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373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docx

铸造工艺设计论文

材料工程学院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进程计划表

序号

起止日期

计划安排

完成情况

检查签名

备注

1

 

2

 

3

 

4

 

5

 

6

 

7

 

8

 

 

6月27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与技术条件分析.

铸型中类,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凝固原则,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比较、论证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和尺寸计算。

冒口冷铁的选择和计算。

 

型砂型芯及涂料配方性能及烘干规范。

铸件缺陷的防治措施,铸件的验收规范和允许修补的条件。

 

序号

计算过程或说明

结论

一.阅读零件图,分析工艺

 

二.铸件质量的计算

 

三.确定浇注时间

 

四.确定浇注系统,以及分型面的选择与论证

 

五.砂芯的设计

 

六.冒口、冷铁等的选择和计算

 

七.型砂、芯砂及涂料的配方性能及烘干规范

 

八铸件缺陷的防治措施铸件验收规范和允许修补的条件

 

九.参考资料

1.读图、审图、分析工艺。

(1)该零件为托架,材质为HT150

(2)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量生产。

造型材料:

树脂砂造型。

造型方法:

手工造型。

(3)铸件壁厚:

最薄处5毫米,最厚处

22毫米

(4)造型方法:

分模造型

造芯方法:

芯盒造芯

铸型种类:

干型

2.主要工艺参数:

铸造收缩率:

1%(灰铸铁的收缩率为1%)

机械加工余量:

2mm(根据机械加工余量的数量GB/T11350-89可得)

起模斜度:

0.5º~4º(木模的起模斜度为

0.5º~4º)

最小铸出孔和槽:

单件小批量生产大的最小铸出孔为30~50mm

浇注温度:

1320~1400℃(根据《铸造工艺及设备》一书表3-1可得)

该铸件可分为6个部分进行计算其体

积,计算过程如下:

V长方体=1.64x0.24x1.36

=0.535296

V2圆=

Πx1.18

=0.81847868

V3圆=

Πx1.22=0.48191464

V4圆=

Πx0.24=0.10316784

V5圆=

Πx0.06=0.03323376

V6筋=0.44x0.24x1.04=0.109824

综上可知:

V总=V长方体+V2圆+V3圆+V4圆+V5圆

+V6筋=0.91174996

HT密度ρ为7.3kg/

铸件的重量G=ρv总=0.91174996x7.3

=6.656kg

浇冒口重量占铸件重量的比例

铸件重量/kg

大量

生产%

成批

生产%

单件小

批生产%

<100

20-40

20-30

25-35

该铸件为单件小批生产,铸件重量<100kg,

则取比例为35%;

浇冒口的重量G1=6.656x35%

=2.3296kg

则可知,金属液的重量G2=G+G1

=8.9856kg

1浇注时间经验公式:

t=k

式中:

t—浇注时间(s)

G2—浇入型内的金属液的总

重量(kg)

k—系数,灰铸铁取2.0

l—铸件的平均壁厚

铸件的平均壁厚l=13.5mm

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可知:

浇注经验时间t=8.8s

2.验算浇注时间:

计算所得的浇注时间是否合适,通常以

型内金属液面上升速度来验证。

浇注时间过长

,会在金属液面上产生较厚的氧化层,造成气

孔.夹渣等缺陷。

铸铁件允许的最小液面上升

速度见下表:

型内铁液液面允许的最小上升速度

铸件厚

度/mm

铸件厚度大于

40mm以及所

有水平位置浇

注的平板铸件

11-40

4-10

<4

最小上

升速度

mm/s

8-10

11-20

21-30

31-100

3.计算金属液液面上升速度:

V=C/t

C—铸件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距离,按浇注

时的位置确定(mm)

t—计算的浇注时间(s)

V=142/8.8=16.1mm/s

由上表可知铁液的最小上升速度为

11-20mm/s.

在范围内,所以浇注时间符合。

1.确定内浇道的截面积。

铸件重量6.656kg铸件壁厚最薄处5mm,

最厚处22mm,

查《铸造工(技师高级技师)》一书,

表1-15

可查的S内=1.6

2校核砂箱高度是否满足

浇注铸型的最小压头H小,对充满型腔是

必须的,计算的压头不能低于H小值:

H小=L1tg

式中:

L1—自直浇道中心线到铸件最高、

最远的水平距离。

L1=162mm

—保险压力角(参考《铸造工艺及

设备》一书,表3-7)取

=13度

由以上可得H小=37.4mm

H均=

H均—作用于内浇道的金属液静压头

G2—型内金属液的顶总重量(kg)

μ—流量系数(根据《铸造工艺及设计》

一书的表3-5及表3-6可确定μ的值为0.7)

t—浇注时间(s)

所以综上可计算出H均,H均=253mm

H均>H小,所以合理。

3.确定浇注方式

顶住式浇注系统的优点是:

金属液容易

充满型腔,凝固顺序自下而上,有利于铸件

的补缩,对薄壁铸件可以防止浇不到,冷隔

等缺陷,浇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造

型,节约金属。

但在浇注时,金属液易产生飞

溅、氧化、容易产生砂眼、氧化夹渣等缺陷。

这种浇注系统适用于结构简单,高度不大的

薄壁铸件。

底注式浇注系统的优点是:

充型平稳不

会产生飞溅、氧化倾向小,排气容易。

但铸件

的温度分布不利于自下而上的定向凝固,当铸

件较高时补缩效果差。

此零件为托架,结构较简单,铸件比较

高,铸件需要补缩,所以综上所属,该铸件的

浇注方式选择顶住式浇注系统为宜。

4.分型面的选择比较及论证:

 

如上图a、b所示的分型面,若将铸件同时置于

于上下两箱内,那么一旦发生错箱,就会产生

e¹不等与e²的现象,使铸件产生很大的的尺寸

偏差,若将整个铸件都置于下箱内,则不管是

否发生错箱,都能保证e¹等于e²从而保证了铸件的尺寸精度。

所以,分型面应放置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

5.确定浇注系统组元截面之间的比例关系,计

算各浇道的截面尺寸。

根据《铸造工艺及设备》一书,表3-8,可

查得:

∑S内:

∑S横:

∑S直=1:

1.1:

1.15

因为∑S内=1.6

则可得:

∑S横=1.76

∑S直=1.84

6.确定内浇道、直浇道、横浇道及浇口杯的形

状尺寸。

根据《铸造适用数据速查手册》一书,表

1-25,可得:

内浇道

α=11

b=7

c=17

横浇道

A=16

B=11

C=18

直浇道

D=17

《根据铸铁件生产实用技术》一书表1-24

可得浇口杯的形状和尺寸如下:

d

A

B

C

E

H

R1

R2

φ20

20

80

60

100

20

60

10

12

型芯是铸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型芯的

作用时形成铸件大的内腔,孔洞,阻碍起模部

分的外形以及铸型中有特殊要求的部分。

1.心头设计。

芯头是指伸出铸件以外不与金属液接触的砂芯

部分心头的作用是定位、支撑和排气。

对砂芯的要求:

定位和固定砂芯,使砂芯在

铸型中有准确的位置,并能承受砂芯重力及浇

注时液体金属对砂芯的浮力,时砂芯不被破坏。

芯头应能及时将浇注后砂芯所产生的气体排出

型外;下芯合型方便芯头应有适当的斜度和间

隙。

芯头可分为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此图采用

垂直芯头。

垂直芯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a—斜度S-间隙

h—下部心头的高度

h1—上部芯头的高度

根据《铸造工》一书

表1-7垂直芯头高度和芯头与芯座的配合间隙

表1-8垂直芯头的斜度

表1-9垂直芯头顶面与芯座配合间隙

可得:

S=0.5S2=1

上部芯头a1=10ºα=7

下部心头a=7ºα=5

1.冒口的选择及冒口各部分尺寸

在铸造生产中,由于铸件结构和铸造参数的

因素,在膜腔内各点的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凝固

时间是不相等的,这就会在铸件凝固后产生热

应力造成铸件变形,裂纹等,同时,由于冷却

凝固时间不等,铸件回出现疏松冷隔,气孔等

缺陷。

因此在铸造生产中常采用一些措施来防

止或减少铸件缺陷的产生。

该铸件需要补缩,且铸件壁厚连接处,壁厚

相差较大有可能会产生热节,所以应采用冒口

或冷铁,但因该铸件具有一定的斜度,采用冷

铁时会比较麻烦,所以采用冒口来防止热节的

产生。

冒口是在铸型内专门设置的储存金属液的空

腔,用以补偿铸件成型过程中可能产生收缩,

所需的金属液,防止缩孔、缩松的产生。

并起

到排气集渣的作用。

冒口的设计可采用比例法,比例法也称热节

圆法,这种方法就是使冒口的根部直径大于铸

件被补缩处热节圆直径或壁厚,再以冒口根部

直径来确定其他尺寸。

冒口的根部直径计算公式:

D=cd

D-冒口根部直径

d-铸件被补缩处热节处内切圆直径

c-比列系数(根据表4-6可得)

根据表4-6选择普通顶冒口中的B型冒口,

冒口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尺寸如下:

 

2.冒口的个数,根据公式L=nl/(πD件)

式中L—冒口延伸度

n—冒口数量

l—冒口沿着轮缘方向的尺寸

D件—轮缘直径

根据上式可得,冒口的个数n=

1.型砂的配比及性能:

配比(重量百分比)

性能

使用范围

新砂

旧砂

粘土

膨润土

纸浆或糖浆

水分%

湿透气性

湿压强度

干剪

20/40

30/50

40/70

铸铁件用砂

30

70

4

~

6

_

_

7

~

8

 

>100

4.5

~

6

 

>1.5

小件面砂

2芯砂的配比及性能

配比(重量百分比%)

性能

纸浆

%

湿

20/40

30/50

60

40

5

-

7

2

-

3

——

7.5

-

8.5

>100

0.5

-

0.7

 

>2.0

3.铸铁件型芯用涂料成分比。

涂料配方:

石墨粉:

50%

糊精:

1.5-2.0%

沥青:

2.5-3.0%

松香:

1.5-2%

汽油:

50%

4.因为该铸件使用的是树脂砂,因此无需烘干。

1.铸件缺陷及防治措施;

(1)气孔和针孔

防治措施:

炉料要烘干、除锈、去油污、;焦

炭的质量要好,以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孕

育剂,球化剂和所用的工具要烘干;防止液体

金属在熔炼过程中的过度氧化,;制造砂型时舂

砂要均匀,型、芯排气要通畅;出气冒口要放

在型腔的最高处和型腔中气体不易排出的地方。

(2)缩陷、缩孔和缩松

防治措施:

正确设计内浇道、冒口、冷铁

的位置,确保铸件在凝固收缩过程中不断有液体

金属补充;改进铸件结构,使铸件有利于补缩;保证铸型有足够的强度,对较大的铸件采用干型,防

止型壁向外扩张。

(3)冷裂

防治措施:

力求铸件壁厚均匀,使铸件各

部分的冷缺速度尽量趋于一致;尽量不使铸件

收缩受阻;延长铸件开箱时间,使铸件在型内

缓慢冷缺;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减少残留应

力。

(4)热裂

防治措施:

铸件要尽量避免壁厚的突然变

化,铸件的转角处做到适当的铸造圆角,铸件

中容易产生拉应力的部位和凝固较迟的部位可

采用冷铁或工艺肋;粘土砂中加入适量木屑或

采用有机粘结剂,以改善型芯砂的溃散性;砂

型和砂芯不应舂的过紧;改用刚度合适的芯骨,芯骨外部要有足够的吃砂量。

(5)冷隔

防治措施:

提高浇注温度,改善熔炼工艺,防止金属液氧化,提高流动性;改变铸件浇注位置,薄壁大平面应尽量放在下面或采用倾斜浇注;加强对

合型、紧固铸型的检查,防止分型面和砂芯出

气孔等处跑火。

(6)粘砂

防治措施:

湿型在保证有足够透气性的前提

下,尽可能选用粒度细的原砂;提高砂型的紧

实度,尤其是高大砂型下部的紧实度;减少吃

砂量忆提高粘砂层的冷却速度;避免型芯局部

过热;选用耐火度高或冷却能力强的造型材料。

2.铸件缺陷修补的原则:

修补后的铸件外观、性能和寿命均能满足要

求,且经济上合算,即应修补。

反之,技术上无

把握,经济上得不偿失,就不进行修补。

《手工造型工》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及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

《热加工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造型工》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使用数据速查手册》

《铸铁件生产使用技术》等资料

铸件质量

6.656kg

 

浇注的经验时间

8.8s

 

铁液的最小上升速度16.1

mm/s

 

内浇道的截面积

1.6

 

H均为

253mm

 

横浇道的

截面积

1.76

直浇道的

截面积

1.84

 

冒口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