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021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doc

中国文化常识之中国民俗

一.中国人的姓名

二.

1.中国人的姓,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

2.中国人的姓的来源:

一.母系社会,以母亲的名为姓。

二.以远古时代人们崇拜的动物为姓。

三.以封地封国为姓,如赵、宋、秦、吴等。

四.以祖先的官职为姓。

五.以祖先的爵位或谥号为姓。

六.以住地的方位和景物为姓。

七.以职业为姓。

八.以祖先的名为姓。

3.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为3500个左右。

在100个常见的姓氏中最大的三个姓氏为王、李、张。

4中国人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

且中国人的名字往往有一定得含义,表示某种愿望。

二.十二属相

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人一出生,就有一种动物做他的属相。

属相,也叫“生肖”,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纪年和计算年龄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是帝王年号与“干支”并用,其中“干支纪年法”从史书上有明文记载的公元前841年(庚申年),一直沿用到现在。

“干”是“天干”,有十个字组成,这十个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是“地支”,由十二个字组成,这十二个字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按顺序配合起来,可以得到60种排列,如:

甲子、乙丑、丙寅……这60种排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每六十年叫做“一个甲子”。

如公历的2001年,是农历的辛巳年,公历的2002年,是农历的壬午年;而六十年后,2061年又是辛巳年,2062年又是壬午年。

从东汉(25——220)时开始,人们又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组成了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属相。

这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现在,中国人在用公历纪年和计算年龄的同时,仍然习惯用属相纪年和推算年龄。

三.小孩儿满月与抓周

在中国,小孩儿的满月酒和抓周仪式独具特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两个仪式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

小孩儿出生满一个月的那天,孩子的家人一般要招呼亲朋挚友,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孩子满月。

按照中国的传统,这一天,家里会充满了喜庆和节日的氛围,满月就要办得热热闹闹才行。

不过最近这些年,这个习俗在城市尤其是年轻夫妇中有逐渐被淡化的趋势。

但是,小孩儿满月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高兴的日子。

“抓周儿”中的“周”是小孩儿满一周岁的意思。

关于“抓周儿”,最早记载于北齐。

“抓周儿”也就是在小孩儿满周岁那天,吃中午的长寿面之前,摆上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如果是女孩儿则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再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父母及他人不给予任何的引导或暗示,任孩子随意挑选,看他先抓什么,后抓什么,并以此为依据来预测孩子可能存在的志趣和将从事的职业以及前途。

四.婚礼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传统的中式婚礼古朴而又热闹,隆重、喜庆并且礼节周全,场面的铺陈颇具特色,不过在现代,尤其是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了。

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内容之一。

结婚时,新娘要坐在花轿里从娘家被抬到男方家中。

花轿一般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

除去轿夫之外,还有持笙锣、伞、扇等的随行人员,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很是壮观。

传统的中式婚礼中,新娘要蒙着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轿。

中式传统婚礼的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拜堂成亲。

新郎在右,新娘在左,并肩站在天地桌前,执事人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坐完花轿、拜完天地、接下来新人要入洞房了。

洞房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叫法,新人入了洞房以后,按照习俗,新郎新娘的同辈亲友聚集在洞房里,对新郎新娘开一些充满暗示的玩笑。

 

五.四灵——古代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四种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

麒麟:

是被认为有德性的仁兽,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凤凰:

是中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标志着吉祥、太平河政治的清明。

龟:

是在四灵中是唯一存在的动物,也是动物寿命中最长的动物。

人们把它当成健康长寿的象征。

龙:

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也是最大的吉祥物。

被历代帝王当作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

六.吉祥图案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

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

今天,吉祥图案任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的吉祥图案内容及其广泛,这里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

“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

“蝠”与“福”同音。

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

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

“百吉”,也叫“盘长”。

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象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

“五福捧寿”,图案中5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

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道德、善终。

“四合如意”,四个如意从四面围拢勾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七.民间庙会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活动。

庙会一般设在寺庙里和寺庙附近的空地上,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办。

庙会期间,各家各户带着自己的产品从各地庙会举办地进行交易。

有的做买卖民间工艺品和特色小吃;有的表演歌舞,热闹非凡。

现在比较有名的庙会如白观关庙会、地坛庙会、龙潭会庙会、隆福寺庙会等。

八.舞狮

舞狮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

舞狮在中国式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

在中国,每逢节日和庆典活动多以舞狮来助兴,祈求吉利和如意。

舞獅可分为“南獅”和“北獅”。

舞狮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而带来好运。

九.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

中国人过春节,据说是从原始社会的“腊祭”演变而来的。

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到了岁末年初,用收获的农猎物祭把众神和祖先,这就是“腊祭”。

中国人过春节前,人们都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贴春联、守岁、吃饺子等。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过了除夕九到了大年初一,大年初一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去拜年。

拜年给亲朋好友,邻居们都互相问好。

十.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

十一.清明节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人们要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

扫墓时对过世的亲人怀念和崇敬。

扫墓也叫上坟。

十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十三.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照传统习俗,中国人在赏月时,还要摆出瓜果和月饼等食品,一边赏月一边品尝。

因为月饼是圆的,所以象征着团圆,也叫“团圆饼”。

十四.二十四节气

按照中国的农历纪年法,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年有24个节气,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依次为: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

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

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中气,通常用来确定月份。

冬至所在月份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为腊月、雨水所在月份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为十月,复至冬至所在月份冬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