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85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实施报告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地球上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已知昆虫种类达180余万种,中国已知有33万种;对于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世界各国已开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而目前在我国能够形成产业的仅有传统的桑蚕及蜜蜂两个昆虫种类。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赶上世界昆虫产业化的潮流,保持昆虫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主导地位。

  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原为一种仓储害虫。

黄粉虫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其蛋白质含量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

具有生长快、繁殖系数高等特点。

其主要食物为麦麸、农作物秸秆糠粉及废弃蔬菜等。

  农业大学自1994年进行“黄粉虫新品种选育、繁育、工厂化规模生产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研究,历经6年时间,以在全国各地搜集的黄粉虫种质资源为基础,经过选育、杂交培育出3个黄粉虫新品种(GH—1、GH—2、HH—1,已注册“神虫”商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繁育、工厂化规模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基础研究。

该成果于1999年11月5日通过由省农业厅主持的专家鉴定,于“2000年中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

  黄粉虫规模生产及产业化项目是农业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科研项目,其基本容是:

充分利用和转化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减少能源浪费,净化生态环境,生产动物性高蛋白饲料等产品,促进畜牧业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并生产农用有机生物肥料,促进农业发展,进而对黄粉虫新品种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

该项目目前在完成新品种选育、试验室繁育、工厂化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正在向产业化深度加工方向推进。

  一、黄粉虫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黄粉虫规模生产及产业化项目属新型高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环保产品,是国家制订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列为重点支持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和生产的产业、产品。

是中华人民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1998年第6号令《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重点鼓励和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

符合《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及重点方向指南》中的优先发展的产业、产品。

  2.开辟了利用和转化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新途径。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生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秧蔓5~6亿吨,用作大牲畜饲养消耗不足20%,用作烧柴的不足10%,其余均被当场焚烧或长期堆积自然腐烂,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阻碍交通,阻挡河道,污染环境。

利用和转化这些有机废弃物,并使之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盼望。

省年产农作物秸秆废弃物8000万吨,如全部利用养黄粉虫,农民售柴草增收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而取得的环保及生态效益则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也可以作为黄粉虫饲料成分加以转化和利用。

  3.开辟了新的蛋白质来源途径。

黄粉虫素有“动物蛋白饲料之王”的美誉,通过工厂化生产,可提供大量优质动物性蛋白质,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黄粉虫脱脂提油后的虫粉蛋白质含量达到70%,再经提取壳聚糖(甲壳素),可高达80%的蛋白含量,不但能够替代进口优质鱼粉,而且完全可以食用。

  我国蛋白质资源供应量仅可满足需求量的40%左右,黄粉虫工厂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可为缓解畜牧业发展与蛋白质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作出巨大贡献。

  4.可提供高效优质生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黄粉虫粪便经化验分析含氮3.37%,磷1.04%,钾1.4%,并含锌、硼、锰、铁、镁、钙、铜七种微量元素。

施用以虫粪为主要原料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增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市场上真正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产品供应量不大,而且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不能满足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以虫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高效生物有机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此外,虫粪作为猪饲料成分,饲喂效果良好。

  5.大面积推广,可形成新型产业,增加就业门路。

本项目的饲养工艺比较简单,易于向农户、城镇推广。

以户养为例,每生产5吨成虫可增加3个就业岗位。

形成产业后可有效缓解农村和城镇就业压力。

  6.深度开发形成的系列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本项目深度开发以虫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变压器用油、高级食用油;以虫蜕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壳聚糖及以鲜活虫体诱导产生的溶菌酶,由于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均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7.项目单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根据工厂化小规模饲养(年产60吨)核算,成虫吨成本3440元,一期工程企业可获税后利润3825万元。

销售利润率33%,若市场销价降低30%,仍可获得较可观的利润。

因此,该项目无论从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分析,建设开发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为昆虫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开创例。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转化利用基础,生产虫便质高效生物有机肥、重返农业生产领域;利用高蛋白虫粉加工成饲料、重返畜牧业领域;自身形成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不断向高科技产品的开发迈进,将成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开发利用昆虫这一古老生物资源的例。

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黄粉虫工厂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是必要、可行的。

  二、产业关联度分析

  黄粉虫产业化开发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资源昆虫行业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全世界已知昆虫种类180余万种,中国有33万种。

就全世界而言,对于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相当不够,目前我国昆虫资源产业仅有传统的桑蚕及蜜蜂两种。

黄粉虫工厂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提高良种繁育、规模生产和产品深加工技术,在国外处于领先地位,使黄粉虫资源开发成为继桑蚕、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新型昆虫产业,同时,为秸秆转化开辟新途径,对畜牧业、种植业的绿色生产及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依托的技术成果、水平及来源

  1.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

  本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是由农业大学研究开发的。

通过了由农业厅组织的鉴定,该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容:

  

(1)选育出了个体大、繁殖系数高、饲草转化率高、生长快的三个黄粉虫新品种;

  

(2)组装了适于农村广大农户养殖的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包括技术路线及基本技术参数的确定、设备仪器选型等);

  (3)对黄粉虫产品的深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已成功地开发出了虫油、畜禽鱼虾饲料、保鲜剂、生物肥料、低热值壳聚糖、溶菌酶等产品。

  2.项目技术的来源及水平

  农业大学系省重点高等院校,为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相继成立了动物营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饲料添料剂开发中心和兽医药品研究所,每年都有多项新科研成果供生产开发。

  本项目技术是由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自1994年开始在黄粉虫新品种的选育、工厂化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方面进行研究,于1999年11月5日通过了由省农业厅组织的“黄粉虫新品种选育、繁育、工厂化规模生产及产业化开发”鉴定。

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技术属国领先水平。

  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开辟新的蛋白资源的途径转向昆虫。

美国已开发了上百种昆虫蛋白资源,生产出了不同种类的昆虫食品投放市场,倍受人们青睐。

在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家庭的餐桌上,“昆虫菜”非常普遍,英国、西德一些昆虫食品开发商已开发生产了十几种“昆虫饮料”。

美国到1997年为止,已建立了12家国际及民间科研机构,从事昆虫的养殖及加工研究,形成了昆虫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科研体系。

英国、法国、西德已投资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昆虫资源的开发。

但以上这些发达国家对黄粉虫的养殖及产品加工研究进行的尚少,在养殖上大部分是民间的零星养殖,对产品的深加工研究还未起步。

  我国从1950年代由北京动物园自前苏联引进黄粉虫,经训养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但都是民间的自发养殖,科研人员没有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工厂化规模生产和产品的深加工工作。

  由此可看出,农业大学在黄粉虫科研及产业化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了国及国际的前列。

  四、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情况

  1.原材料供应

  建设一个年产黄粉虫50亿条,年产商品虫5000吨,带动农民年生产黄粉虫400000吨,年产虫油1000吨,年产蛋白饲料20000吨,年产壳聚糖1000吨的项目,养殖黄粉虫所需的秸秆约120万吨。

由当地农民提供即能完全满足需要。

饲料添加剂约用17吨。

深加工产品(变压器用油、高档食用油、壳聚糖、溶菌酶等)所需黄粉虫均由生产基地和农民养殖户提供。

  2.外部配套情况

  由于本项目生产场所可以分散在养殖基地、保健品厂、肥料厂和油脂厂等,项目所需的水、电、汽均容易满足需要

  五、产品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市场前景

  我国是饲养大国,也是饲料消耗和生产大国,饲料添加剂需求量巨大,据省饲料协会提供资料表明,蛋白饲料添加剂全国每年需求量为2000万吨,省为300万吨,目前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变压器油全国需求量为350万吨,省为15万吨,航空用油200万吨,食用油全国需求量650万吨,省为40万吨,生物肥为1000万吨,壳聚糖省为5万吨,上述产品供需均有一定缺口,可见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

  2.经济效益分析

  

(1)分析原则和方法。

  按照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规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项目财务评价,并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采用综合分析,统一评价的方法。

以黄粉虫体、商品虫、虫油、饲料、生物有机肥、壳聚糖开发生产的财务收入作为全项目收益;工程建设、设备仪器投资、运行管理成本等作为全项目的成本费用,以收益与成本费用之差作为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主要依据。

  

(2)项目建设期及经营期。

  本项目产品计算期为20年,其中前3年为建设期,从建设期第2年开始陆续产生效益,第4年进入达产期,整个达产期为17年。

  (3)项目收益估算。

  本项目产品由虫体及商品虫、虫油、饲料、生物有机肥、壳聚糖几部分组成。

其财务效益直接表现为上述几个组成部分的所获财务收入之和。

  a.虫体生产的销售收入。

该项目完成进入正常年份后,年产优质虫种50亿条,每条按0.0001元计算,则虫体年财务收入为50万元。

  b.商品虫生产销售收入。

年产商品虫5000吨,每吨价格为4000元,则商品虫生产年收入为2000万元。

  c.虫油生产销售收入。

年产以虫油为主要成分的变压器用油2500吨,每吨按16000元计算,则其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年产高档食用油7500吨,每吨按12000元计销售收入为9000万元;年虫油加工收入1.3亿元。

  d.饲料生产销售收入。

年产2万吨虫体蛋白饲料,其中高档鱼、虾开口饵料5000吨,每吨价格为5000元;鱼、虾养成饵料10000吨,每吨价格为4000元;珍禽养成饲料5000吨,每吨价格为4000元,则虫蛋白饲料销售收入为8500万元。

  e.生物肥生产销售收入,每吨生物肥价格为1200元,则生物肥生产销售收入为1200万元。

  f.壳聚糖生产销售收入按平均每吨6500元,年产1000吨年收入为650万元。

  经过上述测算,本项目年销售收入总计为2.54亿元。

  (4)总成本费用估算

  a.原料消耗单位成本费用。

本项目的原料消耗主要是商品虫工厂化实验生产、虫油及变压用油、饲料生产、生物肥生产、壳聚糖生产对不同原料的消耗。

商品虫生产消耗的原料主要是秸秆及麦麸等,虫油及变压器用油消耗的主要原料是幼虫体及虫油、添加剂等,饲料生产主要消耗的原料是幼虫体、玉米、麦麸及其它添加剂,生物肥生产消耗的主要原料是虫粪及添加剂,其原料的价格估算如下;秸秆每吨100元,麦麸每吨600元,虫体(干品)每吨4000元,虫油每吨10000元,虫粪每吨300元。

  b.项目正常年份原材料消耗费用为:

商品虫生产年消耗原料费用为225万元,黄粉虫变压器用油及食用油生产消耗原材料费用为6000万元,饲料生产消耗原材料费用为4874.5万元,生物肥消耗原材料费用1000万元,壳聚糖生产年原料费用为43万元。

  3.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完成后可形成黄粉虫养殖加工产业,开发出多种产品投放市场,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通过产业开发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安排下岗职工。

由于黄粉虫养殖业的发展,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还可以转化农业生产中大量秸秆,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运行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1)运行管理模式。

项目建成后,应实行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模式。

在统一布局、统一制订指标,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各分项项目按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

  

(2)运行机制。

本项目建成后,形成以深加工产业为主的拉动龙头,养殖基地为中转环节,农户分散饲养为社会转化力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农民养殖业和科技成果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示项目。

  (3)本项目特别适合限于经济综合开发选项。

集约化规模开发,有利于形成地区经济特色,便于统筹安排深加工项目和形成原料市场。

《省虫业协会通讯》2000年10月16日

黄 粉 虫 的 利 用

[作者:

 彤    转贴自:

 彤    点击数:

1593    文章录入:

hhxb]

     一、黄粉虫作科学实验材料

   在1970年代,科技界有关人士就发现黄粉虫好饲养,饲料易得,可作教学、科研的实验材料。

如节肢动物的解剖及对其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观察等。

在黄粉虫的饲料中加入微量染色剂,幼虫食用后染色剂可融于虫子体液中,可从幼虫背部看到黄粉虫血液的流动情况,从而了解节肢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及血液的循环过程。

   黄粉虫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可通过观察黄粉虫的生长过程、繁殖过程来了解昆虫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外部形态和部结构等。

应用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不仅给人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新型农药的研制要通过对害虫的药效的试验,黄粉虫则是最常用的仓库害虫代表。

由于虫源材料丰富,药效实验可做得详尽而可靠。

黄粉虫应用于科研与教学方面尚有许多实例,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p返回

   二、黄粉虫喂养经济动物

   黄粉虫可用于饲喂珍禽和观赏动物,也可饲喂蝎子、蜈蚣、蛇、鳖、鱼、牛蛙、蛤蚧、热带鱼和金鱼等经济动物,均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近年来,也有用黄粉虫饲喂雏鸡、鹌鹑、乌鸡、斗鸡、鸭、鹅等禽类的。

用黄粉虫喂养雏禽生长发育快,产卵期提前,繁殖率及成活率都有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在此要强调一下的是作为动物饲料饲喂中应注意卫生。

以黄粉虫活体作为饲料具有很多优点,但在饲喂水生动物时要特别注意饲喂时间和饲喂量。

因为将黄粉虫放进水中后不到10分钟就会被淹死,1小时后开始腐烂。

如果投放的黄粉虫量大,短时间吃不完,时间长了水会被污染,而所养动物食用了腐败的黄粉虫也会得病。

因此,在水中投放黄粉虫要选在动物饥饿时,投放量以短时间能食完为度。

   

(一)饲喂面眉

   黄粉虫在鸟市作为观赏动物的饲料被称为面包虫,可能因其幼虫的颜色、形状似一长形面包得名。

在饲喂鸟类应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适量投喂黄粉虫,可增强其抗病力,而且可使其羽毛光亮,鸣叫声洪亮。

   现介绍几种以黄粉虫为原料的画眉饲料的配制方法和饲喂方法。

   1.虫浆米黄粉虫老熟幼虫30克,小米100克,花生粉(花生米炒熟后研成粉)15克。

将纯净的黄粉虫老熟幼虫放于细筛子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适量清水烧开后将虫子放入煮3分钟捞出。

用家用电动粉碎机或绞肉机将虫子绞成肉浆。

将虫浆与小米放在容器中拌匀,放入笼中蒸15分钟,取出搓开,使呈松散状,平放在盘中,晾晒干后即可使用。

   2.虫干取黄粉虫幼虫,筛除虫粪,拣去杂质死虫。

冲洗后放于沸水中3分钟,捞出装入纱布袋子中,在脱水机(洗衣机的脱水桶即可)中脱水3分钟,然后放在纸上置于室外晾晒2-3天(也可在干燥箱中以65-80℃烘烧),待虫体完全干燥后收贮待用。

   黄粉虫干可直接饲喂画眉,也可研成粉拌入配合饲料中饲喂。

虫干饲喂画眉时要特别注意虫体卫生。

如果处理不卫生,虫体含水量超过6%容易变质或发霉,鸟食用后会患肠炎。

特别在夏季,尽可能不用死虫子喂鸟,以虫粉拌入饲料中饲喂效果较好。

   虫干和虫粉均应以塑料袋封装冷冻保存。

   3.活虫以活的黄粉虫喂画眉要讲究法。

黄粉虫脂肪含量较高,若饲喂的黄粉虫过量,鸟又缺乏运动,会造成画眉脂肪代谢紊乱,并使鸟体堆积过多脂肪,体重增加过多而患肥胖症,特别是成年画眉较易发胖。

所以黄粉虫一般不宜作单一饲料喂画眉,应在饲喂其他饲料的同时加喂,饲喂量一般为每只鸟每天喂8-16条为宜。

年轻体质好、活动量大的鸟可适当多喂些,年老体弱的鸟应少喂一些。

   给画眉喂黄粉虫时,可用手拿着喂,也可用瓷罐装虫子喂。

瓷罐侧面要光滑,以使虫子不能爬出罐外,罐不能有水和杂物。

大多数画眉食用黄粉虫后都生长得很好,少数鸟若食得过多时会出现精神不佳,饮水量增加,排便多,常排稀汤样粪便。

这多是发生了肠炎。

画眉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分析原因,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以后,可以考虑以下原因:

①黄粉虫质量差,有病虫或死虫体。

②饲喂过量,鸟活动少,引起消化不良或蛋白质过剩而得病。

所以在投喂黄粉虫前首先要清理杂物和病、死的虫体,每天投虫量要适宜。

在自然界生活的画眉每天可能食用许多虫子,但其活动量大,可以较好地调节能量平衡,这是笼养鸟所不能相比的。

它们对营养能量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这一点养鸟者要特别注意。

   养鸟者可以自己养殖黄粉虫,也可以到市场上购买商品黄粉虫。

从市场上买黄粉虫喂鸟,一次不要买得太多,以每只画眉50-100克,可供其食用十余天即可。

这十几天对购入的虫子也要精心喂养和管理,要保证虫子不变质、霉烂。

   买黄粉虫时首先要选择行动活泼的个体,买来的幼虫可放到小塑料盆或养虫箱中,投入适量麦麸或玉米渣(饲料约1厘米即可),天晴时投入少量菜叶,如白菜叶子、莲花白叶子等。

菜叶要新鲜干净不能带水,适当撕得小一些。

投放量一次不能过大,1片约10平方厘米的菜叶可够40-60条黄粉虫食用。

菜叶若投喂过多,盆中湿度过大,饲料易霉变腐烂,虫子则易患病。

病虫或死虫不能喂鸟。

要常观察虫粪,若有潮湿结团现象应尽快清除粪便及杂物。

   买来的黄粉虫幼虫,在养了一段时间后会逐渐长大,有的虫子开始化蛹,蛹又逐渐变为成虫(即黑甲虫)。

黄粉虫的蛹和成虫也可以喂画眉。

黄粉虫蛹脂肪含量高,不宜多喂,否则会使鸟过肥或产生其他副作用。

食用黄粉虫过多,鸟会发生眼角起泡、眼屎多、粪便颜色深并发绿,发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停止喂虫,多喂蔬菜、瓜果皮类食物。

   

(二)饲喂百灵鸟

   黄粉虫喂百灵鸟与喂养画眉基本相同,在喂黄粉虫的同时适量投喂小米、蔬菜及瓜果类。

要喂活虫子。

因虫子在死后数小时则会变质腐烂,腹部发黑变软直至有臭味。

死虫子喂百灵鸟会引起肠炎,甚至死亡。

   (三)喂养蝎子

   蝎子是食虫性动物,黄粉虫是蝎子的优良饲料,蝎子养殖户常用黄粉虫来喂养蝎子。

养殖黄粉虫也是养蝎技术不可缺少的容。

   喂蝎子以喂黄粉虫幼虫较合适,投喂量须根据蝎龄的大小及蝎子捕食的能力来确定。

若给幼蝎喂较大的黄粉虫,幼蝎捕食能力弱,捕不到食物,会影响其生长,有时幼蝎还会被较大的黄粉虫咬伤。

若给成年蝎子喂小虫子则会造成浪费,所以应依据蝎子的大小选投大小适宜的黄粉虫,一般幼蝎投喂1~1.5厘米长的黄粉虫幼虫较为适。

   幼蝎出生后趴在母蝎背上,待第一次蜕皮数日后即离开母体。

刚离开母体的幼蝎两天需要取食大量的虫子,此时为幼蝎第一个取食高峰,投喂虫子数量应相应大一些。

如果幼蝎没有足够的虫子捕食,会因争食而自相伤残。

幼蝎在离开母体2天后取食量逐渐减少,此时投喂1厘米长的黄粉虫较为适宜。

离开母体后的幼蝎40~45天间第二次蜕皮。

幼蝎第二次蜕皮后逐渐恢复活动能力,又开始一个取食高峰期。

此时喂虫量要多些,饲料短缺会引起幼蝎及成蝎间的自相残杀现象。

幼蝎一般蜕皮6次即为成蝎,每次蜕皮后都会出现一个取食高峰,每个取食高峰都要多投虫子。

对于成蝎的投料,不仅要增加投虫量,而且要常观察,在虫子快被捕食完时及时补充投喂。

   黄粉虫是十分理想的蝎子饲料,只要养蝎场不是十分潮湿,投入的活黄粉虫仍可与蝎子共同生存好长时间,另外黄粉虫还可取食蝎场的杂物及蝎子粪便。

在选虫作蝎子饲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投喂鲜活的黄粉虫,运动中的黄粉虫易被蝎子发现和捕捉。

活虫子也不会对蝎窝造成污染。

②喂幼蝎时要用较小的虫子,必要时应现场观察幼蝎捕食黄粉虫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投喂更小的一些虫子。

③在蝎子取食高峰期,投虫量应宁多勿缺。

④蝎子一般夜间出来捕食,要保证夜间有足够量的食物在蝎窝中,防止蝎群互相残杀。

⑤养蝎房同时养黄粉虫,可保证蝎子常能吃到新鲜虫子,还能降低养蝎成本。

   (四)喂养鳖

   用黄粉虫喂鳖效果十分理想。

鳖对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一般最佳饲料蛋白含量在40~50%之间。

黄粉虫蛋白质含量相当高,适合作鳖的饲料,且黄粉虫干粉中的必需氨基酸配比也适宜动物体吸收转化。

鳖对饲料的脂肪及热量的需求也与黄粉虫的含量相当。

以鲜活黄粉虫喂鳖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植物饲料中缺乏的营养物质,并提高鳖的生活力和抗病能力。

所以黄粉虫是人工养鳖较理想的饲料。

   以黄粉虫养鳖不同于养鸟和养蝎子,因鳖在水中取食,要考虑到黄粉虫在水中的存活时间。

将活黄粉虫投入水中后,因水浸入虫子腹部气门,虫子会在10分钟窒息死亡,在20℃以上水温2小时后开始腐败,虫体发黑变软,然后逐渐变臭。

虫体开始变软发黑就不能作为饲料了。

如此鳖继续取食腐烂的黄粉虫,就会引发疾病。

因此,以黄粉虫喂鳖,首先要掌握鳖的食量,投喂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

春夏季水温在25℃以上时,鳖食量较大,1天可投喂2-3次,投虫时将虫子放在饲料台上,第二次投喂时要观察前1次投放的虫子是否已被鳖食尽,若未食尽则不要继续投喂。

秋冬季水温在16~20℃之间时鳖的食量较小,每天投喂1次黄粉虫即可。

如果有人工加温条件的,水温在25℃左右则可增加投次数,最好是“少吃多餐”,以保证虫体新鲜。

鳖生长季节鲜虫的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左右较适宜。

   (五)喂养蟾蜍

   蟾蜍捕食黄粉虫十分活跃,30克重的蟾蜍每次每只可捕食黄粉虫4克左右。

食用黄粉虫和其他昆虫的蟾蜍死亡率有很大的降低,蟾酥产量可提高10%以上。

黄粉虫饲养容易,可保证蟾蜍饲料供给。

   (六)喂养鱼类

   用黄粉虫喂鱼,主要用于观赏、珍稀类的鱼种,如热带鱼、金鱼等,由于鱼类摄食方式多为吞食,投喂的黄粉虫虫体不可过大,否则鱼不能吞食,每次投虫量也不可过多,以免短时间不能食完,出现虫子腐败现象。

   (七)喂养蛇

   蛇也是吞食性动物,常以蛙、雀、鼠等小动物为食,黄粉虫也可作蛇的饲料。

黄粉虫更适合喂幼蛇。

以黄粉虫喂成年蛇可与其他饲料配合成全价饲料,加工成适合蛇吞食的团状,投喂量要根据蛇的数量、大小及季节不同而区别对待,一般为每月投喂3~5次。

   (八)喂养其他经济动物

   黄粉虫可饲喂数十种经济动物,食肉性、食虫性和杂食性动物,均可食用黄粉虫。

饲喂方法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各地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饲喂方法。

主要应注意饲喂中的卫生问题。

p返回

   三、黄粉虫加工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