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985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8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修订稿定稿文档格式.docx

按规范需要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当其较低室外地坪和较高地坪形成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按较高或较低室外地坪(与应设置的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的标高应一致)起算建筑高度;

按规范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的高层建筑,其最大进深不宜大于50m,可按消防车道的相应室外地坪(与应设置的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的标高应一致)起算建筑高度;

其余建筑,可按照实际室外地坪情况确定起算建筑高度。

低于较高地坪的房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防设计:

(1)当按较高的室外地坪起算建筑高度时,低于较高地坪的房间应按地下室进行消防设计,当建筑内部距外墙临空处进深小于30m且具备自然采光通风条件时,可按地上部分设置防火分区;

(附图2.1)

附图2.1按较高的室外地坪起算建筑高度

(2)当按较高的室外地坪起算建筑高度时,低于较高地坪的房间地面与较高地坪的高差小于其层高的1/3时(从较高地坪起算为地上房间),可按地上部分进行消防设计;

(附图2.2)

附图2.2低于较高地坪的房间地面与较高地坪的高差较小

 

(3)当按较低的室外地坪起算建筑高度时,低于较高地坪的房间,可按地上部分进行消防设计。

当建筑内部距外墙临空处进深大于30m或不具备自然采光通风条件时,应按照地下室进行消防设计。

(附图2.3)

附图2.3按较低的室外地坪起算建筑高度

3、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厂房可按单层厂房设计。

4、电子厂房是指生产、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工业建筑。

5、木器厂房是指以木材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各类木质板材、家具、构配件、工艺品、模具等成品、半成品的工业建筑。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条第2款规定的类似生产厂房、第8.4.1条第1项规定的类似用途的厂房和第10.3.1条第5款规定的人员密集的厂房是指“单体建筑任一生产加工车间或防火分区,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200人(或者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30人且人均建筑面积小于20平方米)的制笔、制伞、打火机、眼镜、印刷等丙类厂房、肉食蔬菜水果等食品加工,或生产性质及火灾危险性与之相类似的厂房”。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5.2条第2款规定的丁类生产车间是指“生产厂房内任一空间(房间)的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生产车间”。

8、对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和烟花爆竹工程的建筑内部工艺与布置、危险品储存与运输等设计内容可不予审核,且应当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和《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

上述标准中关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建筑外部的消防设计要求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时,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9、宿舍楼的消防设计应符合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规划部门认可按照成套住宅功能设置的除外),宿舍用房不得与其他建筑(配套用房除外)共用疏散楼梯。

高层宿舍楼走道和房间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公寓式办公楼的应按办公楼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公寓式酒店、酒店式公寓应按旅馆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但上述用房与商场、营业厅不应共用疏散楼梯。

10、无治疗功能的休养性质的月子护理中心,应按照旅馆建筑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但疏散距离应按医疗建筑的病房部分要求执行。

用于教学的实训楼,如技工学校中的汽车检修教室、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的老年人护理、医学院中的模拟病房、商贸学院中的模拟酒店客房等用房,可按照教学实验建筑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保龄球、台球、棒球、飞镖、真人CS、密室逃生、室内电动卡丁车场等场所属于公共娱乐场所,与其它功能用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可不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计。

11、当裙房与主体之间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含投影线)采取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后(不得采用防火卷帘替代),该裙房的楼梯间形式和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附图11)

附图11

12、多种功能组合的公共建筑下部的附属建筑,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消防电梯设置可根据各自的高度分别按规范执行:

(附图12)

(1)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

(2)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及穿越通风管道的防火墙和不开设洞口(消防电梯井、上下管道井(其中通风井

道井壁不得开口,强、弱电、给排水管井井壁检修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3)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的疏散完全独立。

4)附属建筑外墙与主体建筑外墙相接处设置高度(宽度)不

小于4m的窗槛墙(窗间墙)。

1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设置配套营业用房(办公、卫生间、仓储和建筑面积不超过100㎡的小卖部等除外)应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要求进行消防设计。

该配套用房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处于处于同楼层不同防火分区且疏散完全独立或者处于不同楼层不同防火分区时,可按其实际功能进行消防设计。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4条中出现的“儿童活动场所”是指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福利院、孤儿院的儿童用房以及儿童游乐厅、亲子儿童乐园、儿童特长培训班、早教中心等14周岁及以前的儿童(以游乐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明确的适用对象或以申报、设计单位出具的图纸、说明为准)的活动场所。

15、鉴于监狱建筑的特殊性,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监狱建设标准》(建标139-2010)在相关规定中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可按《监狱建设标准》(建标139-2010)执行。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款中出现的“重要公共建筑”可参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附录B关于重要公共建筑物认定的标准来界定。

1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第2.0.5条规定的净高为从汽车库地面计算至上部板底的高度。

半地下汽车库的消防设计应按地下汽车库的要求执行。

18、摩托车库、电动汽车库应按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库的消防设计要求执行。

摩托车库应按照每40㎡折算成1个汽车车位确定其防火分类,折算时余数不足40㎡的按1个汽车车位考虑。

二、总平面布局

(一)消防车道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19、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2条及第7.1.3条规定要求设置消防车道的建筑,其消防车道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不应大于30m,距离最不利防火分区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大于60m;

对于其余建筑,其消防车道距离最不利防火分区(住宅的最不利单元)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大于80m。

20、高层、多层建筑的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应分别不小于12m、9m,可采用作图法画出一条满足转弯半径的4m宽消防车道进行校核。

(附图20)

附图20消防车道转弯半径

21、消防车能够利用的不规则的场地(可为丁字形,Y字型等满足消防车回车要求的场地(从交叉点起算车道长度不应小于12m,

22、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采用硬质铺装面层,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采用明显标识。

23

、与消防车登高操作面对应,应当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和连接登高操作场地的消防车道,其长度不应少于建筑一个长边或周长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附图23.1

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面确有困难时,可不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面的间隔不应大于30m。

(附图23.2)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可按照住宅各个单元连续布置

附图23.2注1、A+B+C≥1/4周长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2、高层住宅高度>

50m时,登高操作场地长度按括号内数

字。

住宅建筑端头底部设置商业服务网点、总高度(建筑层高之和)

不超过7.8m的变配电房等时,当其与住宅的交接部位长度不大于10m且消防车登高可到达至该单元的楼梯间或每户时,该住宅可视作满足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要求。

(附图23.3)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满足回车场要求时,可不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附图23.3该部位的住宅可视作满足消防车等高操作面要求

24、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入口可为通往楼梯间的门厅、走道。

25、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应能满足消防登高车可以保护到居住建筑的每个单元和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需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的每个消防救援口。

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2.2条第1款规定的“车库出入口”不包括非机动车出入口。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登高操作面的建筑外墙之间不应设置汽车库(坡道)出入口。

当设有在建筑投影范围内的汽车库(坡道)出入口时,建筑外墙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距离不

应小于6m,汽车疏散不应影响消防车的通行;

汽车库(坡道)出入口两侧应设置长度不小于6m的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汽车库坡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汽车库坡道出入口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挡烟垂壁。

(附图26)

附图26建筑投影范围内的汽车库(坡道)出入口

27、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原则上应设置在用地红线内,如设置在红线外时,应征得主管部门的书面认可(可为规划、建设、城管、交通、绿化等部门),还应确保登高场地范围无高大乔木行道树及架空线路等影响登高操作的障碍物。

(二)灭火救援

28、厂房、仓库和商店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两个直

通走道、公共区域(可利用公共卫生间、楼梯间及前室的开口)或大

空间区域的消防救援口。

(附图28.1)

附图28.1

附图28.2

确有困难时,不靠外墙的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两个通向相邻设有消防救援口防火分区的走道、公共区域或大空间区域的连通口(此连通口不得采用防火卷帘)。

(附图28.2)

设置玻璃幕墙的住宅建筑的外墙应在每户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建筑物各层直通室外或敞开外廊、阳台的门、窗可以作为消防救援口。

每个商业服务网点、各层均应设消防救援口。

(三)防火间距

29、相邻两座建筑之间通过设置防火墙以满足防火间距不限的条件时,当两座相邻建筑形成夹角小于180度时,最近的门窗洞口间距不应小于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当两座相邻建筑形成夹角不小于180度时,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

30、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教学楼、老年人建筑、病房楼等组合建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可按照附图30执行;

附图30

(2)汽车库的开口部位(楼梯间开口除外)与组合建造的上部建筑的外墙开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6m(且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m)。

31、建筑屋顶和地下室顶板上开设消防排烟口、采光、通风等开口时,该开口与上部建筑开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6m(且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附图31.1)。

附图31.1建筑屋顶和地下室顶板开口设置

当上述开口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时或开口背向建筑物时距离可小

当地下汽车库、非机动车库的坡道出入口不作为排烟口用时,坡道出入口与上部建筑物的距离可不限。

下沉广场、庭院等开口部位当下方仅作为景观、绿化、人员通行使用时,与上部建筑物的距离可不限。

32、屋顶停车场的汽车坡道按地上汽车库要求设置。

住宅小区地面配套设置的沿小区道路的单排的停车位,可不按地面停车场认定(附图32)

附图32

有围护结构的地面机械车库应按汽车库控制防火间距。

33、供教学、科研的高层建筑中的实验室日常使用的少量甲、乙类气体的储藏间,可贴邻建筑设置,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1)甲、乙类气体的总储存量不应大于0.5m3;

(2)存放可燃气体储罐的储藏间,应设置在建筑的首层靠外墙部位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楼板与建筑的其他部分分隔;

开门应直通室外。

34、建筑、构筑物和设备设施与明火散发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产生明火的固定点进行控制。

35、当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其

间距不应小于两个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连廊、天桥宽度不宜大于

6m;

当其连接物为封闭时,应设置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连廊、天桥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

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6.4条规定符合安全出口条件的天桥、连廊,通过该连廊、天桥向相邻建筑的疏散宽度不应大于本建筑楼层疏散总宽度的30%。

36、同一座回字形、U型、L型公共建筑两翼属于不同防火分区时,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回字形公共建筑相对的两翼距离应符合防火间距要求,U型公共建筑相对的两翼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确有困难,可在两窗之间“U”形底边处挑出一片垂直防火隔墙,该隔墙的外端应与相

对的两个窗的最外边平齐(附图36.1)。

附图36.1不同防火分区U型、L型公共建筑防火间距

当建筑高度大于24m时,回字形公共建筑相对的两翼属于同一防火分区时,相对的两翼最近的门窗洞口间距应不小于按照内天井的空间高度确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附图36.2)

37、住宅建筑的天井应设置成U型,应按图例设置,图例中的A和B宜对应设置,当B>

6m时B可取6m;

如需设置连廊时应为敞开连廊,该敞开连廊兼作前室或者合用前室时,与疏散无关的门、窗不得直接开向敞廊,开向天井的门窗洞口距离敞廊不得小于1.0m。

开向敞廊的户门数量可超过3樘。

(附图37)

附图37住宅建筑U型天井

三、建筑构造和防火分区

(一)建筑构造

38、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技术指南》中明确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防火墙不能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等措施替代”以及设于防火间距不限处的防火墙外,其余关于防火墙的描述,均可按规范要求开设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措施。

39、工业建筑中,当采用钢框架、钢梁支撑(承)防火墙时,钢框架、钢梁应采用不燃烧体包覆,其耐火极限应满足防火墙耐火极限要求。

4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5.3条中防火分隔部位是指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相接的部位。

当汽车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

中庭四周作为上下层防火分区划分使用的防火卷帘,应结合建筑结构靠近中庭开口设置,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5.3条中关

中庭的防火卷帘设在同层防火分区间的隔墙上时,其长度不计入

防火分区间隔墙的总长度和隔墙上防火卷帘的长度。

(附图40.2)

附图40.2不计入中庭卷帘长度(应满足a+b≤1/3(A+B))中庭的上部各层回廊与中庭间的防火卷帘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可不考虑耐火隔热性)。

自动扶梯、敞开楼梯、大堂、门厅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可参照中庭要求设计防火卷帘。

41、不应使用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的水平、侧向等开启方式的防火卷帘和弧形、L型等不规则型的防火卷帘。

4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7条第1款规定,剧场、电影院、礼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当该部位为防火分区的界限时,应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

该分隔部位不得用防火卷帘替代。

采用中庭与其他区域分隔时,允许在中庭周围设置防火卷帘。

4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规定的“热加工间的上层有餐厅或其他用房时,其外墙开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也可在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也不能减小)。

4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2.5规定的“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0米。

”当开口部位采用乙级及以上的防火门窗时,间距可不限。

住宅建筑同一户内的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可不作要求。

住宅套内自用的电梯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住宅建筑开向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户门,开启方向可不限。

45、自然排烟窗应设置在顶棚上或外墙上方,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下沿(有效自然开窗面积计算起算点)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储烟仓(或挡烟垂壁)下沿高度H(H=1.6m+0.1*净空高度);

对于走道或室内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其自然排烟窗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其净高的1/2;

自然排烟窗宜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不符合前述要求的开窗面积不应计入有效自然开窗面积。

楼梯间(含前室、合用前室)的自然通风窗的设置高度及开启方向可不受此限;

当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其自然排烟窗的设置高度及开启方向也可不限。

4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7.2条第1款规定的场所不包括住宅建筑中的厨房。

4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32条第1款规定的可开启外窗的有效开启面积不应小于1㎡。

48、住宅建筑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

建筑高度大于5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防火分区

49、地下商业与汽车库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若有连通口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开敞区域、避难走道、防火隔间或防烟前室连接。

50、地下汽车库同一层停车区域建筑面积大于50000㎡时,应分隔成若干个停车区,停车区之间(主车道处除外)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在主车道处可利用防火隔间相连,防火隔间两侧应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两端可为特级防火卷帘。

防火隔间

可不设置防排烟设施

51、下列场所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防火分区内设有甲级防火门的水泵房、消防风机房以及桑拿浴室的洗浴部分、厕所、盥洗间、室内游泳池、真冰溜冰场的冰面面积、消防水池;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其合用前室、设置有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

敞开连廊、阳台。

52、金融机构内部使用的金库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000㎡,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1.0倍。

金融机构金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53、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4条规定的设置在高层建筑中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内,可附设餐饮用房(但不得设置带明火的厨房)。

四、安全疏散

(一)安全出口、疏散宽度与疏散距离

54、招待所(旅馆)、公共娱乐等场所不宜设置在集贸市场内。

当必须设置时,招待所(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应与集贸市场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招待所(旅馆)、公共娱乐等场所和集贸市场的疏散楼梯在首层均应能直通室外。

55、餐饮场所的营业面积是指餐厅面积,不包括厨房面积;

餐厅应明确餐厨布置,当餐厅未设置固定座位时,其疏散人数应按就餐面积(不含厨房、前厅、点菜、吧台区域)1.3㎡/人或以餐厅面积(含厨房、前厅、点菜、吧台区域)按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计算确定;

当餐厅设置固定座位或有独立隔间(用固定构件分隔)的包厢时,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该场所为电影厅时,其疏散人数应为影厅内座位数、工作人员数和候场人数之和,每层候场人数应按该层各厅平均座位数且不小于该层各厅总座位数的20%计算。

办公场所的疏散人数可按建筑面积9.3㎡/人计算。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计算最大容纳人数时,应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连接厅室的公共走道面积不计入在内。

其中桑拿浴室的洗浴部分的疏散人数可按照更衣柜数量的1.1倍计算。

健身房、游泳池、溜冰场的疏散人数可按照更衣(鞋)柜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