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887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雪》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说课稿评课稿各三篇4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头上戴着的是——

笠。

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

三、试讲诗意:

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弄懂诗的意思。

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多读几遍。

哦,朗读品悟。

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

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学生3:

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这就叫“串词连句法”。

但是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查字典。

找资料。

问老师。

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

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谁来试着说说?

学生纷纷举手。

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

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独自在寒江上钓鱼。

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

谁还想来说一说?

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

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呵,进步很明显呢!

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

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

“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

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学生犹豫举手:

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

他说了一句大实话。

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学生沉思。

可能是结冰了。

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

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

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

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看来大家很有收获。

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

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

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轻声朗读。

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

你的感受很准确。

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

哦!

你的感受比较独特。

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嗯,你很会品味。

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

嗬,好大的雪。

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学生读。

哎,真是形单影孤。

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难道他不怕冷吗?

真是一个好问题。

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

(板书:

1、捕鱼为生)

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

2、独享清静)

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

3、排解忧伤)

学生4:

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

4、喜爱钓鱼)

学生五:

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

5、心中孤单)

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

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

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

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

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

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你看他一脸严肃,心里一定是有什么不痛快。

再指名读。

你看他抬着头,似乎有一股傲气。

能背出来吗?

三个学生分别背。

老师小结:

刚才我们运用注释,通过朗读,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

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

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

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

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

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加一筐鱼。

最好在船上放一壶酒。

在江边添上一些落叶。

再画上几笔火红火红的枫叶。

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

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1:

相同点:

都在江上;

都是一个人;

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

都在钓鱼。

不同点:

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

还有补充吗?

学生代表2:

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

也就是景色也不一样。

学生代表3:

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你的发言真有水平。

你是怎么知道王士祯是怡然自得的?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能不高兴吗?

从诗人的简介中也可以了解。

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

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

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

我感受到虽然都是独钓,但是他们表达的却不一样,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你体会得更深了。

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

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

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

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

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

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古诗教学的新尝试

沈大安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执教的《江雪》深得好评。

重读课堂实录,觉得这节课在古诗的教学上有所突破。

一、尝试自学,探究规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这节课的教学每一部分都是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

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

对他们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自学,也要提高“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要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拿这节课来说,教师把“虚指”与“倒置”作为古诗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点,让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

一首好诗,正因为他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

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

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

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

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来说,学生那么多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教师不能简单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

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三、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

学完《江雪》后,要求学生自我小结,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在小结的基础上,再推出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寒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

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课堂教学难免会有遗憾。

这节课在处理“钓雪”这一难点时,教师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未能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悟古诗“倒置”这一常用手法,而直接把方法告诉了学生。

此外,对诗中表现孤傲心境的关键词如“绝、灭、孤、独”等揣摩不够,如果能在理解了诗所表现的意境后再返回文字细细品味,语言因素和人文精神的领会可以更加深入。

《江雪》课堂实录

(二)

师:

《江雪》诗中有画。

如果让你按这四句诗的诗意画一幅画,你会怎么画?

你读古诗《江雪》,边读边想象,看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待会儿,我们一起画一画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生自由读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

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你脑海中的画都有什么呢?

生:

一个渔翁在钓鱼。

一个什么样的渔翁在哪里钓鱼啊?

生: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坐在一条小船上,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师画简笔画,先画江,再画孤舟,再画蓑篱翁,最后画独钓寒江雪。

远处该画些什么呢?

山。

(师画两座山)

这样画不行。

为什么?

因为诗中说是“千山”,千山就是很多座山。

是啊,极目远眺,山连绵起伏,却看不到一只飞鸟的影子。

(师边说边画简笔画,表现山的多,连绵起伏。

哪句诗我们没画?

万径人踪灭。

万径是——

很多小路。

所有的小路。

我还需要画出很多条小路吗?

不需要,因为雪下得很大,把所有的路都覆盖了。

(师边说边画几笔大雪覆盖群山的简笔画。

“人踪灭”什么意思?

雪很大,路上没有行人。

没有行人的踪影,我们就不画了。

画了,就不叫“人踪灭”了。

(指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头脑里立刻出现了一幅画。

你们看,是不是“诗中有画”?

明代文学家、十大才子之一顾璘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大屏幕出示:

——顾璘

诗人对雪的描写“绝”在哪里呢?

看图看不出来,我们再到诗中去品味吧!

(学生自由读诗,品味。

我从“鸟飞绝”、“人踪灭”感受到了雪很大。

你是说作者没有直接写雪大,而是通过“鸟飞绝”、“人踪灭”让我们感受

到了雪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是一座山鸟飞绝,不是一条路上人踪灭,....

而是千山、万径,这让我感受到了雪下得很大。

雪景场面之大,不仅是“千山”、“万径”,还有那“孤舟”、“钓翁”、

“寒江”,一律被纷纷扬扬苍苍茫茫的大雪所笼罩。

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雪的世界,你觉得——

真美啊!

雪下得好大啊,好厚啊!

你来读,读出雪之大,雪之美。

(生感情朗读。

大雪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还感受到天气的寒冷。

“鸟不飞,人不行”,主宰世界的只有白茫茫的大雪。

那该不是一般的寒冷

啊!

请你们再读这两句,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再读。

还感受到了什么?

从“鸟飞绝,人踪灭”,我还感受到环境的寂静。

一绝一灭,让人感受到周围的静寂。

我们再一起读读诗的前两句,读出寒冷

和静寂。

千山鸟飞绝,

在这两句诗中,千山对——

万径

鸟对——

绝对——

对仗多工整啊!

朗朗上口,让我们再来读读,感受诗的语言美。

(齐读)

诗中的景是空旷辽阔、寒冷静寂的,可诗中的人在活动呢!

读!

板书:

景静

人动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人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孤独。

从哪儿感受到的?

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条小船,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钓鱼,他是孤独

的。

孤舟,独钓,渔翁是渺小孤独的。

请你读出这种感受。

你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坚强。

谈谈你的理解。

这么大的雪,这么寒冷的天,他不怕雪大,不怕寒冷,还在江面上钓鱼。

师:

不怕寒冷,不畏严寒,不惧孤独,专心致志垂钓,渔翁多么坚强啊!

男生一

起读。

(男生齐读)

女生一起读。

(女生齐读)

诗中有画,诗中还有情,诗在表达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生:

柳宗元。

课前你搜集了柳宗元的资料,能说说写这首诗时的柳宗元处境是怎样的吗?

他在长安参加革新失败,被贬到永州做司马,司马是一个小官。

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柳宗元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是唐宋八大家,在永州写了很多作品。

我也搜集了柳宗元在永州的资料,请看大屏幕:

资料一: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和柳宗元同去的有他67岁的老母。

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一间寺庙里。

没有半年,老母病逝,住所连遭火灾。

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这并没能动摇柳宗元的理想,他在一封信中说: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资料二:

永州一贬就是10年。

10年来,他除了继续坚持斗争,更广泛地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

《永州八记》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读了这两段资料,再读诗,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整首诗:

江雪

(唐)柳宗元

诗中的渔翁就是柳宗元,他乐观,心情好,自得其乐。

他没有消极,而是顽强抗争。

他不屈不挠,不向命运屈服。

纵情山水,享受山水,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不向命运屈服!

我们再一起感

受柳宗元诗中的这一渔翁形象。

(配乐配画齐诵。

诗我们不仅会读了,会背了,还读出了诗中画,诗中意,诗中情。

下面,拿

出练习本,写写这首诗。

写的时候注意三个字的写法:

一是“人踪灭”的“踪”,足字旁,脚印、踪迹的意思;

二是“蓑笠翁”的“蓑”和“笠”,“蓑”是草字头,蓑衣是用——

草编的

“笠”是竹字头,大多是用——

竹子做的。

(学生或抄写,或默写。

柳宗元在永州时,还写过一首《渔翁》,请看大屏幕: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师:

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听老师读。

(师读一句,说一句诗的大体意思:

夜晚,渔翁宿在西岩山旁边,清晨,打来清澈的湘江水,燃起楚地的竹枝做饭。

烟雾消散,太阳出来,却看不到渔翁的影子。

老渔翁哪里去了?

忽然间桨声传来,放眼望去,面前是一片青绿的山水。

回头望天际,江流滚滚,山岩上白云悠悠,自由自在。

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这首诗有孤寂的情怀,有纵情山水自然的平淡闲适,也有高傲的品格。

总之,写的还是柳宗元自己。

(指名读;

男生读;

女生读;

自由朗读背诵等。

下课铃响,下课。

《江雪》课堂实录(三)

一、课前准备:

  老师:

  二、整体感受:

  学生自由读诗。

  学生:

  学生1:

  学生2:

  两名学生读。

  学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

  三、试讲诗意:

  学生3:

  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学生纷纷举手。

  老师:

  一学生犹豫举手: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

  学生沉思。

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

  课件演示:

  四、意境探寻:

  学生轻声朗读。

  指名读。

  继续请学生读。

  学生4:

  学生五: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我感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