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34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docx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5月4日新疆阿克陶县的牧民土尔达力•艾克热木放牧归来后,发现自己的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冰山,附近的草场也全部被山石掩埋.原来这里发生了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冰川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阿克陶县地貌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冰川移动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3.(题文)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A.斯科特南极探险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4.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  )

①古生物化石

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③地层构造

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5.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6.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板块①是欧亚(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7.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如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9.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1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脉会消失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D.地中海会缩小

11.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现活火山的是( )

A.河流的发源地

B.板块交界处

C.海洋深处

D.陆地与海洋交界处

12.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

1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最新】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

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

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1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最新】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

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

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大雪崩塌

B.暴雨洪涝滑坡

C.崩塌滑坡雪崩

D.干旱雪崩滑坡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最新】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

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

读图回答: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

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6.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

17.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

________大板块组成,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的________之中。

18.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________,容易引发________。

19.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20.世界的两大山系:

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山系;亚欧大陆的________山系。

三、解答题

21.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大板块.它们是:

A板块,B板块,

C板块,D板块,

E板块,F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现象.

(3)板块与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和.

22.读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和B(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填注在图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接触地带。

(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4)我国处在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②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________,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图中山脉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4.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______。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最新】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

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______。

(4)读图可知,红海面积会不断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25.读甲、乙、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的陆地。

(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________。

(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________。

(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说明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海洋会变成陆地;昼夜的更替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所以正确的是C。

考点:

该题考查海鲁德变迁。

2.B

【解析】

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

当冰川向前运动时,剧烈刨蚀地面;消融时,又把搬运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面上堆积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冰川地形。

题干中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

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海陆变迁的有关问题,要理解记忆。

3.B

【解析】试题分析:

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最能体现“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的探索过程。

故选B。

考点:

该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的一种学说。

由于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而且两侧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这都可以作为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故本题选D。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5.B

【解析】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中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③④①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读图解答即可。

6.C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读图分析可知:

①是欧亚板块(亚欧板块),故A正确;②是非洲板块,故B正确;③是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全部在海洋上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C错误;④是南极洲板块,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分布,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

7.B

【详解】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读图可知:

甲、丙、丁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乙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

故选B。

【点睛】

8.B

【详解】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故选B。

【点睛】

9.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出现了褶皱现象,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故选A项。

考点:

该题考查板块运动。

10.D

【详解】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①山脉是位于欧洲中部的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处,该山脉还会不断增长;②山脉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也还要不断增长;红海是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面积会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处,会不断缩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故本题选B。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12.A

【详解】

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

非洲板块与之无关。

故选A。

【点睛】

13.C

【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C

【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14.C

【解析】地震次生灾害是指:

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理解。

15.A

【解析】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不要惊慌,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然后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因为尿液可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当发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6.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属于基础题。

17.六;运动变化

【解析】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8.稳定;活跃;火山和地震

【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完整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9.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分析】

【详解】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点睛】

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属于基础题。

20.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

【解析】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

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点评】本题考查两大山系的名称,读图记忆即可。

21.

(1)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运动稳定

(3)交界火山地震

【解析】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它们是: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运动形式分为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当板块发生张裂时,裂谷会逐渐变大;当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海洋会不断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3)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稳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内容。

22.

(1)

(2)亚欧;美洲;南极洲;印度洋

(3)非洲;印度洋

(4)亚欧;太平洋;印度洋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

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1)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周围,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及其附近地区;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接触地带;(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4)我国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及原因,属于基础题。

23.

(1)南极洲;美洲

(2)安第斯山;可能升高;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

【解析】读图可知,

(1)①是南极洲板块,②是美洲板块;

(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安第斯山,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因此山脉的变化趋势是可能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4.

(1)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

(2)亚欧;印度洋

(3)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扩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解析】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

(2)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3)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带,其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从图中可看出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4)读图可知,红海的不断扩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点评】该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不难判定,属于基础题。

25.

(1)北美;南美

(2)海洋变成陆地;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5)A

【解析】

(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陆地;

(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变成陆地,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日本多地震是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及其示图,结合图理解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