,根本谈不上革命觉悟彻底不彻底的问题,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是叫被逼无奈,寻找一个生路,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

农民起义,他没有非常长远的计划,他不是想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能进则进,不能进则不进,他是这样一种态度。

所以在宁武关的战争之后,他发觉自己花费这么大的力量、损失这么惨重的情况下,我再向前推进,能不能最终达到目标?

也许中途就败下阵来,我就前功尽弃了,不如回去养精蓄锐。

宁武关大战结束的这个夜晚,李自成沉沉睡去。

虽然夺取京师的计划没能如愿,但在他看来,退兵返回陕西并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这个夜晚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中国的历史便会这样书写——天一亮,李自成率领自己的部队返回西安,攻打京城计划中止,大明朝的危险得以解除,崇祯还会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李自成回到西安,继续做他的皇帝。

只是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在于它不容假设。

深夜,镇守大同和宣化的明朝总兵,先后送来了请求投降的书信。

在这紧要关头,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李自成欣喜不已。

大同和宣化是李自成北上最难以攻克的军事重镇,正是因为担忧在这两地再次受到重创,自己才萌生了退回西安的念头。

降书的到来,宣告大同和宣化带来的威胁悉数解除,李自成大喜过望,他立刻改变主意,决定继续挥师东进,直向京城进发。

幸运又一次眷顾了李自成,他的命运在这里悄然发生变化。

公元1644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在马背上看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高大的角楼。

京师在李自成的印象中,一直是个遥远而又响亮的名字。

过去的十五年,他只能在地图上指出京师的位置,转眼间这座繁华的都市却已唾手可得。

1644年三月十七日,起义军连营数百里,将北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内无强兵,外无援军,明朝败局已定。

对于李自成来说,此时的京师已是一座任他宰割的孤城,然而当李自成站在高大的城门面前时,他却迟疑了。

在李自成的心中,京师并不是理想的归宿,他对故乡陕西情有独钟,富贵必归故乡,甚至十个北京城都抵不上一个西安。

正是对故乡怀有的深重眷恋,让李自成在攻陷北京指日可待时,主动向崇祯提出议和,条件仅是割让西北地区给自己,分国而王。

【采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

你既然进北京,为什么还想家乡?

真像项羽似的,项羽也是六国贵族的后人,楚国贵族,照理说应该很有文化,但是也没有胸怀,没有眼光,所以他老惦记着回彭城,如果在别的地方建都的话,就好像晚上穿着漂亮衣服,别人看不清楚,他就想穿着自己的漂亮衣服,让别人看清楚,那就上家乡建都去。

三月十八日,就在大顺军包围京师的第二天,一位投降大顺的太监杜勋,奉李自成之命,面见崇祯,提出了这样的议和条件。

【情景】

——闯王说,若明廷愿意割让西北,封闯王为西北王,犒赏百万军银,闯王将自动解围,退守河南。

数十万大顺军已兵临城下,明朝灭亡只在朝夕之间,李自成却在此时提出了如此便宜崇祯的议和条件。

李自成十分自信,如此优厚的条件崇祯不会不答应,以西北地区换取王朝的延续,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

和谈的条件,就是把西北这块地方让给我,让我建国称王,而且你给我一批军饷,那么这个事情就了了。

这个事情也反映出,他(李自成)并不要想把全国都归他所有,他只要做西北王就行了。

李自成无论如何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