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35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docx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2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宜宾市三中高2014级理综周练

(二)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C.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D.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2.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研究发现:

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B.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原癌基困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D.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4.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B.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C.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5.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比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②的一端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它与密码子种类数相同,都是64

C.③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②的组成单位

D.②为tRNA,其不含氢键

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D.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9.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Ⅰ是。

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乙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填数字)。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CO2缓冲液,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3)若用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

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

30.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

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准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

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个荧光点。

 

31.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

(2)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②过程涉及的RNA有类.

(4)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

A.T2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线粒体D.HIV.

3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巳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填“可育”或“髙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

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

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0”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的基因频率为,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

(二)必做选考题

35(生物)(15分)菠菜素有“蔬菜之王”的称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

(1)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

某同学利用该试剂验证菠菜叶研磨液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请分析主要原因是。

(2)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可以进行下列哪些实验?

(填写序号)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把载有菠菜叶肉细胞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好氧细菌聚集在区。

(4)与菠菜幼嫩细胞相比,成熟细胞基本不生长,其限制因素是和核质比。

宜宾市三中高2014级理综周练

(二)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C.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D.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解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中心体:

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且细胞膜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因此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A错误;

B、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错误;

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D正确.

故选:

B.

2.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C )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解析: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即观察线粒体是活体染色,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将DNA与蛋白质分开,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进行化学提纯分离,研究各自的效应,B错误;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C正确;

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

C.

3.研究发现:

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A.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B.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原癌基困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D.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考点:

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紧扣题干中关键信息“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答题.

解:

A、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细胞,A错误;

B、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B正确;

C、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根据材料中信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D正确.

故选:

C.

4.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C )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B.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C.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

A、前者和后者都有基因分离过程,A错误;

B、前者和后者相对性状差异都明显,B错误;

C、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是伴性遗传,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成对存在,C正确;

D、前者和后者都使用了假说演绎法,D错误.

故选:

B.

5.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比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②的一端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它与密码子种类数相同,都是64

C.③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②的组成单位

D.②为tRNA,其不含氢键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

解析:

①为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叶黄素小,故A错误;

②为tRNA,因为有3种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由DNA转录RNA的过程中出现这3个密码子时转录就会结束,这3个终止密码子分别是UAAUGAUAG,种类数为61种,故B错误;

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下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单位,故C正确;

②tRNA中是有氢键的,在弯曲的部位,tRNA自己的碱基跟自己的碱基互补配对连起来,碱基对中存在氢键。

故D错误。

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D.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

白花比例接近9:

7;又由于“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该杂交相当于测交,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全部表现为白花.A、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aaB_、aabb,即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5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A错误;

B、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得到的F1(AaBb)自交,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

C、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4种,C错误;

D、由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

C.

29..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物质Ⅰ是 [H] ,乙图中的物质Ⅳ通常是 葡萄糖 .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乙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②③ (填数字).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丙装置的烧杯内加入 CO2缓冲液或NaHCO3溶液 ,水柱的高度变化表示的是 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此时光照强度属于 无关 变量.若要用该装置研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烧杯内应加入 (一系列浓度梯度)NaHCO3溶液 .

(3)若用丙装置来测定温度对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 NaOH溶液 ,还要将装置 遮光 处理.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 死植物,其它条件相同 .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分析图解可知:

甲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其中氧气将扩散到叶绿体外,[H]将用于暗反应,因此图中物质Ⅰ表示[H],物质Ⅱ表示氧气;在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将固定成三碳化合物,因此图中物质Ⅲ表示二氧化碳.

图乙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物质Ⅳ表示葡萄糖,物质Ⅴ表示[H],物质Ⅵ表示氧气,物质ⅥI表示二氧化碳.

(1)由图可知甲是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其中氧气将扩散到叶绿体外,[H]将用于暗反应,因此图中物质Ⅰ表示[H].图乙表示有氧呼吸,在该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即物质IV表示葡萄糖;乙中的①②③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而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特有的是②③.

(2)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提供二氧化碳,故应放入CO2缓冲液或NaHCO3溶液.由于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应水柱的高度变化氧气的释放量,即净光合速率.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温度是自变量,其余的是无关变量.如果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以一系列浓度梯度的NaHCO3溶液为自变量.

(3)如果探究呼吸作用应加入NaOH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碳,还应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以防光合作用的影响.要排除物理因素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应设置一组灭活的植物,其它条件相同为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

(1)[H]葡萄糖②③

(2)CO2缓冲液或NaHCO3溶液净光合速率无关(一系列浓度梯度)NaHCO3溶液

(3)NaOH溶液遮光死植物,其它条件相同

 

30.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准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 磷酸二酯 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 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 氢 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 4 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6 个荧光点。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形成一段一段的DNA分子片段.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DNA分子是双链结构,通过氢键连接.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氢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共有4条链,所以最多可有4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由于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ABC)中可观察到6个荧光点。

故答案为:

(1)磷酸二酯脱氧核苷酸

(2)氢碱基互补配对4

(3)6

 

31.如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核糖核苷酸 .

(2)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 21% ,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 2320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②过程涉及的RNA有 三 类.

(4)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 DNA处于髙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与结构丁化学组成相近的是BD

A.T2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线粒体D.HIV.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1、分析图解:

图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甲表示DNA,乙表示mRNA,丙表示多肽链,丁表示核糖体.

2、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3、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图中乙表示mRNA,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DNA分子中的模板链中的G占26%、C占32%,则DNA分子中G+C=58%,A+T=42%,因此其中的胸腺嘧啶的比例是21%;胞嘧啶有29%×2000=580个,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需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1)×580=2320个.

(3)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工具,rRNA作为合成场所.

(4)在分裂期时,由于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因此DNA复制和表达过程很难进行.

(5)结构丁表示核糖体,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与烟草花叶病毒化学组成相近.故选:

B.

故答案为:

(1)核糖核苷酸

(2)21%2320

(3)三

(4)DNA处于髙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

(5)BD

3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