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99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

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

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干预过多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不堪重负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据《光荣与梦想》一书记载: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3.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

“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

”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4.“……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该言论适用于评价

A.“混合经济”B.斯大林模式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D.“新经济”

5.二战后西方国家注重经济模式的创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

该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6.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7.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

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8.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9.“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

这一模式

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1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苏联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1.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

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与美国全面对抗处于劣势

C.国内政局失控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12.“货币上的支配地位给美国的霸权地位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好处。

对内,它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可以免受外界的影响和压力;对外,它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外交政策,对他人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和压力。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B.二战后国际货币秩序的有序化

C.二战中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D.美元成为世界各地流通的货币

13.2010年10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证券时报》上发表观点:

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下列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已经获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B.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C.美国乱发纸币只能经济危机

D.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掠夺世界资源

14.某国际性组织的章程:

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这一组织是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D.欧盟

15.《条约》规定:

“欧洲公民身分的主要内容是,联盟侨民无论居住在欧共体的哪个成员国,在欧洲选举和市政选举中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承认任何公民有在欧洲议会请愿的权利。

”此条约内容批准生效后,宣告成立的组织

A.欧洲联盟B.欧共体C.不结盟运动D.欧洲经济共同体

16.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1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

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说明全球化

A.缺乏公正性应该被抵制

B.是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

C.拉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D.缺乏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18.“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19.“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A.春秋战国B.汉朝

C.隋朝D.唐朝

21.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22.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3.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4.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5.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

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

”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

26.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B.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27.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8.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

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A.苏格拉底B.薄伽丘

C.马丁·路德D.伏尔泰

29.“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

30.“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

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

31.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

”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32.肖洛霍夫曾给斯大林写信说:

“许多区,没有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也没有储备籽种……集体农庄庄员们和个体农民们由于饥饿现在正濒临死亡……工作人员正暴力征粮。

”斯大林回信说:

“庄稼人在‘耍滑头’,他们要让工人、红军没有饭吃。

庄稼汉们实质上是向苏维埃政权宣战。

”据此分析,两人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看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B.是否看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C.是否要维护苏维埃的利益

D.是否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

33.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34.“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

……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B.“天人感应”思想

C.万物的本原是道D.“君权神授”理论

35.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这段材料说明

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

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36.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3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38.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

“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3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40.康德说: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表明康德

A.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妨碍别人的自由B.率先提出以人为中心

C.主张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D.对理性主义做了经典总结

二、材料题(共两题,51题16分,52题24分;作答时请写出答项。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做在本试卷上视为无效)

41.(18分)失业是工业社会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英国的失业与贫困问题非常严重,……英国社会的基本共识是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

……1842年英国失业工人总数达到100万人。

——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

材料二:

罗斯福说:

“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

还在竞选总统期间,他就曾答应将黑人“绝对地和没有偏见地”包括在他为被遗忘的人们实行的“新政”之中。

……到1935年,黑人受救济人口增为350万,几达黑人总人口的30%。

——万雪梅《试论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三:

“欧洲社会基金”实际上作为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配套工具,提供财政帮助,用于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工人技术,创造更适合的就业空间。

在其支持下设立的共同体培训计划,使各成员国之间的职业技术标准可以进行比较并相互承认,为共同体范围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丁建定、孙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整合》

(1)材料一中对失业“主张实行极为有限的救济”,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理念?

(3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新政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有何特点。

(4分)罗斯福在解决失业方面“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措施?

(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欧盟国家解决就业的措施与材料一、二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6分)有何意义?

(2分)

 

42.(22分)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厚,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历史》

朝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人数

 51人

267人

36000人 

 材料二《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朱熹: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

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对于专制统治的作用。

(6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专制社会中的地位。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

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8分)

 

包头一中高一年级下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D

B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A

B

C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A

D

D

C

C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B

B

A

C

A

C

B

D

41.(18分)

(1)理念:

自由放任。

(3分)

(2)特点:

注意保护失业者的自尊心;注意避免种族歧视。

(4分)

措施: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3分)

(3)变化:

各国把失业保障纳入福利制度;欧盟统一设立资金培训工人技术;建立欧盟内部自由流动的统一就业市场。

(6分)

42(22)

(1)作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6分)

地位:

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

(2)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

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

(6分)

(4)原因:

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认为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武器。

(4分)

局限:

没有认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没有认识到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区别。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