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68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docx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

北大社会学教程-考点总结

1.公民社会(2001,名;2002,简;2016,论)

公民社会(Civil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

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的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相关论述。

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成立了国家。

国家是高于个人的存在。

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

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突生性质,而这些性质无

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物质的,如电灯、火车、轮船等;非物质的,如一种礼节、一种观点、一个手势等。

文化丛是指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

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

文化丛是相关的文化要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

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地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文化模式:

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第二种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

文化模式可以分成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两种类型。

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文化的九个方面。

《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也写过一本同名著作《文化模式》(1934)

4.主文化,亚文化(2004,名),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被称为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文化。

亚文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或是一局部的文化现象。

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

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

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和亚文化并不是绝对的。

两种都在变化,也能相互转化。

亚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反文化是指,亚文化一旦不与主导性文化共存,而是反抗主导性文化,这就成了反文化。

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有主导性文化的抵制。

 

5.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2005,名;2016,名)

我族中心主义,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的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

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是发生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的排斥。

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要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模式去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行为。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

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有过一句经典的论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社会性断乳

社会性断乳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

社会性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

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

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

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的中间环节。

要减缓社会性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要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

费孝通先生曾在其《生育制度》(1947)一书中对社会性断乳有过专门论述。

7.代沟(2006,名)

代沟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现象。

她认为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

当新一代到了读大学年龄的时候,老一代是极为孤立的。

另外,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援引的世界。

8.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007,名;2015,名),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在人们基础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扮演新的角色,如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职业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另一种是对同一角色的进一步学习,这往往是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已有的知识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如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许多职业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原有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如移民国外;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

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实行。

如犯罪人员的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南京大学的周晓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

逆向社会化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贴近时代具有新的知识。

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

9.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

集体行为指的是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个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集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如时尚、骚动等。

集体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匿名性,这是因为集体行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分散,“去个性化行为”发生;非组织性,集体行为虽由许多人的行为构成,但却缺乏组织;突发性,集体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10.社会角色(1997,简;2000,简;2003,名;2012,名)

角色(role)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指的是演员在戏中扮演的人物。

社会科学家将其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产生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研究传统,如米德的儿童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联系。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不仅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规范。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实际角色等。

11.先赋角色(2004,名),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先赋角色是与自致角色相对的一种角色。

先赋角色包括两类:

一类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决定的,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年龄角色等;另一类是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称之为制度性的先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世袭角色,如通过世袭获得的王位、贵族身份。

先赋角色主要反映的是个人角色获得的被动性。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的是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职业角色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

自致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自致性角色的获得要靠个人奋斗。

但社会学也认为,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有关。

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

12.规定角色,开放角色

规定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法官、警察是最典型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其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

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惩戒,严重的会遭受法律制裁。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中的角色规范要求都比较明确,对某些重要职位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开放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社会成员可以根据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比较随意地去扮演这类社会角色。

扮演这类角色时,个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就是一种开放角色。

13.理想角色,实际角色,角色距离

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循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被称为理想角色。

理想角色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地,它是一种标准和较高要求。

如古代儒家的三纲五常等。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地位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就是角色距离。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游乐园中旋转木马的观察发现,这种木马只适合3、4岁的儿童玩耍,其他年龄的人则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

角色距离的研究表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但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又哪有一成不变的角色,另外这种角色又是由谁规定的,自己活他人。

1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的过程。

“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如过家家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角色扮演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还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技巧,如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等。

15.角色混淆,角色紧张(2013,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角色混淆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角色认知不清,即人们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规范认识不足;另一个是场景分辨不清,即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景想联系,某种情景中的角色行为不能应用于另一情景中。

角色混淆主要是社会化出现了问题。

角色紧张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

一个人并不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种社会角色。

当许多种角色同时对同一个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时,角色紧张就会发生,即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

角色紧张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长期的角色紧张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角色紧张更是时常发生,如许多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就难以取得平衡。

角色冲突,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被称为“角色丛”。

在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就指的是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角色失败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它是一个人未能或无法成功扮演某种角色的情况。

角色失败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角色扮演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如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学;另一种的是角色关系体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如夫妻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适应而离婚。

虽然角色失败属于负面事件,但处理得当也会为以后的成功角色扮演提供经验。

16.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这一对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一书中提出的。

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

这些群体界线,有的是有形的,如校徽就是一种群体界线符号,然而,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感情上的亲切和态度上的认同。

17.参照群体(2014,名)

参照群体也被称为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比较的社会群体,或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

参照群体是与所属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有的是人为树立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

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我们的自我估价会受到选择的参照群体的重要影响。

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8.群体凝聚力(2008,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

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渴望相互接触的冲动;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另外,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等。

19.初级社会群体(2001,名;2006,名;2010,名;2013,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一种群体形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group)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写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

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人们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类型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等。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

库利把初级社会群体称为“人性的养育所”,是培育个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地方,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98,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基础上写出的著作。

书中主要观点是: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夫妇式家庭

夫妇式家庭是有美国学者威廉,古德在其所著的《家庭》一书中提出的。

夫妇式家庭的产生是与工业化有关的,传统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协作体,而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逐渐外移。

使得夫妻关系逐渐平等。

夫妇式家庭的特征主要有:

择偶自由;婚后小家庭独居;对夫妻双方家庭同等对待。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2016,名),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形态,指的是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代夫妻,且最小一代上面的那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联合家庭,指的是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2003,名)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

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

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

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家长制,科层制(2006,名;2011,名)

家长制是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

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

家长制具有以下特点:

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最高管理人和领导人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不容许他人干涉;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范。

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理想类型观点提出的,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科层制具有以下特征:

组织中有严格的规则,它指导着各个职位上职员的行动,从而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组织中的成员都具有专业的资格;组织中中以事为中心,排除个人的情感。

科层制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合理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对个人情感的忽视。

乔治,瑞泽儿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对当代社会中的科层现象进行了描述。

社会人假设(1999,名)

社会人假设是对组织管中,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在传统的管理中,人是理性的存在,也就是“理性人”假设。

但霍桑实验发现,在组织中,职工不仅有经济需要,也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如心理,情感等,也就是“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路,突出了人在组织的因素。

正式群体外的非正式群体就是社会人假设的一种表现。

社会资本(2000,名)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的概念。

系统的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的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会员提供支持。

另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信任、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是存在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单位制(2000,名;2003,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关于中国国营企业的研究开创了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

单位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

单位制具有以下特征:

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行政等级性。

社会分化(2007,名;2015,名)

分化是事物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

而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多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

在这里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也指各种社会群体。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

功能专门化和地位多样化。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分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典型的是分为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等级制度(2008,名)

等级制度是在传统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

等级制度是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

其划分是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

社会中不同等级成员的不同权利、义务及加入或排除于某等级的条件,都是由国家法定的。

等级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个别成员的身份有时因战功、贡纳或罪罚等而升降。

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法律规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在欧洲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都盛行过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2012,名)

“身份”一词具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在一定情景中对角色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应用于社会互动;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对某一位置的评价,应用于社会分层。

身份制是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

它规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同社会成员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

身份制度实际上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划分的制度。

如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就是一种身份制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caste)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制度。

在这些国家中,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的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即是先赋的,而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

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族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或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

族内婚是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它有助于保持本种姓内血统的纯正性和划清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巩固种族之间的等级关系。

如在传统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阶层,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概念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结果。

与社会分层相似的概念是社会阶级。

马克思是从社会的不平等去看待社会阶级,期望用革命去改变不平等的实施,而韦伯则关注社会阶级中的地位,机会等因素。

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著名的由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分层体系,及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划分等。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1999,名)

不同的分层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层体系,因而同一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地位。

地位一致是指一些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大体是一致的。

地位一致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谁群体中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即社会资源优先被某些社会群体所占有,而另一些群体很少占有资源。

地位相悖是指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地位的排列完全相反。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私营企业主在经济标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政治标准中则具有较低的地位。

地位相悖反映了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它是不同群体的在不同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多元化。

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

社会流动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流动,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

判断某种变动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是看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

社会流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等。

代际流动指的是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的变化。

当子代的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一个开放、不断不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地位高于父辈。

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社会中代际流动较小,子代的职业和地位具有更多先赋的色彩。

精英循环(1999,名;2002,名)

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

对精英的界定主要是看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是否有超凡的、出类拨萃的表现。

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