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609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docx

安徽卷02中考热身卷解析版中考语文

安徽卷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既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为人宽容大度,保持君子风范,不因别人误解自己而生气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诫子书》中,告诉我们要宁静专一、节俭,从而修身养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岛竦峙便引诗情到碧霄何当共剪西窗烛夜阑卧听风吹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竦峙、碧霄、烛、夜阑、杨花、闻道、不愠”都是容易写成错字或别字。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1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持续上演主题为“合肥之心祝福祖国”的灯光秀,用璀càn灯光向祖国深情告白。

夜幕下,变换的灯光幕墙,舞动的激光线条,滚动的五色字幕,共同构筑一场爱国主题灯光秀,每晚吸引数万市民前来观看。

天鹅湖灯光表演以多元共融、合肥之心、宾礼四海、安徽之门为设计定位,以提升城市夜景环境质量、丰富市民夜间活动内容、展现合肥未来发展趋向为设计目标。

绚丽的激光穿过夜空,美伦美奂,灯光秀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看到这流光yì彩的夜空,繁华背后的是合肥高速发展带来的成就,让人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自己是合肥人,骄傲自己是中国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

璀càn_______流光yì彩_______绚丽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2分)

(3)第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

(4)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4分)

【答案】

(1)璨溢xuàn

(2)美伦美奂正确写法是美轮美奂

(3)排比拟人

(4)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楼群上演灯光秀。

【解析】

(1)璀璨:

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càn”写作“璨”;流光溢彩:

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yì”写作“溢”;绚丽:

耀眼而华丽。

“绚”读作“xuàn”。

(2)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伦:

辈,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美伦美奂——美轮美奂。

(3)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向祖国深情告白”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变换的灯光幕墙,舞动的激光线条,滚动的五色字幕”运用的是排比手法。

(4)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答题时,抓住导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持续上演主题为‘合肥之心祝福祖国’的灯光秀,用璀璨灯光向祖国深情告白”,在此基础上,按照“什么时候+什么人(物)+什么事情”的格式进行压缩,提炼即可。

3.某校将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

(1)同学们准备编写班级“小小文学手抄报”,现在请你仿照示例,为小报设计两个栏目。

(4分)

(示例)栏目一:

我与名著

栏目二:

名家简介

栏目三:

栏目四:

(2)请根据下面内容以校团委的名义代写一份通知,注意其格式和内容。

(5分)

活动内容:

“我爱文学”读书分享

参加对象:

全体师生

活动地点:

学校大礼堂

活动时间:

下周一下午2:

30

(3)在活动现场,你将向你的好友分享一本书。

请写出你的分享书目,并从书的内容或人物或作者情感等方面说明分享的理由。

(5分)

(示例)分享书目: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分享理由,身残志坚的作者海伦·凯勒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告诚所有健康、健全的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

【答案】

(1)【示例】名人名书、文学新秀、评书论文、文学一角(列出两个即可)

(2)【示例】

通知

下周一下午2:

30,学校将在大礼堂举行“我爱文学”读书分享活动,请全体师生届时准时参加。

校团委XXXX

年XX月XX日

(3)【示例】

分享书目:

《三个火枪手》

分享理由:

该书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分明,比如富有幻想的热血青年达达尼昂给广大青少年传递着巨大的冒险精神以及勇敢之气。

【解析】

(1)考查拟写栏目,开放类试题,围绕“文学”主题,语言简洁即可。

如:

名家论坛、名篇一览等。

(2)考查拟写通知。

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一词,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一定要说明活动举行的时间“下周一下午2:

30”,活动举行的地点“学校大礼堂”,参加对象“全体师生”,活动主题“‘我爱文学’读书分享”,还需表明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

最后右对齐写单位和日期。

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3)考查名著阅读。

开放类试题,选择一本自己最熟悉的名著,然后结合其内容或主旨拟写分享的理由即可。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①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

“你这厮要打谁!

”李逵亏也不回话,轮过行篱,却望那人便打。

那人抢入去,早夺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

那人便奔他下三面,要跌身李逵,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直推将开去,不能勾拢身。

那人便望肋下躅得几拳,李逵那里着在意里。

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锤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那人怎生挣扎!

②李逵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

“使不得!

使不得!

”李逵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

李逵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

戴宗埋冤李逵道:

“我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里和人厮打。

倘或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去偿命坐牢!

”李逵应道:

“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

”宋江便道:

“兄弟休要论口,坏了义气。

拿了布衫,且去吃酒。

”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

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

“黑杀才!

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

”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棍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髯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

“千刀万剐的黑杀才!

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

”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

李逵也骂道:

“好汉便上岸来。

”那人把竹篱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

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

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

“你来!

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贏!

”便把李逵胳膊拿住,口里说道:

“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

”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

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

“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

”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

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

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

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采。

③当时宋江、戴宗看见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

宋江见李逵吃亏,便叫戴宗央人去救。

戴宗问众人道:

“这白大汉是谁?

”有认得的说道:

“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张顺。

”宋江听得猛省道:

“莫不是绰号浪里白条的张顺?

”众人道:

正是,正是!

”宋江对戴宗说道:

“我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营里。

”戴宗听了,便向岸边高声叫道:

“张二哥不要动手,有你令兄张横家书在此。

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且饶了他,上岸来说话。

”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汉水,张顺早没到分际,带住了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直托李逵上岸来。

江边看的人个个喝采。

宋江看得呆了半晌。

张顺、李逵都到岸下,各自扒将起来。

戴宗见李逵喘做一团,口里只吐白水。

(节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回目名称补充完整。

(3分)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___________

5.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4分)

6.从选文内容来看,李逵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分)

7.下面是清代评点家王望如对本选段所在回目的总评,根据你的积累,判断空缺处的人是谁。

()(3分)

()有一封荐书与戴宗,船火儿有一封荐书与张顺。

这两封书救了自己,救了李逵。

……博山东及时雨大名:

一则肯使钱为朋友,一则好求书通声气。

A.林冲B.智多星C.青面兽D.小旋风

8.清代评点家王望如的总评中用“肯使钱为朋友”来形容宋江,在《水浒传》中宋江“肯使钱为朋友”的例子有很多,请试举一例。

(6分)

【答案】

4.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5.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众人喝彩宋江无比惊讶的场景,表现了张顺水上功夫的高超。

6.从“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可以看出李逵粗鲁莽撞,但敢作敢当;从李逵轻易被张顺激怒并骗上船去可以看出,李逵暴躁易怒,有勇无谋;从李逵“识得水”,却又“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汉水”可以看出,李逵率直天真,会耍小聪明。

7.B

8.示例:

与武松分别时,以十两银子相送;江州城宋江初会李逵时,大方借李逵十两银子。

【解析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从第②段的“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

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和第③段的“戴宗问众人道:

‘这白大汉是谁?

’有认得的说道:

‘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张顺。

’宋江听得猛省道:

‘莫不是绰号浪里白条的张顺?

’”可概括出文段主要内容为张顺与李逵斗在一起,因做回目,故要和“及时雨会神行太保”保持对偶,句式一致,因此,可概括为: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画线句写江边人的反应“个个喝采”和宋江的反应“呆了半晌”,看的是张顺“带住了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直托李逵上岸来”,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从众人的反应中侧面表现了张顺水上功夫的高超。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文章第①段的“李逵亏也不回话,轮过行篱,却望那人便打”“怎敌得李逵水牛般气力”“提起铁锤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可以看出,李逵力气大,勇猛无比,不怵事,行为莽撞;从第②段的“李逵应道:

‘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

’”可以看出,李逵敢作敢当;从“那人把竹篱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可以看出,李逵暴躁易怒,有勇无谋;从第②段的“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和第③段的“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汉水”可以看出,李逵率直天真,会耍小聪明。

7.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和神行太保戴宗是老朋友,他们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相识。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一回书中,吴学究告诉宋江,“兄长听禀:

吴用有个至爱相识,见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

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

此人十分仗义疏财。

夜来小生修下一封书在此,与兄长去到彼时,可和本人做个相识。

但有什事,可教众兄弟知道”。

故选B。

8.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答案不唯一,符合《水浒传》内容即可。

【二】(17分)

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

刘颖倩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开始消极对待生活,向全世界散播自己的不满。

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只能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

②喜欢从消极层面思考的人,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因为沮丧常常会让别人讨厌并且远离你,那么,你做事情就会开始变得不顺,而事情变得不顺以后,运气就会变差,运气变差以后又会继续觉得生活太不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永远无法打破。

③如果我们的思想消极,那结果一定也是朝不好的方面去发展。

《吸引力法则》里面说:

“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那些常常悲观看问题,觉得自己运气太差的人,一定会吸引来更糟糕的事情。

他们不懂得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只好把不满推给生活。

就像有些人跳舞跳得不好,却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穿着太硬。

④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下雨,有人很讨厌,有些人却很喜欢。

在电影《贝拉的奇幻花园》里,在花园收拾的贝拉,突然遭遇了一场大雨,她开始变得很沮丧。

邻居看出她非常讨厌下雨,于是告诉她:

“不妨换个角度去看待这场雨。

下雨的时候,有些人只会跑到屋檐下躲避,把雨水当成搞坏昂贵发型和让出租车司机发横财的讨厌鬼。

人却觉得雨水美到窒息,就像从巨大熔炉落下的火花,甚至有国家会因为开始下雨而办舞会呢!

”贝拉刚刚还觉得讨厌的事情,瞬间变成了美妙的东西。

雨后初晴,她在邻居种满了异域风情的花朵的花园里,看到了一道七色彩虹。

⑤原来,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⑥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

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

一位大师路过,问她:

“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

”老太太伤心地说:

“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

”大师说:

“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

因为不管下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

”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

⑦事情可能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话说的到底是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她只要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

古语常说:

“否极泰来。

”万事万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

⑧庄子说:

“哀莫大于心死。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

所以,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

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

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

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

“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9.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0.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1.如果用下面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段最合适?

请简述理由。

(6分)

两个行进在沙漠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

一个说:

“唉,只剩下半瓶水了。

”另一个说:

“真好,还有半瓶水。

”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12.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比别人幸福?

(5分)

【答案】

9.B

10.道理论证。

引用罗曼·罗兰的话,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11.第⑥段。

这段材料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的观点。

与第⑥段论证的观点一致,因此应放在第⑥段。

12.①换个角度看问题;②凡事往好处想;③对生活要有所期待。

【解析】

9.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1)结合第一段“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开始消极对待生活,向全世界散播自己的不满”、第二段“喜欢从消极层面思考的人,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第三段“如果我们的思想消极,那结果一定也是朝不好的方面去发展”等句子可知,第一到第三段都是在论述人喜欢从消极层面思考所带来的弊端。

(2)结合第四段“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第六段“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第七段“事情可能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第八段“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等句子可知,第四段到第八段主要论述凡事都往好处想带来的好处。

(3)结合第九段“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等句子可知,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4)故第一段到第三段是一部分,论述消极思考的弊端;第四段到第八段是一部分,论述积极思考的好处;第九段总结全文。

故选B。

10.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1)论证方法。

结合“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

‘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可知,第九段引用了名言,可判断运用了道理论证。

(2)论证作用。

“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这句话突出了人如果愿意主动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那么就会更幸福,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的观点,引用名人名言,更有信服力、权威性。

11.本题考查论据。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而存在的。

(1)分析论据。

材料举出了实际的例子,两个沙漠中的人不同的思维,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感叹只剩半瓶水的人是消极思维的人,感叹还有半瓶水的人是积极思维的人,消极思维的人死在了沙漠,积极思维的人活着走出了沙漠,获得了更多的幸福。

这则材料突出了具有积极思维习惯带给人的好处,具有消极思维习惯给人带来的坏处。

(2)结合第六段观点“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可知,第六段突出具有积极思维习惯的好处。

由此可知材料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的观点,第⑥段论证的观点一致,因此材料应放在第⑥段。

1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第四段“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可知,比别人幸福方法一:

换个角度看问题。

(2)结合第六段“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可知,比别人幸福方法二:

凡事往好处想。

(3)结合第八段“庄子说:

‘哀莫大于心死。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

所以,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可知,比别人幸福方法三:

对生活要有所期待。

【三】(16分)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注)①南安军: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此地。

②梅花:

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③采薇:

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

薇,一种野菜。

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丈夫之冠也(_______)

(2)往送之门,戒之曰(_______)

(3)贫贱不能移(_______)

(4)与民由之(_______)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5.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富贵不能淫》中“______”和大丈夫之道。

《南安军》中构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16.结合(乙)诗来看,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5分)

【答案】

13.行冠礼告诫改变,动摇;使动用法或“使……改变/动摇”遵循

14.

(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15.“妾妇之道”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6.文天祥被俘后,决心效仿伯夷、叔齐,饿死殉国,表现了他坚贞的英雄气节和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这正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具体体现。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冠,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戒,一词多义,告诫。

移,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由,一词多义,遵循。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1)而,表顺承,就。

惧,害怕。

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以,把。

正,准则、标准。

道,道理。

15.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中“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两者形成了对比,前者为妾妇之道,后者为大丈夫之道。

乙诗中的“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意为: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千古在”与“一时非”形成了对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

16.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中孟子对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的志向。

借用伯夷、叔齐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典故,表现了他以死报的决心和英雄气概,充分体现了孟子语话中的“威武不能屈”,元军势大且凶残,但作者宁肯饿死也不屈服。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当你驻足凝望的时候。

风景无处不在:

旭日、雾露、雨雪是自然的风景,专注思考、激情演说、用心弹奏是努力的风景……生活中,你有过哪些今你难忘的风景呢?

请以“有一种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解析】本题为命题作文。

采用了“引导语+命题”的形式。

认真分析引导语和命题,从中得出写作的方向和立意是成功的关键。

“旭日、雾露、雨雪是自然的风景”,这句话中的“风景”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风景,是“风景”的本义。

“专注思考、激情演说、用心弹奏是努力的风景”说的是人性和社会的风景,是“风景”的比喻义。

“……”提示风景还有很多,并不限于引导语中提到的这几种。

“生活中,你有过哪些今你难忘的风景呢?

”以问句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写作欲望。

题目中的关键字有两个,一是“风景”,这一点在引导语中作了充分的诠释。

两种理解,选择哪一种均可。

另一个关键词语是“一种”,是对“风景”的限定。

对于自然风景来说,哪一种风景是值得欣赏的,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只需在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