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190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C.细胞中的RNA分子一般是单链,且不含氢键

D.细胞中的一个环状n肽分子被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不是C元素,A错误;

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是细胞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

细胞中的RNA分子一般是单链,但有的含氢键,例如tRNA,C错误;

环状n肽含有n个肽键,因此将环状n肽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数,D正确。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名师点睛】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4.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分布于③上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元素

C.在甲、乙中,②的功能都只是控制物质出入

D.④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DNA

【答案】C

【考点定位】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线粒体

叶绿体

亚显微结构图

增大膜

面积方式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而成基粒

生理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酶的种类和分布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

相同点

①均具有双层膜;

②都含少量DNA和R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③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

④都参与碳循环;

⑤都既有水消耗又有水产生

5.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B.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增多

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A正确;

在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

一般情况下,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的数量不会增加,C错误;

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成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6.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

图2是图1中a组合观察到的视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组合视野最暗

B.d组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C.b组合比c组合看到的细胞数少

D.由a组合转变为c组合进行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B

物镜镜头离载玻片越远,说明物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a组合视野最亮,A项错误;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装片中材料的范围越小,图2是图1中a组合观察到的视野,且物像偏向视野的右下方,d组合属于高倍物镜,观察的范围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细胞,B项正确;

b组合比c组合物镜镜头离载玻片远,即b组合比c组合的物镜放大倍数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更多,C项错误;

显微镜下的物像成倒像,所以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原则是“偏哪往哪移”,图2中的物像偏向右下方,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D项错误。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B.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

D.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

【解析】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DNA,A项错误;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错误;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而加热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所以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C项正确;

酶分子经高温处理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但仍然有肽键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会出现紫色,D项错误。

【考点定位】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核糖体的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以“酶”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转录、核糖体的功能、酶的特性及其相关的实验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例如借鉴本题的思路,可以“酶”为中心,横向辐射出与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相关的生理过程,并尽可能与有关化合物的合成场所等细胞结构建立联系。

8.下列过程中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相对增加的是(  )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②氧气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①中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DP增加,正确;

②中氧气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错误;

③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错误;

④中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正确。

故选B。

【考点定位】ATP与ADP的关系

【名师点睛】要使ADP的含量增加,即消耗能量,应该方式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

9.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植物分别代表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B.图中e点时,甲植物净光合强度比乙植物净光合强度大

C.图中d点,限制乙增产的外界因素是CO2浓度、温度

D.在缺Mg培养液中培养甲植物,则其b1点将向右移动

【解析】甲需要的光比乙植物更高,因此甲、乙植物分别代表阳生植物、阴生植物,A正确;

图中e点时,甲植物净光合强度与乙植物净光合强度相等,B错误;

图中D点,限制乙增产的外界因素是CO2浓度,C正确;

在缺Mg培养液中培养甲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减弱,因此B1点将向右移动,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H】。

(氧化型辅酶转化成还原性辅酶)不需要氧气参与,在细胞质中进行。

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

这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第三阶段:

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这一阶段需要氧气参与,在线立体内膜上进行。

整个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10.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之前,经过①,凋亡诱导因子与将要凋亡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过程,由于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过程具有特异性,因此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是细胞的主动死亡,B错误;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控制合成新蛋白质,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凋亡基因是机体固有的,控制着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本题考查细胞的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

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的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图甲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中不可能含有两个b基因

B.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C.图乙的CD段对应图丙的Ⅱ和Ⅲ

D.图丙中Ⅲ处的细胞能够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图甲细胞中b基因如果是经突变形成,则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中应含有两个b基因,A错误;

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

图丙的Ⅱ和Ⅲ含染色单体,可对应图乙中含染色单体的CD段,C正确;

Ⅲ处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

12.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格。

据表格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

黄色×

黑色

F1

灰色(F1雌雄交配)

F2

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解析】由F1灰色自交后代灰色:

黄色:

黑色:

米色=9:

3:

1可知,灰色为显性性状,米色为隐性性状,黄色和黑色均为重组性状,A错误;

F1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黄色亲本(AAbb)杂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即灰色(AABb、AaBb)、黄色(AAbb、Aabb),B正确;

F1灰色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灰色的基因型为AB,既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C错误;

F2黑色大鼠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1/3)、aaBb(2/3),其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

1/2=1/3,D错误。

13.已知某种植物花的颜色受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相关等位基因如果是1对,则用A与a表示;

如果是2对,则用A与a、B与b表示,依次类推)的控制。

现用该种植物中开红花的植株甲与开黄花的纯合植株乙杂交,F1都开黄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27∶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的颜色是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

B.F1的基因型为AaBbCc

C.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

D.F2的红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3/37

【解析】由分析可知,花的颜色是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

自交要得到27/64的黄花,则F1的基因型必为AaBbCc,B正确;

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CC,占F2的比例为1/4×

1/4×

1/4=1/64,因此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C正确;

F2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它们各自均占F2的1/64,因此F2的红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7/37,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可分解为:

Aa×

Aa,Bb×

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

14.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

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  )

A.15/28B.13/28C.9/16D.7/16

.......................................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中的难点是根据“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判断父本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根据题干提示“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写出亲本基因型,然后利用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即可。

15.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解析】④代表的物质是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A错误;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无特异性,但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差异很大,B正确;

转录时该片段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链,C错误;

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越低,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DNA分子的特性

(1)多样性:

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2)特异性: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遗传信息的特异性

生物的特异性。

(3)稳定性:

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6.以下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发育过程中,只要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就会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病

B.家族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先天愚型患者体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这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D.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

【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一定会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病;

家族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属于遗传病;

先天愚型患者体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

故选D

17.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遗传病时,发现小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并及时对小琳的家系进行了调查,构建的遗传系谱图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能肯定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

B.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图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总是相同的

【解析】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错误;

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均为1/2,C正确;

论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总是相同的,D正确。

【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8.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②诱变育种可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③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 

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 

⑤由于没有土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

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①正确;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②错误;

小麦穗小粒少是基因决定的,种到其他环境中一般还是穗小粒少,③错误;

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④正确;

土壤主要是提供水和矿质元素,完全营养液一样可以提供,⑤错误;

答案是D。

本题考查植物的培养、育种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9.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

c表示新物种形成,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C项正确;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D项错误。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并获取有用信息:

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b表示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形成,d表示地理隔离。

2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酸碱缓冲物质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态

C.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只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D.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大都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A错误;

机体的任何一方面的调节功能都是由限度的,所以B错误;

吞噬细胞既要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名师点睛】剖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涵

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调节

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必须依赖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

能力大小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意义

①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③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④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21.如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f所在的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e表示感受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B.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D.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解析】f与肌肉部位构成了突触结构,在突触结构处兴奋传导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具有单向性,因此d点处不可检测到电位变化,A错误;

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B正确;

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会传导到神经元b,神经元b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c产生兴奋,即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C正确;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液属于组织液,即此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22.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

B.神经冲动在结构①处和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C.结构②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Ⅰ、Ⅱ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Ⅲ处则不能

结构①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故A项错误;

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的作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构①处传导速度较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慢,则B项错误;

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故C项错误;

刺激Ⅲ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逆向传递,故D项正确。

本题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及突触间传导与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对题图的分析、辨别,最终利用所学的知识比较、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2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B.激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