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062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docx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

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龟速构防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a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b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c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e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

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

目内方育。

★★6.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

两传选新再创造。

★★7.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

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要点速记:

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9.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0.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要点速记:

社会、个人、外国三方面。

★11.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要点速记:

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12.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

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要点速记:

马克思是社会人者

1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

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1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综合:

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要点速记:

提速(国民素质)个性创两全。

★1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先后)

(2)阶段性。

(阶段不同,任务不同)(3)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不同速)(4) 互补性。

((身心互补)5)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16.简述活动课程论的观点.

(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要点速记:

个人经验,打破界限。

★17.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要点速记:

学生、社会、学科。

★★18。

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他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的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教材——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等。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0.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综合素质——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有巨大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不以教师的已知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4)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5)教育公正、共同发展(面向全体)

要点速记:

两独一发加两全

★★★2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综合素质——教师观角色转变“建研放促”行为转变“尊引反合”)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要点速记:

见(建)盐(研)放(开放)醋(促)

★★★22.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综合素质——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要点速记:

学习过人。

23、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与促进发展;2)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3)评价内容综合化;4)评价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

★★23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点速记:

双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要点速记:

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

★2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点速记:

备上作业来辅导,学生成绩差不了。

26、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要点速记:

三备三计划。

★★27、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要点速记:

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28、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中。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29、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要求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实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它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它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的教学化手段;2)直观教具的延时和语言要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30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要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要点速记:

小猪(主)动手毒(独立)死农民(民主)

★★31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师的教学要求系统性;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

★★3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要点速记:

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

★★33、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要点速记:

依自身,依内容,依目标,依学生,依媒体。

★★3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要点速记:

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3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

(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37.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要点速记:

两准一敏才持久。

38、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39、中学生记忆发展特点:

1)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2)记忆的有意性加强;3)意义识记称为主要记忆手段;4)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0、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2)合理分配时间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5)复习方法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7)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8)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要点概述:

法(复习方法多样化)官(多种感官)及(及时复习)时(分配时间)返(反复阅读)回(试图回忆)三中(分散和集中)。

4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要点速记:

环境+个性+课程。

42、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要点速记:

储数量、训方法、多练习、勤思考。

43、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要点速记:

引观察、勤思考、扩知识、练想象、爱幻想。

44、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要点速记:

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4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6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7.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点速记:

阶(阶段特征)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48、.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要点速记:

材料意义+新旧知识+心向。

★★4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50、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要点速记:

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指归因。

★★5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要点速记:

马(马斯洛需要层次)里(立志教育)奥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

(韦纳归因)。

★★5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定向与定势以及其他比如年龄、智力态度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迁移。

★53、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54、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识过程的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管管理策略。

有效利用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

(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55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要点速记:

感前具形。

56、简述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内化学说(4)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5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58、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59、.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要点速记:

小说定价榜

★★60、品德的心理结构:

(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

对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

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东里和现实转化的催化剂3)道德意志:

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道德行为:

实验道德动机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一个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2、中学德育原则(陶行知集体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1)导向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

2)疏导性原则(讲道理、因势利导、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贯彻要求:

关心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教育者以身作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6)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一分为二的观点/有意识的将消极因素转为积极因素/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启发学生)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8)因材施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63、中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

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6)班主任工作。

要点记忆:

一教二班三活

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怡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6)道德修养法要点解析:

说实情,评示道

64、榜样示范法的运用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推动它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要及时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使其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

加深这种情感

★★65班集体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出现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66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健全班风是组织的目标)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