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05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RevisedbyJackonDecember14,2020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

(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4、(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5、18世纪初的(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第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6、(爱迪生)是(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7、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实验,发现了人眼具有(视觉暂留)。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9、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平衡)。

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本草纲目》是明代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撰写成的,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2、做纸鹦鹉的材料有:

剪刀、彩笔、胶水、彩纸。

13、牛顿是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通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钱学森是我国着名的火箭专家。

(√)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

4、一个小的疑问只要细心观察、思考都有可能引出科学发现。

(√)

5、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

6、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7、科学是很神秘的,离我们很遥远。

(×)

8、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

9、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

10、▲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

11、小孩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

12、▲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

13、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

14、“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

15、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

16、科学只是与科学家有关。

(×)

17、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

18、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

19、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

20、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

21、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三、选择

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上重下轻B放在矮处C下轻下重D上下一样重

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C)

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

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B保持平衡

4、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

5、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6、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寻找证据D.得出结论

四、问答

1、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

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

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

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

写出《本草纲目》

牛顿:

物理学的奠基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3、怎样做就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细心观察,从探索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科学家。

4、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5、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我观察过鱼是怎样睡觉的。

观察过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观察过蚂蚁是怎样搬运东西的。

观察过人为什么会有影子。

6、小华总是在课余时间观察燕子的飞行活动,并知道了燕子不同的时间里飞行的高度都不同。

这种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吗如果属于,为什么

这种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

因为它具有科学研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7、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8、当听到“科学”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我会想到动物学家在研究新的物种;航天员在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医学家在研究新的药品;农业学家在研究如何让粮食丰收。

9、说说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指环上掉不下来

因为我们把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降低了重心。

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校园里(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松树)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的观察须知:

(安排小组记录员)、(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它们)、(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3、在寻找小动物时,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记录。

4、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5、不认识的或叫不出名字的,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

6、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7、我们可以到(校园)、(花园)、(田野)、(草丛)、(苗圃)等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也可到(砖缝)、(墙根)、(花盆下)找一找。

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例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

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例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9、(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

10、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有生命的)。

11、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粗糙,有的树皮细腻。

12、观察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13、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14、用图画、拓印、文字做记录,用目测看,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15、用简便的方法可以描述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16、桃树和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有:

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是(绿色)。

1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有(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叶片上有(叶脉)。

18、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生长叶子的地方称为(“节”)。

19、蚂蚁的身多是黑色、红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20、蜗牛是动物,蚂蚁也是动物,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21、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

壳上有(螺纹);头上有(两对触角)。

(腹足)可以运动,并且会分泌(黏液),把蜗牛粘在物体上,不容易掉下来。

蜗牛身体(伸缩自如),没有固定大小,我们用量蜗牛壳的方法表示蜗牛的大小。

22、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体型多数为(纺锤形)或(扁平型)、(棍棒性)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靠(鳃)呼吸,靠(鳍)运动。

在水中(产卵),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23、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鲸鱼)

24、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都要阳光和空气,都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都能开花结果,都能繁殖后代。

25、对生的叶子:

如:

(桂花)的叶子每节生长着两片叶子,两两相对。

互生的叶子:

如:

(柳树)的叶子每节生长着一片叶子,依次交互排列。

轮生的叶子:

如:

(银杏)的叶子每节生长着三片叶子。

26、有的植物落叶,有的植物不落叶。

如:

(杨树)、(柳树)落叶,(松树)、(柏树)不落叶。

27、动物有共同的特征:

(长大、死亡、呼吸、吃东西、运动、能繁殖)。

不同的特征:

(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8、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9、黑猩猩一只手有(5)根手指,有

(2)只耳朵。

30、画动物时,不但要画出它的外形,还要标清楚它身体上的各部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观察生物的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

2、▲观察活动中不要伤害小动物,要爱护小动物。

(√)

3、在观察动物中,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

4、在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安静。

(√)

5、▲外出观察生物时要获得大人同意,或者有大人陪同。

(√)

6、为了观察而捉住的小动物,在观察后可以随意放在任何地方。

(×)

7、菜篮里的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是有生命的物体。

(√)

8、瀑布、云彩、机器人虽然能够运动,但它们不具备生物别的特征,

所以它们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

9、要想仔细地观察一棵树,就应该通过看、听、摸、闻,全身心地去体验。

(√)

10、树的皮都是很粗糙的。

(×)

11、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12、各种植物到了冬季都会掉光叶子。

(×)

13、植物的叶柄有的长,有的短。

(√)

14、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

15、有的植物的枝干坚硬,有的植物的枝干特别柔软。

(√)

16、花开五颜六色,它的形状也各式各样。

(√)

17、荷花、睡莲属于水生植物。

(√)

18、丝瓜、菊花、水稻都是草本植物。

(√)

19、桃树和向日葵都是多年生植物。

(×)

20、树上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

21、金鱼是一种观赏鱼。

(√)

22、在干燥的地方可以捉到蜗牛。

(×)

23、蜗牛是吃菜叶的。

(√)

24、蜗牛的长触角尖端有眼。

(√)

25、蚂蚁的身体与蜗牛比较相似。

(×)

26、蚂蚁靠鼻子闻味。

(×)

27、蚂蚁长有四条腿。

(×)

28、蚂蚁有嘴,所以它们之间用嘴来说话。

(×)

29、蚂蚁是群体生活的小动物。

(√)

30、把馒头留给蚂蚁吃会干扰蚂蚁的生活。

(√)

31、每到下雨前,蚂蚁都会在洞穴口周围堆起很多土。

(√)

32、蝗虫是一种对庄稼有害的动物。

(√)

33、有些小动物不需要呼吸空气就能生存。

(×)

34、有些动物不需要水,例如蚂蚁从来不到河边喝水。

(×)

35、描述树的轮廓时主要从树干、树冠方面进行。

(√)

三、定标准给它们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家鸽螳螂海鸥斑马乌龟非洲象娃娃鱼蛇

大熊猫蜻蜓青蛙狼

天上飞的有:

家鸽、海鸥、蜻蜓、螳螂

水里游的有:

金鱼、娃娃鱼

陆地上走的有:

非洲象、大熊猫

陆地上爬的有:

乌龟、蛇

陆地上跑的有:

斑马、狼

四、比较兔子和萝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都是生物。

都能长大、都需要水、都需要空间生存、都需要营养、都能繁殖后代、都需要呼吸、都需要阳光。

不同之处:

兔子能运动,萝卜不能。

外形不同。

生活空间不同。

五、比较人和黑猩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吃东西、生孩子、会长大、会死亡、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需要水分、需要生存空间。

不同之处:

人会制造工具、人会说话、人能直立行走、人的身体没有那么多长的毛。

六、请你以蚂蚁或蜗牛为例,说说在观察小动物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蜗牛

(1)外形:

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头部有触角。

(2)生活习性:

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喜欢在夜间活动。

蜗牛靠齿舌吃食物,以植物为食,喜欢吃农作物的细芽和嫩叶。

冬天时会用黏液形成薄膜封住壳口过冬。

(3)对刺激有反应:

在蜗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时,它会收缩触角,遇到惊吓会缩进壳里。

蚂蚁

(1)外形: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小的身长几毫米,大的长几厘米。

颜色有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

(2)生活习性:

蚂蚁是动物中的大力士,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起。

蚂蚁食性杂,喜欢吃甜食和饼干。

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

它会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气味,或利用路途中的天然气味认路。

(3)特点:

把不是“一家”的蚂蚁放在一起,尤其是数目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起来,同窝的蚂蚁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七、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蜗牛用腹足底部的肌肉,前后做波浪状的收缩和蠕动,一伸一缩地缓缓地、轻柔地向前推进。

蜗牛的黏液对它的爬行部分起保护作用。

八、蜗牛是怎样出壳的

触角先出来试探一下周围有没有危险物,然后身体在慢慢出来。

九、往水盆里放三个瓶盖,搭成迷宫,蚂蚁在上面会怎样你得到什么启示

蚂蚁会在上面焦急的爬来爬去。

它的反应提醒我,别忘了送小动物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

十、动物、植物与人的比较。

不同之处:

动物能运动,植物不能。

人能说话、制造工具,动物和植物不能。

植物生长在士壤里,有根、叶、茎、花、果实。

动物大多生长在海里和陆地上。

相同之处:

都是生物。

都能长大、都需要水、都需要空间生存、都需要营养、都能繁殖后代、都需要呼吸、都需要阳光。

十一、请你有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和人的关系用下面的图表示出来

十三、.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要注意安全。

2、不要惊吓小动物。

3、不能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4、在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安静。

5、要获得大人同意。

6、观察后把小动物放回原处。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5、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水力发电)等都要用到水。

6、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7、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水)。

8、一般情况下,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9、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

10、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11、辨认水时,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舌尝)、(手摸)等方法。

12、地球上70%是海洋,30%是陆地。

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3%的淡水。

13、▲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暗河。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要比陆地面积大。

但是。

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存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14、如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15、地球上的淡水冰川占(76)%,浅层地下水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河流、湖泊占()%,水蒸气等占()%。

16、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这些主要都是由(人类引起的)。

17、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18、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相四周扩散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19、铺地砖的地面容易返潮是水的毛细现象引起的。

20、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21、树叶上的小水珠是球形的,是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

22、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23、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4、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25、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26、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7、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8、水有压力,水越深,压力越大。

29、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30、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31、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有:

用粉笔吸墨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潮湿的墙根。

32、水的压力:

水压力的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压力就越大。

33、水的浮力:

“曹冲称重”是利用浮力承载物体重量的原理。

34、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糖、盐、洗衣粉、奶粉能溶解在水里。

用搅拌、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3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呼唤地球儿女珍惜每一滴水。

36、被污染的水通常呈黑红、黑灰或暗褐等颜色,有腥臭等气味,水面上漂着油污、泡沫等。

37、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自觉保护自然水域不受污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生命的源泉。

(√)

2、最初的生命是在水中诞生的。

(√)

3、人类的生活不能离开水。

(√)

4、浇地、炼钢都需要水。

(√)

5、1000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约850克。

(√)

6、缺少了水,庄稼会变得枯黄,甚至枯死。

(√)

7、没有水,骆驼也会一直生活下去。

(×)

8、地球上的水永远都用不完,所以我们可以随便使用。

(×)

9、水的颜色有蓝色、绿色和红色。

(×)

10、水的味道稍微有点甜。

(×)

11、水是白色的。

(×)

12、液体无论放在什么容器里它的面总是平的。

(×)

13、辨别液体时,都要先尝一尝。

(×)

13、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

14、能流动是水的基本性质之一。

(√)

15、水流动的快慢与水滴的大小有关。

(√)

16、水和玻璃一样是透明的。

(√)

17、用手摸不能够识别一种液体。

(√)

18、在正常人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19、观察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三、你会答吗

(一)毛细现象:

(会“爬”的水)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相四周扩散的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的越高。

1、纸巾浸入红色的水中有什么发现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纸巾会变红。

纸巾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红色的水吸上来。

2、粉笔吸墨水后你有什么发现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粉笔会变黑。

粉笔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墨水吸上来。

3、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砖块中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4、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毛巾吸水、棉布吸汗。

(二)水的表面张力:

(会“团结”的水)

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

1、往一元硬币上滴满水后,你有什么发现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一元钱硬币能容纳50滴水。

这是水的表面张力。

2、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再入物体吗放入很多回形针后。

你发现什么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能。

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杯子里的水不会溢出。

这是水的表面张力。

3、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草上的露珠。

水面上溅起球状的水滴。

水蝇落在水上。

(三)水的压力:

(会“喷射”的水)

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来自各个方向。

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压力越大。

1、用钉子在一个塑料瓶的侧面从上向下扎三个等距的一样大小的孔,用胶布贴上,装满水,然后撕去胶布,观察水流。

水会喷射出来。

最上面的小孔喷出的水最近,最下面的小

孔喷出的水最远。

瓶子抬高后,水流距离不变。

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流距离变近。

说明水的压力与水深有关:

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压力越大。

2、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消防队员灭火时,使用高压喷水枪。

(四)水的浮力:

(会“托举”的水)

水对物体向上“托举”的力。

1、把底部粘有橡皮泥的小烧杯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是谁把小烧杯托起来的。

说说加入砝码,水位的变化。

小烧杯不沉是橡皮泥受到浮力的缘故。

加入50克的砝码大烧杯水位上升了50毫升,小烧杯下沉一部分,说明水的浮力与物体重量有关。

如果物体重量大于浮力,物体下沉;物体重量小于浮力,物体上浮。

2、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船浮在水面、曹冲称象

(五)溶解现象: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

这种现象叫溶解。

1、能够溶解很多物质,如:

(食盐、白糖、洗衣粉、红糖、奶粉等)

2、关于溶解,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至少提出三个问题)你怎么猜想

问题:

(1)、奶粉能溶解在水里吗能

(2)、物质溶解后水面会上升吗不会

(3)、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加热使温度高、搅拌、

(4)、面粉能溶解在水里吗不能

(六)、有一杯醋或白酒、一杯牛奶、一杯糖水、和一杯冷开水和盐水你怎样区分它们呢

(1)先用眼看,白色的那杯是牛奶;

(2)剩下的三杯用鼻子闻,有气味的那杯是醋或酒;

(3)剩下的用舌头尝,甜味的是糖水,咸味的是盐水,没有味道的是冷开水。

四、问答:

1、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用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

胡萝卜含的水多。

我可以拿相同重量的胡萝卜和土豆用榨汁机把它们的汁榨出来,然后称一称重量。

2、怎样证明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一盆花,经常浇水它会长得很好。

短时间连续一周不浇水,它会慢慢的发蔫,马上浇水不一会就会直起来。

继续不浇水,它还会慢慢发蔫,持续不浇水,花会渐渐发黄,干枯、最会死亡。

所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3、关于水你知道什么

人需要水,没有水就会渴死。

小鸟需要水。

花、小草、庄稼需要水。

洗衣服需要水。

地球上的淡水很少。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水的特点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

水有:

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溶解性。

5、怎么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的

意思是说:

可以饮用的淡水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节约用水,到水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地球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生命的存在。

6、动植物和人的生长为什么离不开水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水力发电等都要用到水。

所以,没有水,所有的生命都会停止。

7、利用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事情

把洗衣粉溶解在水里洗衣服。

把高锰酸钾溶解在水里消毒。

把奶粉溶解到水里宝宝喝。

8、生活中浪费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