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832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docx

鲁教版自我小测验高中地理同步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自我小测

夯基达标

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B.石油污染和赤潮

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

2.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

A.汞污染

B.食物中毒

C.海水富营养化

D.镉污染

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完成3~4题。

3.(双选)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原因中的(  )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

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

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

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

4.(双选)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河流入海处

B.封闭性海湾

C.冬半年

D.夏半年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一种自然现象

6.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现象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7.为了减少石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石油全部通过陆运或管道运输 ②缺乏能源的国家以进口煤为主 ③试验新的原油防漏载运方法

④同时配备除污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目前海洋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  )

①工矿企业的废水 ②化学农药 ③含铅汽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下列属于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原因的是(  )

①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 ②海洋污染 ③全球海面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下列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是(  )

①鲜活水产品广泛流通 ②海洋生物物种的引入 ③水族馆饲养外来生物 ④入海运河的开凿 ⑤远洋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1.2002年11月,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起西班牙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上显示,西班牙境内菲尼斯特雷角和拉科鲁尼亚间的海域污染尤为严重,其原因是(  )

A.“威望”号触礁后被拖至此海域

B.海平面由菲尼斯特雷角向拉科鲁尼亚倾斜

C.油污随盛行风向吹送和洋流挟带

D.海中鱼类和冬海鸟携带大量油污

(2)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导致污染。

为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

图中动物先死亡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辽东湾海域图”和“辽东湾污染状况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近年来,辽东湾污染的状况加剧,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辽东湾会导致海水________________化,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辽东湾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海洋污染,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其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是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据此完成13~14题。

13.有关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的破坏

B.海岸工程建设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C.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

D.围海造田只是对海岸环境的改变,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的破坏

14.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

A.海上石油泄漏

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

为发展旅游,我国某旅游公司购买了某国已退役的航空母舰,但必须首先由甲海域运抵乙海域,然后续航到我国。

读下图,完成15~18题。

15.该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

16.由甲向乙航行时是(  )

A.一直顺水

B.一直逆水

C.先逆水后顺水

D.先顺水后逆水

17.乙海域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以什么污染为主(  )

A.工业废水

B.农药

C.石油污染

D.生活污水

18.乙海域在一年中什么季节盐度最高(  )

A.冬季  B.夏季

C.秋季  D.春季

下图为“某海岸景观(红树林)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景观在我国多分布于(  )

A.渤海沿岸

B.黄海沿岸

C.东海沿岸

D.南海沿岸

20.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  )

①涵养水源 ②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 ③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④保持生物多样性 ⑤淤积泥沙,生成新地 ⑥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21.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89年8~9月间,从天津塘沽至河北省黄骅以南的60多千米的沿海发生了国内罕见的赤潮,面积达1300平方千米。

造成养虾及海上捕捞等直接损失达1.8亿元。

1998年9月份的赤潮面积更大,达3000平方千米。

到10月10日,天津市的秋虾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91.8%。

材料二:

赤潮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晴雨表”,1998年9月18日,在渤海发现了面积约为3000平方千米的赤潮,这又一次给生活在渤海湾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材料三:

1989年8~9月和1998年9月渤海湾赤潮的范围见下图。

(1)分析渤海赤潮发生和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2)渤海赤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渤海地区经济损失严重,更严重的后果是渤海海洋生态遭到破坏。

下列有关海洋生态破坏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

B.围海造陆只是对海岸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破坏

C.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

D.海岸工程建设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3)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的有(  )

A.海洋运输活动

B.沿岸工程建设

C.开辟海滨浴场

D.建设防潮堤岸

 

参考答案

1答案:

C

2解析:

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

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

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

答案:

A

3-4解析:

该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也是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点海域。

但因渤海属于封闭性海湾,和外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每当夏季时,因水温较高,加之人类向海洋过多排放废水,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形成赤潮。

答案:

3.BC 4.BD

5-6解析:

赤潮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从自然方面看,海水温度升高,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等有利于赤潮的发生。

从人为方面来分析,人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直接诱发赤潮。

答案:

5.D 6.D

7解析:

试验新的原油防漏载运方法同时配备除污船是减少石油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

B

8答案:

D

9解析:

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海面变化,致使一些珍稀、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濒临灭绝,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答案:

D

10解析:

①②③④⑤都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

答案:

C

11解析:

该题以热点海洋事件为背景,考查海洋石油污染的扩散原因以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班牙地处西风带且其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

海面油膜阻断了水汽交换,会导致海水中缺氧。

答案:

(1)C

(2)甲 油层造成水中缺氧,影响动物呼吸

12答案:

(1)无机磷 无机氮 富营养

(2)过度捕捞 有些海岸工程和填海造陆工程缺乏科学论证而破坏海岸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13-14解析:

第13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海洋生态的破坏。

第14题,石油污染已成为海洋污染的突出问题。

答案:

13.C 14.A

15-18解析:

第15题,据图可知该海峡为土耳其海峡。

第16题,地中海与黑海之间存在密度流,表层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故由甲向乙航行时一直顺水。

第17题,地中海是运输石油的重要航线之一,故近年来石油污染严重。

第18题,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

答案:

15.A 16.A 17.C 18.B

19-20解析:

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提取,“某海岸景观”和“低潮位、高潮位”。

图中植被为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沿海海岸地区,主要作用有减少台风、海浪对海岸的侵袭,是多种生物栖息生养之地;还有淤积泥沙,生成新地的作用。

答案:

19.D 20.D

21答案:

(1)渤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浅海,自净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中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倾倒废弃物,使沿岸海域受到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生,有害藻类得以爆发性繁殖。

(2)C

(3)B

第一章 单元高考过关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7年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祭扫、踏青、赏花、观光……全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此完成1、2题。

1.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的特点的(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下列内容中,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完成的是(  )

A.发展教育B.发展农业

C.回笼货币D.提高科技力量

答案 1.C 2.C

解析 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中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回笼货币。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据此完成3、4题。

3.完成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  )

A.交通B.食宿

C.游览D.娱乐

4.退休老爷爷旅游为了满足的需求是(  )

A.补偿性B.娱乐性

C.发展性D.游览性

答案 3.A 4.B

解析 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现代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性、消遣性。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

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B.川、鄂、秦

C.湘、桂、赣D.渝、皖、豫

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抑制经济的发展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5.D 6.D

解析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是渝、皖、豫、赣、湘、陕;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016年5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旅游日”。

全国各地围绕“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邀广大公民共享各地旅游建设成果,深入体会全域旅游新内涵,提升旅游休闲意识,携手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

据此完成7、8题。

7.文化韵味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项目,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下列关于旅游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淡化了民族认同感

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推进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

8.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D.旅游业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7.B 8.C

解析 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故合理的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6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倡导“绿色旅游”。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对旅游促进环境改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西漓江地区的环境治理,最大的动力是旅游业的发展

B.环境污染罚款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

C.旅游设施建设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D.旅游规划开发中,必须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10.下列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是(  )

①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自驾车旅游,不乘坐旅游大巴

③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④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9.A 10.C

解析 漓江属著名旅游胜地,旅游业发达,可促进环境治理;旅游业收入是旅游环境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旅游设施建设不属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且若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会使环境恶化;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规划开发应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

自驾车旅游更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绿色旅游。

二、综合题(共50分)

11.读下面报载旅游广告,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旅行社出现于________旅游时期。

(2)这家旅行社从经营业务上看应属于________(填“国际”或“国内”)旅行社;按产业类型划分应属于第________产业。

(3)红色旅游体现现代旅游业特点的是(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旅游主题的大众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内容的多样化

(4)20世纪50年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近代 

(2)国内 三 (3)C

(4)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旅游业的特点。

1841年,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从此,旅游活动的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

20世纪5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这一切都促使现代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包括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等,近几年出现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体现了现代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12.分析下表,表中A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B表示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C表示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国家

A(%)

B(%)

C(%)

西班牙

4.2

29.8

10.0

意大利

2.0

12.6

9.8

希腊

4.9

40.0

5.6

瑞士

2.9

22.0

7.2

奥地利

6.7

29.4

8.9

英国

1.4

7.4

2.4

法国

1.9

10.9

2.9

泰国

3.6

16.3

8.0

(1)表中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最高的是________。

(2)表中国际旅游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百分比最高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表中各项数据说明了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表的各个国家中,英国的各项数据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其中与英国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奥地利

(2)西班牙 意大利

(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等。

(4)其主要原因:

英国是产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旅游业不是该国的支柱产业。

自然原因:

地处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条件单一,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都不丰富。

解析 该题前几问考查读表及综合分析能力,最后一问是联系自然地理知识,主要是气候对诸地理要素的影响。

英国地处纬度较高地区,属单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比起其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资源不够丰富。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市区东北角,原为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工厂逐渐衰落。

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的艺术家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现已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和新三大景点(长城、故宫、798)之一。

下图为798艺术区一角。

材料二 京广高铁及沿线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1)简述京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798创意产业园也是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

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景观群,改善了旅游资源的集群和组合状况,“集聚”使游览价值更突出;改善了交通条件,使人们出行更方便快捷;使旅游区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拓展;对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在北京的停留时间,使游客有更多附带消费,增加旅游收入。

解析 第

(1)题,便捷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可以扩大市场、完善南北方旅游资源的集群组合状况,节省时间等方面来分析。

(2)题,依靠知名的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开放,增加宣传力度,提升形象,吸引游客,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4.2016年4月1日,一周2.5天休假正从纸面走进现实。

自4月1日起,山西省晋中市、江西省吉安市开始正式实行2.5天休假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代码)。

(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

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服务质量下降

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分析实行2.5天休假模式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①③ 

(2)ABD

(3)①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②拉动内需,促进消费;③缓解旅游黄金周压力,还可减轻特大城市交通压力。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数据。

(2)题,主要考查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C、E项属于有利影响。

第(3)题,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解答。

15.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 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

世博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于2016年6月16日开园迎客。

建成后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

在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

(1)迪士尼乐园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意义。

(2)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娱乐 休憩

(2)提高上海的知名度;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

解析 第

(1)题,迪士尼乐园可供人们娱乐、休憩。

(2)题,从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第(3)题,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提高上海的知名度、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