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84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班级等写在答题纸上。

2、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二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3、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歌

A.摭(zhí)拾  慰藉(jiè)  遒劲(jìn)  妄自菲(fěi)薄

B.戕(qiāng)害  菜圃(pǔ) 翘首(qiào)  磕磕绊(bàn)绊

C.震颤(chàn) 褪色(shǎi)  悲怆(chuàng) 引吭(háng)高歌

D.蛰居(zhé)  甄(zhēn)别  巷(xiàng)道  悄无声息(qiǎ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3.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5个字)(4分)

黑龙江新闻网讯28日,以“促交流,谋合作,创新局”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座谈会在哈尔滨举行。

此次前来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台湾青年学生来自台湾大学、东吴大学、政治大学等七所高校,共有40余人,省科协组织黑龙江大学的学生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座谈。

据悉,这是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台湾大学生首次走进黑龙江。

座谈会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有问有答,气氛热烈,双方就两岸大学教育方式的差异化、大学生文化的互补性、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增进了两岸学子的友谊,更促进了我省与台湾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仿照例句中划线部分,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表达对母校的怀念之情。

要求:

意象典型,意境和谐;句式相似;字数相近。

(5分)

例句:

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仿句:

假若你,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

“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

“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曰:

“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

“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使人召二子曰:

“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曰:

“可去矣!

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伍胥遂亡。

至昭关,昭关欲执之。

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

“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父曰:

“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

”不受。

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後,是为昭王。

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

阖庐既立。

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阖庐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

昭王出奔。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好:

美丽

B、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直:

同“值”,价值

C、不能无怨望望:

盼望

D、赐粟五万石,爵执珪爵:

赏赐爵位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个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C、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

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

“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

”因此不肯接受。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3分)

译文: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分)

译文:

③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分)

译文:

三、古诗文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

渔夫。

诗中借指船工。

②临圻(qí):

地名。

临圻:

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1)这两首诗都以为题材,诗人都借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

(2分)

(2)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

后者     。

(2分)

(3)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4)无端又渡桑乾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皂《渡桑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题。

故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

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

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

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

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

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

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

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

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

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

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

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

偶尔回乡,却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

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

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

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

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

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

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

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

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

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

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

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

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

⑨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

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

然而,我们所见的是:

农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地退回乡村,在不断地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

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

⑩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

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

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是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

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

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选自《平民的信使》,有删改)

11.从文中看,农民并不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有哪些?

请分条列举。

(6分)

12.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6分)

13.“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

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这些叙写在全文结构

上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作具体说明。

(5分)

14.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

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

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

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

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

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

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

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

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

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

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

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

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

“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

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

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

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

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

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史实,根据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勇猛无比、不可一世的项羽。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心太软,并由此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16.本文认为项羽输给刘邦是有道理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述的?

(6分)

17.从上文内容来看,项羽进入咸阳后说了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如何理解评价他此时所讲的这句话?

(6分)

七、作文(70分)

1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则是那一扇扇最隐秘的窗子中所透出的一道道光,有温柔的眼神,也有刚强的眼神,有羡慕的眼神,也有疑惑的眼神;有鼓励的目光,也有轻蔑的目光……

请以“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答卷纸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5分)

1.(3分)2.(3分)

3.

(4分)

4.,,,

,,

(5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5.6.7.

8.文言翻译:

(1)(3分)

(2)

(3分)

(3)

(4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9.

(1)(2分)

(2)(2分)

(3)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5)

五、现代文阅读

(一)散文阅读(23分)

11.(6分)

12.(6分)

13.(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

16.

(6分)

17.

(6分)

 

六、写作(70分)

 

 

 

 

 

 

 

 

200

 

 

 

 

 

 

400

 

 

 

 

 

 

 

600

 

 

 

 

 

 

 

 

800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B

3.黑龙江省加强与台湾高校交流,举行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座谈。

4.要求:

必须是对母校的怀念。

意象典型,意境和谐;

句式相似;

字数相近。

5.C(“望”与“怨”同义,应解释为“怨恨”)

6.B(③表现伍子胥知恩必报⑥表现伍子胥仇深似海、恨之入骨)

7.D(渔人应是一个见人危难,勇于相救,施恩不图报的君子。

8.

(1)大王怎么能仅仅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

(注意词语“谗”“疏”和固定结构“独奈何”的翻译)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志专一啊。

(3)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方十七,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的学习过,不被时代风气束缚,向我求学。

9.

(1)送别杨柳(每点1分)

(2)明快;低沉。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1分)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到江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

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

(意思对即可)

10.默写答案(略)

文学类文本《故乡》

11.①都市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