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09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docx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

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

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

,因此,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很重要。

本期专家观点特邀杨大鉴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主动运动

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

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被动运动

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

被动运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

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应尽量避免在患侧上下肢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

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保持良姿位

保持抗痉挛的良好体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

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

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

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床上训练

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

如:

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步行训练

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

当患侧下肢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

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

本着助于运动到抗阻运动的训练程序,促进瘫侧肌力恢复,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

上肢练习也是从被动—助动—主动—负重的顺序进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细功能,尽量使生活走向自理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日常训练

一般采取“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

根据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护方法,一般采取“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训练。

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语言训练

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

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1~10)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

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确发音等训练。

从简单数字、句子说起,再循序渐进地加深复杂的语句,鼓励其经常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患者完成单一的课题,增强患者的信心,逐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起坐训练

何时开始起坐训练

坐位训练是步行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中最基本的,如果病人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均带来很大方便。

坐位进食可以防止呛咳或气管窒息,坐式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坐位穿衣方便,坐着轮椅可以四处活动,另外坐位锻炼对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有良好作用。

一般神志转清的脑血栓老人,发病后7~10天;无意识障碍的,在发病第二天;脑出血的老人在发病20~30天,都可以进行坐位训练。

如何进行起坐训练

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老人以健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

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

如果老人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l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

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l小时。

在起坐训练同时,还要训练坐位平衡,即用枕头或其他垫子垫在偏瘫一侧上肢外方,背部靠垫。

但在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否则老人在开始时易向患侧后外方倾倒。

如果能在家属扶持下,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就可让老人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上。

也可让老人用健侧手握住床架,家属双手扶住老人两肩,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

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老人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老人完全能自行坐稳、站起。

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老人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站立前准备训练

每天可做3~4次,每次做10遍,做10天左右

第一节,老人坐在床沿,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

在上肢支持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

第二节,姿势同第一节,用健侧上肢将偏瘫一侧上肢托起,然后以健侧下肢托起偏瘫侧下肢,交替进行。

每次托起要保持5~6秒钟,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

第三节,姿势同第一节,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5分钟。

第四节,姿势同第一节,家属扶住老人两上肢肘部,老人两上肢在胸前交叉,老人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向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秒钟。

第五节,家属扶住老人两肘,使臀部离床站立。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站立训练

训练方法及步骤

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老人站立的姿势,大腿不能内收或外旋,膝关节不能屈曲或过度伸屈,足部不可内翻或下垂,足趾不能屈曲、内收。

否则,对下一步的步行训练将带来不利。

每次练习l0~20分钟,每天3~5次。

老人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

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病人两侧腰部,帮助病人由坐位起立,至病人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

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

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

扶床站立:

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平衡训练:

两手扶床栏或桌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运动,再做左右弯腰动作,再交替提起两足,在手扶的情况下,老人单独站立,维持6秒钟以上,再扶床开始做横向慢慢移步,老人经过以上站立训练后,下一步就可开始进行训练了。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步行训练

训练迈步困难较多要有耐心

重度瘫痪者;由家属协助,病人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家属~手扶腰,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内侧下肢。

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拖抬病人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中、轻度瘫痪者;可扶手杖练习,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足跟上。

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上下台阶训练

上台阶练习:

第一步健手扶住楼梯栏杆,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第二步健侧下肢上台阶,同时家属搀扶病人,避免病人摔倒;第三步患肢跟上健肢,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

台阶练习:

第一步健手向前扶好;第二步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此时助手要搀扶好;第三步健肢迈下台阶。

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

家属在旁要注意防护。

老人在步行练习中,如出现头晕、胸痛、发绀,运动后心率l35~140次/分,伴有心律不齐,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和其他一些康复锻炼是分不开的,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必须在坐位锻炼,上肢锻炼、下肢锻炼的基础上,它们可作为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前的准备训练。

因为日常生活动作是更加复杂、要求更高的运动,要求活动有灵巧性、稳定性与协调性。

其中以手活动功能的训练最为重要,一则是脑梗塞瘫老人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最差、最慢,二则是日常生活活动中,手的活动也最为显要。

本期专家观点特邀华东专家,为您详述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饮食训练

饮水动作训练

饮水不仅只是简单的咽部吞咽动作,也要依靠口腔复杂的动作协同完成。

若考虑到把水送到嘴边的过程,还需要手的握持,上臂的举物等动作以及上肢的平稳、准确动作。

因为拿杯子、瓶子与水壶的动作比用汤匙及端碗容易,所以饮水的动作根据难易程度,开始为管饮、壶饮,进而用杯、用匙。

用杯、用匙又需坐位完成,故难度较大。

一手持匙、一手持碗的动作就更加困难了。

进餐动作训练

进餐活动的完成,除了口的咀嚼与吞咽能力以外,取食人Vl的手臂动作是很重要的。

病人(病前习惯用右手做经常性的活动,如用筷子、写字、用工具等),若为脑卒中后左侧偏瘫者,对进餐影响较小,只需右手固定餐具即可。

若为右侧偏瘫就极为困难,这时必须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的进行系统的训练,一直到右手能恢复各种主要动作的进餐能力为止。

最好同时也用左手学习进餐动作。

在取食入口的动作中最简单的是用抓取,只要手臂有了一些基本活动能力即可,如手指的夹(并指动作)、捏(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屈曲对指动作)、握以及前臂的伸屈和肩部的内收、屈曲等。

但因为手取食只限于固体食物,如馒头、面包、包子、糕点等,而半流食及流食,如粥、牛奶、汤、酱之类,则必须用餐具送食人口,所以饮食动作应包括餐具使用训练。

在所有餐具中,匙、勺使用最为方便,也最容易学习、掌握。

使脑卒中偏瘫老人患手握持更方便的办法是加粗勺、匙柄、直径达3~4厘米左右粗细为宜,这样便于患手握持。

随着患手握持能力增加,手柄逐渐减细。

加粗手柄的材料应松软、不滑,一般多用轻质木材制作。

在放置食物的盘子边缘可安置一个挡圈,卡在盘子边缘,用以挡住滑动的食物,便于用匙取食。

使用筷子需要较高的技巧,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要耐心地,反复地练习。

脑卒中老人因把持能力和协调性差开始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进食动作,最初可不用任何食物,仅练习手指动作和模仿进食,练习用筷、用匙。

经过反复练习后,再摄取饮食。

饮食活动中其他一些有关的动作,也需要练习与掌握,如开汽水瓶,可以双膝夹瓶身,一只手持扳手;开牛奶瓶盖,可用四指与掌固定瓶颈部,拇指向上推动瓶盖的下缘。

有偏盲的病人,家属送食物时,一定要把食物放在健侧一边,否则因病人患侧视野缺损,只能看到部分食物或根本看不到食物。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洗漱训练

重度瘫痪老人不能行走,可坐在床上洗漱。

中度、轻度瘫痪老人,要能逐步步行到卫生间,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渐锻炼患手或者用健手协助患手。

洗脸时要固定好洗脸盆,以防弄翻。

洗脸水宜用温水,患手泡在水中,健手协助按摩,并去掉指甲间污垢。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更衣训练

更衣动作的基本条件是起码能保持坐位姿势及一侧上肢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因此,应早期对老人健侧上肢各关节进行最大范围的活动与肌力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排便训练

脑梗塞初期有尿潴留的病人,可用压迫下腹排尿方法定时排尿。

要鼓励脑卒中男病人站立小便,女病人坐马桶,病情好转后,可坐轮椅去厕所,开始时应有家属陪送。

在厕所内最好能安装电铃信号设备,老人一有不适,可以按铃呼叫,防止老人在厕所内发生晕厥、摔倒等意外,蹲式便桶不如坐式便桶,蹲坑式可加用板凳。

厕所墙壁最好装有扶手。

对大便干燥的老人,可用药物及饮食调整。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洗澡训练

瘫痪老人洗澡一定要有家属协助,淋浴或坐浴均可。

第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贪于洗掉由于长时间卧床而产生的污垢,以免造成病人过度疲劳或虚脱。

以后随病情好转,洗澡次数可渐渐增多。

浴室地面不要有积水,以免病人容易滑倒。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家务活动

家务活动种类繁多,而且所需动作又非常复杂。

但是,家务活动的内容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能引起病残者的活动兴趣。

如整理内务、取放衣物、收拾房屋、整理床铺、整理杂物、清洁环境、装饰布置、美化环境、打扫庭院、维护和浇灌花草、选购食物、清洁食具和茶具、教育与辅导子女、社交活动、联系亲友、通信及打电话等。

家属还可改造某些设施,如洗碗时,可在水龙头旁装把刷子,用来洗碗筷等;在水池底部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采用轻质塑料制品比不锈钢或陶瓷制品优越。

脑卒中家庭康复

发表时间:

2010-11-13发表者:

牛西武(访问人次:

19)

1)急性期康复方法脑卒中可能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后遗症,如瘫痪、失语、失认、吞咽困难、痴呆等。

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医疗对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在急性期,家属要:

①经常注意检查病人各关节、肢体的位置,姿势经常要变换,并人为地帮助其活动;②在脑梗塞的发病第二天,脑出血待病情稳定后,即可给病人做各关节被动活动,一日3~4次,每次活动关节5~6次;③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褥疮;④多对病人肢体做搓、揉、拍、扪等动作。

本钢总医院中医针灸科牛西武

在脑梗塞发病l周、脑出血发病3周后,病人可以开始功能锻炼。

开始时可由家属进行按摩与被动活动,由轻到重,由弱到强,依次为肩、肘、腕、指、髋、膝、踝、趾等各关节,由完全伸直到尽量弯曲,每个关节重复活动20~30次。

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患侧肢体可以有一定的活动度,此时要进行主动运动锻炼,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锻炼。

一般来说,下肢运动的恢复,比上肢快,但下肢的锻炼又可促进上肢活动。

锻炼时,应视每个人具体情况,来定活动量及时间。

老年人体力差,情绪易波动,更应避免操之过急,以免过度疲劳,发生意外。

有的脑卒中病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语症状。

一般来说,脑血栓形成造成失语,恢复转慢,大约与肢体恢复时间相同,而出血性脑卒中的失语恢复较快,可以恢复在肢体恢复之前。

有些病人开始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懂,因之产生畏惧,怕羞的心理,这样容易耽误训练。

此时家属要多鼓励病人,耐心纠正发音错误。

训练时,应先掌握正确的口型,然后一字一字地练习,只要病人主动练,多听、多看、多读、多写,大多能恢复正常。

2)步行康复训练中风偏瘫老人的步行康复是独立生活的重要步骤,等于老人第二次“学习”走路,也是康复过程的一种跃进。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脑卒中偏瘫老人都能恢复到独立行走,这取决于老人脑卒中的病情的轻重、年龄、心肺功能、合并症、继发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因素。

偏瘫老人步行康复训练,首先要从坐、立开始训练,可以分起坐、站立前准备、站立、步行4个阶段进行。

①起坐训练:

坐位训练是步行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中最基本的,如果病人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均带来很大方便。

坐位进食可以防止呛咳或气管窒息,坐式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坐位穿衣方便,坐着轮椅可以四处活动,另外坐位锻炼对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有良好作用。

一般神志转清的脑血栓老人,发病后7~10天;无意识障碍的,在发病第二天;脑出血的老人在发病20~30天,都可以进行坐位训练。

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老人以健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

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

如果老人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l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

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l小时。

在起坐训练同时,还要训练坐位平衡,即用枕头或其他垫子垫在偏瘫一侧上肢外方,背部靠垫。

但在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否则老人在开始时易向患侧后外方倾倒。

如果能在家属扶持下,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就可让老人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上。

也可让老人用健侧手握住床架,家属双手扶住老人两肩,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

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老人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老人完全能自行坐稳、站起。

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老人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②站立前准备训练:

由一套康复训练操组成,老人每天可做3~4次,每次做10遍。

做10天左右。

第一节,老人坐在床沿,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

在上肢支持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

第二节,姿势同第一节,用健侧上肢将偏瘫一侧上肢托起,然后以健侧下肢托起偏瘫侧下肢,交替进行。

每次托起要保持5~6秒钟,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

第三节,姿势同第一节,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5分钟。

第四节,姿势同第一节,家属扶住老人两上肢肘部,老人两上肢在胸前交叉,老人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向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秒钟。

第五节,家属扶住老人两肘,使臀部离床站立。

③站立训练:

如病人在站立时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眼花,甚至昏厥,应立即重新采取卧位,站立训练要暂缓进行。

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老人站立的姿势,大腿不能内收或外旋,膝关节不能屈曲或过度伸屈,足部不可内翻或下垂,足趾不能屈曲、内收。

否则,对下一步的步行训练将带来不利。

每次练习l0~20分钟,每天3~5次。

老人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

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病人两侧腰部,帮助病人由坐位起立,至病人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

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

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

扶床站立:

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平衡训练:

两手扶床栏或桌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运动,再做左右弯腰动作,再交替提起两足,在手扶的情况下,老人单独站立,维持6秒钟以上,再扶床开始做横向慢慢移步,老人经过以上站立训练后,下一步就可开始进行训练了。

④步行锻炼:

脑卒中后的老人,训练迈步困难较多,所以老人及其家属都要有耐心,还要加强老人意识上的锻炼。

重度瘫痪者;由家属协助,病人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家属~手扶腰,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内侧下肢。

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拖抬病人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中、轻度瘫痪者;可扶手杖练习,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足跟上。

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⑤上下台阶练习:

老人在走平路练习平衡后,可以进行上下台阶练习。

开始时,必须有人保护及协助。

上台阶练习:

第一步健手扶住楼梯栏杆,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第二步健侧下肢上台阶,同时家属搀扶病人,避免病人摔倒;第三步患肢跟上健肢,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

下台阶练习:

第一步健手向前扶好;第二步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此时助手要搀扶好;第三步健肢迈下台阶。

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

家属在旁要注意防护。

老人在步行练习中,如出现头晕、胸痛、发绀,运动后心率l35~140次/分,伴有心律不齐,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当然,以上各项练习的初期,老人必须在家属的保护下进行。

高龄的脑卒中老人,由于平衡障碍、关节肌肉活动差,步行功能恢复也差。

另外,关节痉挛畸形、肌肉萎缩、健侧肌肉萎缩或有疼痛的老人,步行锻炼的效果可能比较差。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脑卒中老人患病后,家庭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虽然都是老人身边的一些琐碎小事,起床、清洁卫生、脱衣、穿衣、饮食、入厕、乘坐轮椅等,但这些动作的完整性却是维持老人独立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老人精神压力,增加生活乐趣,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老人的脑卒中病情轻重不同,日常生活动作锻炼目的也有所不同。

脑卒中后重度瘫痪并伴有失语的老人,虽神志清楚,但智能、记忆力、理解力都有影响。

若老人能做到从口进食、按时大小便、自己翻身、坐起等以上数种日常生活动作,既可部分生活自理,又可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

脑卒中偏瘫的老人可进一步训练起床、穿衣、洗漱。

不全瘫痪及轻瘫的老人还可训练洗澡、料理家务、散步等活动。

有的老人在脑卒中后,对自己生活活动能力缺乏信心。

在患病初期,心理上总认为自己无所作为,感到悲观失望。

因此除对老人进行精神鼓励和支持外,日常生活活动的早期康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从生活上的一些小动作开始,当病人自己能够完成时,心理上就会建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念,从而对康复医疗充满信心,最后取得成功。

脑卒中老人的家属,要为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准备一些辅助工具,特制器具、家具、衣服、扶杖等,使老人能借助它们,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老人的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和其他一些康复锻炼是分不开的,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必须在坐位锻炼,上肢锻炼、下肢锻炼的基础上,它们可作为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前的准备训练。

因为日常生活动作是更加复杂、要求更高的运动,要求活动有灵巧性、稳定性与协调性。

其中以手活动功能的训练最为重要,一则是脑卒中偏瘫老人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最差、最慢,二则是日常生活活动中,手的活动也最为显要。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饮食动作:

饮水不仅只是简单的咽部吞咽动作,也要依靠口腔复杂的动作协同完成。

若考虑到把水送到嘴边的过程,还需要手的握持,上臂的举物等动作以及上肢的平稳、准确动作。

因为拿杯子、瓶子与水壶的动作比用汤匙及端碗容易,所以饮水的动作根据难易程度,开始为管饮、壶饮,进而用杯、用匙。

用杯、用匙又需坐位完成,故难度较大。

一手持匙、一手持碗的动作就更加困难了。

进餐活动的完成,除了口的咀嚼与吞咽能力以外,取食人Vl的手臂动作是很重要的。

病人(病前习惯用右手做经常性的活动,如用筷子、写字、用工具等),若为脑卒中后左侧偏瘫者,对进餐影响较小,只需右手固定餐具即可。

若为右侧偏瘫就极为困难,这时必须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的进行系统的训练,一直到右手能恢复各种主要动作的进餐能力为止。

最好同时也用左手学习进餐动作。

  在取食入口的动作中最简单的是用抓取,只要手臂有了一些基本活动能力即可,如手指的夹(并指动作)、捏(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屈曲对指动作)、握以及前臂的伸屈和肩部的内收、屈曲等。

但因为手取食只限于固体食物,如馒头、面包、包子、糕点等,而半流食及流食,如粥、牛奶、汤、酱之类,则必须用餐具送食人口,所以饮食动作应包括餐具使用训练。

在所有餐具中,匙、勺使用最为方便,也最容易学习、掌握。

使脑卒中偏瘫老人患手握持更方便的办法是加粗勺、匙柄、直径达3~4厘米左右粗细为宜,这样便于患手握持。

随着患手握持能力增加,手柄逐渐减细。

加粗手柄的材料应松软、不滑,一般多用轻质木材制作。

在放置食物的盘子边缘可安置一个挡圈,卡在盘子边缘,用以挡住滑动的食物,便于用匙取食。

使用筷子需要较高的技巧,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要耐心地,反复地练习。

脑卒中老人因把持能力和协调性差开始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进食动作,最初可不用任何食物,仅练习手指动作和模仿进食,练习用筷、用匙。

经过反复练习后,再摄取饮食。

饮食活动中其他一些有关的动作,也需要练习与掌握,如开汽水瓶,可以双膝夹瓶身,一只手持扳手;开牛奶瓶盖,可用四指与掌固定瓶颈部,拇指向上推动瓶盖的下缘。

有偏盲的病人,家属送食物时,一定要把食物放在健侧一边,否则因病人患侧视野缺损,只能看到部分食物或根本看不到食物。

②洗漱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