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08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docx

电动葫芦吊装专项方案

浙铁大风DMC检修用电动葫芦吊装方案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浙铁大风MDC检修用电动葫芦吊装

业主:

浙铁大风化工

位置:

中国宁波市镇海区

 

0

10.11.

周玉峰

版次

DATE

日期

PREP’D

编制

CHK’D

审核

APP’D

同意

APP’D

DATE

CLIENT业主

一编制依据

(一)现场实地勘察情况

(二)现行相关国家、行业、企业标

1准建筑施工安全监测标准《JBJ59--99》

2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过程《ZZ-0.6(91)》

3《GB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4《GB8918-关键用途钢丝绳标准》

5《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养护、维修、安装、检验和报废》

(三)以往相关同类工程施工和管理经验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在DMC装置顶楼60米高检修电动葫芦,因为工作时间较长已经磨损无法使用。

现将新购置电动葫芦吊装至60米处更换原有旧电动葫芦。

(二)吊装工序步骤图

卷扬机就位

固定滑轮

穿钢丝绳

用吊带稳固吊物

装卸扣稳定吊点

挂好钢丝绳

吊装

吊物提升至55米7层平台以上

用倒链接替卷扬机把吊物放置7层平台

用两个倒链把吊物提升至安装高度

安装检修电动葫芦

完成吊装及安装

(三)吊装及安装组织结构图

项目经理

安全员

起重司机

起重指挥

安装人员

三施工准备

(一)工机具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卷扬机

3T

1

2

滑轮组

3.2T

2

3

倒链

3T和5T

2

各一个

4

吊带

3T*6M

4

5

吊带

2T*2M

4

6

卸扣

3T

4

7

撬杠

1M

2

8

管钳

2

9

扳手

若干

依据需要

10

麻绳

1

(二)人员准备

序号

人员配置

姓名

数量

1

主管

***(项目经理)

1

2

队长

***(施工队长)

1

3

起重指挥

***(专业起重工)

1

4

卷扬机操作员

***

1

5

钳工

***

1

6

辅助工

*********

3

7

安全员

***

1

8

观察人员

***

1

9

累计

10

四吊装工艺步骤

(一)吊装前准备

吊装前对吊装区域设置警戒区和警戒人员维持吊装秩序,并对吊装人员进行工序交底,统一吊装信号,经过信号以确保各操作岗位动作协调一致,达成安全施工。

指挥信号应落实实施《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要求。

起重吊装时起重工用对讲机加手势进行吊装作业指挥,指挥信号传输程序为:

总指挥、岗位指挥、操作者。

卷扬机操作员操作前要检验作业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查看影响起重作业障碍原因,检验配重状态,确定卷扬机各工作装置状态;查看吊钩、钢丝绳及滑轮组倍率和被吊物体是否匹配;检验卷扬机技术情况,尤其应检验安全防护装置工作状态。

同时,观察各部部件状态是否正常,上方和下方两个滑轮组固定是否安全牢靠,钢丝绳是否正确穿入滑轮组滑轮内;上方接替卷扬机两台倒链挂点是否牢靠。

各部分功效正常时方可正常作业。

(二)吊件吊点确定

电动葫芦总长度3.1M,将吊钩固定在中间位置后两头重量基础一样,用两跟3T*6M吊带在电动葫芦两头成大约60°角固定并找到使吊件平衡吊点。

找到吊点后检验各部件绑扎情况,检验无误后系上溜绳(麻绳)准备起吊。

(三)起升操作

起升操作时要严格做到“十不吊”,即:

(1)起重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2)超负荷不吊;

(3)工件紧固不牢不吊;

(4)吊物上有些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7)斜拉工件不吊;

(8)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

(9)小配件或短料盛过满不吊;

(10)棱角物件没有采取包垫等护角方法不吊。

起升操作时检验滑轮倍率是否适宜,配重状态和制动器功效,倍率改变后滑轮组须保持吊钩旋转轴和地面垂直;被起吊物件重量不得超出起重机所处工况许可起吊重量,起吊较重物件时,先将其吊离地面100mm~200mm,然后查看制动、起吊索具及整机稳定性等,发觉可疑现象应放下被吊物,认真进行检验,判定为无危险后再进行起升作业,起升操作应平稳,不要使机械受到冲击;在起升过程中,假如感到卷扬机有倾覆征兆或存在其它危险期时,应立即将被吊物降落于地面上;即使起重机上装有高度限位,起升操作时也要注意预防钢丝绳过卷。

(四)将吊件放置安装位置

卷扬机将吊件提升至DMC7层平台以上卷扬机停止上升,用提前准备好一台5T倒链吊钩挂在吊件吊点上,挂好吊钩倒链慢慢提升卷扬机点动下降,直至吊件重量完全作用在倒链上。

拆除卷扬机上卸扣,将吊件放置在7层平台上。

吊件放置稳固后拆除5T倒链,用两点吊装法分别用5T和2T倒链,使用吊件两端吊点将吊件提升至安装高度并完成安装。

五受力分析

(一)吊件重量

经计量电动葫芦长度L=3.1M重量T=1.2T=1200Kg

(二)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

(1)本工程使用卷扬机配套钢丝绳技术参数

D=Φ16(钢丝绳直径)

n=6*19+1IWR(钢丝绳规格)

d=1.0(钢丝直径)

P=1800Mpa(抗拉强度)

K=5.5(钢丝绳使用电动卷扬机机械传动中型重量其安全系数)

Q=0.85(多股捻制钢丝绳破断拉力折减系数)

(2)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

Fb(破断拉力)=π*d2/4*P*n*Q/9.8

=(3.14*1.0*1.0)/4*(1800*6*19*0.85)/9.8

=13971.4(Kg)

F(许应拉力)=Fb/K=13971.4(Kg)/5.5=2540.25(Kg)

(三)受力比较

F(许应拉力)=2540.25(Kg)>电动葫芦最大重量=1200(Kg)

结论:

本卷扬机配套钢丝绳能安全起吊本工程所需起吊电缆。

(四)电动机功率负荷分析

电缆最大重量:

G=1200Kg*9.8N/Kg=11760N

每分钟受力方向移动距离:

S=3M

起吊有功功率:

P0=G*S/T*1000=11760N*3M/60s*1000=3.53Kw

卷扬机配用电动机功率P=5.5Kw

结论:

P>P0,本卷扬机配用电动机能安全可靠使用。

其它吊装工具及设备载荷能力显著高于吊件重量无需再进行受力分析。

六卷扬机安全操作方法及规程

(一)作业前准备

1、安装时,基座平稳牢靠,采取4颗Φ14配套地脚螺栓穿通地板拉紧固定,丝头带平垫、弹簧垫和双螺帽;

2、操作人员位置在放置卷扬机处,指挥人员在DMC7层平台处指挥。

3、作业前检验卷扬机和地面固定是否稳固和摇摆,检验电动机扇叶防护罩是否正常无松动,检验控制电缆线路是否完好,检验控制电缆线路是否悬挂于墙体上,检验接地线是否完好并同设备接触牢靠。

4、作业前检验卷扬机制动装置是否动作灵活,检验刹车片是否完好。

5、作业前检验钢丝绳是否有断股和松捻现象,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需排列整齐,检验钢丝绳、滑轮运转情况,并必需添加润滑黄油。

6、作业前安装使用导向滑轮地板上采取闭口式地滑轮,槽钢横担上采取吊式闭口滑轮。

7、作业前检验卷扬机卷筒旋转方向应和操纵开关上指示方向一致。

8、滑轮位置是否和卷筒轴心线垂直。

9、作业前检验卷扬机安装位置、钢丝绳拖动位置、滑轮安装位置不得有障碍物。

10、控制箱采取设备配套专用控制箱,明装壁挂牢靠固定,距离设备及起吊支点距离不超出3M,其电源就近从施工临电三级配电箱引入,电源线缆采取三相五线(YZ-5*6)橡皮绝缘软电缆,控制箱及其门盖可靠接地。

作业前检验内容中有不符合要求必需修整完好后才能开始吊装作业。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

1、卷筒上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觉重合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

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绳。

钢丝绳不许放完,最少在卷筒上应保留三圈。

2、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出10%时,应予更换。

3、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

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

4、作业中,电缆起吊点位置、卷扬机起吊位置、中间楼层每间隔2层一专员累计3人组成一个指挥操作系统,每人配对讲机和手电筒各1个,指挥系统人员同吊起物保持良好能见度,卷扬机电控箱设一个人专职负责操作,司机、指挥员亲密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

5、卷筒钢丝绳缠乱时,必需由两人配合缠绕,其中一人操作,一人在5M以外用手引导,严禁一人用手、脚引导缠绕,预防把手或脚绞进去发生事故。

6、作业中如遇停电,立即切断电源。

(三)作业完成后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应断开电源,锁好开关箱。

2、提升吊笼或物件应降至地面,清整场地障碍物。

3、每隔两天有安全员进行检验。

 

七施工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适用于本方案检修电动葫芦起吊过程人员受伤非正常情况。

(二)救援组织机构

现场项目部成立应抢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责任工长任副组长,和内业资料员、材料保管员、各专业工长组成应急联动领导小组。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

相关责任人联络电话:

***********

1、组长:

(项目经理):

***

2、副组长:

(责任工长):

***

3、组员:

(内业资料员):

***

4、组员:

(材料员):

***

5、组员:

(总监护员):

***

6、组员:

(监护员):

***

各小组组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协调,相互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开展救助工作。

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资金、人员、设备及场地占用。

配合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突发事件起因调查处理,施工现场全部些人员应熟悉报警电话(如110、119、120等)。

施工期间,人员如有变动,接任人员自然接替其相关工作。

(三)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联络汇报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相关领导机构,全方面协调施工场外相关救援事宜和施工现场各责任小组组员救援秩序。

2副组长关键配合组长指挥,全方面负责现场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勘察,统计;为应抢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3内业资料员关键负责事故第一现场抢救指挥,确保现场救援通道通畅、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二次安全事故等事项。

4材料保管员关键负责救援车辆、物质和救援资金立即到位。

5专业工长、监护员关键组织下属作业人员全方面参与救援行动,抢救现场伤亡人员和财产;组织开展事故人员自救,确保自救工作立即、快速、有力,等候救援;并配组长、副组长指挥工作。

(四)事故应急处理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张宗保)应根据本项目部事故应抢救援预案采取主动有效抢救方法,事故关键责任人(杨海银周玉峰)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2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抢救援小组组员对事故进行快速评定后,立即由应抢救援总指挥(组长)开启应抢救援预案令。

3事故应抢救援预案开启后,各小组组员要快速抵达事故第一现场,并按其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

快速集结队伍,携带必需救援设备器材,赶赴救援现场实施救援;立即、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率、降低事故损失。

4参与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要求,采取安全防护方法,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5应抢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方法预防事故扩大,设专员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严禁人员未经过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

经相关部门认可后方可恢复施工生产。

(五)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

要同时做好四件事:

(1)立即向上级汇报

(2)抢救伤员

(3)排除险情、阻止事故蔓延

(4)保护好事故现场,必需有组织、有指挥和有秩序地进行,以避免乱中犯错。

2在事故责任人未抵达现场之前,当初在事故现场最高等级责任人应负担起应急处理组织和指挥工作。

此时,要做好事有以下4件:

(1)阻止惊慌混乱

(2)将人员快速撤离危险区域

(3)抢救伤员

(4)在急需并有把握情况下进行排除险情和阻止事故蔓延工作;在抢救伤员和进行排险工作时,一定不要招致伤害扩大,责任人到场后,立即如实汇报情况。

3责任人到场后,应快速了解情况和组织安排,指挥向上级汇报、抢救、排除和保护等4项工作进行。

指挥人员头脑一定要冷静,杜绝指挥失误。

4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和阻止事故蔓延工作必需在统一指挥下进行。

进行时应对可能引发新危险做出防护安排,必需采取“先保险、后抢救、再排除”严格要求和作法,以确保抢救和排险人员安全。

5严格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依据。

要求现场多种物品位置和状态保持原样。

因为抢救伤员和排除需要而必需给予移动时,应安排专员做出原状标志并拍照统计,必需采取一切可能方法,预防人为或自然原因对事故现场破坏。

6清理现场必需在事故调查组确定取证完成,并完整统计在案后方可进行。

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私自清理现场。

(六)事故汇报、调查和处理

1事故汇报内容应包含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分析、伤亡人数和采取应急方法。

(1)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汇报项目领导或主管部门。

(2)发生轻伤事故,当事人或发觉人应立即汇报项目经理、责任人工长、专业工长、总监护员:

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汇报外,各岗位管理人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由上级主管领导向安监站、建委,事故单位填写《工人职员伤亡事故记录表》后报企业质安部。

2事故调查

(1)轻伤事故及通常事故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于三日内将《工人职员伤亡事故记录表》后报企业质安部。

(2)重伤事故由企业生产副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与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3事故处理

在处理事故时,应根据“四不放过”标准进行,预防类似事故发生,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方法提议,应先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理,并把处理意见报企业质安部或其它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