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表现主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194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百度表现主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度表现主义.docx

《百度表现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度表现主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度表现主义.docx

XX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

百科名片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

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

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

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目录[隐藏]

简介

表现主义概述

来源

视觉艺术

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发展简史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表现主义的一般思想特征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简介

表现主义概述

来源

视觉艺术

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发展简史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表现主义的一般思想特征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编辑本段]

简介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

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蒙克《呐喊》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概述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

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

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

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

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

埃贡·席勒的《爱德华·科斯马克肖像》

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

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

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

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

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编辑本段]

来源

  虽然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

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

弗兰茨·马尔克的《林中鹿》

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

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

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

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

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

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

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

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

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

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

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

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

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编辑本段]

视觉艺术

  以下为20世纪初一些重要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家:

《多莱多风景》

德国:

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艾恩斯特·路特维希·基希纳、马克斯·贝克曼、奥古斯特·麦克、马克斯·佩希斯坦奥地利:

埃贡·席勒、奥斯卡·柯克西卡俄罗斯:

瓦西里·康定斯基比利时:

康斯坦特·佩尔梅克、詹姆斯·恩索尔法国:

钱姆·苏蒂恩挪威:

爱德华·蒙克蓝色骑士组织和桥社是比较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结社。

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主义。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自称为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而且这个运动主要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

蓝色骑士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而桥社则主要集中在德累斯顿(不过后来一些艺术家迁往柏林)。

桥社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蓝色骑士实际上只活动于1912年。

许多艺术风格‎对表现主义起了影响作用,包括爱德华·蒙克、凡·高和非洲艺术。

在法国表现主义与野兽派有一定的混淆。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是他们使用颜色的目的不同。

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这些颜色来表现感情。

颜色的作用在于其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使用它来表达一个物件或者作品。

表现主义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

  蓝色骑士的领导人康定斯基将这个做法继续发展。

他认为仅用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感觉和情绪,由此他跃入了抽象主义的范畴,改变了20世纪的艺术。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

埃米尔·诺尔德作品

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

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1,兴起:

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

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

蒙克代表作《呐喊》。

  2,桥社时期:

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

代表人物:

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

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

  3,青骑士社:

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

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

康定斯基代表论著:

《论艺术的精神》等。

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4,新客观社:

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

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

《夜》,《壕沟战》,《启程》。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

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

表现主义

压出来”的意思。

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

“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文学特点:

  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

  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

  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

  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

  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卡夫卡《变形记》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

  表现主义最初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开端于美术界——1911年,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马尔克(1880-1916)、马克等人在德国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发表了多篇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的、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的潮流。

战后此潮流迅速风靡欧美,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

  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

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

  表现主义音乐,是"新维也纳乐派"针对法国的印象乐派所强调的、对自然中的朦表胧光色、虚无缥缈事物的描写的尖锐反驳。

他们主张艺术要表现人类的思想本质和心灵世界。

正像勋伯格所说:

"艺术家为之奋斗的最伟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当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斥着痛苦和罪角的时候,他们便用音乐去表现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压抑、孤寂、苦闷、绝望、刺激和疯狂的情感。

  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

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

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

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发展简史

  表现主义的出现:

  1901年,这一词最早出现。

用于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

  1911年,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上发表绘画评论首次使用“表现主义”术语。

  表现主义社团:

  桥社(DieBrucke):

1905年在德国的德类斯顿由三个年轻的大学生组成

  蓝骑士(TheBlueRider):

1911年12月在慕尼黑成立,创始人马尔克和康丁斯基合编了一卷美学论文集,书名为《蓝骑士》,原是康丁斯基一幅画的名称,后来便成为这个团体的名称。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表现主义先驱: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1907)把梦魇,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

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源头。

  表现主义小说代表: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

他是个生前无闻身后成名的人,善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涵深意。

代表作:

《变形记》(DieVerwandlung)

  表现主义戏剧代表: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主要代表作:

《毛猿》(1917)、《琼斯室》(1920)

  曾经先后四次获得美国普利策奖1936年,以“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美国当代戏剧的奠基者。

  表现主义绘画代表:

挪威的蒙克代表作《呐喊》,俄国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格罗斯代表作:

《夜》,《壕沟战》,《启程》。

  表现主义音乐代表:

阿诺尔德·勋伯格(AmoldSchoe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

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编辑本段]

表现主义的一般思想特征

  本节主旨,意在通过卡夫卡略述一下表现主义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

但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是手段,它是为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所以不了解表现主义的思想特征,也就很难准确把握它的艺术性特征,就象不了解燃料的特性就看不出火焰的特色一样。

  如前所述,在表现主义嘈杂的声响中,反抗是它的主音,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

这不仅是因为,卷入这个运动的人中,左翼激进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如卡夫卡等,他的内心世界也充溢着一种“急欲爆炸”的感情。

那气势,正如他们的一个喉舌《狂飚》所标示的,大有冲决一切藩篱的味道。

鲁迅要在“铁屋子”里砸出去的情绪就属于这种感情。

在左翼表现主义看来,似乎艺术是次要的,宣传鼓动才是目的。

他们宣称:

戏剧“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艺术的转变,就引起世界的转变。

要联合一切艺术手段和力量来复兴社会。

”贝歇尔的诗《人们,起来》、扎勒的剧作《捣毁机器者》、《转变》、凯撒的剧作《加莱义民》等对立情绪都是很激烈的。

  其次,与上述有关,强调行动。

这一特征也被表现主义的另一个喉舌刊物《行动》标明了。

有的作品也明确加以强调,如芬特纳的剧本《监禁》,其中一个老头强烈谴责一切流血事件,大喊:

“目的必须是纯洁的,我不希望它被玷污。

血不能增添光彩。

血——这不能成为功绩!

”水兵和工人则反驳道:

“行动,行动——这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

”鲁宾纳的《天上的光》号召所有被压迫者上街头“推倒那孤独的囚室的高墙。

”翁鲁的剧作《血族》中的一位母亲,眼看儿子被杀,奋起夺过了军官的权杖,向前冲杀。

表现主义这一倾向的积极发展,导致了一部分作家转向了革命,如贝歇尔、莱昂哈特等,这些人后来成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中文化干部的重要力量。

  第三,强调大写的“人”,提高人的尊严和素质。

在左翼表现主义的创作中,人是他们关注的中心主题之一。

鲁宾纳的《人是中心》可以说代表了他们的社会纲领。

《转变》中主人公面对围住他的人群,号召每个人想一想:

他是人!

韦尔弗的诗作《特洛伊妇女》的人们在濒临绝境时仍气宇轩昂,保持着勇敢和尊严。

在表现主义者看来,人是“宇宙的精华”,人也是改造世界的主体。

但现实的人都被生存环境扭曲了,压扁了,早已失去了主体意识,变成心灵“空乏”的渺小生物。

因此不仅尊重人,信任人,而且还要提高人的素质和本体价值。

凯撒的《从凌晨到子夜》就是试图“创造一种新人”,以迎接革命和人类的前途。

表现主义作家、理论家品图斯说:

“只有人变好了,世界才能变好”。

为此,小说家巴尔拉哈倡导人的责任感和积极创造精神。

沃尔芬施坦的《男人》以及上述鲁宾纳、托勒的作品提倡以自我牺牲来唤起别人的觉醒。

后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布莱希特仍把对群众的革命启蒙作为自己戏剧工作的着眼点,这与上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第四,强调“代沟”——父子冲突。

表现主义者多半是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以反传统、反保守、反对现存一切自命,但又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深入解释社会障碍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便笼统地把上一代人看作社会罪恶的体现者,而父亲是他们看得最清楚的这种体现者的代表。

卡夫卡于1919年的《致父亲的信》可以说是反映这种情绪的最鲜明的时代记录。

作者在这封超级长信中刻划的是自己家庭里的家长,他以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件事实揭露和控诉这位家长,那“专制有如暴君”式的统治方式怎样摧残着子女的身心健康。

而这位家庭“小暴君”的表现时时让人联想到国家的那些大暴君的特点来。

事实上社会上千千万万这类“小暴君”的特征都是从大暴君的模子里塑造出来的,他们就是国家的大暴君的统治及其保护下的社会罪恶得以维护的社会基础!

  父子冲突这一主题反映在创作中,无论就作品数量还是就其尖锐性而言都引人注目。

较为典型的是韦尔弗的中篇小说《凶手无罪,罪在死者》。

其主人公是一个奥匈帝国军队里的下级军官,他父亲则是这支军队里的将军,主人公对军营生活的单调、划一与等级森严感到反感与愤怒,他把仇恨集中到维护这种呆板的军纪与制度的父亲身上,仿佛这位高级军官的父亲是世界一切罪恶的代表者,他的反叛心理无心复加,终于间接地使父亲丧了命。

作者让主人公以自我体验的方式,以充满正义感的语气叙述了他的犯罪的,但又是令人同情和解恨的叛逆的故事。

这类由伦常叛逆心理发展到谋杀的故事,在勃洛纳的两个剧作《杀父》和《青年的诞生》中还要激烈。

作者把主人公的行为和感情写成人的一种盲目的、无法控制的自发力量。

但这种父子矛盾的主题反映在卡夫卡的小说里却是另一种面貌,例如他那两篇写得最早的成名作《判决》和《变形记》,其主人公都不是惩罚父亲的“凶手”,而是父亲淫威下死去的牺牲品。

他的长篇小说《美国》的主人公也是受父亲惩罚而流落他乡的。

.

  第五,异化意识。

在表现主义时期,一般作家对于“异化”这个概念与其说有了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和解释,毋宁说他们透过种种生活现象开始意识到或洞察到人类生存环境中某种异己力量的存在及其普遍性,它的存在正在加剧着人性的变态,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常,而又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来遏止或克服这种趋势,正如卡夫卡所说,“生活的纽带”在把我们带往哪里,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文学作品中的“异化”描写是多方面的,很难概括得全面,大致有以下几点:

  A、陌生感一种是人与环境的陌生,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陌生。

前一种表现为人不接受世界,或世界不接受他。

典型的例子是卡夫卡的《失踪者》和《城堡》(后者待后面再谈)。

《失踪者》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因一个过失而遭父母放逐他乡——美国。

在流亡过程中,他处处遭人欺骗、冷遇和虐待。

不是没有人关怀他,不,他甚至还有过好运气——不止一位姑娘接近他。

然而个别人的关怀与暂时的好运,敌不过整个社会环境的冷漠,因而他始终未能改变他漂泊不定、不断碰壁的命运——世界不接纳他。

这完全是作者自己内心感受的外化,他在一封信里甚至说:

“他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这是较普通的思潮。

韦尔弗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我们都是世界上的陌生人”。

他甚至还以《异化》为题写过一篇小说,讲述一对姐弟,弟弟由于后来地位的升迁而与姐姐疏远、陌生的过程。

  B、孤独感它与“陌生感”是一对“孪生姐妹”。

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感情不能沟通,这当然是从深层意义上讲的。

人们间的表层关系,当然也不缺乏亲热、温暖,但从表现主义观点看来,那都是由共同利害关系维系着的表象。

揭去这层表象,则暴露出的真实境况就是孤独。

卡夫卡的《变形记》从社会学层面上看就是如此:

一个人一旦患了不治之症(“变形”即为这种绝症的象征),丢了饭碗,从而不能继续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最后被全家人无情地唾弃。

处在这种境遇里的人就无异于动物,因为他被人即同类抛出了人的圈子之外。

韦尔弗的诗集《相互间》也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视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境况:

孤独是普遍的,而且是不可改变的。

实际上普遍的是这股孤独的思潮,它在尼采那里有突出的表现。

对表现主义颇有同情的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草原狼》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西方一部分知识界由于“上帝死了”以后失去了精神支柱,面对价值真空的“荒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感受。

  C、负罪感表现主义作家普遍认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善、恶两种本性,内心中都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黑暗领域,因此随时都有犯罪的可能。

这方面的主题在G.凯撒的三部曲《地狱-道路-人间》中阐述得比较典型。

它的第一部就企图阐明,在现存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对世界上的罪恶都负有责任的。

德伯林的小说《汉姆莱特或者漫漫长夜的终结》处理的也是这个问题。

因此,通过某一事件的震动或触发,唤起对自身的罪恶的认识,并进而引起自审或忏悔,在表现主义作品中是颇为常见的现象。

上述凯撒三部曲的第二、三部就是以此为任务的。

剧中通过一个象征性人物的自我牺牲态度,试图唤起别人认识到在全人类面前大家无不犯了罪。

起初大家都觉得他的行为太荒唐,但后来一步步受到感化,以至自己主动走进牢房,接受惩罚。

最后连狱卒、法官、律师等等都照着这样做。

这种自审意识在韦尔弗笔下更不鲜见,从他的剧作《施魏格尔》、《镜中人》到中篇小说《淡蓝色的女人手迹》和长篇不说《同窗》都贯穿着这一主题。

在作者看来,每一个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为他的罪过承担偿还的责任,甚至需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如他的戏剧三部曲《镜中人》的主人公塔玛尔是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经常受到他的第二个自我即“镜中人”的诱惑,贪图享受,以至堕落为罪犯,在备尝种种苦头之后,他受到良心谴责,把自己交给正义法庭,判处死刑——自杀,从而赎回了自己的灵魂。

  但负罪意识最强烈、在作品中表现得最典型的当推卡夫卡了。

他在《致父亲》的长信中曾经抱怨说,由于父亲长期的“暴君”式统治,给他造成“无穷尽的负罪感”。

他的长篇小说《诉讼》(又译《审判》)的主人公,起初不遗余力地为洗清他的莫须有的罪名而奔走,慷慨激昂地谴责法院的无道,但最后将其拉出去秘密处决时,他反而从容泰然了!

原来经历了这场“诉讼”,他明白了自己确实是个有罪的人,虽然他不是国家法庭的审判对象,但他必须受到正义法庭的审判。

  这种负罪感和自审意识直到二次大战后在某些作家比如瑞士剧作家和小说家迪伦马特的作品中仍时有表现,如他的名剧《老妇还乡》、小说《抛锚》和《诺言》等,其男主人公都是在遇到一次突然袭击后被卷进了与死亡威胁的斗争,最后战胜了死亡,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罪过,从而愿意以生命来洗涮自己以往的罪过。

  D、恐惧感这一情绪笼罩着许多表现主义作家。

这是时代危机感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

表现主义的一位代表性画家蒙克有一幅名画叫《呐喊》,喊叫着的女主人公脸形扭曲得像骷髅,这分明在暗示她正受到死亡的威胁。

绘画界的另一位表现主义巨擘珂珂施卡也有一幅表现这一主题的名画:

《暴风雨》,表现一对新人躺在一叶小舟上,天空乌云密布,正处于暴风雨前的寂静时刻;新娘睡着了,新郎却警觉着……,如此等等。

文学中最典型的当推卡夫卡,他的书信、日记几乎每页都能找出“恐惧”字样来。

他晚年最后写的两篇小说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