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29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4.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docx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

中国住宅小区常用植物大全

(物业管理丛书)

1.苏铁

2.狐尾椰子

3.大王椰子

4.洋紫荆

5.樟树

6.小叶榄仁

7.白玉兰

8.青皮竹

9.小琴丝竹

10.红话继木

11.海桐

12.金叶假连翘

13.花叶假连翘

14.双荚槐

15.万年麻

16.蜘蛛兰

17.龟背竹

18.遍地黄金

19.黄虾花

20.紫花马樱丹

21.大叶红草

22.玉龙草

23.马尼拉草

24.栀子花

25.大花栀子

26.广玉兰

27.狗牙花

28.红绒球

29.旅人蕉

30.秋枫

31.柳叶榕

32.黄金榕

33.斑叶垂榕

34.高山榕

35.垂榕

36.小叶榕

37.变叶木

38.青皮木棉

39.国王椰子

40.马尾铁

41.芒果

42.九里香

43.米兰花

44.橡皮树

45.肉桂

46.马拉巴栗

47.绿萝花

48.绿萝

49.圣诞红

50.大叶伞

51.非洲茉莉

52.朱蕉

53.金边富贵竹

54.假槟榔

55.散尾葵

56.蒲葵

57.棕竹

58.孔雀竹芋

59.银皇后万年青

60.花叶芋

61.洋紫苏

62.常春藤

63.勒杜鹃

64.小叶紫薇

65.夹竹桃

66.荷花玉兰

67.长春花

68.大红花

69.马缨丹

70.桂花

71.含笑

72.白蝴蝶

73.鹤望兰

74.爬山虎

75.炮仗花

76.天冬

77.龙船花

78.虎尾兰

79.香龙血树

80.满天星

81.毛杜鹃

82.茶花

83.金银花

84.美人蕉

85.龙柏

86.一叶兰

87.冷水花

88.鸡蛋花

89.小(叶)蚌花

90.大(叶)蚌花

91.荷兰铁

92.小苍兰

93.大合欢

94.凤凰木

95.黑板树

96.黄皮树

97.鸡冠刺桐

98.幌伞枫

99.大叶紫薇

100.无花果

101.非洲桃花心木

102.尖叶杜英

103.中华杜英

104.山杜英

105.海南杜英

106.人面树

107.油棕

108.中东海枣

109.紫叶李

110.吊竹梅

111.龙眼

112.燕尾兰

113.银边山管兰

114.睡莲

115.丽蚌草

116.蜘蛛兰

117.假萍婆

118.黄槿

119.金丝柳

120.串钱柳

121.老人葵

122.荷花

123.也门铁

124.射干

125.水葱

126.风车草

127.栾树

128.芦苇

129.南天竺

130.黄栀

131.日日樱

132.幸福树

133.薰衣草

134.菖蒲

135.软枝黄婵

136.金边狭叶龙舌兰

137.鹅掌藤

138.鹅掌柴(鸭脚木)

 

苏铁

学名:

CyeasrevolutaThunb.

科属:

苏铁科苏铁属

别名:

铁树、凤尾蕉、凤尾松、铁甲松。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原产于热带,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一种,有“活化石”之称,也是世界上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

茎干圆柱状,不分枝。

在生长点破坏后,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

茎部宿存于的叶基和叶痕,呈鳞片状。

叶从茎顶部长出,羽状复叶,大型。

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向下反卷,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

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黄色,密被黄褐色绒毛,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

种子10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原产:

原产中国南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多作露地栽培,其他各地均行盆栽。

日本南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甚耐寒;强阳性植物,喜光,也耐半阴,但不耐骤然曝晒。

但要求通风良好。

根肉质,具根瘤,耐旱力极强,但不耐积水,栽培宜用沙质土。

狐尾椰子

拉丁名:

Wodyetiabifurcate

科属:

棕榈科、狐尾椰子属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植株高大通直,茎干单生,茎部光滑,有叶痕,略似酒瓶状,高可达12-15米,叶色亮绿,簇生茎顶,羽状全裂,长2-3米,小叶披针形,轮生于叶轴上,形似狐尾而得名,穗状花序,分枝较多,雌雄同株,果卵形,长6-8厘米,熟时橘红色至橙红色,易与圣诞椰子属植物杂交,目前已育成许多有应用价值的杂交品种。

产地分布:

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的约克角,我国近年有引种栽培。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寒、耐旱、抗风。

生长适温为20-28℃,冬季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大王椰子

 

学名:

Roystonearegia

别称:

王棕、文笔树、大王棕

科属:

棕榈科王棕属

型态特征:

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20m,干面平滑,上具明显叶痕环纹,茎基部会有不定根伸展,幼株基部膨大,成株中央部分稍膨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羽状复叶长可达3~4公尺,小叶披针形,叶鞘绿色,环抱茎顶,肉穗花序着生于最外侧的叶鞘着生处,花乳白色,雄花:

花萼3片,花瓣3瓣,雄蕊6~12;雌花:

花瓣啮合状排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齿牙状突起,子房3室,柱头3,果为浆果,含种子一枚。

习性:

喜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

生育适温为28~32℃,文献记载安全越冬温度为10~12℃,但据实际观察,广东、福建,江西南部等地所栽植植株遇短期0°C—5°C低温甚至遇轻霜仍无恙。

具较强的抗旱力,亦抗强风。

以含腐殖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

分布:

原产地中美洲古巴、牙买加、巴拿马

洋紫荆

 

学名:

Bauhiniablakeana

  别名:

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艳紫荆

科属:

豆目苏木科,羊蹄甲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m。

枝干丛生。

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

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

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

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

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

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

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

花期4—5月。

貌似兰花的植物形态优美,而且容易培植。

这种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荆喻为「穷人的兰花」。

洋紫荆树一般高约七米,一般可生长四十年。

这种植物很易扎根生长。

  产地:

原产于我国滇、桂、粤、闽、海南等省区。

台湾省有栽培。

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

喜温暖、湿润、酸性土壤。

樟树

拉丁名:

Cinnamomumcamphora

别名:

桴树、木樟、乌樟、芳樟树、番樟、香蕊、樟木子、香樟

科属:

樟科樟属

形态特征: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

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

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弥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产地:

樟树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小叶榄仁

学名:

Terminaliamantaly

别名:

细叶榄仁、非洲榄仁、雨伞树

科属:

使君子科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15公尺,其花小而不显著,呈穗状花序,主干浑圆挺直,枝丫自然分层轮生于主干四周,层层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开展,枝桠柔软,小叶枇杷形,具短绒毛,冬季落叶后光秃柔细的枝桠美,益显独特风格;春季萌发青翠的新叶,随风飘逸,姿态甚为优雅。

树形虽高,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

  原产地:

非洲中国分布区域:

广东、香港、台湾、广西

  生长习性

  树性强健,生长迅速,不拘土质,但以肥沃的沙质土壤为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幼株需水较多,应常补给。

每年春、夏季各施有机肥一次。

树冠若不均衡,待冬季落叶后稍加修整。

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为23——32℃,耐热、耐湿

白玉兰

拉丁名:

Magnoliadenudata

别称:

玉兰、望春花、玉兰

科属:

木兰科木兰属玉兰亚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

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

叶互生。

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

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

冬芽具大形鳞片。

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

花被9片,钟状。

果穗圆筒形,褐色:

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

3月开花,6-7月果熟。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

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

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

故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

  白玉兰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

小枝灰褐色。

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

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

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产地:

原产于长江流域,现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

生态习性:

白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

爱干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

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

青皮竹

学名:

BambusatextilisMcClure

别名:

篾竹、山青竹、地青竹

科属:

禾本科竹亚科簕竹属

形态特征:

竿高达9~12m,径3~5cm。

竿直立,先端稍下垂,节间长35~60cm,幼时被白粉并密生向上淡色刺毛;节上簇生分枝,主枝较纤细而长,其余枝较短,最长达2m。

竹壁薄,3~5mm,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箨鞘厚革质,坚硬光亮,先端微凸呈不对称的宽弧形,背面常无毛或近基部贴生暗棕色易落柔毛;箨耳小,长椭圆形,高约2mm,近相等,两面被小刚毛,边缘具锯齿且有纤毛。

箨舌略呈弧形,中部高约2~3mm,边缘齿裂并被短纤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基部略作心形收缩,背面无毛,腹面粗糙;出枝较高,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枚,分枝粗细相同;每小枝上具叶片8~12枚,叶片披针形,长9~25cm,宽1.0~2.5cm;笋期5~9月,花期2~9月,授粉后20d左右种实成熟,形似麦粒,很少开花。

习性:

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

小琴丝竹

学名:

Bambusaglaucescens

  别名:

花孝顺竹

  科属:

禾本科孝顺竹属

类别:

丛生竹

形态特征:

丛生竹。

秆高2-8m,径1-4cm。

新秆浅红色,老秆金黄色,并不规则间有绿色纵条纹。

生长习性:

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产地分布:

长江以南各省。

红话继木

学名:

Lorpetalumchindensevar.rubrum

别名:

红桎木、红檵花。

科属:

金缕梅科檵木属

形态特征:

红花檵木,别名红桎木、红檵花。

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

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枝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

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

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红花檵木枝繁叶茂,树态多姿,木质柔韧,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树桩盆景的好材料。

花、根、叶可药用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产于江苏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句容等。

习性:

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

适应性强,耐旱。

喜温暖,耐寒冷。

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

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花叶良姜

拉丁名:

AlpiniasanderaeHort.

别名:

艳山姜、彩叶姜、斑纹月桃、

花叶艳山姜

科属:

姜科山姜属

形态特征:

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高1—2米,盆栽高度多在l米以下。

它根茎横生,肉质。

叶革质,有短柄,短圆状披针形;长约30—80厘米、宽15—20厘米;叶面深绿色,并有金黄色的纵斑纹、斑块,富有光泽。

圆锥花序下垂,苞片白色,边缘黄色,顶端及基部粉红色,花弯近钟形,花冠白色,花期夏季。

产地:

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

适宜地区:

我国华南及东南地区。

习性:

其性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喜明亮的光照。

但也耐半阴。

生长适温为15—30℃,越冬温度为5℃左右。

在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长较好。

海桐

拉丁名:

Pittosporumtobira

别名:

海桐花、山矾

科属:

海桐科海桐花属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达3米。

叶多数聚生枝顶,狭倒卵形,长5一12厘米,宽1—4厘米,全缘,顶端钝圆或内凹,基部楔形,边缘常外卷,有柄。

聚伞花序顶生;夏季开花,花白色或带黄绿色,芳香,花柄长0.8—1.5厘米;萼片、花瓣、雄蕊各5;子房上位,密生短柔毛。

蒴果近球形,有棱角,长达1.5厘米,成熟时3瓣裂,果瓣木质;种子鲜红色。

花期5月,果熟期10月,蒴果卵球形,有棱角,成熟时三瓣裂,露出鲜红色种子。

产地分布:

我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习性: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

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

稍耐干旱,颇耐水湿。

萌芽力强,颇耐修剪

金叶假连翘

拉丁名:

Durantarepenscv.‘Variegata’

别名:

黄金叶

科属:

马鞭草科黄荆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株高0.2-0.6米,枝下垂或平展。

叶对生,叶长卵圆形,色金黄至黄绿,卵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6.5厘米,中部以上有粗齿。

花蓝色或淡蓝紫色,总状花序呈圆锥状,花期5-10月。

核果橙黄色,有光泽。

产地分布:

原产墨西哥至巴西,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华中和华北地区多为盆栽

生态习性:

性喜高温,耐旱。

全日照,喜好强光,能耐半阴。

生长快,耐修剪。

花叶假连翘

学名:

Durantarepens‘Variegata’

科属:

马鞭草科假连翘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株高0.2-0.6米,枝下垂或平展。

叶对生,叶面近三角形,叶缘有黄白色条纹。

中部以上有粗齿。

花蓝色或淡蓝紫色,总状花序呈圆锥状,花期5-10月。

核果橙黄色,有光泽。

产地分布

原产墨西哥至巴西,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华中和华北地区多为盆栽。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耐旱。

全日照,喜好强光,能耐半荫。

生长快,耐修剪。

繁殖多用扦插或播种方式。

生长期水分要充足,每半月左右追施一次液肥。

注意保持水分,花后应进行修剪,以促进发枝并再次开花。

双荚槐

又名双荚黄槐、双荚决明

  学名:

Casinbicapsularis.L

  科属:

苏木科决明属

  形态特征:

半年绿或常年绿灌木。

树高1-3米,花期8-11月,不结果。

该树是一种生长快,花期长,单花开放长,金黄色,花叶比较适中,是有前途的园林植物。

双荚槐为半年或常绿灌木,老枝灰色,枝绿色,虎孔明显,偶数羽状复

叶,小叶2-4对,长圆形或倒长卵形,小叶1-2对间具突起腺体。

叶度2.5-4.3cm.,叶宽1.5-2cm,叶柄长仅1-2cm。

叶具有昼展夜合的特点。

每个侧枝顶雄蕊形伸出花冠外。

荚果细条状,长工2-18cm。

直径0。

8cm。

种子有光泽,种子圆贤形。

质量好,在华南地区果熟期2月底3月初,华东地区不结果,花期9-12,10月为盛花期。

单花开放约为6-7开。

  产地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二广地区九十年代从国外引进并用于园林绿化。

现已传至华东上海,杭州,南京,南通,淮安,宿迁等种植。

  生长习牲:

双荚槐出苗,生长势强,当年开花,喜光较耐旱,适用于各类土壤中栽植。

在微酸,中性乃至偏碱土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

喜暖湿润气候。

少见病害虫,能耐零下5度,冬季在江南沿江地区以强剪护土越科为宜

万年麻

拉丁名:

Furcraeafoetida

别名:

万年兰

科属:

龙舌兰科万年兰属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1m,茎不明显。

叶呈放射状生长,剑形,叶缘有刺,波状弯曲。

斑叶品种无刺或有零星刺,叶面有乳黄色和淡绿色纵纹,色泽洁净优雅,调和美丽常绿灌木状,成株

半圆珠笔球形,叶呈放射状,先端有硬刺。

高度×冠幅:

1~2cm×1~2cm,质感:

粗,色泽:

万年麻叶色呈深艰苦卓绝,叶缘有锯齿。

黄纹万年麻叶面有乳黄色淡绿色纵纹,叶色优雅、美观

产地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

生态习性:

阳性植物,在强光下生长旺盛。

性强健,生长缓慢,不需常修剪。

耐热、耐旱,抗风、抗污染,移植容易。

肾蕨排骨草

学名:

Nephrolepisauriculata

别名:

排骨草

植株类型:

多年生草本、一年至多年生草本地生性蕨类植物 

形态特征:

属于蕨类植物。

肾蕨叶的质理为革质,叶脉侧脉游离、单一或叉状分歧,叶片为羽状复叶.

原产地:

热带亚洲及非洲 

生态特性:

喜多荫稍多湿环境

 

蜘蛛兰

拉丁学名:

HymenocallisAmericana

科属:

石蒜科,螫蟹花属

石蒜科水鬼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具球形鳞茎,直径7—10cm。

株高1—2m。

叶基生,鲜绿色,倒披针形,端锐尖,长约60cm,基部有纵沟。

花葶粗壮,灰绿色,压扁,实心;伞形花序顶生,着花10-15朵;花大型,花径可达23cm,白色;有香气;花由外向内顺次开放;总苞片5-6片,披针形,绿色,长7-10cm;花筒部带绿色,长8-10cm;花被片线形,比筒部长2倍;副冠齿状漏斗形,长约4cm。

花期夏秋。

产地:

原产西印度群岛。

生态特性:

生长强健,适应性强。

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不择土壤,但以,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春羽

拉丁名:

PhilodenronselloumKoch

别名:

春芋、羽裂喜林芋、喜树蕉、小天使蔓绿绒

科属:

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茎极短,叶从茎的顶部向四面伸展,排列紧密、整齐,呈丛生状。

叶柄坚挺而细长,可达1米,叶片巨大,呈粗大的羽状深裂,浓绿而有光泽。

茎为直立性,呈木质化,生有很多气生根;植株高大,可达1.5米以上。

叶为簇生型,着生于茎端;叶为广心脏形,全叶羽状深裂似手掌状,长达60厘米、宽40厘米,革质,浓绿色有光泽;叶柄坚挺而细长,可达80-100厘米。

分布:

原产巴西、巴拉圭等地

习性: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较耐荫蔽。

是本属中较耐寒的一种,生长适温18-25℃,冬季能耐2℃低温,但以5℃以上为好。

要求砂质土壤。

龟背竹

拉丁名:

Monsteradeliciosa

别称:

蓬莱蕉、铁丝兰、穿孔喜林芋、龟背蕉、电线莲、透龙掌

科属:

天南星科龟背竹属

形态特征:

龟背竹为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

幼叶心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

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色。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草”,是天南星科常绿攀援观叶植物,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形如电线,故名“电线草”叶卵圆形,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状似龟甲图案,茎有节似竹干,故名“龟背竹”。

肉穗花序,整个花形好像“台灯”,有灯罩和灯泡。

产地:

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忌阳光直射,不耐寒,我国北方均作室内盆栽。

盆栽土要求肥沃疏松、吸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常以腐叶土或泥炭土最好。

遍地黄金

别名:

长啄花生、蔓花生、巴西花生藤、有的地方也称地豆草

学名:

Arachisduranensis

科属:

豆科Fabaceae.(蝶形花科)蝶形花科落花生属植物。

形态特征:

遍地黄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形似花生,有鲜艳的黄色花朵,花量大,绿色期长。

远远看过去如一片洒金绿地,所以被称为“遍地黄金”,叶互生,小叶二对,夜晚会闭合,倒卵形。

茎为蔓性,株高10至15厘米左右,匍匐生长。

花为腋生,蝶形,金黄色,花期春季至秋季。

蔓花生观赏性强,四季常青,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原产:

原产于亚洲热带及南美洲

生态习性:

耐寒性好,种植区域广,特别耐旱,数月无雨仍可生长良好,耐贫瘠,不择土壤,生长快,能在一个月内迅速封闭地面。

沿阶草

拉丁名:

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

别名:

书带草、麦冬

科属:

百合科沿阶草属

形态特征:

沿阶草系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根纤细,在近末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形肉质小块根;地下根茎细,粗1-2mm;茎短,包于叶基中;叶丛生于基部,禾叶状,下垂,常绿,长10-30cm,宽2-4mm,具3-7条脉;花葶较叶鞘短或更长,长6-30cm.总状花序,花期5-8月,花白色或淡紫色2,具20-50朵花,常2-4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花被片6,分离,两轮排列,长4-6mm,雄蕊6枚,生于花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