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088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

生产实习课教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0304班 主讲:

卢瑶光 共6页

课题名称

总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

授课主要内容

1、原理图

2、工作原理

3、安装步骤

4、工艺要求

5、注意事项

授课

课时

12

需用课日

2

分课题2

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起止日期

2005年5月

13日-17日

技术理论知识

1、工作原理2、安装步骤3、工艺要求4、注意事项

实际技术操作

安装线路

设备、工、量具准备

验电器、螺钉旋具、钢丝钳、尖嘴钳、断线钳、剥线钳、电工刀、活动扳手、接触器、组合开关、按钮、热继电器

材料

准备

BLV-2.5mm2的导线。

示范操作准备

验电器、螺钉旋具、钢丝钳、尖嘴钳、断线钳、剥线钳、电工刀、活动扳手、接触器、组合开关、按钮、热继电器

产品名称

是否生产产品

图号

件数

定额工时

余(缺)

工时安排

备注

学生

合计

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3-1

28

28

28

作业

车间实习

课题实习结束小结

审阅者 年月日

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一、检查学生人数(迟到、未到或请假),巡查其穿戴等劳动保护是否符合要求。

二、复习提问

1、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3、引入正题:

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中,由FU作短路保护,由KM作欠压和失压保护,但还不够——若长期负载过大,或启动操作频繁,或缺相运行等原因,都可能使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增大,超过其额定值——此时,熔断器往往并不熔断,从而使定子绕组过热,若温度超过允许温升,会使绝缘损坏,缩短M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烧毁M的定子绕组。

——故还须采取过载保护。

三、讲新课(入门指导):

重点难点:

1、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2、工作原理:

先合上电源电源开关QS。

启动:

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转

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停止:

按下SB2→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KM自锁触头分断→↑

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QS。

3、特点:

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中增加了一个FR,

并把其热元件串接在三相主电路中,把常闭触头串接在控制电路中。

四、示范操作:

元件安装、布线、查线路、通电试车。

五、分配工作岗位:

2人一个工作位。

强调岗位纪律:

轮流实操,协调合作,不得越俎代庖,不得争抢吵闹。

强调安全事项:

严守操作规程,不得私拆、损坏电度表。

工时:

2小时

六、技能训练

1、目的要求——掌握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2、训练内容:

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3、工具、仪表、器材——电工工具、FR、KM、SB、FU、QS、万用表一块。

4、元件明细表

代号

名称

型号

规格

作用

数量

M

三相异步电动机

Y112M-4

4KW、380V、8.8A

△接法、1440r/min

带动机械

1

QS

组合开关

HZ10-25/3

三极、I额=25A

隔离电源

1

FU1

螺旋式

熔断器

RL1-60/25

500V、60A、

配熔体额定电流25A

作主电路的短路保护

3

FU2

RL1-15/2

500V、15A、

配熔体额定电流2A

作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2

KM

交流

接触器

CJ10-20

20A、

线圈电压380V

其主触头控制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

1

FR

热继电器

JR16-20/3

三极、20A、热元件11A、整定值8.8A

过载保护

1

SB

按扭

LA10-3H

保护式、按钮数3(代用)

控制KM线圈的得电

1

XT

端子板

JX2-1015

10A、15节、380V

连接导线

1

BV和BVR

导线

1.5mm2

黑色

主电路用

BV

1mm2

红色

控制电路用

BVR

0.75mm2

按钮用

BVR

1.5mm2

黄绿双色

接地线用

木螺丝钉

1.5×1.5

紧固元件

25枚

编码套管

编号

器材①控制板一块(500mm×400mm×20mm)

②导线规格:

主电路用BV1.5mm2和BVR1.5mm2(黑色)

控制电路用BV1mm2(红色)

接地线用BVR1.5mm2(黄绿色)

按扭线用BVR0.75mm2(红色)

注:

1类导线也可用于出现极小弯曲的场合,条件是截面积小于0.52mm2

5、安装步骤与工艺要求

⑴识读电路图,明确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工作原理。

⑵配齐元件并检查。

①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

②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

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③KM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④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

⑶安装元件,并贴文字符号

①QS、FU的受电端子在板外侧,且FU的受电端子为底座的中心端。

②位置:

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更换元件。

③紧固:

用力均匀,紧固适当。

易碎品——一手按住轻摇,一手旋紧对角螺钉,摇不动时再稍紧即可

⑷布线,套编码管。

①通道宜少,同路并行时,主、控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板面。

②同一平面时,高低一致,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非交不可时,接线端子引出,水平架空跨越,且须走线合理。

③横平竖直,分布均匀。

拐角垂直。

④不损线芯与绝缘。

⑤顺序:

以KM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到高,先控后主,不妨后线。

⑥两端剥削绝缘层,套上编码。

导线连续,中间无接头。

⑦不反圈、不压胶、不露芯过长。

⑧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导线间距保持一致。

⑨元件接线端子只接二根导线。

端子板只接一根导线。

⑸检查布线的正确性。

(根据电路图)

⑹安装电动机

⑺连接M与SB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⑻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板外导线。

⑼自查——①从电源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

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接触应良好,免闪弧

②查通断:

(选倍率,校零,防短路)断主查控——表棒分搭在U11、V11线端上,读数应为“∞”;按下SB时,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断控查主——有无开路、短路(手动代替通电)

③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

④用兆欧表查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⑽交验

(11)通电试车——教师监护,学生操作(先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

①学生合上QS后,用电笔测FU出线端,亮则有电。

按下SB,观察KM是否符合线路功能要求;

观察M是否运行正常;

观察元件动作是否灵活,有无卡阻及噪声过大。

M运行平稳后,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②有故障,学生独立检修。

③完毕:

停转,断电,拆线(先源后机)

6、安全注意事项

⑴M、SB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至M的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或用坚韧的四芯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进行临时通电校验。

⑵电源进线接在RL1的下(低)接线座上,出线接在上(高)接线座上——低进高出。

⑶SB内接线时,不可用力过猛,防螺钉打滑。

⑷FR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头应串接在控制电路中。

⑸FR的整定电流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自行调整。

绝对不允许弯折双金属片。

⑹一般地,热继电器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

若须自动复位,可将复位调节螺钉顺时针向里旋足。

⑺M过载,FR动作后,须待热元件冷却后,FR才能复位,才能再次启动M。

一般自动复位时间不大于5min;手动复位时间不大于2min

⑻不得对线路接线的正确与否进行带电检查。

若有异常,即刻停车。

若带电检修(或再次试车),须教师监护。

⑼停转,断电,拆线(先源后机)

⑽启动M时,在按下SB1时,须同时按住SB2——确保故障时,能立即按下SB2停车。

防事故扩大。

⑾接点要符合要求——不压胶,不露芯,不反圈,尽量不交叉。

⑿注意仪表的正确使用。

注意安全用电,人身安全。

6、技术要求:

元件布局合理,大方,安装牢固,便于操作;

同一高度进出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接线正确,走线平直,拐角符合要求;

接点牢固,不露芯过长,不压胶,不反圈,不交叉,不损线芯,不损绝缘。

七、作业: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

3、写出元件明细表。

4、写出实训步骤

5、写出安装接线的注意事项和工艺要求

八、巡回指导(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

九、成绩评定(如下表)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装前检查

5

漏查或错查元件,每处扣1分

安装元件

15

1、不按布置图安装,扣15分

2、不牢固,每个扣4分

3、不整齐、不匀称、不合理、每只扣3分

损坏元件,扣15分

布线

40

1、不按电路图接线,扣25分

2、不符合要求,主——每线扣4分

控——2

3、接点不合要求,每个扣1分

4、损伤线芯或绝缘,每线扣5分

5、编码套管套装不正确,每处扣1分

6、漏接地线,扣10分

通电试车

40

热继电器未整定或整定错误扣15分

熔体规格选用不当扣10分

第一次不成功扣20分

第二次不成功扣30分

第三次不成功扣40分

安全、文明生产

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规程扣5~40分

工时

2

备注

除定额时间外,各项目的最高扣分不超过分配分

开始时间

每超时5min以内扣5分

实际时间

评分

结束时间:

十、小结:

版权所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