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354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docx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遵义卷)化学部分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物质中,都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A.陶瓷、塑料B.不锈钢、汞C.铁、氧化铁D.橡胶、玻璃

2.【最新】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

A.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

3.【最新】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一131”,其原子

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53B.131C.78D.127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加热B.

玻璃管套上橡皮管

C.

读取液体体积D.

液体的倾倒

5.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

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

D.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

6.下列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21

待测

9

A.反应后Z的质量为9gB.反应中Y与W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

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D.Z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8.把锌、铜分别放入其他两种金属X、Y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

表示能反应,“

”表示不反应。

溶液

金属

X的盐溶液

Y的盐溶液

Zn

Cu

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Zn、CuB.Y、Zn、X、Cu

C.X、Zn、Y、CuD.X、Cu、Zn、Y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实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足量O2

点燃

B

CaO(CaCO3)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硝酸钠溶液(硫酸钠)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D

CuO粉末(C粉)

适量稀盐酸

过滤

A.AB.BC.CD.D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接近饱和的食盐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向两份相同质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二、填空题

11.有六种物质:

a.食盐,b.熟石灰,c.稀盐酸,d.硝酸钾,e.明矾,f.碳酸氢钠。

请据此回答(填字母):

(1)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

(5)常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__。

12.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个铝离子_____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_;如果化学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大于1,则该符号只能表示____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含义。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新】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披露了“健美猪”真相。

“健美猪’就是养猪场为了增加猪肉的瘦肉量而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

人食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瘦肉精有多种,盐酸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C18H23NO3Cl,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

13.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a、b、c为图像中的三个点。

(1)t1℃时将20g甲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若将b点溶液从t2℃降温至t1℃,该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b点溶液变为c点溶液,除恒温蒸发溶剂外,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4.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

煤、石油、天然气

B.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

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2)小宇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都能

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右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请你写出编号A、B所代表的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2十CuO

Cu+H2O与CO+CuO

Cu+CO2两个反应中H2和CO都是能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A、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

B、根据你得出的规律,判断反应Zn+H2SO4=ZnSO4+H2↑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15.下列图示中,A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进下应急和机体缺

氧病人的自救,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

生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O2+2CO2=2X+3C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作为发生装置,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如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在选择发生装置时,小桐认为应选C,小晨认为应选D,你认为谁的选择更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H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紫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棕色粉末。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2)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能实现G→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化学老师交给九年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

测定实验室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猜想Ⅰ:

没有变质;猜想Ⅱ:

全部变质;猜想Ⅲ:

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所示:

盐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7

>7

=7

(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称取上述NaOH固体样品10.00g,完全溶于100mL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①_____

说明久置固体中含有Na2CO3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

(1)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到一小片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出pH值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②________(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

(1)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拓展:

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步骤

(1)静置后的

混合物过滤,将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3.94g,则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___(假定试剂中无杂质)。

(反思)久置的Na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8.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

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g10%的盐酸。

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mL,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材料的分类判断,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两大类;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详解】

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此项错误;

B、不锈钢属于合金,汞是金属单质,都是金属材料,此项正确;

C、铁属于金属单质,氧化铁的铁的氧化物,不是金属材料,此项错误;

D、橡胶属于有机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此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熟记和理解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

围绕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分析作答,“低碳理念”即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详解】

A、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故A正确;

B、开车上班,汽车会排放大量的尾气,不符合“低碳理念”;

C、使用节能灯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要求;

D、节约每一滴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理念.

故选B.

【点睛】

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A

【分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详解】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故选A.

【点睛】

此题是对原子知识的考核,解题的关键是对有关原子知识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B

【分析】

A、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B、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玻璃管用水沾一下,轻轻地旋上.

C、量筒在读数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D、倾倒液体时,①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详解】

A、给液体加热时,不能用焰心,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图中操作错误.

B、连接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玻璃管破裂,扎伤手.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①俯视:

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

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图中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时:

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点睛】

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掌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及量筒的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A

【详解】

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气体易于压缩,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6.D

【分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详解】

A、②的结构为原子,③的结构为离子,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A错误;

B、①的结构为原子,③的结构为离子,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B错误;

C、②、④都为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

D、①、④都为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X质量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8g-0=8g,Y的质量反应后增加了,是生成物,且生成了21g-10g=11g,W质量反应后减少属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1g-9g=12g,由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可知Z属于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

8g+12g-11g=9g,所以Z的待测质量为:

9g+1g=10g.故选C.

8.C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由图表可知,锌不能和X盐反应,能和Y盐反应,说明锌位于Y之前X之后,铜和X盐、Y盐都不反应,说明铜位于X和Y之后,综合分析可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

X、Zn、Y、Cu.

故选C

9.C

【详解】

A、利用足量的O2与CO2反应,如果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就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故A错误;

B、适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后,会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钙;故B错误;

C、适量是硝酸钡溶液与杂质硫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故C正确;

D、适量的稀盐酸会和主要物质CuO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故A错误;

B、接近饱和的食盐水开始时溶质质量分数不会为零,故B错误;

C、高温煅烧石灰石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不会为零,故C错误;

D、向两份相同质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则酸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锌比铁活泼,反应的速率比铁大,在图像中锌对应的斜线比铁陡,故D正确。

故选D。

11.bcdfe

【详解】

(1)熟石灰显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b;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溶于水,一般需要用酸来反应后才能除去.所以选择盐酸,故选c;

(3)复合肥是指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而硝酸钾中就含有“N、K”两种营养素,所以为复合肥,故选d;

(4)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f;

(5)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常用作净水剂,故选e。

12.Al3+2N2微观CH4+2O2

CO2+2H2O五(或5)46

【详解】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负电荷,1个铝离子表示为Al3+;

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表示2N2;

化学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大于1说明能论个数,属于微观;

(2)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3)根据化学式可知由C、H、N、O、Cl五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是:

18+23+1+3+1=46。

13.65饱和不变加溶质(或加甲物质)

【详解】

(1)由于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则在t1℃时将20g甲物质溶解在50g水中,能形成65g溶液;

(2)由于b点代表的是甲在t2℃时的不饱和溶液,而甲在t1℃时的溶解度是30g,因此若将b点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由于b点代表的是甲在t2℃时的不饱和溶液,而c点代表的是甲在t2℃时的饱和溶液,因此若将b点溶液变为c点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14.DAgNO3+NaCl=AgCl↓+NaNO3(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Ca(OH)2+Na2CO3=CaCO3↓+2NaOH(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Zn(或锌)

【详解】

(1)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

煤、石油、天然气,故A正确;

B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故B正确;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正确;

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生成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三者具备其一就可,故D错误。

故选D;

(2)盐和盐反应生成另外的两种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需要有沉淀生成,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碱和盐反应生成另外的碱和盐,需要有沉淀生成,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A在H2+CuO

Cu+H2O与CO+CuO

Cu+CO2两个反应中,H2和CO做还原剂,其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所以两个反应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

B在Zn+H2SO4=ZnSO4+H2↑反应中,锌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锌是还原剂。

15.K2CO3B

E或G小晨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

【详解】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O2+2CO2=2X+3O2,反应前4个K,12个O,2个C,反应后6个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K2CO3;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的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因此发生装置选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用E或G;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依据分液漏斗可利用活塞控制滴液的快慢,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因此认为小晨的选择更好;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2CuO+C

Cu+CO2↑置换反应3CO+Fe2O3

2Fe+3CO2Fe+CuSO4=Cu+FeSO4[或Fe+CuCl2=Cu+FeCl2或Fe+Cu(NO3)2=Cu+Fe(NO3)2]

【分析】

A、B为黑色固体,D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可推知D为铜,A和B为分别为碳和氧化铜的一种,A和B高温生成铜D和C,C应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A高温生成E,那么A应为碳,B为氧化铜,E为一氧化碳,F为红棕色粉末,一氧化碳E和F生成G,则F为氧化铁,G为铁,铁和H能生成铜D,可知H为铜的可溶性盐溶液,可假设H为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上述可知,A+B→C+D的反应就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O+C

2Cu+CO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E→G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3)G→D的反应是铁置换可溶性铜盐的反应,H可为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或Fe+CuCl2=Cu+FeCl2或Fe+Cu(NO3)2=Cu+Fe(NO3)2]

17.产生白色沉淀NaOH使样品中的Na2C03完全反应Ⅲ78.8%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生成了Na2CO3

【详解】

①由实验步骤

(1)及由

(1)得出的结论可知,该步骤中发生氯化钡与碳酸钠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钡,即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由对反应后的上层清夜来测定pH值,溶液中不含有Na2CO3,且pH=11,则说明溶液显碱性,即原固体中含有NaOH;

步骤

(1)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是保证所取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

实验结论:

由实验

(1)和

(2)的结论可知,原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则猜想Ⅲ正确;

拓展:

由静置后的混合物过滤,将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3.94g,即碳酸钡的质量为3.94g,

设:

10.0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g,由碳酸根离子守恒可得,

解得x=2.12g;

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0g-2.12g=7.88g,

则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100%=78.8%;

反思:

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生成了Na2CO3。

18.

(1)0.044g

(2)0.7mL

【详解】

设: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0.044g

(2)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73g÷1.1g/mL=0.66mL≈0.7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