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020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分析

单元位置及主题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

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

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秦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培养自学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雪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着着的表达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

1.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单元教学课时:

13—15课时

各课课时分配:

17《孔子拜师》——2课时

18《盘古开天地》——2课时

19《赵州桥》——2课时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略读)——1课时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习作讲评——1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认认”、展示台——1课时

单元综合练习——1课时

单元双基一览表(另附件)

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一年前,我国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并采用,并由此掀起了世界的汉语热,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上学期,我校也开展了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年活动,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特别是对孔子以及神话故事并不陌生。

这对这单元的教学有利。

我想学生虽对赵州桥较陌生,但对中国的建筑并不陌生,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地方。

我们应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让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17、孔子拜师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正如他的题目,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毁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

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

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

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

“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

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孔子和老子基本不了解,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掌握“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

1、介绍孔子的多媒体课件。

2、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

查阅、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掌握“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的“三千弟子”的演员们击缶而歌,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录像。

2、提问: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你还知道他说的哪些名言?

3、板书小结:

孔子(齐读并正音:

“子”读zi,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播放有关孔子的多媒体课件)

4、交流:

看了这段录像,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

5、导入: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以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以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引入课题,增加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通过朗读和背诵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辅以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为课文的学习创设情景。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且想一想,孔子要向谁拜师?

(生自读)

2、交流汇报:

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

(指名回答)

3、学习字词

1)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他们都急着要和大家见面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

2)课件出示:

生字、生词(学生自读)纠正字音

3)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是应当注意的地方,如:

“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不要多一点;“境”字的右边是“竟”不是“竞”;“授”字的右边是“受”不是“爱”等。

4)以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并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的音形义的。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5、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6、初步理清课文思路:

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设计意图】:

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与“词语”交朋友,在新朋友的带领下学习课文,为学生解读文本扫除一切障碍。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感悟孔子的品行。

1)过渡:

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接下来我们就该认真的学习这篇课文了。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正音,学生用“——”标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注上自己的读书感受。

3)分组交流读书感受。

4)指导班级交流读书感受,相机点拨。

2、感悟老子的品行。

1)从这句话你能看出老子是怎样的人?

(出示语句“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

2)在这句话中,“毫无保留”说明了什么?

(出示语句“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

3、你想对孔子何老子说些什么?

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综合谈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课文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学生:

孔子——勤奋、谦虚好学、永不满足、尊敬师长

老师:

老子——真诚、毁人不倦

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交流:

在课下了解了哪些孔子和老子的情况,搜集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3、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教师适当介绍老子)

4、引入:

能通过朗读吧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介绍课下搜集的资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2、指名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3、讨论交流:

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文中的那段话告诉我们原因?

A.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远近闻名”和“渊博”并且造句。

(远近闻名:

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渊博:

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

渊,精深;博,广博。

B.这一段中的哪句话说出了孔子拜师的原因?

从这一段中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2)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孔子是如何前往拜师的?

A.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课件出示语句: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B.引导学生对比两句话有何异同。

(“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C.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D.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可适当联系实际。

(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E.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3)A.过渡:

了解了孔子拜师旅途上的艰辛,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对师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指名朗读)

B.提问:

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能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从“上前行礼”“再次行礼”看出孔子的彬彬有礼,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看出孔子虚心好学。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学无止境”理解。

C.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引导学生结合课后“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资料深入体会,思考问题)

D.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认真体会,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和礼貌用语。

4)A.过渡:

经过了拜师,下面让我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求学的。

B.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C.从作者对孔子求学的介绍中孔子和老子都是怎样做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孔子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孔子虚心好学,老子诲人不惓。

【设计意图】老子与孔子的交往,是智者间的思想碰撞,如何让学生走进他们,与智者对话,是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思考、讨论,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各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三、品读欣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指导学生表演文中易演的部分,进一步加深对孔子和老子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表演课文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加深对孔子和老子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

2、摘抄、背诵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彬彬有礼真诚无私

虚心好学诲人不倦

学无止境

拓展延伸

【孔子简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

【孔子的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老子简介】

李耳(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诞辰:

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

汉族。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

主张"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反思

 

18、盘古开天地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脉络清晰,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情况,可以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盘古开天地的艰辛,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句,想像盘古开天地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我国古代神话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盘古开天地的情景)。

2、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

搜集中外著名的神话传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体会我国古代神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五、情境导入,质疑课题

1、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盘古开天地的多媒体课件。

2、质疑课题:

i.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ii.学生默读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质疑。

(谁是盘古?

盘古为什么是人类的老祖宗?

为什么说是盘古创造了宇宙?

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iii.导入:

解疑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创设情景。

六、初读感知,随文识字。

7、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8、检查字词和句子阅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0、出示生字,请学生组词,理解词语意思。

1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回扣题目:

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

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学习生字词,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学生解读文本扫除一切障碍。

七、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释题:

“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

(估计学生只能理解到:

打开、展开等意思,教师可以根据《说文解字》中“开”的字源和字形,让学生体会到“开”还有创造、建立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打开”天地,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创造”天地。

(第2、3自然段写盘古“打开”天地,第4自然段写盘古“创造”天地。

3、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i.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盘古“打开”天地时的情景。

把打动你的词句勾画出来,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ii.分小组讨论自读感受,推荐代表发言。

iii.全班交流自读感受,重点指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一是抓“轻而清——重而浊”、“分开——会和”、“顶着天——蹬着地”、“升高——下沉”等多组反义词来理解,二是抓“渐渐——缓缓——慢慢”等近义词来理解。

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iv.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像神奇的特点。

i.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ii.提问:

你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你感受到了什么?

iii.这个自然段最后的“……”是什么意思?

请你继续往下想象。

(在学生仿写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品味前面的语句。

iv.把自己的想象写在课文的“……”处,再和前文一起朗读几遍。

v.集体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进一步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和仿写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是啊,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回扣题目《盘古开天地》)齐读中心句。

2、这个神话故事太美丽、太动人了,人们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这美丽的神话,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流传了多少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盘古的坚强勇敢、无私奉献、大胆创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高尚品质,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3、布置作业:

请学生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与大家分享这美丽的神话。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17、盘古开天地

混沌——劈创造——宇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3、积累“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三、复习导入

5、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盘古开天地》,盘古给你留下了那些印象?

(教师适当介绍盘古)

6、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