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802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选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戴维发现金属钠D、15世纪中国使用锌铸币

14、臭氧(O3)的氧化性很强,下列物质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氮D、氟里昂

16、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

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氩气、④氢气、⑤氮气,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8、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物中炭粉的质量分数为

A、15.8%B、20%C、80%D、84.2%

19、(8分)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以Al2O3和冰晶石(Na3AlF6)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金属铝,同时得到氧气。

(2)剧烈运动会使人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

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

,。

20、(4分)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作为还原剂。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在190℃时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4=Na2S2O3+Na2SO3+ 

因此,该化学品通常要在通风、 

 

、阴凉处密闭贮存。

发生爆炸时,现场会扬起大量的白色烟雾,粉末漂浮在空中并四处扩散。

尽快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顺风远离现场 

D、逆风远离现场

21、(17分)简答:

(1)(4分)由Zn、CuO、H2SO4制取Cu的方法一般有两种,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操作较为简便的一种方法:

(2)(2分)某同学将铝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很少,这与他的预测不同。

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3)(2分)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它们的共同点是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它们的共同点是。

(4)(2分)面粉中加入小苏打(NaHCO3),做出来的食物特别疏松可口。

用苏打(Na2CO3)代替小苏打能否达到同样效果?

为什么?

(5)(3分)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上方时,木条将(填燃烧更旺或熄灭)。

理由是

(6)(4分)水可以灭火,水又可以生火。

取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滴上几滴水,火苗熊熊上升;

当泼上较多水时,炭火熄灭。

请用有关的化学知识解释该现象。

23、(11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养剂。

(1)(2分)A是制取CO2的装置。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5分)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2分)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4、(6分)用广口瓶、双孔橡皮塞、导管组合成一套装置,画出装置图,并说出它的两种用途。

(1)

(2)

25、(4分)4.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有机物由元素组成,该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

26、(8分)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日益发展,对食品级双氧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乳品行业,无菌包装的纯牛奶、酸牛奶,其无菌包装的消毒杀菌必须要使用食品级双氧水。

请你设计一定量实验,检验某企业生产的食品级双氧水是否达到外包装上标明的含H2O235%(即每100g双氧水中含35gH2O2,把具体的方案写出来(包括实验步骤、计算过程)。

19、

(1)2Al2O3冰晶石4Al+3O2↑(2分)

(2)C3H6O3+3O2=3CO2+3H2O(2分)

(3)C3N3(OH)3=3HNCO(2分)

8HNCO+6NO2==7N2+8CO2+4H2O(2分)

20、SO2(1分)干燥(1分)AD(2分)

21、

(1)CuO+H2SO4==CuSO4+H2O(2分)

Zn+CuSO4==ZnSO4+Cu(2分)

(2)可能是因为没有将铝表面的氧化膜擦掉,内部的金属铝无法马上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2分)

(3)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纯净物。

(4)用苏打代替小苏打不能达到同样效果,因为苏打受热不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5)熄灭(1分)不支持燃烧的氮气沸点较低,首先气化逸出而使木条熄灭。

(6)高温的炭遇少量水生成易燃的H2和CO(C+H2O高温H2+CO),因而火苗熊熊上升;

泼上较多水时,水将炭迅速降温至其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炭火熄灭。

(4分)

三、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3、

(1)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过氧化钠固体 

与二氧化碳反应(制氧气) 

NaOH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各1分,共5分)

(3)2Na2O3+2CO2=2Na2CO3+O2(2分)

(4)把试管F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24、答案合理即可给分(6分)

四、本题共小题,共12分。

25、(共4分)C、H、O(2分)2∶6∶1(2分)

26、

(1)准备好烧杯、托盘天平、二氧化锰。

(1分)

(2)取少量二氧化锰于一烧杯中,称得该烧杯的质量为m1,称取10g该双氧水样品于另一烧杯(质量为m2)中,将双氧水倒入二氧化锰中。

(3)待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称得两烧杯和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和为m3,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1+m2+10g-m3,(1分)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H2O2二氧化锰2H2O+O2↑(1分)

3432

xm1+m2+10g-m3

34∶32=x∶(m1+m2+10g-m3)(2分)

求得x若小于3.5g,说明该双氧水中的H2O2含量未达到外包装上标明的35%

(方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计算方法应与选择的方案匹配。

3、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

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A.Ca2(PO4)3(OH)B.Ca5(PO4)3(OH)

C.Ca4(PO4)3(OH)D.Ca3(PO4)3(OH)

6、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2,当1.5gX和一定量

的Y充分反应后,生成了3.6gM。

则在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为()

A.1:

2B.2:

1C.1:

4D.4:

1

8、与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F-B.NH4+C.OH-D.H2O

9、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Cl—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其中的Cl—全部以NaCl计算,则海水中所含NaCl的质量分数是()

A.2.18%B.5.85%C.3.61%D.4.19%

1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13、将一块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增重10%B.增重30%C.不变D.减轻30%

24、(5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CaO,Na2O,CO2,CuO ②S,C,P,Cu 

③O2,MgCl2 ,Na2SO4,KNO3  ④HCl,H2O,H2SO4,HNO3

(1)这四种物质依次是:

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颜色为绿色,该物质是_____。

25、(6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①不要猛力碰撞;

②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③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6、(4分)现有m个H2O分子和n个H2SO4分子,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m:

n,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7、(4分)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

10-27千克,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是0.09千克/米3,则2克氢气有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

升。

28、(4分)粉笔是教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可吸入颗粒物),粉笔的生产过程是:

(1)写出熟石膏变为生石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熟石膏中加入少量的甘油和纯碱,可制成“无尘”粉笔。

这是利用甘油吸湿性很强的性质,可使粉笔因潮湿而不飘尘,而加入纯碱的作用是提高粉笔的硬度。

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呼吸吸速率的倍;

(3)20℃、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毫克。

30、(8分)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35吨液氯

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285人伤。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并能与碱反应。

氯气被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事故

发生后,附近居民被紧急疏散,戴防毒面具的消防人员不停地向空气中喷射水幕及碱溶

液,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氯气的扩散消防人员向空中喷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反应原

理:

Cl2+2NaOH=NaCl+NaClO+H2O)。

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写出氯气的两条物理性质、;

(2)氯气向四周扩散,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3)消防人员所戴的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

(4)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

MnO2+4HCl===X+2H2O+Cl2↑,X的化学式为;

(5)根据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泄漏出来的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NaClO是次氯酸钠,C1O–叫次氯酸根),试写出工业上以氯气和熟石灰为原料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吸收35吨氯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10%的氢氧化钠溶液t。

(精确到0.1)

31、(5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气)=Li2CO3(固)+H2O(液)

(1)试计算1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2)若用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锂,试计算lg氢氧化钾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3)利用

(1)和

(2)所得结果,试解释为什么宇宙飞船选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碳较用氢氧化钾为佳。

(4)若每位宇航员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L,现有4位宇航员在进行一项为期7天的太空任务,试计算在宇宙飞船上应携带氢氧化锂的质量(在宇宙飞船内温度和气压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33g/L)。

32、(6分)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义不能超过25度。

硬度的表示方法是:

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成Ca2+,并将其折算成CaO的质量。

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 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 mgCaO即为2度;

仪此类推。

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1)自然界的水中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它们在受热时分别分解成CaCO3和Mg(OH)2,这两种白色固体在容器内壁上积淀,即形成水垢。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锅炉或水壶里水垢的形成过程。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确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主要操作、现象、结论)?

(3)取某水样10m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001g,含Mg2+0.00048g,试通过计算回答:

该水样从硬度角度看,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24、

(1)①CO2,②Cu,③O2,④H2O

(2)铜绿(各1分)

25、(各2分)①汽水中溶有C02气体,且瓶内的压强高于瓶外。

受到撞击时,瓶壁所受压力失衡,玻璃瓶会发生爆裂,伤及人身;

②在阳光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高,C02的溶解度减少,从汽水中逸出,瓶内的压强骤增,导致玻璃瓶爆裂:

③冷冻时间过长,汽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玻璃瓶破裂。

26、Hm:

4n(各2分)

27、5.99×

1023或6.0×

102322升或者22.2升(各2分)

28、

(1)2CaSO4·

H2O+3H2O=2CaSO4·

2H2O(2分)

(2)CaSO4+Na2CO3=CaCO3↓+Na2SO4(2分)

29、(l)(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而加快。

(2)3(3)7.5(1分)

30、

(1)黄绿色气体(1分)、密度比空气大(或能溶于水)(1分);

(2)在不断运动(1分);

(3)吸附氯气(1分);

(4)MnCl2;

(1分)(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分)

(6)394.4(2分)

31、

(1)X=0.9g(1分)

(2)Y=0.4g(1分)(3)等质量的LiOH吸收CO2质量比KOH的多,这样可以减轻宇宙飞船的自重。

(1分)(4)28627.4g(2分)

32、

(1)Ca(HCO3)2

CaCO3↓+H2O+CO2↑(1分)Mg(HCO3)2

Mg(OH)2↓+2CO2↑(1分)

(2)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

(1分)泡沫少气浮渣的是硬水,否则是软水。

(1分)

(3)1L水样中含:

Ca2+100mg,Mg2+48mg。

折合成CaO为252mg。

(1分)则水样的硬度为252mg/10mL=25.2度>

8度,是硬水。

(1分)(其他合理方法计算,同样得分)

5.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常温下,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有一些残液,它最有可能是()

A.乙烷B.己烷C.乙烷、丙烷、丁烷D.,戊烷、己烷

6.我国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曾经研究制出首批重氧气(18O2),其价格远远超过黄金。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18O2是一种化合物

7.物质A里只有1X1022个分子,在这些分子里共含有2X1022个原子,那么A物质一定是()

A.单质B.纯净物C.混合物D.不能断定

10.室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17.(6分)如果以碳酸钙、纯碱、水等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设计如下过程:

加热水碳酸钠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如果以锌、稀硫酸、氧化铜为原料制取单质铜,有两种设计方法,请你按照前面的实验设计格式,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Zn——→

方案二:

CuO——→

你设计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方案操作简便。

原因是

18.(4分)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0.(7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生铁铸造)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的是和(填序号),理由是,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理由是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为Fe粉:

(3)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

黑色粉末一定是Fe粉,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21.(7分)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1.(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Cl—:

为()

23.(9分)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假设与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由此得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2.(6分)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排

放。

某化工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分别含有污染物CuSO4、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作如下处理:

①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个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②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个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③将第一个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个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个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

⑴请你推断各车间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

A,B,C,D;

⑵最终向外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23.(4分)已知A、B、C、D、E五种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⑴A+B→C+H2O⑵C+Ba(OH)2→D↓(白色)+E↓(白色)⑶B+E→C+H2O

则A、B、C、D的化学式依次是、、、。

24.(4分)在实施“菜蓝子”工程中,全国各地农村广泛采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来提高蔬菜产量。

大棚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补充CO2,为此甲、乙两同学在自家大棚内设计了补充CO2的方法:

他们都将工业废稀硝酸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

甲同学每天向桶内加适量自家储备的碳铵[NH4HCO3+HNO3=NH4NO3+CO2↑+H2O],乙同学每天向桶内加适量厨房备有的纯碱,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经济效益出发,你认为:

⑴(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因为有生成(写化学式),可作。

⑵将塑料桶悬挂在高处的原因是。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5分)

25.(2分)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性质:

(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2)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

如图,将一支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试分析反应完全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26.(15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

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

右图所示的

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

A稀硫酸;

B.锌粒;

C.3%H2O2溶液;

D.MnO2;

E.某溶液;

F.某块状固体;

G.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

H.足量澄清石灰水。

请回答以下各题:

⑴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