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079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科技大学06-07语文达标测试答案版.doc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

一、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7题14分;少选、多选、错选一律不得分)

1、《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它的记事特点有(Ab)

A、艳而富B、善于描写战争

C、善于描写行人辞令D、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鲁迅先生曾说: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ABCD)

A、唐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

B、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包含有诗、赋一项

C、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带奠定了基础

D、各种艺术的繁荣对文学、诗歌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为什么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语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Abc)

A、《红楼梦》对爱情主题的深刻发掘。

打破了从前“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路;是一部打破大团圆式结局的传统思想和手法、反映一对封建主义叛逆者的爱情悲剧。

B、艺术结构严密精细,是既有宏伟的立体框架又有细腻的工笔描写的网式结构。

C、描写逼真求实。

人物是立体的“圆形”的人物,性格丰满,栩栩如生,如同真事真人。

D、在结构上用粗线条、单线发展的手法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

4、关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bd)

A、“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

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

D、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5、律诗的格律特点包括(abd)。

A、每首限定八句B、押平声韵

C、押仄声韵D、每篇必有对仗

6、下列各种说法(bc)不正确。

A、音素可分声母和韵母两大类B、音节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C、音位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D、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7、下列短语中有歧义的是(abc)。

A、一家人要吃饭B、他要炒菜

C、小王要做手术D、我们要迟到了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八股文一般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四比和收合八个部分。

2、(胡适)被认为是新诗创作和理论的双重发端人,他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观点,他的新诗作品有《鸽子》、《黄蝴蝶》、《希望》(后被改编成歌曲〈兰花草〉)等。

3、被称为“戴着脚镣跳舞”的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前者的代表作有《死水》,后者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4、初期象征派的代表诗人(李金发)认为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反映在创作上,突出表现在对诗歌意象艺术的独特追求以及文言入诗、句法离奇等特点上,如其代表作《弃妇》、《自画像》等。

5、19世纪30年代中期,文坛上流行过幽默小品和闲适散文。

其中有力推动这一风气的、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作家是(林语堂),他的作品如《冬至之晨杀人记》,不重讽刺而重幽默,在冷静超远的旁观中得出一种心灵启悟。

此外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写作《雅舍小品》的(梁实秋)。

6、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7、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体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到明清的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8、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在语言的融合中,一般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

10、语言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11、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是从(图画)发展而来;(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六书中最强势的造字之法为(形声)。

13、韵文在不同句子末尾使用同韵的字,使得相同的音响周期性地回响,这叫(押韵);由于这些字一般在句子末尾,故此叫(韵脚)。

三、分析题:

(每题3分,共6分)

1、修改病句并作简要说明。

(1)当一个记帐员,必须把帐目算准确、写清楚,不能麻痹大意。

当去掉,这个句子缺少主语,介词短语不能够做主语

(2)目前咱们这里的流感十分猖獗,同学们纷纷病倒了。

十分和猖獗这两个词重复了,删掉一个就好了

2、语言运用中,动词的锤炼值得重视。

请比较分析下列民歌中对动词“用”、“有”和“选”的选用。

原句:

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用好歌手,……

改句一:

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有好歌手,……

改句二:

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选好歌手,……

供参考,自己编

在鉴赏和创作诗歌时,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

因此在鉴赏和写作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的。

作品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

那么“活”的标志是什么呢?

那就动词的运用。

从直观的、形象的角度来看,人和物“活”的主要标志是“会动”“能动”。

动词是体现人、物这一特征的主要语言成分。

捕捉人、物具有动感的行为、动作、状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是文章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的关键。

从语法角度讲,动词在句子中常常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是句子的核心部分。

“主语可以在一定语境中省略,而谓语不能,句子中许多成分都在不同程度的围着谓语转。

”从修辞和表意的角度看,谓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是句眼,主语的种种行为、动作、性质状态、名称属性等都要靠它来表现。

古人所讲究的“炼字”,实际上主要即是对谓语动词的锤炼。

诗句中,某字因用得贴切、精采而使全句生辉者,谓之“诗眼”。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

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因之而成为名句,我们谓之“动词效应”。

古人是深谙个中三昧的,从“苦吟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及关于“推”和“敲”的传说中,足见古人在诗句动词上的“炼字”功夫。

动词的选用,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写人、状物、叙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要使诗歌生动感人,必须运用确切有力的动词表现运动状态的事物,尽量避免把运动状态的事物写成静止状态的事物,这样会使所报道的诗歌事件活起来,语调也会显得生动活泼。

诗歌正是注重选用精彩的语言描写事物动态,善用活跃的动词,使事态、物态、情态跃然纸上,给受众以动态美。

特别是对现场诗歌来说,更要求有动态感。

一、动词在作品中运用得当,能体现事物的立体感,增加诗歌的三维效应。

动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灵魂。

如“数峰无语立斜阳”中的“立”字,便把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中的山峰写活了。

山峰本不能言,偏以“无语”称之,已有一层意味在里边了,而一个“立”字则把晚山由“无生体”描摹成“有生体”,从而使之神态毕现。

从以上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仅一个简洁的动词就使其所塑造的物或人呈现出立体感,从而具有了一种浮雕美。

诗的艺术生命在于形象。

诗词的语言不是思辨的语言,而是可感的语言;不是抽象的论理,而是形象的陶冶。

而动词正是塑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

动词能使某些形象由“无生体”变为“有生体”,由“无情物”变为“有情物”,甚至赋予形象以人的特征。

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一句,动词“徘徊”不仅使月光有了生命,还给月光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感情色彩,把月光由“无情物”描摹成“有情物”,那种孤独、寂寞、惆怅的情态具体可感。

这里若换用形容词的话,或许也能够使语意通顺,但却绝对不会象现在这么生动。

因为这里动词把“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用精神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高尚化了”(黑格尔《美学》),所以它能渲染诗的情绪和气氛,加深诗的意境,能更具体可感、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形象中某种潜在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其实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是作者借助外部形象寄托内心情绪的结果。

动词在诗句更突出地表现在物的人格化中。

如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句中的“袭”字,因为使用了人格化动词,从而使“花气”有了鲜明的形象性和可感性。

又如王安石的诗句“月移花影上栏干”(《夜直》)和“日催红影上帘钩”(《午枕》),两句用了同样的构思和句式,而其中的动词“移”和“催”,都在物的人格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杜甫《宿江边阁》中“薄云岩际宿”一句,是根据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薄云岩际出”句“点化”而成的,杜甫把动词“出”改为“宿”,立刻使诗句变得形象生动、立意新奇,足见“描摹效应”的作用。

动词具有把静物写动,使物含情,使物人格化等功能,这种功能在塑造生动形象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诗的艺术生命正是在于形象,因此“描摹效应”在诗句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动词还可以使结构严谨,特别是活用的动词,更具有关联及形象作用。

大多数的人在写作时通常会暴露出一个重要的弊病,即关联词过多。

关联词过多容易造成语义牵强,不联贯,且没有新意,而动词恰恰可以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它可以有机地保持上下句的衔接,使文章更显生动形象。

如: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惜秦皇汉武”的“惜”均具有引领下文的作用。

在诗词中,有许多形容词被活用为动词。

而因为这些活用动词往往在诗句中构成一个“使动结构”,所以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使动效应”。

活用动词因为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两重词意,因而它能起到一词两用的作用,从而使诗句的含义显得更丰富,更能达到动感和质感相结合的目的。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一句,为什么诗人先后选用的“到”、“入”、“满”等字都不如活用动词“绿”呢?

原因就在于:

诗人既想表现一种动态,又想表现一种状态,而单纯的动词无法表现状态,单纯的形容词无法表现动态。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活用动词才能满足诗人的要求。

这正是活用动词“绿”之所以成为该句警策的重要原因。

动词不仅能丰富诗句的含义,还能使诗句显得活泼而洒脱,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和“空”,都是使动用法。

作者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一种忘情尘俗的抽象意境。

如何在这十个字中生动而不枯燥地表现出这种深妙的禅悟呢?

作者把“悦”和“空”活用为使动词是很有道理的。

若将句子改为“山光鸟性悦,潭影人心空”似也能通,但这里“悦”和“空”只充当一般的形容词,诗句显得平淡。

把“悦”和“空”活用为使动词,诗句就显得轻松而洒脱。

三、动词运用巧妙,不但能增加事物的形象性,还具有描述传神的作用。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

的确,精心提炼的动词,对于绘景状物、传情达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代诗人李白的写景名作《望天门山》就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非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写作过程中,人物的勾勒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肖像、动作来表现的。

如:

长发、大眼、细眉、高鼻、小口、阔耳,亦或再加一些衣饰描写如插着银昝,束着发鬃,戴着银项圈,穿着长裙等。

肖像中的外貌描写主要表现人物的自然特征,或者说是生理特征,客观因素和先天因素的比例要大些;而人物的衣饰描写则着重突出人物的社会性,如人的社会地位,人物所处的时代特点,风俗习惯以及人物个性喜好等,相对于外貌描写,人物衣饰描写所表现的意义要深刻的多,属于较高层面的人物描写。

但这些都是人物外在形象的描述,属“形”的范畴,还不能十分传神地写出人物的自身个性,特别是不能表现出人的神采。

动作对人物的描述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即从“神”的层面来刻画人物。

而完成这一神来之笔主要靠的就是动词绝妙的描述作用。

诗人在观自然中,往往有许多难状之象和难言之妙,这是因为诗人透过物境的“象”体悟到了“神”。

而作为具体的“象”是容易描绘的,难状的正是这抽象乃至虚玄的“神”。

它们出现在诗句中,往往是诗人“炼字”的焦点。

有时一个字能状出难状之象,点出难言之妙,形象因之而点睛欲飞,从而使诗句语出惊人。

而充当这些“点睛”者的,很多情况下是动词,故我们称动词的这种效应为“点睛效应”。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中的“闹”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里,作者意不在写“形”,而在写“神”。

但那浓集在红杏枝头的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作为一种非具象的景象,该如何表现?

这里,恐怕任何形容词都会黯然失色的。

一个动词“闹”,出人意料地把红杏枝头的一片春色描写得活灵活现,不仅使全句生色,而且连全篇都因之增辉。

当然,动词在诗句中的形象作用,与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不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僧舍》)中的“放”,可谓设想新奇,构思独特。

如果说大江的拍天大浪是一种实境的话,那么大江的磅礴气势则是一种虚境,它神会则可,言传实难。

诗人借助想象,从自己的感觉落笔,一个“放”字,点出了大江风水相激,波澜翻卷的气势。

但是,动词往往能在诗句中起到“传神”作用。

周邦彦《苏幕遮》中是这样描写荷花的神态的: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个“举”字,把荷花亭亭玉立的神态描写得自然生动而富有质感,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之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又如杨万里《舟过谢潭》中描写夕阳下起伏的山峦时,用了这样的句子: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一个“拈”字,把一种难以言状的奇妙景象点活了。

再如“细雨湿流光”(冯延巳《南乡子》)中的“湿”字,也是点睛之笔,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它“能摄春草之魂”,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四、动词能使一首诗浑然一体,体现意境诗味的作用。

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感染力强,诀窍之一就是多用动词。

同样,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多用动词。

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

有助于将蕴藏于诗歌中的“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便于吸引读者的视线,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动词的运用必须仔细推敲,搭配精当,方能活泼逼真,富有动感,耐人回味。

一首诗中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鉴赏诗歌要特别重视推敲诗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好的动词能够拨活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特别重视,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写忽然听到叛乱业已平定的捷报,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句中“穿”“下”“向”三个写动态的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贯穿起来,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象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欣喜的心情,用词极其准确:

从巴峡到巫峡,峡窄且险,舟行如箭,故用“穿”字;出巫峡到襄阳,有一程水路,顺流舟疾,“下”字传神;从襄阳到洛阳,全为陆路,用“向”字即朝着一个方向,也颇见匠心。

动词的积累和运用对增加文章的生动、传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动词也是衡量一个作家语言驾驭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

古人要求“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那么何以使诗句隽永有味呢?

“虚实”的搭配不失为一种方法。

也就是将具象与抽象的概念直接结合,变不可能为可能,从中酿出诗味来。

而完成这种虚实间的联接,往往需要借助于动词。

例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一句中,“清秋”是虚的,没有十分明确的形象性和具体的质感,但它一经与动词“锁”搭配,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诗味顿出。

“清秋”当然是“锁”不住的,但作者“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寂寞凄清、离愁万绪,种种意象,都从这“锁”字流出。

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历来为诗所家称道。

动词还能文章诗词虚实相间,风趣幽默。

我们也将之归入“虚实结构”。

因为诗人追求的正是这种意象,而不在于它是否合乎现实逻辑。

如陆游《泊公安县》中的“不断海风吹月来”句,便很典型。

月亮当然不是海风吹来的,但因为这样的诗句是以艺术的真实为基础的,符合超脱于现实逻辑的“想象逻辑”,读者完全能够接受。

又如“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也显得风趣幽默,生动而独特。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使诗的意蕴大为丰富。

诗词是要讲究“意境”的,而所谓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形象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出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而在这种情与景的契合中,动词的恰当选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有时,动词能够起到传递诗人某种心情的作用,使动词成为窥视诗人心境的窗口。

动词在诗句中的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传情效应”。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饮酒其五》)中的“见”,表现了诗人一种漫不经心的发现。

而这种漫不经心,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人“采菊之际,无意于山,而景与意合”(蔡梦弼《草堂诗话》)那种精神世界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而悠然自适的神态和纯任自然的恬淡心境。

动词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活。

”袁枚说过:

“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

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

”古小说、古散文中的语言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单个字就能使人或物立起来,显得简洁、明了、干练、有力。

如“镶嵌”我们在用这个词时,尽量把它分开来用,前面可先用一“镶”字,后面再出现类似表达时,再用“嵌”,这样一则可以节省文字,二则可以突出变化,使表达显得新鲜,丰富。

有些动词能更直接地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穿”、“下”、“向”等连用,迅急有如闪电,把诗人“欲狂”的喜悦和似箭的归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动词在传递诗人心境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动词的积累和运用是提高文章表现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旦发现比较形象、准确、新颖的动词,一定要收集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动词宝库,同时,对那些滥用、泛用的动词,也要及时把它从“词库”中清除,时时更新,用更确切、更传神的动词予以代替。

动词准确大量的使用,能使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一方面如行云流水一样奔放,另一方面又“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动词在诗句中的诸种效应,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这对我们的诗词创作和鉴赏是有好处的

四、阅读欣赏、理解题:

(五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问题:

1)从段落划分看,全文分为几部分?

各讲什么意思?

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城西南郊的名胜。

据《水经注》记载:

“湖口有亭,号曰兰亭。

”东晋建立后,王羲之、谢安等名流在会稽置园建墅,成为士人学子聚集地。

永和九年(353),51岁的王羲之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

三月三日这天,他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聚于兰亭,曲水流觞,吟诗作赋。

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人所作诗一一记录,编为兰亭集,并为此写了这篇序。

本文分三段,一段写“乐”,二段写“痛”,三段写“悲”。

乐在何处?

你看,“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一乐也。

兰亭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可谓二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谓三乐也。

曲水流觞,可谓四乐也。

饮酒作诗之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谓乐之极也!

这“五乐”概括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正应了“信可乐也”一句。

一群文人雅士,在青山绿水间,行高雅风流之举,怎不令人羡慕?

快乐之情,自不待言。

然而作者的写作用意并不在乐上。

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和死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死亡一直是缠绕在文人心间的话题。

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

人生在世,形式各异。

不管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还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会为一时的顺达而满足,甚至忘记了死亡。

等到对所追求的事物产生厌倦之后,自己的感情也就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来了。

原先自己以为欢乐的事情,在短暂的俯仰之间就变成了陈迹,尚且不能不因此而发出感慨;何况人生的长短要听凭造化的安排,最终要走向死亡。

在作者看来,人生是多么渺小可怜!

以上是作者从现实的角度抒发的人生短暂、不能自驭之叹,突出了一个“痛”字。

接下来,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发现古人也是如此,对生命的感慨不谋而合。

由此看来,人们普遍看重的是生,厌恶的是死。

庄子“一死生”的观点是“虚诞”。

那么,未来呢?

后人看我们,也像我们看古人一样吧?

人生代代相传,痛苦也代代相传,没有休止。

这真可“悲”啊!

这里的“悲”显然不同于上段的“痛”。

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

这样,“乐──痛──悲”构成了本文的感情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作者记录下这次集会的作品,目的是给后人提供一个产生共鸣的依据。

然而,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

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并不是“虚诞”“妄作”,王羲之显然没有真正理解庄子的思想。

作者从眼前的美景联想到生死问题,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思想是很多文人共有的。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感觉到庄子所言的深刻。

本文语言清明简洁,有些已成为成语,广为使用。

由于作者的思想比较含蓄,对人生的思考点到为止,因而语言有一定的跳跃性,可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把握。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

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

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此文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

“序”是一种文体,多用于题赠,或为著述的前言。

本文却用来记叙兰亭盛会的情景,颇为别致。

  全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主旨,在于抒发欢乐有尽、人生短促的感慨。

  前部分,叙写兰亭聚会的盛况,突出一个“乐”字。

首先,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

紧接着,描写出盛会的五种乐趣: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山环水绕,境界清幽;饮酒赋诗,畅述情怀;天朗气清,风和日暖;仰观俯察,游目骋思。

短短一百余字,写出了种种可乐之声,道出无限可乐之情,文笔简洁流畅,意趣高雅闲适。

结尾处,以“信可乐也”作为收束,倒点出本部分主题,有回眸一笑之妙!

  后部分,主要是兴感抒怀,发表议论。

阐明人虽不同,性格各异,但都将衰老,生命短暂,欢乐终有尽头。

因此,感觉到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这种把事物的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