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913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811课教案打印版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古诗。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

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

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

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

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

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

凡是带有撇和捺

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

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

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

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

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

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

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

楼这个字是

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

(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

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依(依靠)(依然)

尽(尽头)(尽力)欲(欲望)(欲念)

穷(贫穷)(穷人)层(云层)(层次)

瀑(瀑布)(飞瀑)布(一匹布)(瀑布)

炉(火炉)(炉子)烟(烟雾)(烟气)

遥(遥远)(遥望)川(山川)(四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2

鹳雀楼一共三层。

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

如果你们读准我们

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

谁来读?

“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

三个字了。

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

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

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

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

“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

撇上边。

千:

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

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

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

画了什么呀?

(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

白日指么?

(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

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

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

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

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

(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

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

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

这句话谁能读好?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

)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

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

指名,评,

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

滚流入海。

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

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

我们把这句话

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

(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

齐读。

5真有气魄呀!

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

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

想什么

引读——

引:

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

示“更”。

(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一层并不是真的一

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

诗人想:

要想——,就必须要——。

(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3

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

让生试说。

(登高才能望远)

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

站得高,看得远。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

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

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呀!

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

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

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

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

有没有李白写的

呢?

(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

真多呀!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

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

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

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

解释题目的意思。

(指名回答)

3、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

(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4

答)

4、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

瀑布的壮观景色。

请看光碟。

5、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

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

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

三、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

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

1、师:

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

下面,我们

该做什么

了?

(学生回答)理解诗意。

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

要求:

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

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交流

1、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

太阳。

香炉:

香炉峰。

紫烟:

紫色的烟云。

生:

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

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

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

悬挂。

前:

面。

川:

河流。

挂前川:

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

(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为了表现

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

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

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5

九天:

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

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

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

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

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

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六、指导朗读

1、师出示录象,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注意古诗韵律和节奏。

七、作业: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生紫烟,挂前川,气魄雄伟三千尺景象壮观

落九天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

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

请你来谈谈。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

的精辟评价。

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

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在我国安6

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

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

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

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4.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

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

(石头)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5.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思考: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用“——”划出,交流

三、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

2.标序号,读通课文;

3.完成课后2、3题。

检查自学:

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

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课后2、3题。

“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

(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

“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

地理位置。

第二句:

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

了一些有趣的名字。

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3.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二、学习课文

(一)第二节“仙桃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讨论理解:

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

归纳板书:

①形状像桃子;②巨大;③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④

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⑤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

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7

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

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

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石盘子)。

因此第2、3两句是

作者的想象。

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

(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

——(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

(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

这组关联词是什

么关系的句式?

(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

其中的“这样”就是指

——(只有,,石盘子)。

4.齐读并小结:

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

石是块奇特的石头。

(二)第三节

过渡:

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

形象逼真

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

具体的。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

(三)第四节

过渡:

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

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

特别有趣

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

儿的句子。

交流。

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

实有趣呢?

(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

态、心情的词。

自读体会。

4.引读:

“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

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

原来“金鸡”

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

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

书上哪句话中哪一个字告诉我

们?

小结:

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

5.齐读第4节

(四)第五节

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

介绍了哪些?

有没有具体写?

为什么?

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

再读有关内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节;

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

写,看谁写得最生动。

8

【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仙桃石飞落

金鸡叫天都伸对叫

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

【作业设计与布置】

★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组词。

徽()尤()陡()状()臂()峭()

微()龙()徒()壮()避()消()

★★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

()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

3.你去过黄山吗()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l)“猴子观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鸡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黄山不仅因奇石而闻名,还有著名的“云海”。

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读一读。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

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9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

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

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

出示课文插

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湖(湖水)(湖面)绕(围绕)(缠绕)围(包围)(围巾)

胜(胜利)(胜出)央(中央)(央求)岛(小岛)(岛屿)

华(华丽)(中华)隐(隐身)(隐约)约(约定)(约好)

纱(面纱)(纱布)童(童年)(童趣)境(环境)(仙境)

引(吸引)(引出)客(客人)(请客)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

读.

(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

(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以情激趣.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

2.自读感悟.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3.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

1.出示以下生字词:

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2.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检

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3.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

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

4.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

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

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10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师:

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师:

课文是怎么写的?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吗?

说话训练:

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

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

”)

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

指导朗读:

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

自由放声读。

(突出“最大”和“高山”)

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

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第二句话)

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二词。

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

(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

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鼓励积累: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

(指名读)

同学们也喜欢吗?

喜欢的就把它划下来。

(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2)日月潭名

(3)字的由来:

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

(评价:

聪明!

一下子就答对了)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

(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

有什么不同呢?

(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对呀!

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

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能把它读

一读吗?

(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4、鼓励积累:

喜欢这句话吗?

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

佳句本”中好吗?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师:

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

美吗?

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

月潭的美丽风光?

(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

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指名

汇报,教师板书:

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

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

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

特点。

11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

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

(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不清,蒙蒙胧胧的)

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