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82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资料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台玻凤阳硅砂有限公司

 

现场处置方案

 

版本号:

A/1版

批准日期:

2013年4月15日

实施日期:

2013年4月15日

 

(公章)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生产项目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1.2.1、主要法律法规

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2.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2.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

1.2.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2.1.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1.2.1.7《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1.2.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2.1.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2.2、主要技术标准

1.2.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2.2.2《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2.2.3《安全标志》

1.2.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2.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1.2.2.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1.2.2.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1.2.2.8《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

1.2.2.9《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1.2.2.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2.2.11《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1.2.2.12《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1.2.2.13《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1.2.2.14《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1.2.3、滁州市、凤阳县相关应急预案及相关资料

1.2.4、企业相关资料

1.3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台玻凤阳硅砂有限公司内发生的一般突发事故(Ⅳ级),较大突发事故的现场处置。

1.4方案内容:

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事件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可能发生的事件:

类型

区域、地点或装置

季节(时间)和危害程度

征兆

机械设备事故

各类生产机械设备、库房

机械使用过程中/机械损坏、报废

违规使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老化;未按时检查

火灾、爆炸事故

易燃易爆物品

生产过程中/中毒与窒息,灼伤;设备机械损坏、报废

违规操作;未经批准使用明火作业;流动吸烟

触电事故

电源箱、用电设备、机械、工具

生产过程中/触电烧伤;触电死亡

乱接乱放;电缆、设备、机械老化损坏

食物中毒

食堂、给养供给途径

整个工期/人员中毒

食物来源不正规;出现变质、过期现象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3.1.1.1总指挥:

高坡

3.1.1.2副总指挥:

吴有会

3.1.1.3成员:

王鹏、祝松松、商亮、王炳明、马雨雨

3.1.2应急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组成。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值班室。

3.1.2.1抢险抢修组:

组长:

王炳明

成员:

王明安、单桂仁

3.1.2.2交通联络组:

组长:

祝松松

成员:

许海、张浩

3.1.2.3物资保障组:

组长:

马雨雨

成员:

武辉、邹寿云

3.1.2.4安全警戒疏散组:

组长:

商亮

成员:

张正升、赵伟

3.1.2.5医疗救护组:

组长:

王鹏

成员:

王雪玲、张周

3.1.2.6其他人员:

应急状态,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安排事故发生部门人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总指挥职责:

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3.2.2副总指挥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总指挥的命令。

3.2.3抢险抢修组职责:

应急状态下,组织初步响应、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2.4物资供应组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器械、防护用品等。

3.2.5交通联络组职责:

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3.2.6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

负责组织初步响应、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组织现场抢救伤员,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4、应急处置

4.1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机械伤害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部门现场领导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4.1.2总指挥宣布启动公司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并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如有重伤及死亡发生,1小时内报告凤阳县安监局。

4.1.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机械伤害事故按“先救命,后救伤”及“先救人,后救灾”的原则处置。

4.1.5当发生机械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后,现场其他人员应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同时现场人员及时汇报医疗救护组,并联系市应急救援队伍。

4.1.6医务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或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

4.1.7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

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

4.2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4.2.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生产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火灾、爆炸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伤亡情况。

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由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4.2.2如火势不大且没有蔓延迹象,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使用本部位消防设施灭火。

4.2.3如火势有发展趋势,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在组织进行火灾扑救的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警(报警119报警要点:

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大约数量、报警人姓名及)并派人迎接。

同时将火灾情况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4.2.4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4.1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火灾现场前,首先要查明或核实火势发展方向、火场是否有人员被困、是否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是否受到火势威胁等。

4.2.4.2灭火工作应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集中力量切断火势蔓延途径,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火势向主生产区域、主生产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人员集中场所、重要建筑等蔓延。

4.2.4.3灭火工作应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救被火势围困人员,救治火场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4.2.4.4根据火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堵截包围、上下合击、重点突破、逐片消灭”的灭火战术措施;根据火灾扑救对象和现场可用灭火剂情况,正确选择灭火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4.2.4.5应急处理中应加强对重要建筑、主设备、精密及贵重仪器、文件档案的保护,做好对火灾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防护和隔离清除,对便于疏散的物资设备应首先疏散至安全地带。

4.2.4.6火灾现场应及时划定警戒范围,维护秩序,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设备、重要物资的监护;火灾扑救后,及时保护好事发现场,必要时可请求当地公安机关给予支持;对带有破坏性的火灾,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控,注意保存证据;对火灾扑救情况争取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跟踪录像,保留第一手资料。

4.2.5燃烧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2.5.1扑救外围点火点,解除事故现场的后顾之忧。

4.2.5.2控制事故区域,对周围的罐区和装置进行有效冷却和阻隔,控制着火储罐或装置稳定燃烧,直至物料全部消耗。

4.2.5.3防止周围未燃烧但受热辐射的罐区或装置区发生二次爆炸,防止造成人员伤亡.严密观察储罐和装置区情况,如果储罐发生颤动,安全阀鸣响,火焰突变成白色等爆炸前兆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命令所有现场应急人员紧急撤离,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4.2.5.4在控制着火的储罐或装置不会发生爆炸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消防力量扑灭火灾,对易挥发(气化)的着火特料,应控制着火点,稳定燃烧,直至物料烧完。

4.2.5.5采取技术措施,做好监护工作,防止发生复燃,爆炸等事故.

4.3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4.3.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生产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伤者情况及时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伤亡情况。

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由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4.3.2进入应急状态后应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组人员迅速结集,并立即通知生产现场各班组长立即停止生产生产工作,组织现场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助,根据伤者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通知专业救护人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并组织其他无关人员进行撤离,保护好事故现场。

4.3.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3.3.1现场紧急救护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或医护人员接替救治。

急救要点:

①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②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

   ③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选择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

   ⑥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

4.3.3.2触电紧急救援

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通畅气道;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

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博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厘米;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博动。

操作频率: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5:

1),反复进行。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

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博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心肺复苏法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完全复苏。

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

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4.4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

4.4.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现场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通知后,应立即上报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中毒人数,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等)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由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4.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4.2.1立即将患者撤离有毒环境,同时向当地“120”求救。

4.4.2.2积极组织抢救治疗病人,尽可能按照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

4.4.2.3在医务人员尚未赶到时,病人意识清楚时,可用压舌板、匙柄、筷子等刺激咽弓或咽后壁,使病人呕吐。

但病人发生意识不清、昏迷时,不得使用。

(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

4.4.2.4处置好中毒人员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对现场遗留饭菜进行封存,将食物中毒事件情况报上级应急领导小组。

4.4.2.3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职工的食品,维持原有的生产状况,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及留样食品立即封存,禁止继续食用和出售,在卫生防疫人员到达后,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取证、调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