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029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2017-2018学年(下)六月份考试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  )

A.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BCl3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

C.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

D.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

2.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

①原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⑦B.③④⑥C.③⑤D.③④⑤⑥⑦

3.在元素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附近能找到(  )

A.制半导体的元素B.制农药的元素

C.制催化剂的元素D.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

4.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3的元素是(  )

A.第五周期第ⅢA族B.51号元素

C.s区的主族元素D.Te

5.我国的激光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报道,有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

其原因可能是(  )

A.碳、氮原子构成平面结构的晶体

B.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短

C.氮原子电子数比碳原子电子数多

D.碳、氮的单质的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6.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C—F    B.C—OC.C—ND.C—C

7.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NO2B.C2H4和N2

C.NH4+和OH﹣D.NO和CO2

8.自然界中的CaF2又称萤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典型的离子晶体。

下列实验一定能说明CaF2是离子晶体的是(  )

A.CaF2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

B.CaF2的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C.CaF2固体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D.CaF2在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

9.若ABn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3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n=2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

C.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10.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

F2

B.熔点由高到低:

Na>Mg>Al

C.硬度由大到小: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

MgO>CaO>NaF>NaCl

11.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晶格能的大小,据所学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  )

A.KCl>NaCl>BaO>CaOB.NaCl>KCl>CaO>BaO

C.CaO>BaO>KCl>NaClD.CaO>BaO>NaCl>KCl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13.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V2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A.

B.HOOC—COOH

C.HOCH2CH2OHD.CH3COOH

14.塑料废弃物会严重污染环境,俗称为“白色污染”为了防止这种污染,有一条途径是将合成生物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结构为

的高分子材料已成功地实现上述处理,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它,下列物质中不能得到的有机物是(  )

A.

B.

C.

D.

15.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的是(  )

A.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B.它们几乎不溶于水

C.分子的通式为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它们是非电解质

1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不会失去它的生理活性

C.苯、乙醇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油脂和蛋白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17.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B.3C.4D.6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显酸性,是因为羟基对苯环影响的结果

B.分子式为C2H4和C3H6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C.聚合物

是苯酚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D.1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5molNaOH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以得到金属Na

20.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21.加热聚丙烯费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22.往下列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无变化的是(  )

A.

B.

C.

D.氢碘酸

23.化学世界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下列关于颜色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B.淀粉溶液遇碘离子变蓝

C.氨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二氧化硫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后褪色

24.某羧酸的衍生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

又知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出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

B.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汽油、柴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分子式同为C3H7Cl,但沸点不同的分子共有两种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共50分)

26.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向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的颜色变深,经过一步提取可得红棕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B、C、D的核外电子层数不超过3个,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2倍。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D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镀银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  ;

A、银氨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新制氢氧化铜D、氧化铜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由于装置设计上的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你认为可用来估量;

(5)该课外活动小组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

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28.为测定某卤代烃的组成,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①量取该卤代烃液体11.4mL,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至液体不分层;②冷却后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硝酸银;③过滤沉淀,洗涤沉淀2~3次;④将沉淀干燥后称重。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________。

(2)②中加入过量硝酸银的目的是________。

(3)若②中生成的沉淀为淡黄色,则该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37.6g,又测得卤代烃的密度为1.65g·mL-1,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94倍。

则该卤代烃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卤原子。

(5)写出该卤代烃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________。

29.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1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XY4。

试回答:

(1)X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则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分子为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它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________。

(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4的比较,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Ⅰ的分子式为  ;Ⅰ与H2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醇,邻羟基苯甲醇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

(3)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Ⅴ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5)一定条件下,

与CH3CHO能发生类似反应①、②的两步反应,最终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PCl3中P原子形成3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

=1,则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

B.BCl3中B原子形成3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

=0,则为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

C.CS2中C原子形成2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

=0,则为sp杂化,为直线形,故C正确;

D.H2S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δ键,孤对电子数为

=2,则为sp3杂化,为V形,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在B的下一周期。

①错误,因A原子半径大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的原子的半径,该原子的半径又大于同一周期的B原子的半径,所以原子半径A>B;②错误,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A<B;⑦错误,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B的第一电离能。

3.【答案】A

【解析】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

4.【答案】B

【解析】5s25p3,5指的是电子层数,即属于第五周期,价电子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所在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即属于第ⅤA族元素,属于主族元素,又因为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p能级上,属于p区,按照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推出此元素是锑(Sb),B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可知该晶体应该是一种原子晶体,原子晶体是一种空间网状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由于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半径要小,所以二者所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要比碳碳键的键长短,所以该晶体的熔、沸点和硬度应该比金刚石更高,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而原子的电子数和单质的活泼性一般不会影响到所形成的晶体的硬度等,所以C,D选项也是错误的。

6.【答案】A

【解析】共价键的极性与元素电负性大小有关,元素间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强。

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F>O>N>C,故选A。

7.【答案】C

【解析】A,NO分子含有电子数为15,NO2的电子数为23,二者电子数目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A错误;

B,C2H4分子含有电子数为16,N2的电子数为14,二者电子数目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B错误;

C,NH4+和OH﹣的电子数目相同,都是10个电子,为等电子体,故C正确;

D,NO分子含有电子数为15,CO2的电子数为22,二者电子数目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不能说明CaF2一定是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也可能是原子晶体的性质,B不能说明CaF2一定是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一定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生成,C说明CaF2一定是离子晶体;CaF2在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只能说明CaF2是极性分子,不能说明CaF2一定是离子晶体。

9.【答案】C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

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10.【答案】B

【解析】离子键的强弱顺序为Na

晶格能的大小有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决定,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大,晶格能就越大。

11.【答案】D

【解析】对于离子晶体来说,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阴、阳离子间的核间距离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一般在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相当时首先看离子所带电荷数,CaO、BaO所带电荷数都大于KCl、NaCl,所以CaO、BaO熔点大于KCl、NaCl;其次再在电荷数相当时,看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r(Ba2+)>r(Ca2+),熔点CaO>BaO,r(K+)>r(Na+),熔点NaCl>KCl。

12.【答案】C

【解析】气体单质分子中,可能有σ键,如Cl2,可能有π键,如N2,也可能没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

13.【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与NaHCO3反应,说明含有—COOH;与Na反应产生V1LH2,与NaHCO3反应产生V2LCO2,且V1=V2≠0,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

14.【答案】C

【解析】由防止这种污染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

+2nH2O→nHOOC﹣

﹣COOH+nHOCH2CH2OH,

用CH3OH来处理发生HOOC﹣

﹣COOH+2CH3OH→CH3OOC﹣

﹣COOCH3+2H2O,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烷烃的特征,故A错误;B.烯烃、炔烃、苯等大部分有机物都是不溶于水的,不属于烷烃的特征,据此无法判断是否属于烷烃,故B错误;C.烷烃为饱和烃,其分子的通式为CnH2n+2,满足

的烃一定为烷烃;能够发生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之一,故C正确;D.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大部分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不属于烷烃的特征,故D错误。

16.【答案】C

【解析】A.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使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

B.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B错误;

C.苯、乙醇都能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苯的溴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而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

D.油脂含含有C,H,O元素;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故D错误。

17.【答案】C

【解析】两个氯原子位于邻位(1种)、间位(2种)、对位(1种),共4种。

18.【答案】C

【解析】A.酚羟基显酸性,是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故A错误;

B.C3H6可能为环丙烷,C2H4为乙烯,结构不相似,故B错误;

C.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故C正确;

D.酚﹣OH,﹣COOC﹣均与NaOH反应,且水解生成的酚﹣OH也与碱反应,则1mol

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4molNaOH,故D错误。

19.【答案】B

【解析】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一般达1万以上、一般具有重复结构单元,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故A错误;

B.医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是葡萄糖的水溶液,不属于胶体,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故B正确;

C.14C与12C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不是单质,故C错误;

D.电解饱和NaCl溶液电解过程中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

2H++2e﹣=H2↑,实质是:

2NaCl+2H2O

2NaOH+H2↑+Cl2↑得不到金属钠,故D错误。

20.【答案】A

【解析】从结构简式看出香叶醇中含“

”和醇“—OH”,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醇“—OH”能发生取代反应,显然B、C、D均不正确。

21.【答案】D

【解析】A.加热聚丙烯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苯和甲苯的沸点较高,所以试管中最终残余物为固体碳,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是芳香烃苯和甲苯,故A正确;

B.进入锥形瓶C的气体乙烯,烯烃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可作燃料,故C正确;

D.聚丙烯

,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故D错误。

22.【答案】A

【解析】A、苯甲醇与FeCl3溶液不反应,故A正确;

B、邻甲基苯酚加入FeCl3溶液,溶液显蓝色,故B错误;

C、苯酚加入FeCl3溶液,溶液显紫色,故C错误;

D、铁离子可以氧化氢碘酸,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故D错误。

23.【答案】A

【解析】A.酚类物质与铁离子能形成紫色的络合物,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观察到紫色,故A正确;

B.碘单质遇淀粉与淀粉结合形成蓝色物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碘离子遇淀粉不变色,故B错误;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显酸性,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但不能漂白石蕊变成的红色,故D错误。

24.【答案】B

【解析】容易判断A为酯,C为羧酸,D为醇,E为酮;因C、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不是甲酸,而D分子中应含有

的结构,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只可能是

两种结构。

25.【答案】D

【解析】A.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彻底水解生成醋酸钠与乙醇,实验室通常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故A错误;

B.乙烯含有C=C双键,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不含C=C双键,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汽油、柴油的成分属于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故C错误;

D.C3H7Cl的同分异构体有:

CH3CH2CH2Cl、CH3CH(Cl)CH3,故分子式为C3H7Cl,沸点不同的分子有2种,故D正确。

26.【答案】

(1)Br(溴) H(氢) O(氧) S(硫)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3)2H2S+O2===2S↓+2H2O H2S+Br2===S↓+2HBr

【解析】红棕色液体为液溴,A为溴元素。

符合题意的C、D分别为氧元素和硫元素,而硫原子的K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C为氢元素。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H2S具有强还原性,能被Br2、O2氧化为硫单质。

27.【答案】

(1)AC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发生倒吸

(4)鼓气多反应放热多,过量的气体会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5)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若酸性明显减弱,则猜想②正确

【解析】

(1)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够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可以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乙醛也能够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所以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检验乙醛,即A、C正确;

(2)乙醇在通作催化剂时,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导气管直接插入丙溶液内,生成的乙醛和过量的乙醇易溶于水而使丙装置产生倒吸现象;

(4)反应放出的热的多少和乙醇以及氧气的量有关,鼓气多反应放热多,所以开始阶段温度升高,但是过量的气体会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所以后阶段温度降低,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通过观察甲中冒气泡的速度看出来;

(5)乙醛具有还原性,乙醛被溴水氧化生成乙酸和HBr,溶液呈酸性,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没有HBr生成,溶液不呈酸性,所以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故答案为:

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若酸性明显减弱,则猜想②正确。

28.【答案】

(1)中和卤代烃水解产生的氢卤酸,使水解趋于完全

(2)使卤离子沉淀完全 (3)Br (4)2(5)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CH3CHBr2 (1,1-二溴乙烷)

【解析】

(1)卤代烃水解产物之一是氢卤酸,加入NaOH可以和氢卤酸反应,促进卤代烃的水解,使水解趋于完全;

(2)根据反应Ag++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