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0068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docx

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蛋白质和钴

  B、蛋白质和铜

  C、蛋白质和锰

  D、蛋白质和铁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物质。

  2、行为疗法是通过一种新的学习过程,或通过改变或消除原有的学习过程来矫正异常行为的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常用的技术有()。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正强化法

  D、示范疗法

  【答案】ABCD

  【解析】行为疗法主要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正强化法和示范疗法。

  故选ABCD。

  3、与类风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是()。

  A、自身变性的IgM分子

  B、自身变性IgG分子

  C、以上选项均不对

  D、自身IgM分子

  【答案】B

  【解析】类风湿因子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有IgMIgGIgAIgDIgE,可与变性IgGFc段结合。

  4、下列物质代谢调节方式中,属于快速调节的是()。

  A、产物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

  B、酶蛋白的诱导作用

  C、酶蛋白的降解作用

  D、酶的别构调节

  【答案】D

  【解析】酶的调节分为快速的活性调节和缓慢的含量调节。

快速调节是通过别构效应和化学修饰改变酶的活性来进行调节,作用较快。

缓慢调节是通过调节酶蛋白的合成或降解以改变酶的含量来调节酶促反应的速率,往往起效较慢。

对酶蛋白合成的调节实质上就是对酶的基因进行表达调控,能促进基因转录合成蛋白的属于诱导作用;能抑制基因表达的属于阻遏作用。

故选D。

  5、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A、丝状型

  B、类丝状型

  C、类酵母型

  D、酵母型

  【答案】A

  【解析】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菌落成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菌落正背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丝状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的参考。

  6、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高于白细胞总数的10%多见于()。

  A、伤寒

  B、败血症

  C、登革热

  D、流行性出血热

  【答案】D

  【解析】要点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高及血小板减少,注意与登革热、败血症等鉴别。

  7、血管壁玻璃样变多见于()。

  A、小静脉

  B、大静脉

  C、大动脉

  D、细动脉

  【答案】D

  【解析】血管壁玻璃样变多发生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小动脉。

  8、蛛网膜下腔位于()之间。

  A、硬脊膜与骨膜

  B、蛛网膜与硬脊膜

  C、软脊膜与蛛网膜

  D、硬脊膜与软脊膜

  【答案】C

  【解析】蛛网膜下腔是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一宽大的间隙。

腰部最大,内含脑脊液,腰椎穿刺术一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此处不可能伤至脊髓,长的马尾神经根游动于脑脊液内,也不易刺伤。

是腰穿的安全部位。

故选C。

  9、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答案】D

  【解析】膀胱三角为膀胱底部内面一三角形区域,其黏膜光滑,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的重点区。

故选D。

  10、心指数等于()。

  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答案】D

  【解析】人体静息时的心排血量,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排血量,称为心指数,等于心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为

  1.6~

  1.7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排血量为5~6L/min,故心指数为

  3.0~

  3.5L/(min・m2)。

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

  1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有核仁、核膜

  B、无核糖体

  C、无染色体

  D、无核仁、核膜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完整,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各种细胞器。

  12、炎症时有致痛作用的物质是()。

  A、细菌产物

  B、组胺

  C、溶酶体酶

  D、缓激肽

  【答案】D

  【解析】缓激肽的作用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引起疼痛(皮下注射)。

  13、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A、个性

  B、人格

  C、性格

  D、气质

  【答案】C

  【解析】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所有人的人格结构要素中,性格是最重要的人格心理特征。

故选C。

  14、烧灼样疼痛常见于()。

  A、腹主动脉瘤

  B、消化性溃疡

  C、阑尾炎

  D、肠梗阻

  【答案】B

  【解析】消化性溃疡多呈钝痛、灼痛,其中胃溃疡也呈饥饿样痛。

  15、在实施治疗方案时,要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其道德价值应()除外。

  A、维护社会公正

  B、保护病人的自主权

  C、协调医患关系

  D、解脱医生的责任

  【答案】D

  【解析】在医疗活动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绝不是为医生自己解脱自己的责任找到借口。

因为医生要从病人利益出发,一旦遇到病人因对信息理解的不准确而采取不当的决定,应该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服、而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

故选D。

  16、关于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使自主神经麻痹

  B、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

  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使自主神经兴奋性增加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使脑神经和外周神经兴奋性增加”或“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把破伤风痉挛毒素和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混淆了。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该毒素是神经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17、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多见于()。

  A、败血症

  B、登革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流行性血热

  【答案】D

  【解析】焦痂和溃疡是恙虫病的特征性体征。

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腓肠肌压痛是钩端螺旋体病的特征性体征。

  18、1946年诞生的人体实验的医学伦理文件是()。

  A、《赫尔辛基宣言》

  B、《悉尼宣言》

  C、《纽伦堡法典》

  D、《阿拉木图宣言》

  【答案】C

  【解析】1946年诞生的人体实验的医学伦理学文件是《纽伦堡法典》。

故选C。

  19、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答案】A

  【解析】考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2小时内。

故选A。

  20、抗肿瘤药最常见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抑制骨髓造血

  B、肝细胞受损

  C、神经毒性作用

  D、胃肠道反应

  【答案】A

  【解析】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某些正常器官或组织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主要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为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故选A。

  21、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常不会转变发生的化合物是()。

  A、乙酰乙酸

  B、胆固醇

  C、脂肪酸

  D、丙氨酸

  【答案】A

  【解析】乙酰乙酸属于酮体,酮体由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转变生成,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不能用于生成酮体。

故选A。

  22、下面关于CURB-65评分的内容,哪项不正确()。

  A、新出现精神症状

  B、尿量减少,每小时小于20ml,肌酐进行性增高

  C、年龄大于65岁

  D、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答案】B

  【解析】CURB-65评分包括(C意识状态)指新出现精神症状,U(尿素)≥7mmol/L,R(呼吸频率)≥30次/分,B(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年龄≥65岁。

  23、以下对卫生管理的公正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A、基于我国国情,公正原则强调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权利

  B、对老少边穷地区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援

  C、公正原则应与区域化的发展相结合

  D、公正原则强调事实与结果的完全平等

  【答案】D

  【解析】卫生管理的公正原则是指由于经济、阶层、种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造成了资源、风险、负担、受益等分配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损害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

因此,公正原则要求在同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应有均等的机会获得相同的公共卫生资源,或者是按照某种相对公平次序分配资源。

不可能完

  24、位于颅中窝的结构不包括()。

  A、鼓室盖

  B、垂体窝

  C、内耳门

  D、圆孔

  【答案】C

  【解析】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中间狭窄,两侧宽广。

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入眶腔,管口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

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为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

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

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方走行。

  弓状隆起与颞鳞之间的薄骨板为鼓室盖,岩部尖端有一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属于颅后窝的结构。

故选C。

  25、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下列哪项正确()。

  A、是人体处于高过敏状态时发生的渗出性病变

  B、肺内无结核病灶

  C、胸膜活检无干酪灶

  D、不能加用糖皮质激素

  【答案】A

  【解析】结核性胸膜炎属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是人体处于高过敏状态下发生的渗出性病变。

结核性胸膜炎在青年人多见。

肺内的结核病灶在临床有时不易发现,胸膜活检半数可发现干酪病变。

在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加快渗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

  2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可用()。

  A、华法林

  B、氨甲苯酸

  C、尿激酶

  D、肝素

  【答案】D

  【解析】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DIC,如脓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DIC,这是肝素的主要适应证。

  早期应用,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而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故选D。

  27、男性,70岁,有COPD病史。

近日咳嗽气急加重并出现嗜睡,血气分析:

pH7.25,PaCO264mmHg,PaO252mmHg,治疗宜在通畅气道并给氧情况下应用()。

  A、脱水药

  B、碳酸氢钠

  C、盐酸哌替啶

  D、尼可刹米

  【答案】D

  【解析】根据病史陈述,该患者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方面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同时可给予呼吸兴奋剂增加通气量。

  28、风湿病的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的()。

  A、脂肪组织

  B、平滑肌组织

  C、骨骼肌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D

  【解析】风湿病又称为结缔组织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

病变常累及心脏、关节和血管等处,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故选D。

  29、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长期咳脓性痰合并下列哪种疾病较为多见()。

  A、鼻窦病变伴支气管扩张

  B、活动性肺结核

  C、支气管哮喘

  D、肺囊肿

  【答案】A

  【解析】长期大量咳脓性痰为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

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一般都不会咳大量脓痰。

肺囊肿患者偶在合并感染时可咳脓性痰。

  30、膀胱原位癌的病变()。

  A、达膀胱浅肌层

  B、限于固有层

  C、达膀胱深肌层

  D、限于黏膜层

  【答案】D

  【解析】膀胱原位癌的病变限于黏膜层。

  31、腹膜内位器官是()。

  A、盲肠、肝

  B、卵巢、脾

  C、输卵管、子宫

  D、胆囊、阑尾

  【答案】B

  【解析】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类型,即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

主要的器官有: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故选B。

  32、关于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B、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C、引起机体发热

  D、产生越多,对机体越有利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吞噬细胞的掌握。

常见错误:

选“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可能是认为炎症对机体是有害的,细胞因子不应有这样的作用。

其实感染部位产生适量上述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引发的炎症反应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

严重感染时,体内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则可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病理变化,引发感染性休克、DIC.甚至死亡。

  33、男,73岁,患冠周炎1周,寒战、发热、咳脓痰2天。

查体:

T39.4℃,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大片状浓密模糊阴影,血WBC20.3×109/L,N%96%。

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最可能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厌氧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答案】B

  【解析】患者可能诊断为吸入性肺脓肿,吸入性肺脓肿是指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

在各种原因所致意识障碍或极度衰竭、全身免疫力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下降时,可使吸入的病原菌致病。

另外,由于鼻窦炎、牙槽脓肿等脓性分泌物被吸入也可致病。

  34、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侵入血液,不在血中繁殖,属于哪一类型感染()。

  A、菌血症

  B、内毒素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答案】A

  【解析】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35、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恢复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前驱期

  【答案】D

  【解析】传染病前驱期可见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

  36、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

  A、化学伤害

  B、锐器伤

  C、生物伤害

  D、电离辐射

  【答案】B

  【解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物理因素中的锐器伤是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电离辐射是造成医务人员特别是放射专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重要物理因素,因消毒剂所致的化学伤害轻者引起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引起中毒或致癌。

故选B。

  37、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A、视紫红质

  B、视黄醛

  C、视蛋白

  D、11-顺视黄醛

  【答案】A

  【解析】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蓝质。

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而视紫蓝质则在明处合成。

故选A。

  38、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核DNA碱基的改变

  B、质粒丢失

  C、基因交换

  D、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突变是微生物某些遗传物质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是由于DNA上碱基对的变化而使基因发生变化。

  39、异物性肉芽肿()。

  A、增生性炎

  B、蜂窝织炎

  C、浆液性炎

  D、变质性炎

  【答案】A

  【解析】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现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异物性肉芽肿由各种异物如外科缝线、滑石粉、矽尘、寄生虫卵等引起。

  40、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肺小动脉收缩

  C、左心功能不全

  D、肺小静脉淤血

  【答案】B

  【解析】急性缺氧时,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肺内非肌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对肺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使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而致肺动脉压力升高。

故选B。

  4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B、促进脂肪的分解

  C、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D、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

  【答案】B

  【解析】糖皮质激素(GC)对脂肪组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四肢部分的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中脂肪酸浓度增加,并向肝脏转移,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以利于肝糖原异生。

故选B。

  42、肺心病人工通气时,血气分析为:

pH7.51,PaCO224mmHg,BE-

  8.0mmol/L,下一步应采用()。

  A、5%NaHCO3

  B、精氨酸

  C、减少呼吸机潮气量

  D、加大呼吸机潮气量

  【答案】C

  【解析】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有通气过度,致使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所以应减少呼吸机的潮气量使患者得到纠正。

若立即停用呼吸机,且患者通气障碍不能纠正,很快又会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使用碱性药物及增加通气量显然是错误的。

  4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B、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D、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答案】A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位于肺泡表面,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可使肺顺应性变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44、关于慢性肺心病的病因的描述哪项正确()。

  A、可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

  B、最少见的是重症肺结核

  C、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

  D、80%~90%由支气管哮喘引起

  【答案】A

  【解析】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包括:

支气管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肺气肿、COPD为最常见病因。

  45、暗适应是()。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答案】A

  【解析】对暗适应是指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称暗适应。

故选A。

  46、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每隔一定距离出现间断,间断处被称为()。

  A、施兰氏切迹

  B、神经节

  C、郎飞结

  D、结间体

  【答案】C

  【解析】凡是具有髓鞘的神经纤维,称为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每条有髓神经纤维由神经元轴突及其外包的施万细胞形成髓鞘构成。

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地套在轴突外面,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因此髓鞘分成许多节段,各节段间的缩窄部称郎飞结。

故选C。

  47、治疗外源性过敏性哮喘用抗原脱敏疗法,其免疫学基础是()。

  A、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生成

  B、增加IgG

  C、减少IgE

  D、增加IgA

  【答案】B

  【解析】IgG抗体在体液中提高之后,如再度接受外来特异性过敏原时,此类抗体首先与之结合,与体内原有的IgE抗体竞争,从而产生免疫反应而不产生过敏反应。

  48、黄韧带连结于相邻椎骨的()。

  A、椎弓板之间

  B、棘突之间

  C、椎弓根之间

  D、横突之间

  【答案】A

  【解析】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连接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49、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

  A、败血症

  B、钩端螺旋体病

  C、猩红热

  D、流脑

  【答案】B

  【解析】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注射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郝氏反应。

  50、女,54岁,急性胰腺炎行胆囊造瘘、胰腺引流术后,仍禁食、输液、减压及抗感染治疗,并吸入高浓度氧,动脉血气分析为pH7.46、PaO255mmHg、PaCO232mmHg,X线胸部X线片示两肺有较广泛的点、片状阴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此时提示病人可能存在()。

  A、肺部感染

  B、阻塞性肺部病变

  C、急性心力衰竭

  D、ARDS

  【答案】D

  【解析】该例病人的特点是胰腺炎术后,在吸入高浓度氧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仅为

  7.5kPa(55mmHg),正常一般为12kPa(90mmHg)。

二氧

  51、医疗最优化原则包括的内容,下列哪项正确()。

  A、诊疗中力求选择最佳手段,相对安全、痛苦最少、经济耗费少

  B、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衡量,是最佳手段,相对安全、副作用小,痛苦最少的

  C、诊疗中力求选择最佳手段,相对安全,损伤最小,经济耗费少

  D、在当时的医学科学水平,力求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少、耗费最少

  【答案】D

  【解析】医疗最优化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在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疗效最佳,损伤最小,痛苦最轻,耗费最少。

故选D。

  52、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乙胺丁醇,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皮疹

  B、肾功能损害

  C、视神经损害

  D、胃肠道刺激

  【答案】C

  【解析】视神经损害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53、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A、36.5~37℃

  B、36~37℃

  C、36.3~

  37.2℃

  D、36.5~

  37.5℃

  【答案】D

  【解析】正常人腋温测量法为

  36.5℃(范围

  36.0~

  37.0℃,比口温低

  0.3~

  0.5℃)。

故选B。

  54、有脉络丛结构的是()。

  A、中脑水管

  B、蛛网膜下隙

  C、小脑延髓池

  D、侧脑室

  【答案】D

  【解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位于脑室内。

  55、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答案】C

  【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