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51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经济学复习.docx

生态经济学复习

生态经济学复习提要

1、从农业生产的运动过程看,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物和植物其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农业生产的这一基本自然特点告诉我们,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

2、排污收费是指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放者,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征收费用。

3、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游憇价值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4、能值是指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

5、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

6、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7、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

8、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三个方面。

9、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出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称为SEEA体系_。

10、能量沿生态系统食物链流动和转换时,能流量逐级减少,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的10%。

11、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12、野草茂盛,光能利用率提高不属于生态经济系统失调。

13、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优先顺序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4、人在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1、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两重性

从生态意义来说,人首选是一个消费者,这是无条件的。

他利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产品。

满足自身新陈代谢的物质能量要求。

同时人不象绿色植物那样,能够制造自身需求的第一性产品,因南它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生产者。

人的这种两重性说明,他既是生态系统计的一员,又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员。

尽管他具有高超的调控事物的本领,但他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这是探讨人在生态经济调控机制的主导作用的前提。

2、人在调控机制中的作用

不同的人群组织和团体,在对系统的调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起的作用也不同。

决策---决策机构

执行—执行机构

操作—操作机构

调控机制的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层次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整体功能。

但决策机构是最重要的。

15、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区别是利他性。

16、用来松土的蚯蚓属于增益环。

17、农村与城市的划分,习惯上也是按居民的数量来确定的。

18、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环境一般称为地理环境。

19、提出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是:

系统生态学家奥多姆。

20、能量沿生态系统食物链流动和转换时,能流量逐级减少,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的10%。

21、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主体的,与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有关的一切外界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体。

22、经济效率的概念也叫做有效配置和帕累托效率。

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过程,正是这两个过程使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之间和各种成分之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

24、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目的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

25、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类型:

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类型;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类型;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类型;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类型;农渔禽水生生态系统类型;山区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系统类型;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湿地生态工程;庭院生态经济系统;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

26、生态经济消费的意义: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节约资源并减少废物的产生;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

27、目前生态经济学的重要流派

停滞派(零度增长论)

观望派(无关论)

乐观派(科学会找到答案)

主流派(可持续发展论)

28、生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中的投入产出表包括:

中间产品交流表、直接消耗系数表、完全消耗系数表、最终产品系数、扩展的投入产出表。

29、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有:

互利共生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同步运行原则、立体布局原则、最大功率原则。

30、产品生态定义即根据生态系统安全与人类健康标准,选择未来生态产品的生态环境特性指标。

31、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目的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

3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能源可持续利用;利用多种能源,如风能发电、太阳能利用、地热能等。

(2)发展循环经济:

具体体现在:

企业层面上,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

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物质集成和信息集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3)、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措施有:

明确产权、完善管理机制、适当授权、综合管理。

(4)开展生态国际贸易。

33、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遗传价值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34、低碳经济特征?

:

1.经济性?

——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经济?

?

?

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

二是?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

下降。

?

?

?

2.技术性?

?

——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全过程的低CO2排放?

产品和工程技术;?

CO2的捕集,重复利用和埋藏的技术?

开发,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

?

?

3.目标性?

——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

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

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

?

1.调整经济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的产业结构;?

2.全面实现用能技术的先进化,通过多种政?

策措施大范围普及先进高效技术;?

3.全面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使可再?

生能源和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占据重?

要位置;?

4.全民参与,改变生活方式,寻求低碳排放?

的消费行为;?

5.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

35、城市居民的数量决定着城市的规模和等级。

36、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37、生态经济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38、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经济学家鲍尔丁

39、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清洁生产工具有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其中使用的最早和最多的工具是:

清洁生产审计

40、SWOT分析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

41、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42、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包括三个阶段:

勘探、开发、采集。

43、可再生资源是指具有繁殖和生长能力的资源。

44、土地资源属于再生资源

45、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46、专家珍主断的步骤。

第一阶段:

事先列出调查提纲,明确调查内容,及涉及的范围。

特别要在提纲中,向被调查向被调查人说明这项调查的意义,被调查人应就哪些问题事先谁备材料和意见。

第二阶段:

经过讨论,要鼓励专家尽可能广泛发表意见,提出若干个诊断方案。

认真分析各种意见,不能轻易肯定或否定。

第三阶段某些论据不明确的诊断意见,可与诊断人商榷,亦可组织专题讨论。

第四阶段:

综合意见。

对种种诊断意见进行综合,综合时要简单明确,注明论据,对于某些论据不明确的诊断意见,可与论断人商榷,亦可组织专题讨论。

第五阶段:

把综合意见再交给大家讨论,最后找出一致比较接近的诊断方案,予以实施。

47、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混合而成的复合系统。

48、人口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和体现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

49、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应。

50、生态经济结构方式?

生态经济结构方式就是生态经济要素的配置方式。

?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

?

根据生态系统立地形式考察主要有四种类型:

?

平面结构:

农一林一牧一渔等?

立体结构:

山顶种马尾松林,山腰种植杉木林,山底种植果树等经济林,山沟经营养殖业?

平面网络结构:

农、林、牧、渔各业相互交错形成网络连接的关系?

立体网络结构(采取果—粮—油—畜—药—渔—工多层次立体网络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

51、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52、十分之一定律是指能量沿生态系统食物链流动和转换时,能流量逐级减少,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的10%。

53、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遗传价值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54、生态经济结构演变的四种类型?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生态?

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依次出现了四种类?

型:

?

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

2、传统型生态经济结构?

3、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

4、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

55、鱼稻结构 这种立体结构类型,属于混合结构

56、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57、太阳能(Solarenergy):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是支撑人类生命和财富的低熵的长久来源。

58、生态经济是将以往那种“资源—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形态转变为_资源---产品----再生资源_循环流动的经济系统。

59、Hubbert曲线(Hubbertcurve):

描述随时间变化不可更新资源累积开采状况的曲线。

每年曲线的垂直距离就是当年的总开采量。

曲线下方的总面积表示总储量。

典型的曲线是钟形的,从0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后,再降到表示资源枯竭的0。

60、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

特定人口中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指标。

基尼系数为1表示完全不平等(一个人拥用所有物品),系数为0表示分配完全平等。

61、生态系统结构(Ecosystemstructure):

指构成生态系统的动植物个体和群落,它们的年龄、空间分布及当前的非生物资源。

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的相互作用创造了生态系统功能,是巨大的复杂系统新出现的属性。

62、生态金字塔-----逐级向上营养级的能量呈阶梯状递减,于是形成一个底部宽,上部窄的尖塔形称为(能量)“生态金字塔”。

63、生态经济产业是一种按照循环经济、_生态系统、__产业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

64、可再生资源是指具有___繁殖__和___生长能力__的资源。

65、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涵义可以简单概括为:

物质、能量、资金的高效低耗(输入部分)、优质高产(输出部分)和无污染(环境质量)的状态。

66、生态经济的临界值(容量值)包括资源容量和环境容量。

67、生态产品评价就是根据_生态诊断_的结果,参考产品生态指标体系,提出改善现有产品环境特征的途径与具体技术方案。

68、生态产品评价的内涵就是根据生态诊断的结果,参考产品生态指标体系,提出改善现有产品环境特征的具体技术方案,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新产品,对这一生态产品设计方案重新进行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工程模拟,并对该方案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与参照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途径与方案。

69、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

人类社会的扩张、贫穷和落后、人类选择的发展模式、政策失效、制度失败等。

70、品种改良属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途径中的生物岗控

71、在人类处在生态需求的阶段下,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是人与自然和谐型。

72、“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人和谐。

73、物质流区别于能量流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循环。

74、由于养育孩子,父母不能在抚育孩子期间外出挣钱,因而失去了这部分打工收入,这些收入属于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

75、水资源属于再生资源

7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资源管理实际是人类的一种被动选择。

77、关于人与自然,庄子提出了:

因任自然说。

78、用秸秆养蝇蛆、再用蝇蛆喂鸡,这种情况下,蝇蛆属于增益环。

79、中国淡水人均占有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80、棉花与花生间作属于高矮间作型。

81、生态与经济的高度统一主要体现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82、从农业生产的运动过程看,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物和植物其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农业生产的这一基本自然特点告诉我们,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

83、野草茂盛,光能利用率提高不属于生态经济系统失调

84、人作用在自然生态环境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凝结为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的乐观派认为,能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是科学技术进步。

85、历年间连续年际间递增率>5%,则属于持续增长。

86、食物链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化效率平均起来大约为10%。

87、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系统是封闭系统。

88、从实质上讲,自然资源的管理内容包括权属管理和利用管理。

89、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后,一般能够自我恢复,这种调节是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的。

90、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被后人称为“零增长”理论。

91、生态经济要素的连接媒介?

是科学技术链和投入产出网

92、循环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在可持续发?

展的思想指导下,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

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

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

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

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93、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94、区域生态经济要素合理配置的标准是稳定性、高效性和_持续性_三大优化标准。

95、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96、最小因子定律是指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中,供给量最少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97、非生物资源(Abioticresource):

不可再生的非生命资源,包括石油、矿产、水、土地、太阳能。

98、仿照生态系统的立体网络格局来配置生态经济要素,使各个要素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依存.彼此协调.互利共生。

99、生态经济平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相统一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100、生态效益的概念:

?

?

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于生态系统,对生态?

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诸因素、进而对整?

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

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提供的有益效果。

即: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投入一定的耗费后,?

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的对人?

们有用的各种自然效应。

101、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102、自然资源公有的弊端: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公有制下,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不具有完整的、不受限制的权能,其产权关系都是残缺陷的。

1、易造成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浪费

在公有制条件下,每个人对自然资源具有相同的使用、开发并从中获得利益的权力。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而无需付出任何费用,那么资源必然会被过渡使用。

2、易加大环境治理难度

在公有产权下,任何一个资源使用者都不具有完整无残缺的权能。

这便是常见的对公共污染和破坏的责任不明,在治理中推诿、扯皮的主要根源。

3、易造成资源管理低效

公有制中自然资源管理权是由国家或集体所选择的代理人来行使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管理的复杂程度起来越高,导致相应机构日益庞大臃肿,而因为自然资源存在多宜性和地区差异性特点,使各机构不可避免地出现权限的重叠交错,降低了效率。

4、易加大资源管理成本

机构庞大、权力异化使社会成本加重。

5、易抑制综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积极性

在公有制下,每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都无法排斥同一共同体内的其他人来分享他向资源投劳的果实,即搭便车,因而造成了公众对公益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缺乏热情。

103、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主体的,与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有关的一切外界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体。

104、经济系统是指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下的组合。

105、可再生资源是指具有繁殖和生长能力的资源。

106、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所生存的陆地、海洋和其他水体生态系统和生态复合体中所有生存的生物数量、种类和变化。

107、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08、生态经济系统中区域经济要素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

在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进行初建或重组过程中,既要考虑资源导向性又要适应市场导向性,选择比较利益最大的产业、行业,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做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保护。

适度规模原则:

一方面生物群落生长量在无机环境容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配置使产业部门和社会群落的规模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要素配置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消除“瓶颈”限制。

同步运行原则:

配置过程中,时间上应坚持使各个要素的生态经济序同步的原则,即达到要素组合的同步状态。

立体布局原则:

仿照生态系统的立体网络格局来配置生态经济要素,使各个要素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依存、彼此协调、互利共生。

最大功率原则:

根据最大功率原则对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设计和对要素进行配置,使系统能够满足一切所需,以产生最大功率。

109、绿色贸易壁垒的两个环境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110、生态经济消费的意义: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节约资源并减少废物的产生;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

111、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

112、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草原植物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生产者效率较低

113、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14、循环经济是指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4R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无害化);重组化。

115、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在提供生命支持功能方面,多样性系统有助于环境功能的发挥。

从生产投入来看,动、植物种群是许多有用产品的原材料,如制药业、纺织业和食品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是生物技术今后赖以发展的基础材料。

多样性的基因库是抵抗生态崩溃的保障,多样性越高,抵御环境压力和发生适当的演化能力越强。

116、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同步运行原则、立体布局原则、最大功率原则。

117、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

基本矛盾:

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

1.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2.经济系统的废弃物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118、经济系统就是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_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下的组合。

119、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企业层面、_区域层面_和__社会层面__三个层面上。

120、现在学者提出的对GDP的改革是将在经济发展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计算在内,称为_绿色GDP的核算。

121、不可更新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

对人类有用的低熵物质或能量,以固定存量的形式存在,其数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包括矿物资源、化石燃料和化石蓄水层。

因为淡水在水文过程中进行自然循环,所以没把它归为不可更新资源。

122、宏观配置(Macro-allocation):

资源在市场和非市场的物品和服务间的配置。

123、微观配置(Micro-allocation):

在私营部门内的资源配置,与在私营和公共部门之间的配置相对应,

124、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25、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指做出一种选择所放弃的最佳替代方案的收益。

126、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

关贸总协定的继任组织,寻求国际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推进全球化进程。

127、生态效益的基本特征

?

1)多样性?

?

?

(2)社会公益性?

(3)长远性?

(4)多层次性?

(5)不确定性?

128、生态足迹是一种可以将全球人口、收入、资源应用和资源有效性汇总为一个简单、通用的进行国家间比较的便利手段——一种帐户工具。

129、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

1、自然资源产权的原始共有阶段

2、自然资源产权的封建所有阶段

3、自然资源产权的社会主义公有阶段

130、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包括三个方面: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131、简述实现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的兼容协调途径?

从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上看,包括四个方面:

?

1、对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2、向自然的索取要节制,而不是滥用;?

3、对资源的利用要充分而不是浪费。

?

4、反对粗放经营,提倡集约经营。

132、列举生态经济产业的原理:

生态位原理;竞争共生原理;反馈原理;补偿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育原理。

133、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类型:

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类型;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类型;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类型;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类型;农渔禽水生生态系统类型;山区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系统类型;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湿地生态工程;庭院生态经济系统;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

134、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稳态

135、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谈谈生态经济系统中区域经济要素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

在对区域生态经济要素进行初建或重组过程中,既要考虑资源导向性又要适应市场导向性,选择比较利益最大的产业、行业,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做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保护。

适度规模原则:

一方面生物群落生长量在无机环境容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配置使产业部门和社会群落的规模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要素配置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消除“瓶颈”限制。

同步运行原则:

配置过程中,时间上应坚持使各个要素的生态经济序同步的原则,即达到要素组合的同步状态。

立体布局原则:

仿照生态系统的立体网络格局来配置生态经济要素,使各个要素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依存、彼此协调、互利共生。

最大功率原则(1分)根据最大功率原则对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设计和对要素进行配置,使系统能够满足一切所需,以产生最大功率。

13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