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3580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最后冲刺模拟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随着流动人才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开始主动与各地人才市场联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更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

D.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

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

①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②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

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③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④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强调说:

“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⑥“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

铀系测年法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

”黄慰文补充说。

⑦王危说:

“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开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之谜。

7.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尚缺乏科学的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8.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8.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解剖学上柳江人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因而可以被推测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王危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运用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获得的。

C.铀系测年法由于可以检测到最远数十万年的时间,因而在“第四纪”的研究中被认为比碳14测定法更为可靠。

D.基因研究法虽然也被一些科学家应用于古人类学研究中,但毕竟是间接地运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进化过程,其结论的完全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9.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中国的科学家运用铀系测年法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很可能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据此揭开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之谜将为期不远。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先认为柳江人生活的时代距今不超过3万年,是因为碳14测定法有其局限性。

B.在王危的研究成果公布之前,较流行的观点是现代东亚人起源于迁移而来的非洲人。

C.即便东亚人的祖先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的,但非洲人在基因上同东亚人也不可能有太多一致的地方。

D.基因研究者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北京人”,说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和现代人之间在研究资源方面尚存在缺失环节。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督邮。

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

“《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

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

”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②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

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

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

光武得奏,以视霸,曰:

“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诚良吏也!

”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还,以病免。

③后除瑕丘令。

吏有檀建者,盗窃县里,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

“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

子罪,命也。

”遂令建进药而死。

二十五年,迁堂邑令。

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

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丞掾皆争,意曰:

“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遂遣之。

广敛母讫,果还入狱。

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④显宗即位,征为尚书。

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

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帝怪而问其故。

对曰:

“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

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

”帝嗟叹曰:

“清乎尚书之言!

”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转为尚书仆射。

(选自《后汉书·

钟离意传》)

1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刑:

做榜样。

B.辟大司徒侯霸府辟:

被征召

C.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系:

被绑(捕)。

D.坐臧千金,征还伏法坐:

牵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②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

B.①意亦具以闻②广竟得以减死论

C.①建父闻之,为建设酒②县民防广为父报仇

D.①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②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

①意独身自给医药②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

③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④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⑤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⑥遂令建进药而死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钟离意为督邮时,向太守提出了“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的建议,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

由于钟离意勤政爱民真抓实干,会稽百姓在大疫中大多数受到救济。

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传下文书给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上奏章向光武帝汇报了此事,光武帝采纳奏章意见夸奖了钟离意。

C.钟离意押解囚徒时敢于打开囚徒枷锁,听任他们随意走动;

不给盗窃犯檀建加刑,遣送他长期回家休假;

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等。

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

四、(18分)

1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臣光(司马光)曰: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1)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

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

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

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2)

译文:

(1)

(2)

16.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6分)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王勃的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情达意的写法上有何主要区别?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2)有人评点《江亭月夜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

“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或另有见解?

请简要阐释。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称赞诸葛亮有才干且忠心事主的两句诗是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

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最后一次。

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

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

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

可这实在恰恰就是诗人的死法。

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

连死都是一首诗。

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

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

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

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

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光阴荏苒,春秋代序,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

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

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

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

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

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

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

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

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

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

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成他精神的马队。

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

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

18.作者在第①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3分)其缘由何在?

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缘由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此①)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此②)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

(4分)

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

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

开朗雍容。

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面”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高扬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欲。

六、(12分)

22.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只写序号(2分)

①昨夜的星辰从银河中坠落了,人类在历史上丢失了自我。

②辉煌的理性,就是复兴希腊和罗马的文艺。

③但是苏醒毕竟是至关紧要的,从哥伦布开始的伟大探索,帮助人们寻找失落的自我。

④米洛的断臂维纳斯和拱券结构的罗马大水道,就是帮助他们在历史莽原上进行寻找的纵横坐标。

⑤这种迷失和困顿使人沮丧,使人遗憾,而当他们意识到了的时候更是如此。

23.仿照示例的立意与修辞,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分别写出一句话。

示例

注射器:

给人以疼痛感,却是出于善意。

路标木偶镜子蜡烛卵石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这篇某中学生代表集体拟写的简短祭文,在表达上有四处毛病,使得语言不够简明、连贯、得体,请找出并修改(或改或调或删,要说清楚修改办法)。

祭英烈

①当我们迎着晨曦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学习进入香甜的梦乡的时候,②我们怎么能忘记你们啊,③祖国的卫士,④是你们用青春的热血捍卫了这温馨的一切。

⑤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⑥你们的大名留芳千古。

⑦我们要实现你们未竟的遗愿,⑧继承你们的遗志,⑨奋发努力,让祖国更加富强美丽!

⑩你们若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吧。

英烈们,安息吧!

毛病(只填序号)修改办法

七、作文(60分)

读下面一则材料:

一胖一瘦两位老人一起在海边钓鱼。

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钓了一大堆小鱼;

瘦老人在钓绳上挂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钓钩,虽然总是没有收获,却总是一心想钓大鱼。

当胖老人像一位胜利者一样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的时候,瘦老人还在黄昏的海边寂寞地坚守……

请以“勤于收获”或“寂寞坚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合理想像和联想,材料本身不带有倾向性;

②要有文体意识,文体自定;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或仿作。

参考答案

1.D(A市侩kuà

i,其余读huì

B曲折qū,其余读qǔ;

C摒弃bì

ng,其余读bǐng;

D均读hà

o)

2.B(A负疚,B全对,C告罄,D集腋成裘)

3.C(①申述,详细说明,陈述;

申诉,控告,提出要求,提出意见。

②关涉,强调有关连;

牵涉侧重指由一事连带涉及其他的人或事,往往带有被动性特点,一般也非出自人的意愿。

③磋商的书面语色彩比协商浓。

4.C(A扑朔迷离:

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清是非。

B望洋兴叹:

做一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C一不做二不休:

事情既然做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这里不可概括美国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行为,可改为“一箭双雕”。

D奇货可居:

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求取名利的本钱。

5.D(先由③⑤确定④用分号,再由①定②用句号。

6.C(A“靠的是利用……实现”杂糅。

B本着……的精神、原则等,成分残缺。

D“重任……不行”,搭配不当,应说“承担……重,……不行。

7.A(B.是中外的科学家而不只是“美国的科学家”;

C.“尚缺乏科学依据。

”错误,基因研究也是科学方法之一,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原文没有提及。

8.B(不是对“柳江人的头骨化石”的测试分析,而是通过“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

9.D(还应借助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不能只根据铀系测年法。

10.C(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个基因研究的成果说明非洲人在基因上同东亚人很接近)

11.D(坐:

犯罪)

12.B(A.于:

①②都是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B.以:

①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也可解释为介词“把”;

②为介词,相当于“凭”,后面省略了“之”,这一点(也有人理解为助词,仅存此说)。

C.为:

①②都是介词,相当于“替”“给”等。

D.乃:

①②都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就。

13.C(②说明钟离意的升迁情况。

⑤说明钟离意清正不受赃物。

⑥说明钟离意的“仁于用心”使建父受到感动,这是对钟离意的侧面描写。

14.B(弘农县令给犯人做棉衣是迫不得已,向光武帝汇报此事是为了告状,“光武帝采纳奏章意见”错。

[参考译文]

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

少年时做过郡督邮。

当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的,府下登记在案考察。

钟离意封还记载时,进去对太守说:

“《春秋》先内后外,《诗经》说‘在家做妻的榜样,推广到治家治国。

’就是说,明晓政令教化的根本,由身边的人推广到远处的人。

现今应该先清理府内,暂且把考察远县细微的过失放松一些。

”太守认为他很贤能,就委任他管县里的事。

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会稽发生大瘟疫,死了的人用万来计算,钟离意独自一人,亲身分发医药,所属地区的百姓绝大多数受到了他的救济。

②钟离意被举荐为孝廉,再次升迁,征召到大司徒侯霸幕府。

朝廷下诏令他押送囚

徒到河内,时值隆冬天寒,囚徒患病不能行走。

路过弘农县时,钟离意就传下文书,让

县里替囚徒制做棉衣,县里不得已把棉衣给了他,但上书朝廷汇报了事情的经过,钟离

意也将全部情况上报。

光武帝得到奏章,给侯霸看,并说:

“你所派的属下用心怎么这么

仁慈,的确是个好官吏。

”钟离意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听任他们随便走动,但规定了

到目的地的日期,囚徒们按期到达,没有一个违背的。

回来后,以病免职。

③钟离意后来授职为瑕丘县令。

有个叫檀建的小吏偷窃县里的东西,钟离意屏退左右私自问供,檀建叩头服罪,钟离意不忍心加刑罚,遣送他回家令他长期休假。

檀建的父亲听到了,替檀建安排了酒席,对他说:

“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用义代替杀人。

你有罪,命该如此。

”于是令檀建服药而死。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50年),钟离意升为堂邑县令。

县民防广为父报仇,被捕入狱,他的母亲病死了,防广哭泣不吃饭。

钟离意同情他,于是让防广回家,使他能为母亲办理丧事。

县丞都争论不能放人,钟离意说:

“罪人是我放回的,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你们。

”于是就放他走了。

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

钟离意秘密地上报其事,防广最终能够凭这一点被定罪为免于一死。

④显宗即位后,钟离意被征拜为尚书。

当时交阯太守张恢,因贪赃千金之罪,被召回京师处死。

把家庭资财登记没收交大司农府,朝廷下诏将赃物赐给群臣。

钟离意得到一些珠宝,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拜赐。

显宗奇怪而问其原故,钟离意回答说:

“我听说孔子忍渴不饮盗泉之水,曾参听到“胜母”的地名而回车,是厌恶其坏名声。

这些肮脏的宝物,的确不敢拜受。

”显宗感叹道:

“尚书的话多么清廉啊!

”于是改用库钱30万赐给钟离意,又升任为尚书仆射。

四、(18分,每小题4分)

15.(8分,每一小句1分)参考译文:

臣马马光说:

诚信,是国君最重要的宝贝(1分)。

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

(1分)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

(1分)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

(1分)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