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000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docx

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体系

 

一.手册颁布令

关于颁布实施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的命令。

公司所属各单位:

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件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定制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特批准发布。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时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时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它规定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保持、审核和认证的依据。

全体员工都要理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贯彻执行,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热情、周到、高效地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满意,本《管理手册》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管理手册》支持的《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同时发布实施。

此令

总经理:

 

二.任命书

为确保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有效运行,根据工作需要,任命同志为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权:

1、全面负责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工作。

按照GB/T19001-2008、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11三标准要求,结合本厂实际,确保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

2、确保提高全体员工的顾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3、负责组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协助总经理作好管理评审工作;

4、负责组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和管理方案的审批;

5、负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部协调和外部联络;

6、向厂长汇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的需求和建议,为体系改进提供依据。

 

总经理:

2014年1月1日

 

三.公司概况

3.1公司简介

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总部设于宣武门环球财讯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发电企业技术设备的研发、生产、检修的专业化公司。

公司具有设备维修企业专业类(二类)Ⅰ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华能达与中国电力科学院、清华大学热能动力研究所、东南大学、热工研究院等科研院在“产、学、研”方面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加工与研究基地,位于市金凤工业创业园区。

总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

公司现拥有300多名员工,其术研发人员30余人,销售团队50人,生产施工人员200余人。

多年来,公司致力于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电除尘技术、燃气脉冲吹灰技术、汽轮封技术、脱硫脱硝技术等领域的发明和创新,并在这些项目上取得瞩目的成果,在电力领域位于行业领先地位。

先后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市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审核。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专业的合作团队在电力设备技改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华能达的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独有的先进技术,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在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 2004 1 0009008.0)的同时,被市科委认定为市火炬计划项目、市优秀科技成果(成果登记号:

9112008y0434)。

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新成果的鉴定,2008年荣获大唐发电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在2009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第二批)》。

经过9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完成全国各类型机组200余台机组预热器的柔性接触式密封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漏风率,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了发电煤耗。

2011年该技术成功运用于和平电厂,得到了电力行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与麦廖电厂达成合作协议。

同年,香港青山电厂空预器柔性接触式密封设备成功投入运行。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宗旨,通过了中电联企业认证中心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并组织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至2013年连续六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

公司以诚信为本,在业拥有良好的口碑。

“按技术协议实施,认真履行合同”,为发电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诸多电厂的信任和好评。

近期以来,包括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在的众多发达国家在的电力行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我公司,均派代表来公司考察,表达了真诚的合作意向。

华能达公司正在向更加广阔的领域迈进!

3.2公司使命

以纯正的民族产业为自豪,以促进能源工业科技进步发展为己任。

3.3目标

以专业的技术、专注的态度,做电站技改领域的特种兵,服务国,走向世界。

3.4服务理念

“及时、高效、长期、专业”

以点滴积累,奠定品牌基石;

以诚信服务,树立企业口碑。

3.5价值观

以人为本,务效,创造价值,贡献社会

3.6公司精神

学习精神:

崇尚学习,鼓励创新,知识是一切动力之源。

平民精神:

平民心态,踏实肯干,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进取精神:

正视自我,否定自我,自省为进取注入力量。

诚信精神:

真诚做人,坦诚做事,诚信为本,自强不息。

3.7公司信息

单位名称:

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地址:

市宣武门外大街甲一号环球财讯中心B座M层

联系:

—83607611/760/802/803 

传真:

—83607611/760/802/803 

E―mail:

bjhnd.

 邮政编码:

100052

 

四.手册管理

4.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编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实施。

4.2《手册》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修改、换版和收、控编,对手册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4.3《手册》的发放围,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

4.4《手册》由综合办公室以电子文档或书面文档的形式发布,其修改、换版和发放控制执行《文件管理程序》。

4.5《手册》发放围:

公司领导、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有关负责人。

4.6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手册》容,并贯彻实施。

4.7《手册》持有者必须遵守管理规定。

4.8调动工作岗位时,由综合办公室将《手册》收回。

 

五.方针、目标

5.1质量方针、目标

5.1.1质量方针

积聚合力优化资源

科学管理完善体系

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质量方针的含义:

积聚合力:

水泥厂上下齐心协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包括外部力量。

优化资源:

优化开采资源,优化水泥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

科学管理:

采用科学手段、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完善体系:

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

持续改进:

我们承诺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

顾客满意: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兖矿水泥厂的追求,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度是兖矿水泥厂永远努力的方向。

5.1.2质量目标

1、P.O32.5、P.O32.5R、P.O42.5、P.O42.5R水泥满足产品质量认证条件要求。

2、以多品种、高标号、高质量的环圣牌水泥满足市场需求。

3、顾客满意度95%以上。

4、顾客意见处理率100%。

5、销售合同履约率100%。

5.2环境方针、目标

5.2.1环境方针

建设绿色企业,保护地球家园。

追求生态效益,守法控制超前。

提供优质产品,合理利用资源。

全员关注环境,综合持续发展。

环境方针的含义:

(1)、建设绿色企业,保护地球家园。

厂实施绿色经营战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在把自己建设为环保绿色企业的同时,给社会提供绿色环保产品,以保护地球环境为己任;

(2)、追求生态效益,守法控制超前。

厂承诺:

模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

强调源头控制,实现污染预防,美化厂区环境,保护地球生态。

(3)、提供优质产品,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开采利用石灰石、粘土等厂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采回采率。

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一直到产品的交付、使用,进行全过程的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

(4)、全员关注环境,综合持续发展。

通过对厂所有员工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综合:

就是综合利用资源。

持续:

一是持续改进环境绩效,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5.2.2环境目标

关注环境,守法达标,致力于预防,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重大污染事故为零。

(2)创建成为环保型企业。

(3)保护自然生态,生产技能产品,创中国生态服务三高新典

(4)资源消耗和各种污染降低至来的百分之五十。

(5)确保为实施环境改善和污染预防的作业指导程序以及资源适时到位。

5.3职业健康方针、目标

5.3.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安全为天,预防为主,严格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精细管理,消除危害,确保全体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5.3.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工亡事故为零。

(2)一次3人以上工伤事故为零。

(3)百人负伤率控制在1以。

 

六.围

6.1.总则

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阐明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规定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电力设备生产、施工安装、售后服务全过程。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电力设备生产、安装施工、办公区域等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

体系覆盖单位见附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单位表》。

本手册适用于:

a.建立、实施并不断改进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电力设备产品;

c.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本厂电力设备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符合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增强相关方满意度;

d.保证遵守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向社会表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原则;

e.认证机构的认证和注册。

6.2应用

(1)本手册是本公司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旨在通过过程方法,实现本厂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系统化、规化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2)本手册规定的要求覆盖本公司电力设备产品生产、服务全过程。

a.部门和单位:

华能达电力技术应运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附图一);

b.电力设备产品为:

空预器密封改造零部件和径流式电除尘器。

(3)删减:

由于本公司产品为专利型产品,需要设计开发,存在设计和开发的责任;电力设备产品实现过程中,任一子过程的输出均需要经济地加以检验或验证,存在需要确认的特殊过程;本公司生产电力设备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源全部由本公司采购,所有资源由本公司配置,不存在由顾客提供的财产,故GB/T19001-2008标准中“7.3设计和开发”、“7.5.2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7.5.4顾客财产”的要求予以删减。

进行以上删减,对本厂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和责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本公司生产过程生产施工方案的调整和部分工艺的技术改造,按照本手册“质量策划”部分“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之规定进行。

同时,本公司根据电力设备产品实现过程中各过程的作用,确定生产加工和安装施工过程为关键过程。

6.3引用标准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4—2008《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GB/T24050—2004《环境管理——术语》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

6.4术语和定义

6.4.1本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用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术语》、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给定的术语和定义,有关电力设备行业术语在相应程序文件中表述。

6.4.2本手册表述的供应链为:

原材料供方——>公司——>电厂

 

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1总要求

本厂依据GB/T1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安装施工、经营和管理实际,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1)根据本厂电力设备产品生产流程(见附图一、二),识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确定其顺序、相互作用,制定相应的准则和方法实施控制,以保证有效运行。

(2)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行和监视,并对过程进行监控、测量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所策划的过程和结果的持续改进。

(3)对影响本公司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活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文件,使其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7.2文件要求

7.2.1总则

根据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际和所依据标准的要求,编制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文件,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

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目录见附表一)

3)为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的作业性文件,如管理规定、部门人员职责、岗位规等;

4)证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

注: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7.2.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a.规定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围(对标准的删减见1.2);

b.所规定程序文件的概述及引用;

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7.2.3文件控制

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有效控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确保体系运行的各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职责

a.企业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对各部门的受控文件和适用外来文件(包括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备案;

b.综合办公室负责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文件和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对存档文件的管理;

c.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业务围技术文件的管理;

d.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文件的管理;

3)控制要求

a.规定文件的审批权限,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b.对长期使用的文件应对其充分性和适宜性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评审和更新由原批准人或继任者批准;

c.文件更改由文件原批准人或继任者批准,更改人更改后填写更改记录,确保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文件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各部门对在用文件应妥善保管保持清晰,列出文件清单以易于识别;

f.确认后的适用外来文件,应制定分发围登记发放,各部门对适用的有效外来文件,列入清单;

g.各部门应将作废文件从有效文件保管处撤出,需保留的应有“保留参考”标识,防止误用。

7.2.4记录控制

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以证明活动、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职责

a.企业管理部负责记录的归口管理,具体负责体系审核、管理评审记录和相关质量管理记录的管理;

b.安全技术部负责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相关记录的管理;

c.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记录管理。

d.综合办公室负责归档记录的管理。

3)控制要求

a.各部门应制定本单位记录清单,包括名称、编号和保存期,并附记录表样,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使用,并报企业管理部备案;

b.记录应制定保存期,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损坏、防霉、防蛀等;

c.记录以编号、类别、编目、班组、时间顺序为标识,填写规、保持记录清晰,易于识别、检索和追溯;

d.超过保存期的记录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销毁。

7.3环境因素

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识别、评价公司生产、产品或安装施工中能够控制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判定重要环境因素。

2)职责

a.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

b.安全技术部负责组织全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确认、汇总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c.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3)控制要求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应覆盖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或安装施工全过程,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视环境因素的性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调查表或面谈、直接检验和测量、以往的评审或其他评审结果等。

同时应考虑以下活动:

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物管理;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环境与社区性问题等。

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影响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方关注程度等。

当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安装施工(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按以上程序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审和更新。

7.4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7.4.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识别电力设备生产、服务过程中危害产生的根源或状态,评价并确定风险程度,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

7.4.2职责

a.管理者代表负责厂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和审批;

b.安全技术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

c.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责任区域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5.4.3控制要求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覆盖本公司电力设备生产、安装活动全过程。

应考虑:

“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等七种类型。

应包括: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所有的设备、设施(包括供方等外来的设备),来自供方和施工承包方的风险。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

a.直接经验法:

类比、对照、经验法;

b.系统安全分析法:

工作任务分析、工序流程分析、事件/事故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现场观察及监测;

d.询问和交流;

e.查阅有关记录;

f.来自员工和相关方的信息;

g.外来的相关信息等。

各部门应根据职责和工作性质,抽调具有现场管理、操作经验的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结果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安全技术部确认。

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人员,应在参与前进行相关培训。

(3)风险评价

风险划分:

一般、重大两个级别。

评价步骤:

a.安全技术部组织评价组,分别由各部门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部、企业管理部和员工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

b.分析、调查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c.评价确定风险级别。

(4)风险级别的确定

a.电力设备生产过程中特有的风险,如:

机械事故、气体泄漏着火爆炸、电焊烧伤、触电事故等直接列为重大危险源;

b.对违反法律法规、作业规程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系统报废的评为重大危险源;

c.相关方强烈抱怨的评为重大危险源;

d.本公司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评为重大危险源;

e.除以上可直接确定外,其他危害按评价步骤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级别。

(5)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首先应考虑危险源的消除,其次为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使用个体防护为最后手段。

a.重大危险源:

可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也可制定控制文件,实施应急或运行控制;

b.一般危险源:

应制定控制文件,实施运行控制。

(6)实施风险控制的人员,应进行岗前相关培训。

(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和更新

各部门每年底应对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情况进行评审,做好记录,评审结果经安全技术部确认和备案后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和岗位。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评审和更新:

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b.本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发生变化;

c.本厂职业健康安全活动、运行条件和机构发生变化;

d.管理评审、审核及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

e.其他情况。

(8)新项目开工前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前应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到安全技术部确认备案。

(9)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执行《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7.5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7.5.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合理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确保目标、指标顺利实现。

7.5.2职责

a.厂长负责批准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保证方案实施所需资源。

b.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全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c.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分解,实施厂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7.5.3控制要求

(1)每年底制定下年度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形成文件,并考虑:

a)与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保持一致,

b)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c)产品质量、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重大危险源;

d)上年度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

e)产品质量的改进、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行为的持续改进;

f)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g)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

h)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i)目标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部门,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主要容包括:

a.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或危险源;

b.目标、指标;

c.现状分析;

d.方法措施和时间表;

e.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f.财务、人力及物力资源的配置。

(3)管理方案以受控的形式下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由企业管理部、安全技术部负责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和验证,验证时间参见管理方案。

(4)当相关活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适用法律法规、运行控制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评审、修订或补充。

7.6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7.6.1总则

建立、实施并保持《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