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93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 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docx

物理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功和机械能(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N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A.10NB.15NC.30ND.60N

2.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物体比B物体轻;②提升A的拉力大;

③提升A做的额外功多;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多

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3.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

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工人的拉力为400N

C.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D.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

4.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  )

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

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

OB=5:

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B.甲的密度为2×103kg/m3

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

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

6.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

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

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

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

7.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

A.F大小始终不变B.F先变大后变小

C.F先变小后变大D.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

8.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9.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1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30ND.动滑轮重50N

10.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1和h2(h1

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大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________N。

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在科技节,小海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杠杆OAB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为杠杆的支点,OB=3OA,竖直细杆a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下端连在杠杆的A点,竖直细杆b的两端分别与杠杆和物体M固定,水箱的质量为0.8kg,不计杠杆、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当图甲所示的水箱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3kg.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a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水的质量变化的图象,(取g=10N/kg)

(1)图甲所示的水箱装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N;

(2)物体M的质量为_____kg;

(3)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1.1kg的水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为F,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1;继续向水箱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4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则p1:

p2=_____.

13.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若拖动时垃圾桶总重为120N,且动力臂为阻力臂的3倍,要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F为______N。

14.如图所示,重为40牛的物体A通过轻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20牛,则拉力F为_____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牛,5秒钟内拉力F做功是_____焦,其功率为_____瓦。

物体A受到的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焦。

15.为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9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桂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桂所用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物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物体离开地面匀速上升时,小桂的拉力F=____N;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500cm2,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16.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动滑轮右边用绳子固定,左边悬挂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将物体A匀速提起,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则F=_____N,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

17.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18.小明同学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制作了一个捕鼠器,如图所示长1.0m重1.5N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离桌面沿0.4m,上面挂一诱铒,若一重0.5N的老鼠偷吃食物,沿木板向左端爬去,当老鼠爬过离桌沿________米时,木板会失去平衡,而使它落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

该捕鼠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19.如图所示,物体G重60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N的力;也可以在B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N的力.

20.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米、0.2米,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_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实验题

21.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

(1)实验中,应该在___________时(选填以下正确选项前的字母),读取测力计示数;

A.竖直匀速拉动B.竖直加速拉动C.静止D.任意方向匀速拉动

(2)若重物以0.l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m/s.

(3)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

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4)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5)小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再次做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_____.(选填以下选项前的字母)

A.可以省力B.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D.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6)小红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带刻度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根据图甲图测出的一组实验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理由是______;

(3)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4)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______;

(5)在初中物理实验室,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的实验器材如:

______。

23.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24.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可绕O点旋转,A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1)为测出浮子上底面的面积,现有刻度尺、量筒和水,请完成实验:

①将浮子倒置后,用刻度尺测出浮子内的深度h;

②将浮子装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

S上=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浮子上升的过程中内部被封闭的空气不泄露,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浮子上底面的面积为10cm2,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浮子、直杆、细杆AB、塞子的重力及所受浮力均不计,忽略所有摩擦,当进水孔停⽌进水时,浮子内的⽓体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的1.2倍,OA=6cm,OB=4cm,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3)科学研究表明,⼀定质量的⽓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开,水箱内的水位超过⼀定⾼度,会使水溢出,若通过移动调节螺母的方法保证⻢桶正常使用,应如何移动调节螺母:

__________。

2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这次数据是用图中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___。

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

________。

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向下运动。

已知A的体积为0.9m3,密度为0.8×l03kg/m3,动滑轮重为600N,电动机工作时拉绳子的功率为1.2×103W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A的重力;

(2)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A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及A向下运动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

27.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

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保留一位小数)

(3)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4)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28.图甲是某起重船的示意图,A处为卷扬机,吊臂前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

在一次吊装施工中,当起重船从运输船上吊起重物时,起重船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增加了18m3,重物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了3m。

已知动滑轮总重为2×104N,海水密度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当重物在空中匀速上升时,若不计摩擦及钢丝绳重,求:

(1)被吊起的重物受到的重力;

(2)钢丝绳拉力F所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9.如图所示,长方体A、B是两个形状相同,材料不同的柱形物体,他们之间用细绳连接,并与滑轮组的动滑轮D连接。

在向长方体容器C中缓慢加水时,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自由端不动,其示数F与加水质量m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忽略题中所有绳重以及摩擦,加水过程中A、B间的绳子始终是绷直的。

已知:

容器C的内底面积SC=80cm2,物体A的底面积SA=20c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求:

(1)加水多少cm3时,物体B刚好接触水面?

(2)物体B的高度是多少?

(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是多少?

30.一个水平放置的直杠杆,动力和阻力位于支点两侧,该杠杆的动力臂l1为0.3m,动力F1为200N,阻力F2为50N,求:

(1)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l2.

(2)若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且保持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位置不变,动力和阻力各增加100N,则要使杆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计算说明杠杆的支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多远?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详解】

由于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的中点为重心,O为支点,如图:

因为OA=2OB,则木板重力G′的力臂为L1=

重物G的力臂L2=O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L1=G×L2

所以G′=60N

【点睛】

因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所以重心所在位置即是阻力的作用点,且结合题意可知,O点是支点.

2.A

解析:

A

【详解】

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动h知,提升A和B所做额外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额外功相同,提升A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所以提升A物体所做的有用功较大,由于提升物体高度一样,所以A物体较重,提升A物体用的拉力较大,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B

解析:

B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0.3m/s,经100s货物移动距离为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

其摩擦力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到

解得

,工人的拉力为400N,B正确;

C.货物移动距离为30m,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C错误;

D.由于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D

【详解】

A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力臂最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①→②→③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C

【详解】

A.乙的边长

L乙=

=10cm=0.1m,

乙的底面积

S乙=L乙2=(0.1m)2=0.01m2,

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

F乙=p乙S乙=3000Pa×0.01m2=30N,

故A错误;

B.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和乙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地面对乙的支持力

F乙支持=F乙=30N,

B端受到的拉力

FB=G乙-F乙支持=50N-30N=2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甲OA=FBOB,

G甲=

=8N,

甲的密度

ρ甲=

=0.8×103kg/m3

故B错误;

C.因为

ρ甲<ρ水,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F浮甲=G甲=8N,

排开水的体积

V排甲=

=8×10-4m3,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Δh=

=0.04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

Δp=ρgΔh=1×103kg/m3×10N/kg×0.04m=400Pa,

故C正确;

D.原来容器中水的深度

h=

=30cm=0.3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的深度

h1=h+Δh=0.3m+0.04m=0.34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ρgh1=1×103kg/m3×10N/kg×0.34m=3400Pa,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1S容=3400Pa×200×10-4m2=68N,

故D错误.

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分别对质量为m1、m2、m3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照各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如图所示:

A、根据定滑轮工作特点可知,绳子对甲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乙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物体的重力,所以,绳子对甲物体的拉力大小为m1g,故A错误;

B、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乙物体的重力与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大小为m1g.故B正确;

C、弹簧中拉力为乙物体与甲物体的重力之差,即(m1-m2)g,故C正确;

D、对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丙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甲物体的压力(等于重力)、乙物体的拉力(等于重力)三个力的作用,地面对丙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关键是对各个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有一定难度!

7.A

解析:

A

【解析】

如图,当杠杆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

因为动力、阻力作用点不变,

所以

不变;

又因为阻力(物重G不变),由

得:

.

所以当杠杆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动力F的大小不变.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不变,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知道动力不变.

8.D

解析:

D

【解析】A选项,动滑轮越重,需要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故A错误。

B选项,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不会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B错误。

C选项,由公式

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C错误。

D选项,提高物体的质量,可以提高有用功,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9.D

解析:

D

【解析】由图乙和图丁可知,1s-2s内,拉力F的大小为50N,货物升高的高度为0.1m,则拉力F通过的距离为0.3m,所以拉力做的功为W=Fs=50N×0.3m=15J,故A正确;由图乙和图丙可知,2s-3s内,拉力F的大小为40N,货物上升的速度为速度为0.2m/s,则可知拉力F的速度为0.6m/s,所以拉力的功率P=Fv=40N×0.6m/s=24W,故B正确;在2s-3s内货物是匀速上升的,此时的拉力大小为40N,则可求出动滑轮的重为120N-100N=20N,故D错;由图乙可知,货物在1s时,拉力的大小为30N,则可得滑轮组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为30N×3-20N=70N,所以可得货物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70N=30N,故C正确;应选D。

10.B

解析:

B

【解析】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因为h1<h2,

所以W1<W2,故①错;

(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②正确;

(3)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

,n1=2,n2=3,

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

所以F1>F2,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故③正确;

(4)因为W1<W2,且做功时间相同,由

可知,P1<P2,故④错.

综上分析,②③说法都正确,正确的有两个.

故选B.

二、填空题

11.不变

【详解】

[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lBA=2lBC,杠杆平衡,FlBA=GlBC,所以

G===2×10N=20N

[2]杠杆被拉起后,如图所示:

BA′为动力臂,BC′

解析:

不变

【详解】

[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lBA=2lBC,杠杆平衡,FlBA=GlBC,所以

G=

=

=2×10N=20N

[2]杠杆被拉起后,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