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692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9 古代诗歌鉴赏二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本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愿望,也暗含了其不能与友人同回的惆怅之情。

这两句运用想象,即诗人和故人能化作一双黄鹄,同回故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子因现实的阻隔,想回故乡而不得的痛苦和哀愁。

原味翻译:

我走出都城的东门,遥望通向江南的路。

还记得前天风雨中,我朋友从这里离去。

我想渡过黄河的水,但河水深且无桥梁。

想化作双飞的黄鹄,和他高飞同回故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秦淮夜泊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1)与杜牧的《泊秦淮》相比,本诗描写的秦淮夜景有何不同?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官柳”“暮潮”“新月”“灯火”“朱箔”“紫箫”,构成了清新秀美的画面,与杜牧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给人的迷蒙清冷的感受截然不同。

与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那迷蒙清冷之景不同,本诗把秦淮夜景表现得明丽优美,温馨动人。

开头两句写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

中间四句写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朱箔紫箫,更是清新秀美,恍若仙境。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由“远游子”“怜”等较容易分析出其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本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独泊孤舟时的孤独寂寞和淡淡的乡愁。

眼前的景物美丽动人,但毕竟是外乡,再加上正值暮夜时分,人们都在家中,而诗人却独泊孤舟,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意思对即可)

柔柔的官柳随着春风摇曳,秦淮河水在暮色中涨潮。

在高高的楼台上遥望新月,辉煌灯火装饰河上双桥。

河对岸的朱帘绣户正打开,有位佳人临风吹着紫箫。

可是谁怜惜我这外乡游子,思乡之情让我心旌神摇。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尽日空凝睇。

(1)词的上片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

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

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

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

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第一问,要注意抓关键词句,如“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这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

解答第二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描写手法、结构、炼字等,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即可。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以词人“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雨后秋日天高气爽,站立江边楼上久久远望。

江水清澈,余晖照波浪,闪闪泛出光芒。

远山重叠翠,耸立在暮色中。

断桥幽径,依稀还能辨得清,隐约可见渔村,一缕孤烟升起。

含情静倚朱楼阑。

黯然伤别离,酒未饮人似醉。

无尽离愁绕心际。

暮云过后秋光尽,千里故人何时聚。

整日空凝睇。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送别裴仪同

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1)请简要赏析本诗颔联的表达技巧。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应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

从本诗颔联来看,比喻的修辞手法容易辨别,再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其作用即可。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飞动的沙尘比作军旅中的帐幕,可见沙尘之密;

将飘卷的蓬草比作滚滚车轮,可见狂风之猛,形象地描绘了边关环境的险恶、生活的凄苦,展现了边塞地区风沙弥漫、枯蓬乱舞的兵荒马乱之景。

(2)本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其表现的境界和情调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哪两句诗相似?

解答此题,要明确本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前句是在劝慰,后句表达了思念之情。

这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表现的境界和情调相似。

这两句是说:

既然匆匆行人都是我们的兄弟,既然我们的思念之心同在,远别千里、戍守边陲又算什么呢?

劝慰之言中透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其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相似。

看那河桥上行色匆匆的旅人,我在长亭上依依送别故人。

飞动的沙土仿佛军旅中的帐幕,飘卷的蓬草好像滚滚车轮。

单薄的军衣难挡苦寒的霜雪,愁苦的容貌不堪无边风尘。

那匆匆行人都是我们的兄弟,远隔千里我们也相思相亲。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①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 ①子规,相传是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本题,一般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对于写景的诗句,一般从多视角、多感官等角度分析。

颔联中“山月临窗”“天河入户”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山之高。

颈联写“绿”和“啼”,主要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眼前之景。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用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衬托蜀道之高。

颈联主要从视觉和听觉等多角度描写浓绿的银杏树和悲啼的杜鹃,表现诗人夜宿七盘岭的所见所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情感,要善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如“子规啼”“曙鸡”等,同时也要留意关键词,如“独游”“空”等,由此体会诗人独自在外而不能归去的愁苦。

本诗表达了诗人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欲归不能的惆怅。

“独游”点出诗人孤独失意的境遇,闻“子规啼”“空留听”道出诗人正沉浸在杜鹃悲啼声中,“闻曙鸡”表明诗人历经不寐的一夜,又将上路,进一步突显了他对故乡的依恋和独自远游的愁苦。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高卧在七盘山西面。

那银河仿佛从门中流入,那山月紧挨着我的窗前。

这芬芳的春天银杏翠绿,这凄清的夜里子规哀啼。

我孤身一人听子规啼声,褒城里传来那报晓鸡鸣。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双飞燕子几时回”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本题第一小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其次要把握蕴藏其中的情感,同时还要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二小问,鉴赏诗歌的情感,要善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如“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等,由此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巧用疑问,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喜悦,为全诗奠定了愉悦、明快的感情基调。

自然引出下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和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2)诗的三、四两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

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春雨断桥”“小舟”“柳阴”,再结合表现动作的词,如“不度”“撑出”,便可概括出两幅形象鲜明的画面,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便可体味出其妙处。

一句一景,共两幅画面:

一是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游人“不度”;

二是柳荫深处,撑出小船,有人可以摆渡,继续游赏。

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在观赏美好春景极其愉悦之时,突因断桥阻挡去路而失落,后又有小舟摆渡给人带来惊喜,一波三折,使得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成双结对的燕子什么时候飞回?

湖水两岸的桃花蘸水竞相盛开。

正逢雨中游湖遇到断桥过不去,

一只小船竟从绿荫深处撑过来。

7.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

(1)-

(2)题。

柳絮二阕

韩琦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1)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作答时需要分析相关诗句的意思和体现的事物特征。

比如第一首,“不定家”描写了柳絮的纷纷扬扬,轻薄浮躁。

第二首,“不自持”的意思是不能把持自己:

表现了柳絮的漂泊不定的状态,亦写了柳絮的轻薄浮躁。

两首诗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

第一首第一句运用“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运用“不自持”,均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柳絮这一特点。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描写柳絮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不同。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作答时要注意把握诗句使用的手法。

第一首的第三句,描写了柳絮经历一个春天之后一无所获的状态;

第二首的第三句,用柳絮飞过花枝描写了柳絮的狡狯。

①第一首第三、四两句,通过诗人的感悟来间接描写柳絮。

诗人经历了烦闷、思索,终于豁然开朗:

柳絮只能随风飘舞,最终落得个毫无结果,只能“空缭乱”。

诗人也自嘲为不“稳重”的柳絮动情,是“空缭乱”。

②第二首第三、四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

“穿入花枝过”语言活泼有致,柳絮从花朵那里借来了色香,由下文这引来了“无限蜂儿作队飞”,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②,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 ①河湟:

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

《新唐书·

吐蕃传》曰:

“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②元载:

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了一些建议。

借箸:

为君王筹划国事。

《史记·

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

“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③东市:

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

《汉书·

晁错传》:

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提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

行刑“错衣朝衣,斩东市”。

(1)本诗与《使至塞上》同为边塞题材,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首联两句交代出行目的和到达地点;

颔联两句借蓬草、归雁自况,写飘零之感;

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尾联两句写到了萧关,都护正在燕然山指挥督战。

《河湟》前四句感慨宰相元载提出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遭陷害;

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也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

后四句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虽然沦为异族臣民,但即使白发苍苍,也依旧忠于汉家王朝,可是当朝统治者却只对“凉州歌舞曲”感兴趣,过着悠闲享乐的生活。

考生比对分析即可。

①内容不同:

《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本诗叙述历史故事,感慨河湟迟迟不能收复。

②主题不同: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本诗深寓讽刺之意,旨在讥刺当时的统治者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表达自己对国家边防的忧虑之情。

知识拓展: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据此可大致了解诗歌主题。

(1)即事感怀诗:

或忧国忧民;

或反映离乱;

或渴望建功立业;

或仕途失意;

或闺中怀人;

或讴歌河山。

(2)闺怨离愁诗:

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

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考生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应该先分清诗歌类别,然后再从主旨入手分析,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考生要整体把握全诗。

前四句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是那样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

而统治者又怎么样呢?

作者没有直接点明,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①运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张良、宪宗、晁错、苏武等人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

②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之事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

诗歌以“河湟”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其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此诗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

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且显得跌宕有致。

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

“虽”和“尽”两个词语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

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的语气出之,不仅加强了讽刺的意味,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望江南

[明]徐火勃

城上角,吹动薛萝烟。

别意难忘灯下约,归期空向梦中传。

消息杳如年。

孤馆客,今夕不成眠。

万井寒砧敲夜月,数声黄叶坠秋天。

人在碧云边。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考生从“望江南”三个字可以看出本词写羁旅愁思。

羁旅愁思大多抒发游子长久滞留他乡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本题结合题干提示,不难看出本词抒情视角有二:

妇思夫(虚写)和夫思妇(实写)。

据此分析词的内容,不难看出其抒发的思乡念亲之情。

此词分别从夫妻双方着笔,抒写了丈夫羁旅在外而引发的两地相思离愁。

词的上片,从闺中思妇入笔,抒写了她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词的下片,从远在异乡的游子入手,抒写他对家乡妻子的思念以及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情状。

(2)下片的“万井寒砧敲夜月,数声黄叶坠秋天”,历来为词家所称道,给人一种空灵摇曳的感觉。

你认为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