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999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docx

人教版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6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

2.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解析: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说明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2016·德州一模)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

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例可说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4.(2016·西安质检)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

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

答案:

B 解析:

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表面积之比最大的细胞特征是细胞相对比较小,而细胞中生物膜结构丰富。

题干所列的几种细胞中,人体浆细胞主要产生抗体;细胞中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符合此特点。

乳酸菌细胞仅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没有膜结构,是几种细胞中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表面积之比最小的细胞。

5.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

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量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答案:

C 解析:

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的过程与核孔复合物有关;核膜是双层膜,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孔;核孔运输障碍与核孔复合物有关,故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答案:

A 解析:

核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在细胞分裂间期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

DNA分子储存在细胞核内,不能通过核孔,由它转录产生的mRNA可以由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某些蛋白质,如酶等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原核细胞的拟核不具真核膜,拟核区内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也无核仁等结构。

7.汉麦林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

这个实验可以推测(  )

①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②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③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④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决定杯状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①正确;将c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说明c中不含合成藻杯的形态的遗传信息,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不来自细胞质,②错误;本实验没有单独拿出细胞核进行实验,看能否形成杯状藻藻杯,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错误;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最终来自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形成的mRNA会进入细胞质中,b中含有细胞核中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可以再生一藻杯,④正确。

8.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答案:

D 解析:

图中1表示内质网,5表示核膜,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项正确;图中2为核孔,通过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项正确;4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项错误。

9.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

B.由②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的流动性更是指磷脂分子的运动和绝大部分蛋白质运动;①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和载体蛋白都有关。

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成不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但每种成分的含量不同

B.白细胞能吞噬某些细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C.不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一定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的吸收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答案:

B

11.使磷脂类特别适于形成细胞膜的特性是(  )

A.它们是疏水的

B.它们是亲水的

C.它们迅速吸水

D.它们既是亲水的又是疏水的

答案:

D

1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答案:

D

13.下列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被破坏的一组酶是(  )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答案:

B 解析: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催化水解,而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要用磷脂酶和蛋白酶来促进其水解。

14.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后,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的过程。

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

B 解析:

图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是通过分泌的神经递质完成的。

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是通过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来完成的。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这是在两个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15.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蛋白质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答案:

B 解析:

图甲中①为多糖,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A是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尾部。

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磷脂分子无此功能。

16.(2016·沈阳质检)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人的成熟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不会发生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细胞体积不变

C.叶肉细胞因有细胞壁存在而使提取细胞膜更复杂

D.提取出的猪成熟红细胞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答案:

B 解析:

人的成熟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相同,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项错误。

1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解析:

A项,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项,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项,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项,细胞产生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8.(2015·厦门模拟)如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B.a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进入细胞内

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①在起作用

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搬运进入细胞内

答案:

A 解析:

①是糖蛋白,它与细胞的识别等有关,③是载体蛋白,糖蛋白和载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种类可能不同;a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氧气跨膜运输即为自由扩散;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需要消耗ATP。

19.下列有

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②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C.④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D.③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答案:

A 解析:

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②是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④是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都要通过核孔,但DNA例外。

③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以及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20.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丝状染色质;②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rRNA的合成有关;核膜为双层膜,具有选择性,DNA不能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21.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

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答案:

D 解析:

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故D项错误。

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

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

22.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23.D [由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各种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项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如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反之就越少,B、C项正确;蛋白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有关,但从图中所给数据不能确定,D项错误。

]

24.(2016·石家庄模拟)将小分子药物或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2.B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且具有流动性,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磷脂可以与细胞膜融合,把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

]

25.(2015·江西四校联考)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3.B [图甲中①表示多糖,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图乙中a是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尾部。

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磷脂分子无此功能。

]

26.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4.B [mRNA与核糖体(无膜细胞器)结合进行翻译,没有膜结构的参与,不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

二、非选择题

27.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1是________,2是________,3是________。

(2)细胞膜识别功能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

(3)变形虫在捕食时细胞膜可以发生形态的变化,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2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

(5)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时,对该材料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蛋白

(2)糖蛋白(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核糖体(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结构 低渗处理

解析:

细胞膜的外表面有蛋白质和多糖共同组成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可以运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对于细胞完成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通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结构,没有其他膜结构。

提取膜时所用的方法是低渗处理,通常就是把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让它吸水涨破。

28.下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

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__。

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_____(填“多”“少”或“相同”)。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遗传物质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或③)上,还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中。

答案:

(1)细胞核的亚显微四

(2)核孔多(3)1、4(4)DNA双缩脲试剂(5)末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能解旋(6)细胞质中的线粒体

解析:

(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故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

(2)图甲中2表示核孔,根据题意,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

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

(3)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重新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

(4)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图乙中①是双螺旋结构的DNA,②是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5)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

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

(6)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含有线粒体。

29.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

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4由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____________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____________(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

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____________。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____部决定,____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

(1)4 蛋白质 

(2)3 (3)较多 (4)尾 消耗

解析 甲图中1为核仁,2为核液,3为染色质,4为核膜,5为核孔;从乙图的实验结果看出放射性亲核蛋白和放射性的尾部都能进入细胞核,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尾部决定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要消耗能量。

30.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

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以下相关实验。

(1)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进行实验。

答案:

(1)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 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系列等温度梯度 更小的等温度梯度

解析 

(1)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分解产物为还原糖,若两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若两试管中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并在它们之间设置更小的等温度梯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