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91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docx

温州医学院内科学重点笔记

循环系统——高血压

概述:

血压增高(≥140and/or90mmHg)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靶器官(心、脑、肾)和视网膜损害。

病因:

原发(95%)——复杂,遗传+环境;继发(5%)——独立明确的某种疾病

机制:

1)交感亢进:

导致心率、心排量↑

2)RAAS:

ATII↑

3)钠潴留

4)内皮异常

5)胰岛素抵抗(IR)

6)其他:

肥胖、烟酒

病理:

1)心:

高压→左室肥厚→心衰、缺血、猝死、室性失常

2)脑:

高压→脑血管病→中风

3)肾:

长期高压→肾硬化、肾衰

4)视网膜:

严重时乳头水肿

临床:

1)早期无症状,血压波动性

2)头痛:

枕部搏动性为主

3)其他:

心悸、嗜睡等

4)长期:

心、脑、肾并发症(见上)

体征:

主动脉瓣区S2亢进金属样,收缩期吹风样或早期喀喇音

检查:

血(生化,尤肌酐)、尿(白蛋白)、ECG、眼底检查、动态血压监测(ABPM)

诊断:

至少两次,理想120/80,130/85≤正常高值<140/90≤轻度<160/100≤中度<180/110≤重度,单纯收缩期(140+/90-)

鉴别:

肾实质病变(最常继发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

1级

2级

3级

I

0危险因素

II

1~2危险因素

极高

III

3~危险因素or靶器官损害TODor糖尿病

极高

IV

相关临床症状ACC

极高

极高

极高

治疗原则:

①降压——至少140/90,高危则尽量130/80;②预后——良好生活习惯

危险分层(见表)

1)低危:

观察数月→可药物治疗

2)中危:

观察数周→药物治疗

3)高危&极高危:

立即药物治疗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性别、家族史、腰围、体重、缺乏运动、吸烟、C反应蛋白等

非药物治疗:

减肥、饮食(限Na,补K,补Ca,高纤低脂),适度饮酒和运动

药物治疗:

剂量递增,合理联用(见图)

1)利尿剂:

利尿降压,平缓持久,如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2)β阻:

降低心排量,如XX洛尔

3)CCB:

降低收缩力,如XX地平、维拉帕米

4)ACEI:

抑制ACE,减少AT,如XX普利

5)ARB:

XX沙坦

6)α阻:

不独用,如哌唑嗪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包括急症(>180/120,靶器官衰竭)和亚急症(不伴靶器官衰竭)

临床常用静注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等

1)脑出血:

严密监测下降压,避免加重脑缺血\水肿

2)脑梗死:

不处理

3)急性冠脉综合征:

降压至疼痛消失,尤舒张压

4)急性左心衰:

硝普钠、硝酸甘油

循环系统——心衰

心衰(HF):

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充血性心衰(CHF)

心功能不全:

包括有症状(即HF)和无症状

病因:

1)基本病因:

①原发心肌损害——最常见冠心病心肌缺血\梗死

②负荷过重——循环高压&瓣膜异常,瓣狭→后负荷↑,瓣闭→前负荷↑

2)诱因:

①感染——老幼常见呼吸道感染

②心律失常——房颤、室速等

③过度劳累

④摄钠过多

⑤治疗不当

病理:

1)代偿机制:

①Frank-Starling机制:

前负荷↑→回心血量↑→心室扩张&排量↑

②心肌肥厚

③神经-体液代偿:

交感-肾上腺激活,RAAS激活,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2)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分型:

①急\慢性;②左\右\全(左最多);③收缩\舒张期;④高\低排量

慢性心衰

临床:

1)左心衰:

①肺淤血→劳作\端坐\夜间阵发呼吸困难;②心排量↓→体力下降、心动过速

体征:

①湿罗音;②左室大、心尖舒张早期奔马律

2)右心衰:

体静脉淤血→各器官功能异常

体征:

①肝颈返流征;②右室大、三尖瓣收缩期杂音;③其他:

如胸水腹水

3)全心衰

NYHA心功能分级:

I(体力活不受限)→II(体力活轻度受限)→III(体力活明显受限)→IV(无法体力活)

治疗原则:

多休息少摄钠,病因治疗,合理用药(利尿剂、ACEI、ARB、正性肌力药物)

1)病因治疗:

查明病因,消除诱因

2)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

3)药物治疗:

ACEI、ARB、利尿剂、β阻、正性肌力药物、醛固酮拮抗剂

4)其他治疗:

起搏器、手术

NYHA分期

ClassI(Benefit>>>Risk)

ClassIIa(Benefit>>Risk)

ClassIIb(Benefit≥Risk)

ClassIII(Benefit≤Risk)

StageA(高危人群)

控制高血压\血脂、糖尿病、动脉粥化,戒烟酒毒

ACEI(耐受者ARB)→糖尿病、动脉粥化、高血压

StageB(器质性病变)

β阻、ACEI(耐受者ARB)

ACEI、ARB对于高血压

地高辛、营养素、CCB

StageC(B+心衰史)

利尿剂、β阻、ACEI(耐受者ARB)

醛固酮拮抗剂(短期&监测血钾)

洋地黄

激素、营养素、CCB、长期正性肌力药物、联用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

StageD(终末期)

个体化治疗、严格控制潴留、临终关怀

持续静注正性肌力药物(非洋地黄类)

舒张性心衰:

①侧重病因治疗;②常规用药(β阻、ACEI、CCB);③肺淤血者→利尿剂;④无收缩功能障碍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难治性心衰:

①积极寻找病因;②联合用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③血液超滤;④心脏移植

急性心衰

典型表现——突发重度呼吸困难,粉色泡沫痰,湿罗音+哮鸣音,舒张早期奔马律

伴发症状:

1)高血压

2)肺水肿:

多左衰引起,突发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3)心源性休克:

意识异常,血压下降,四肢湿冷,发绀少尿

4)高心排量:

四肢温暖,心率快

5)右心衰:

低心排量综合征、颈静脉高压

抢救措施:

1)坐位,双腿下垂

2)吸氧,气道通畅

3)吗啡,降低负荷

4)快速利尿,如呋塞米

5)血管扩张,如硝普钠

6)强心苷

7)氨茶碱

循环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

概述:

心内膜、瓣膜的微生物感染,并伴赘生物形成。

分自体瓣膜IE\人工瓣膜IE,也分急性\亚急性

病因:

1)微生物:

自体——急性以金葡为主,亚急性以草链为主;

人工——早期葡球菌为主,晚期链球菌为主

静脉药瘾——以金葡为主;

2)基础病变:

多伴器质性心脏病(主瓣、二瓣为主)

机制:

NBTE(血流冲击等→内膜损伤→血凝高凝)→侵入→纤维蛋白、血小板聚集→形成感染灶→…重复…→赘生物

病理:

1)赘生物:

可破坏穿孔、腱索断裂、心肌脓肿等

2)栓塞:

碎片血行播种,引起栓塞

3)免疫系统:

肾为主,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临床:

1)全身性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AIE往往伴中毒症状,赘生物脱落或引起肺部感染

2)心脏受累:

杂音形成或改变

3)血管损害:

全身栓塞(脑、脾为主);皮肤瘀斑

4)免疫反应:

长期所致,可致脾亢

5)其他:

肾功能不全

检查:

1)超声心动图:

最基本、不可或缺,分TTE(经胸,首选)和TEE(经食管,准确)

2)血培养:

最重要,需多次阳性

3)病理切片:

金标准

诊断:

病理指标:

①发现微生物②具有活动性

Duke标准:

病理×2+(主要×2or主要+次要×2or次要×5)

右心IE另有指标,多见于静脉药瘾者

经过抗生素治疗,4d内恢复者,基本排除IE

治疗:

1)抗生素:

①应用原则:

早、足、久;杀菌而非抑菌;注意剂量;联合用药

②治疗方法:

链球菌——青霉素G+万古霉素or庆大霉素

肠球菌——庆大霉素+万古霉素or氨苄西林or青霉素G

葡球菌——苯唑西林or头孢唑林or万古霉素;人工瓣膜可联用苯唑西林+利福平+庆大霉素

2)手术适应征:

①瓣膜破损导致血流异常;②抗生素低效(高耐药如金葡);③瓣周脓肿;④人工瓣膜;⑤高危赘生物

3)并发症:

心衰、肾衰、栓塞、细菌性动脉瘤

循环系统——心瓣膜病

心瓣膜病(VHD):

概述:

炎症、变性、退化、坏死、创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瓣膜异常(二>主>其他),导致狭窄、关闭不全所致的心脏病

二狭

二闭

主狭

主闭

病因

风湿病为主,男:

女=1:

2

风湿性损害为主

风心、退化、先天畸形

IE、创伤、主动脉夹层、人工瓣膜破裂

主动脉瓣疾病

主动脉根部扩张

病生

正常4~6cm²

重<1<中<1.5<轻<2cm²

二狭→左房压↑→肺静脉压↑→呼吸困难、肺淤血→肺动脉压↑→右室扩张、右心衰→三闭、肺闭等

急性→反流→左心容量负荷↑→肺淤血水肿→肺动脉压↑→右心衰

慢性→代偿→离心肥大→左心衰→肺淤血→肺动脉压↑→右心衰

正常3~4cm²,<25%时异常

主狭→左室压↑→向心肥厚→左房压↑→肺静\动脉压↑等左心功能不全

严重主狭→心肌缺血

急性→反流→左心容量负荷↑→肺淤血水肿

慢性→失代偿→左心衰→冠脉缺血→心肌缺血

症状+体征

1)呼吸困难

2)咯血

3)咳嗽

4)声嘶:

压迫左喉返

急性:

首先呼吸困难,继而左心衰、肺水肿、心休克

慢性:

首先乏力,继而肺淤血,晚期右心衰

1)呼吸困难

2)心绞痛

3)易昏厥

急性:

重者左心衰、低压

慢性:

运动型不适,晚期左心衰,常体位性头晕

1)视:

二尖瓣面容(双颧发绀)

2)触: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

3)叩:

右室大

4)听:

①心尖(S1↑、低调隆隆音、开瓣音)②肺瓣(P2↑)③递减GS音:

舒张早期高调叹气音③三尖(或吹风样)

急性:

①心尖高动力搏动,S3、S4或闻;隆隆音②肺瓣(P2↑)

慢性:

心尖抬举性搏动,S1↓,S2提前

1)心音:

S2↓甚至逆分裂,S4明显,或有主瓣喷射音

2)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先增后减,粗糙吹风样,可传导,常震颤

3)其他:

如细迟脉

急性:

S1↓,S2肺瓣成分↑,S3常见,短暂低调AF音

慢性:

①心尖高动力搏动,左下移位②S1↓,S2主瓣成分↓,S3常见③AF音:

舒张中晚期隆隆音④周围血管征:

如水冲脉、点头征

伴反流:

心尖全收缩期吹风样

伴脱垂:

收缩中期喀喇音

伴腱索断裂:

海鸥鸣或乐音

X线

左房右室大,梨形心

左房轻度大,明显肺淤血

左房左室大,肺淤血

左室向左下扩大,晚期可肺淤血

大小正常,肺淤血水肿

左房左室大,升主动脉扩张明显,肺淤血

ECG

P增宽,QRS显示电轴右偏,常伴房颤

窦性过速

左房大,常房颤

左室肥厚,左房大,常传导阻滞、心律失常

窦性过速

左室肥厚

心超

城墙样改变

彩超测反流

彩超测反流

彩超测反流

彩超测反流

其他

心导管:

测二狭程度

左室造影

左室造影

心导管:

测主狭程度

心导管

心导管

诊断

心尖低调隆隆音+左房大→常有风湿热

突发呼吸困难+心尖收缩期杂音

心尖典型杂音+左房左室大

典型主狭杂音

典型主闭杂音+周围血管征

超声心动图确诊

鉴别

严重主闭、左房粘液瘤

三闭、室间隔缺损

其它左室流出道梗阻疾病

肺动脉高压扩张\关闭不全

治疗

1)一般治疗

2)内科:

①长期青霉素防IE;②洋地黄治心衰;③华法林抗凝

3)外科:

①首选PBMV:

适应征:

中度以上或合并二闭+瓣叶尚佳+无左房血栓+无风湿活动;②闭式分离术;③直视分离术;④人工瓣膜

1)内科:

术前准备,监测下静注硝普钠

2)外科:

根本措施,因人而异

1)内科:

①预防IE、抗风湿②处理并发症

2)外科:

不可逆左室功能不全前进行,修复or置换

1)内科:

①预防IE、抗风湿②处理并发症③定期心超

2)外科:

主选人工瓣膜:

适应征:

反复发作,左心衰史,重度狭窄(平均跨瓣膜压差>50mmHg)

3)PBAV:

单纯先天性非钙化主狭的青少年的首选

同二闭

1)内科:

①预防IE、抗风湿②处理并发症③降舒张压

2)外科:

主选人工瓣膜:

适应征:

有症状、左心功能不全或射血分数低

呼吸系统——总论

解剖:

上呼吸道(有菌)——环状软骨——下呼吸道(无菌);肺叶分段(左8右10)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1)物理:

黏液纤毛运动、咳嗽反射

2)化学:

免疫球蛋白

3)细胞:

肺泡巨噬C

4)免疫:

B细胞(IgA、IgM),T细胞(迟发变态反应)

血供:

双重循环,肺av循环、支气管av循环

诊断:

1)病史:

①吸烟史②职业史及毒物、传染病接触史③长期服药史(博莱霉素、胺碘酮肺纤维化,ACEI顽固咳嗽,β阻支痉)④家族史

2)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

视、触、叩、听

4)检查:

①血、痰、胸水、皮试;

②影像学:

X片首选,CT查心后病变、MRI查纵膈内病变、B超查胸水

③肺功能

④支气管镜检(+活检=TBLB)

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征、相对禁忌症

①频率:

f>3orf<1/3

②潮气量:

VT<1/3

③生理无效腔:

VDp/VT>0.6

④肺活量:

VC<10~15ml/kg

⑤PaCO2>70mmHg,神志不清

⑥PaO2<40mmHg,pH<7.20

相对禁忌症:

①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②伴有肺大泡的呼衰③张力性气胸④心梗继发呼衰

呼吸系统——COPD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常进行性发展,伴异常炎症反应的状态

危险因素:

1)环境因素:

吸烟、粉尘、污染、感染

2)个体因素:

已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支哮,个体敏感性差异

病理:

中央气道损伤、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肺血管增厚

病生:

慢性咳嗽、咳痰(粘液高分泌,纤毛失调)→呼吸困难(肺过度通气)→低氧\高碳酸血症(气体交换异常)

临床:

1)病史:

吸烟史(长期大量)、接触史、家族史、好发性(年龄、季节)

2)病程:

慢性咳嗽(首发,昼>夜)→咳痰(白色粘液性)→呼吸困难(标志性,进行加重)→晚期症状(食欲差,体重降等)

FEV1

FVC

FEV1/FVC

RV

TLC

阻塞性

—/↓

限制性

—/↓

—/↑

—/↓

3)体征:

视、触——桶状胸,浅快呼吸,紫绀

叩、听——过清音、啰音

并发:

气胸、呼衰、肺心病

检查:

1)X线:

肺气肿型常见

2)肺功能:

主要指标,意义重大。

敏感指标:

FEV1/FVC<70%

3)血气分析:

呼衰标准:

PaO2<60mmHg或伴PaCO2>50mmHg

诊断:

金标准(临床+肺功能),与支扩、支哮、心衰、肺结核鉴别

治疗:

目标:

阻止恶化,缓解症状;改善活动力,降低死亡率;防止并发症

1)稳定期:

管、痰、氧、支、糖……

①教育管理:

戒烟是重点

②支扩剂:

β2激动剂——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抗胆碱药——短效(异丙托溴铵),长效(噻托溴铵)

茶碱类——一般不用,需要缓释

联合用药:

β2激动剂+抗胆碱药

③糖皮:

联用β2激动药,如ICS+LABA

④祛痰药

⑤长期氧疗(LTOT):

适于休息时PaO2<55mmHg者,使SpO2>90%

⑥其他:

康复治疗、外科手术、情感支持

关键点:

阶梯治疗,支扩为主,慎用GC,结合康复

2)急性加重期:

抗、通、氧、支、糖……

评估:

PEF<100L/minorFEV1<1.0L→提示严重加重

PaO2<50&PaCO2>70mmHg&pH<7.30→提示致命性发作

院外治疗:

支扩剂量↑,适时运用抗生素和GC,严重者大剂量雾化治疗(如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

院内治疗:

①控制氧疗:

注意血气监测

②支扩剂:

注意联合用药

③糖皮:

联合支扩,短期大量(10-14d为宜)

④抗生素:

合理选择

⑤机械通气:

无创优先

⑥其他:

处理并发症

3)分级治疗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FEV1/FVC

<70%

FEV1占预计值

>80%

50~80%

30~50%

<30%或呼衰

治疗方案

①短效支扩,按需治疗

②长效支扩,结合康复

③糖皮应急,吸入治疗

④长期氧疗,及时手术

呼吸系统——呼衰

定义:

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静息下缺氧(PaO2<60mmHg),或伴CO2潴留(PaCO2>50mmHg)

分类:

1)按血气:

I型PaO2<60mmHg,II型PaO2<60mmHg伴PaCO2>50mmHg

2)按部位:

中枢性呼衰,外周性呼衰

3)按病程:

急性呼衰,慢性呼衰

病因:

1)中枢呼衰:

①缺氧性中枢抑制;②占位性中枢压迫;③中枢感染;④药物作用;⑤脊髓病变

2)外周呼衰:

①PNS病变;②呼吸肌异常;③胸肺病变;④上呼吸道梗阻

缺O2、CO2潴留主要机制:

1)通气不足:

限制性、阻塞性;注:

PaCO2↑是肺泡通气不足的表现

2)通气血流比失调:

一定缺O2,重度才有CO2潴留

3)弥散障碍:

缺O2为主,可顽固性低氧血症

4)耗氧量增加

缺O2、CO2潴留的影响:

1)CNS:

CO2↑——兴奋→抑制→麻痹

2)循环系统:

O2↓——刺激心脏

3)呼吸系统:

O2↓——外周化学感受器;CO2↑——呼吸中枢;均刺激通气

4)肝、肾:

O2↓——损害

5)内稳态:

酸碱失衡,代酸、高钾血症

临床:

①紫绀:

直观但未必可靠

②CNS改变(颅内压↑):

早期(头痛、智减)→中期(谵妄、恍惚)→晚期(脑疝、昏迷);瞳孔针尖样提示高碳酸血症

③呼吸改变:

Cheyne-Stokes呼吸——“逐渐加强,逐渐减弱,停止30s”→提示呼吸中枢严重障碍

Biot呼吸——“突然加强,突然停止”

Kussmaul呼吸——早期深快,晚期深慢,可停,不规则→提示代酸

临终呼吸——极慢,不规则,呼吸肌辅助明显,最终停止

④循环改变: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低血压等

⑤消化改变:

出血溃疡等

⑥其他:

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晚期甚至肾衰

诊断:

标准即静息下PaO2<60mmHg或伴PaCO2>50mmHg,此外吸O2条件下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提示呼衰

治疗:

原则——通气道(airway),控感染(infection),纠缺氧(oxygen),纠失衡(unbalance),并发症(complication)

1)抗生素:

经验性首选——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II\III代+万古霉素(针对MRSA),尽快痰培养

2)平喘:

三种支扩剂(β2激动,抗胆碱,茶碱),可短期GC以减轻症状

3)氧疗:

无创吸入最常见,1~3L/min,FiO2=25~33%;I型可稍高,II型须从低到高,逐步加量

4)呼吸兴奋剂:

①中枢性:

如尼可刹米、回苏灵、美解眠、山梗菜碱,常用静注洛贝林15mg\尼可刹米1.025g

②呼吸肌:

如茶碱、咖啡因、磷酸盐,主要是增强膈肌收缩力

5)呼吸支持:

如机械通气

有创通气

无创通气

优点

密闭,高效,多模式,易监测

无创性,并发症少,费用低,间断性

缺点

创伤性,并发症,费用高,非间断性

开放,较慢,少模式,难监测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定义:

慢性气道炎症(多细胞,多组分)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和气流可逆性受限,诱发反复喘息,可自缓。

病因:

尚未清楚,环境作用→遗传易感→气道炎症+高反应性→环境诱因→支哮

1)变态反应学说

2)神经机制学说:

迷走亢进,肾上腺受体功能(β↓α↑)

3)气道炎症学说:

气道高反应性:

平滑肌收缩反应性的增高——支哮的本质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体位

可卧

好坐

端坐

谈话

成句

成段

单字

哮鸣音

散在,呼末

弥漫,响亮

弥漫,响亮

减弱,或无

辅助呼吸

常无

可有

常有

三凹征

PaO2

正常

≥60

<60

<60

PaCO2

<45

≤45

≥45

>45

SaO2(%)

>95

91~95

<90

<90

临床:

1)典型症状:

喘息发作,呼气困难,胸闷咳嗽,端坐呼吸;

突然发作,夜间尤甚

2)非典型症状:

发作性胸闷or顽固性咳嗽

3)体征:

哮鸣音,呼气延长,HR↑,奇脉,紫绀

4)分型:

内源性、外源性、混合性

5)分期:

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

检查:

1)X线:

两肺透亮,过度充气。

注意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

2)肺功能:

呼气指标↓(FEV1、FEV1/FVC、PEF、VC);

①PEF%和PEF变异率是判断病情严重度的重要指标

②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缓解期,吸入组胺、乙酰甲胆碱或低渗盐水,FEV1↓>20%为阳性

③支气管舒张试验BDT:

发作期,吸入支扩剂,FEV1↑≥12%,≥200ml为阳性

3)血气分析:

见表

4)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SPT,IgE测定

5)痰检测:

嗜酸↑,Charcort-Leyden结晶、黏液栓、哮喘珠;

诊断:

1)诊断标准:

(①②③④或④⑤)

①症状对,多诱因;②哮鸣音,呼气久;③自行缓解or治疗缓解;④排除其他;⑤BPT(+)\BDT(+)\昼夜PEF变异率≥20%

控制

部分控制(1~2项)

未控制(3+项)

白天症状

≤2次/周

>2次/周

>2次/周

<80%预计值

≥1次/年

夜间症状

活动受限

需要治疗

≤2次/周

肺功能

正常

急性发作

2)咳嗽变异性哮喘CAV:

病史、肺功能、试探治疗

鉴别诊断:

心哮(粉色泡沫痰)、慢支(水泡音)、支肺癌(镜检活检)、肺嗜酸浸润症(活检)

治疗:

目标:

控症状,防复发,改善肺功能,维持好生活,避免副作用,避免慢阻肺

方法:

管理教育;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药物:

①糖皮质激素:

吸入(ICS)\口服\静注;首选ICS,如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②β2激动剂:

短效SABA(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LABA(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③抗胆碱能药:

溴化异丙阿托品(爱全乐)、噻托溴胺(思力华)……

④茶碱:

缓释剂,联用GC

⑤白三烯调节剂LTRA:

扎鲁司特、孟鲁司特……

分级治疗: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病因病情控制,按需LABA

控制性药物

选1项

选1项

1~3项

1~2项

低ICS

低ICS+LABA\LTRA\茶碱

中高ICS+LABA

低量GC口服

LTRA

中高ICS

LTRA

抗IgE

茶碱

呼吸系统——肺炎

定义:

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的肺实质炎症。

表现为咳嗽,脓痰,发热,寒战等

分类:

1)按病因:

细菌性(>50%)、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理化因素等

2)按解剖:

大叶性(肺泡性)、小叶性(支气管)、间质性

3)按环境:

社区获得性CAP(经社区发生,包括潜伏,多肺球)

医院获得性HAP(经医院48h后发生,本无潜伏,多G-杆)

我国CAP诊断标准:

①~④一项+⑤,排除其他

①咳嗽咳痰,或伴胸痛;②发热≥38℃;③肺实变征,或伴湿罗音;④WBC异常,或伴核左移;⑤胸片浸润,或伴积液

肺球菌肺炎

金葡菌肺炎

克雷伯杆菌肺炎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病原体

肺链

金葡

肺克

肺支

呼吸道V、疱疹V

发病机制

免疫低下,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无毒素,无瘢痕

毒素和酶→急性化脓,凝固酶是致病力衡量指标

内源性感染→多发脓肿→坏死空洞

吸入飞沫

多间质性,肺泡水肿→透明膜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