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100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doc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

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

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复习经验指导

由于这门课内容繁杂,涉及十几本书,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十分彷徨。

我的优势在于十分熟悉华师文学院,信息来源的比较快,本科经常去华师听课,对其各个老师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本校学生。

一、通过经验,我总结了中外文学史各个方向出题老师如下:

文学理论:

孙文宪就他一人出一张150分的卷子,他的上课笔记价值毋庸置疑

古代文学:

先秦:

刘兴林韩维志刘教授是一位十分负责的好老师他的教学博客资料丰富,便于整理用来复习。

      魏唐宋元:

戴建业09年两道古代文学大题绝对出自他手他研究元嘉诗歌。

陶渊明,李白。

      明清:

谭邦和每年的明清小说大题出自他的思路历年真题中聊斋、金瓶梅都是出自他的《明清小说史》

现当代文学:

吴建波负责现代文学王又平负责当代文学适当注意许祖华老师和张岩泉老师

外国文学:

聂珍钊是重点出题人,但是苏晖,杨建老师的不能忽视刘兮颖和刘渊老师笔记可以参考

注意:

搜集历年真题,复试题,所有华师老师问过的题,出过的题都不能忽视。

搜集成一个题库,就会知道重点在哪里。

目前搜集笔记有:

1.《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包括刘兴林老师的《先秦两汉文学史笔记》、戴建业老师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文学的笔记》(该老师主要负责古代文学方面的命题,他关于陶渊明的研究有专著《澄明之境》,元嘉诗歌研究,李白与尼采的比较研究等),李晓辉老师的《宋元文学史笔记》,谭邦和老师的《明清文学史笔记》(还有谭老师的《明清文学史》一书的电子版,考他的研究生的同学可以用得上。

2.《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主要是吴建波老师的讲课笔记。

该老师主要负责现代文学史方面的命题。

他对戏剧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曹禺的《雷雨》。

3.《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主要是张卫中老师的讲课笔记。

该老师前几年主要负责当代文学史方面的命题。

还有王又平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的笔记。

王老师是当代文学史方面的权威,他的课他的笔记都非常深刻犀利,个人觉得要考当代方面的同学可以看看王老师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和《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一书,在面试的时候回答会很有见地的。

4.《外国文学史笔记》:

外国文学史主要是聂珍钊老师命题。

他对19世纪英国和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很感兴趣。

特别是英国的哈代,他有系列的论文,在考研试卷中曾多次出现过。

他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学术界很有影响。

想考聂老师研究生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他的相关论著。

外国文学史的笔记主要是苏晖老师和杨建老师的讲课笔记。

她们的笔记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复习。

 

5.《文学理论笔记》:

主要由孙文宪老师命题,里面还会出现一两道西方文论的题目(可以参看张玉能老师主编的《西方文论》)。

文学理论的复习主要要细致地看华师出版的那本红颜色的《文学理论》的教材(主要由孙老师执笔,逻辑性和体系性比较强,比高教的那套教材适合考研复习用,孙老师出题一般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命题)。

一定要对重要概念了如指掌,对文中出现的引用的文字要特别注意,综观近几年的试卷,可以发现,试卷中出现的对某段文字材料的分析题几乎百分之九十能在书中找到该段引用材料。

所以这本教材一定要非常非常细致地看。

我搜集了一份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复习大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

在复习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文学类的考研辅导书推荐

1、武汉崇文书局出的配套文学史资料古代的现当代华师的学生可以选用。

2、齐鲁书社一套很多同学也提起过,编的很用心,考文学的都可以选用。

中国矿业大学也有出一系列的文学,语言学专业的经典教材的辅导书,碰到的可以看看。

3、《外国文学学习指南》一本市场上我觉得最好的外国文学资料书,而且也适合研究生用。

福建师大的老师出的,葛桂录主编,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淘宝上可以买。

三、华师的指定书目和相关必须阅读的书目:

重视外国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因为是华师自己编的。

古代文学的一般来说,袁的比较知名,其实写的比复旦的好,但是不适合考试,复旦的古代文学史比较简单,作品选可以不买,你有什么就用什么。

加买的专业书:

谭邦和的《明清小说史》上海古籍出版

      王又平,周晓明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庆生高教版《当代文学史》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师出版社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北大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配套辅导书和温儒敏先生的《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四、中外文学史复习过程可以分好几轮,

第一轮先滚书,看作品做积累,注意积累华师老师的研究重点,

第二轮可以结合考试老师笔记看教材开始背重点。

第三轮,自己看重点,不要盲目,认真背笔记。

想想什么题目该怎么展开,下全所有出题老师的论文分析。

广度与深度兼备,老师笔记是法宝,题目大家一样,怎样达到符合华师老师的品味,取得高分,其中技巧自己把握摸索。

我本人可以结合重点整理出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讲义

具体复习方案:

  

我的方法是先看课本,用笔做一些个性化的点评和总结形式的笔记在书上,当然,我是分古今中外来学的。

首先是看现当代文学史,先看现代。

看了北大的现代三十年的教材,这个书象论文多一点,不象是我们熟悉的高教版教材的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的风格。

下一步,看笔记,同时做一点自己的补充,就写在复印的笔记的旁边或者背后。

然后看了作品选,回头再看看书和笔记,这才觉得自己入门了。

以后复习当代,外国,古代,均是按照作品选----课本--笔记的顺序走的。

  用时:

第一轮复习可以在10月中旬的网上报名截止前把文学史看完。

为什么用这么长时间来走文学史的第一遍?

我是这么考虑的,第一,基础必须扎实,否则进入复试也是被刷的对象。

第二,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虽然都是150分,但是文学史的复习范围是远远大于文学理论的。

第三,你对文学理论的理解是建立在文学史上的。

也就是说,你的文学史复习的好,你的文学理论也不会差。

文学史基础打得越扎实,文学理论的理解就越深刻。

  做完这一切,是不是对文学史的第一遍就结束了呢?

当然不是了,前面我做的不过是打基础,而做题能力的训练在下面。

我将98年--07年的真题分解为古今中外文学史,再分解到每一历史阶段。

举个例子,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部分分析(凭记忆引用,大家主要是注意我的方法和思路):

98--07年的考到的诗经的题目,楚辞的题目,先秦散文的题目。

考的频率,考的深入程度,考的角度,考的知识点的临近知识点和平行知识点。

如隋唐文学史常爱考李白,那么杜甫就是平行知识点。

最后要借助能查到的笔记(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文学史笔记,如南开版的古代文学笔记就不错,其他的也很有参考价值)和论文来拟定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个不仅是训练能力,更是为了防备华师的重复出题。

  华师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卷子,很多真题直接出自那里,而且我们能找到出题老师的答案要点。

把这些卷子当成真题一样对待,上文讲的分解分析真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对付这些题目。

最后把这些东西添加到我们的笔记上去,消化它,掌握它!

  总结:

文学史学习顺序:

作品选---课本---笔记---真题分解和作答---本科生试题补充。

  在做完这一切后,你复习文学史就是越来越快的过,直到考前的一个晚上花3个小时过一次,在考试前再花一个小时过,你的基础和能力就不会差。

再注意一点,考试时,总会遇到你没有料想的题目,不要惊慌,这个时候你读的作品选就发挥作用了,作品选涵盖一切,如08的文学史怪题(其实不算怪,不过不是华师以前的重点罢了)的《玩偶之家》的多重主题分析和对《儿子与情人》的伦理困境解读,你若是读过作品选,就会在乱战中占上风,拿高分。

再就是尽量多写,让老师看到你的才华和素养。

  另外:

跨专业的兄弟姐妹们可以下载一些课件看,有助于兴趣培养。

另外,就是知道华师文学院各个牛导的研究方向了,知道即可,不用多看论文,注意一下就好,毕竟时间有限。

专业课二:

文学理论复习思路

核心:

琢磨历年真题抓准出题教材

复习文学理论要比较重视华师孙文宪的讲课知识,看他的笔记,还有华师精品课程网站上可以找到很多文献资料,丰富你答题的材料。

用文学史去丰富理论性答案,注意文学史料的积累,有精力的可以去看一下西方文论的书,华师张玉能老师有出。

华东师大朱立元那本全国通用的比较厚。

提示:

将精力转到文学理论导引这本高教出版的新教材上来,这是05级本科生开始使用的新书,很多人不清楚,只关注了华师出版的旧教材,在考试上吃了大亏。

有精力将这本书基本上背下来也没问题的。

也关注一下旧教材不一样的地方,论坛上有一些笔记可以用与这本旧教材的。

复习时注意根据题型针对复习

1、关注名人名句,书中的引言,进行总结,自己归纳。

针对于第二题。

2、要总结名词解释,每一章每一章的进行认真详实总结。

针对第一题

3、对重要引言所阐述的文学思想要高度重视,直接对应答题的。

第三题

4、要尽量学会多答题,学会展开论述。

查阅一些针对文学理论的阅读性的课外展开材料,针对论述题

大题:

也要关注古代文论除了指定的历代文论以外,介绍一本古代文论的教材小而实用,名家手笔。

复旦大学出版的周勋初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古代文论根据古代文论本人整理了一套精要而详实的笔记。

关注一下华师教授的论文,有机会听听课是不会错的。

华师已没用所谓的传统重点,请大家踏实复习。

文学理论具体复习方案:

  文学理论首先是看书,其次还是看书,再次还是看书!

课本是唯一的出题参考书,在做好这个工作后,运用笔记和关于文学史的另外的课件和笔记(孙文宪老师的课件!

)作一个把书读薄的工作,最后,就是类似文学史的真题解析与分章节分析考试重点和考查方式了。

 大多失败教训在于:

第一,书背的不熟,所以名词解释的就容易答错,如有人不知道艺术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多答了灵感思维和逻辑思维。

第二,书看的不细致,如《朦胧的七种类型》的作者是谁不知道。

一些引言作者记不住。

  一个经验就是答题的时候一定注意广征博引。

当然,不是乱引。

这个功夫要下在平时,在看文学理论的时候就要多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所以这印证了我前面讲的重视文学史的话。

文学理论还是很好拿到130以上的,只要你用心作。

  最后想补充一点,考研,关于选专业,我只想说一条,最好是对这个专业有兴趣,否则,那就是事倍功半,痛苦又费力。

考文学院,大家在备考时候多看看作品选和一点文学批评,是很有好处的。

 

附录本人撰写的复试题和复试经验

09年现当代文学复试题

名词解释

新民歌运动  九叶诗人知青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简答

1、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错误及原因。

2、谈谈某个“现代”作家在“当代”的创作及其命运。

(大概就这个意思)

论述题(现代方向)

1、论述延安文学在主题、审美形态上与五四启蒙文学的区别。

2、分析曹禺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结构艺术。

当代方向的是

1、什么是经典,什么是红色经典,红色经典的艺术特色,你如何看待近年的红色经典回潮现象。

2、谈谈先锋文学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我的面试是当代方向,方向专业排第一,结果也抽的是第一

我们只有王,张,李三位教授,有十六人复试,有七八个题目供抽取,当场抽,思考一两分钟后作答。

我的复试题是谈谈革命历史小说与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传统的关系,很有点艰深,我先开始答得很混乱也不知该如何联系,后来王要我紧扣题目答,我的条理才渐渐清晰,答了三点,记住复试答题王又平老师讲求一定要有条理,没问其他的,本来以为要问的,就出来了,今年不准自己将复试题目外泄给后来考的人,王又平特别强调的。

觉得华师对当代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很重视,新时期的重文学思潮而不重个别作家。

华师的现当代文学跟其他专业相比问得比较难,很考功底,有志于考此专业的同学,可要做好竞争激烈的准备,这个专业历来是华师文学类的最热门专业和高分扎堆专业。

专业复习做的计划示范

目标:

一:

专业课要求达到完整的微型知识体系之上分布所有的考点,从看教材知道考点,到关上书能将书完整的在头脑中以放电影的方式回忆。

文学史要求:

体系严整,框架清楚,分期复习,考点复习与专题总结复习相结合,最终能在白纸上建立整个文学史,并做到涵盖一切考点,深刻总结一切专题,完美回答现有所有的考题的目的。

文学史一定要保证120分而向130分冲击。

文学理论要求:

第一,背诵笔记;第二,重做98-10年的所有考题;第三,总结书上的名言—课本出处与原文出处----作者----观点(若古文则要求翻译),以及名作及其作者与观点以及在课本的出处;第四,基本能背诵课本。

文学理论一定要保证在130分以上,否则就很影响专业总体乃至大局。

1、提点复习策略

各科都要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总结整理,可起事半功倍之效果。

①现当代文学:

30%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理群的这套教材其实并不适合考试,重视形式的探究但对于内容讲述不够。

建议另外看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或者结合高教版的现代文学史。

华师出版社出的当代文学条理倒是清楚,但是没有重点,显得相当芜杂。

可结合王庆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中国当代文学》,两书内容大致相同,但是高教版经过整理显得脉络清晰一些。

一般以小说作为考试重点,文革前文学中请注意理论主张,新时期文学注重小说思潮,一定要非常熟悉。

诗歌、散文、戏剧以及通俗文学不作为考试重点,但不能忽视概论部分。

因为现当代文学没有进行过多筛选,一流二流三流作家都在其中,文学史难以包含这么多的分析评论。

所以这部分一定要多看文学作品,力争每一个问题都有话可说。

并且一些重要的大家反倒难以出题,因此,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就显得相当重要。

②外国文学:

30%

  《外国文学史》(第1-4册)王忠祥、聂珍钊主编,华科出版社

  这套书资料多而杂,但是有不少几乎可称作废话。

每年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不多,而且老爱重复出题。

没准同样的题目今年考了明年还会考。

这几本书以第一三册为重点,尤其是第三册的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为重中之重,第四册一般每年都会有两个填空和一个名词解释,建议你们把重要解释和重要作家作品稍作总结,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外国文学的出题老师是聂珍钊,他的研究重点英国文学,也就成为最重要的考点,近几年侧重于伦理方面研究。

尤其是哈代,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等,要从多方面了解其作品的丰富内涵。

因为教材本就是聂编写,答题时可以稍微加一些自己的见解,不必求跟书中的分析完全一致。

③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重点是复习孙文宪的书,此书考点密布,每句话每个注释都要细看,每年还有名次解释和10到20分的填空会在这里面出现;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最好能集清它在书中的地方及所体现的理论思想,因为每年都会出两个材料题。

一本书基本就值150分,请非常详细的看,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知识点。

《文论》次要注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将时间分配到知识点密集的地方。

④古代文学:

40%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建议用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这本书知识面广,体系性强,能够帮我们尽快把握有关古代文学的脉络体系。

如果你不是跨专业考,作品选几乎可以不看,在文学史上的作品已经够了。

当然,适当看点古代文学作品选自然还是有好处的,华师出版社出的那套就行。

⑤真题分析:

一定要重视历年试题,并且要详细找出答案。

不要以为考过的就不会考,相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反复出现。

随便看看历年专业课真题,就可以看到不少题目重复几率相当大。

除文学理论不喜欢重复出问答题之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外国文学都是非常喜欢重复出题的,前几年文学理论重复很少,但是最近两年题目增加,知识点重复现象并不少见。

2、建议答题策略与规范

1、注意均衡分配答题时间,答题长度。

2、字不妨写大一些,间距也可以放宽。

3、遇到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可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适当推测,也可把同样的意思变换不同的说法重复表达。

 

A.名词解释:

一般为社团流派、重要文学主张、重要作品,一般要涉及到相关时间、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文学风格与主张,地位价值评价。

以四行左右为佳。

(一般有6——7题,没题平均不超过5分钟,尽量在30分钟完成)

B.简答与论述:

一样要涉及时间、作家作品,但要尽量涉及更多的作家和作品,并加以适当的阐释;对文学主张、文学风格、艺术特色要详细罗列,最好是条分缕析;地位评价也很重要,注意在评述贡献、价值的同时也应兼顾其不足和缺陷。

简答以八行左右为佳,论述题要更为详细,尽量写满整页纸,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多写。

(简答一般3——4题,每题答题时间10——15分钟,总体不超过60分钟;论述3题,一般每题需要25分钟来做,所以此题要保证留一个小时以上,最好能留下70——80分钟)

 

名词解释例一:

   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9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他们以《学衡》为主要阵地,提倡尊孔读经,打着学惯中西的旗号,认为以封建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并因此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他们在文化积累和学理建树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但否定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因而遭到了许多新文化和新文学拥护者的批判和反击。

 

   乡土小说:

是在鲁迅的影响下,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王鲁彦的《柚子》,彭家煌的《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许钦文的《故乡》为其代表作品。

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和农民问题,多方展现农村社会的破落衰败、农民的愚昧落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泥土气息,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使新文学与社会生活土壤的联结更形紧密。

 

简答论述题例二:

   以《家》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早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巴金早期的作品充满着豪迈的激情,他愤怒的控诉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本质,彻底的否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号召人们冲出束缚,走向幸福、光明的新生活。

《家》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和腐朽,高公馆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奢侈腐化,梅芬、瑞珏成了牺牲品,更多的人觉醒了,如觉民以逃婚行为向封建婚姻制度抗争,表现了争取自由的决心和勇气。

巴金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的痛苦和彷徨,同情其不幸也批判其作揖哲学,更加深了对封建制度吃人罪恶的揭露。

其早期作品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浓厚的生活意蕴。

《家》融入了巴金青少年时代在封建大家庭中的生活经验,也融入了他走入社会后积聚的对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憎恨,生活基础极为深厚。

(2)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

觉新的不抵抗主义,觉慧的幼稚大胆的反抗,丰满鲜明。

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长久的审美魅力。

(3)语言朴素而又富有热情。

《家》以对人物、故事的描述为基本手段,而以真挚的感情贯穿其中,于平实的叙述中,用强烈的内在感情打动读者,使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上有着强烈的唤起读者情感的魅力。

对于一些学校,往年的真题也许作用不大,一般只起到题型参考的作用。

但是华师不同,历年的试题除告诉你基本的题型之外,还经常会有一些重复的题目。

所以一定要重视历年试题,并且要详细找出答案。

不要以为考过的就不会考,相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反复出现。

往往是前几年出过的题目,两三年后又拿出来重考,甚至上一年刚刚考过,今年重新再考。

 

   随便看看历年专业课真题,你就可以发现,不少题目重复出题的几率是相当大的。

除文学理论不喜欢重复出问答题之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外国文学都是非常喜欢重复。

一般说来,现当代的重复喜欢在填空和名词解释上,尤其是填空,简答题偶尔会有重复,论述题几乎没有重复的。

外国文学的重复率是最大的,并且以简答和论述的重复为主,02和03都考了《苔丝》,04和05又都考了《呼啸山庄》。

古代文学的重复一般就是几个填空,大题基本还没有发现重复的。

文学理论重复不多,顶多会有一两个重要的理论著作会作为重复考题。

   所以,你手上掌握多几年的考研真题,就意味着你的考研成功多了几分把握。

现有以下资料:

    笔记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文学理论的全套笔记

    专业资料:

专业试题汇编以及答案

    试卷类:

98——09年华师文学院考研真题另有华师文学院本科生期末考试试卷(该项系本人打包整理)

    本人亲手编写资料:

本人经请教老师后制作的真题答案解析

直接让你把握华师文学院命题风格,清晰的知识体系,详细独到的重点解析!

很多外校或者外系的同志们苦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做个大全集。

里面有整理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总结,也有近三年专业试题汇编以及答案。

附录本人编写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试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5X6’)

艺术思维

知识点:

艺术构思中思维形式和心理机制的作用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