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026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③2溶液呈中性:

④23、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

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2与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23;

猜想②3;

猜想③23、;

猜想④。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2溶液,振荡;

再加入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2溶液,振荡;

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将4.0固体溶解在100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答案】④。

(1)稀盐酸

3++H2O+2↑。

(2)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继续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223+H2O计算,4.0可吸收2.2g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过量,有碳酸钠生成。

3.(2017六盘水)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23、()2、C.D.23和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3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对应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

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对应

【答案】.【提出猜想】

()2、;

【讨论交流】B;

23和()2能发生反应23和()2不能共存23()2=23↓

实验结沦

2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反思与评价】

加入()2溶液或()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与猜想A对应

加入()2溶液或()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猜想D对应

4.(2017鄂州)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和;

猜想二:

可能只有;

猜想三: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猜想一不成立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

【答案】

(1)+═+H2O

(2)

【猜想】可能是和

【进行实验】①溶液不变色②有气泡产生

5.(2017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①?

【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

.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

.②;

【设计方案】

现象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③溶液。

(填化学式,限填一种)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猜想正确

有气泡产生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答案】①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②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③H24④有白色沉淀产生⑤(3)2233↓+23

6.(2017荆州)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

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

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

生成氢气

丁同学:

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方法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现象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3)

有氧气生成

(4)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反应后,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碳元素。

(2)说明无氢气生成(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5)22O2+2H242↑(6)有气泡产生,有蓝色沉淀生成

7.(2017襄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

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棋探究H24、、4、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24溶液呈中性,23溶液呈碱性)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24溶液,充分反应: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小棋分析后认为:

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

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

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

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3+2222↑

4(或硫酸钡)

(或氯化钠)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2244↓+2

8.(2017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

,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

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

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和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小林认为:

还含有()2

小方认为:

还含有23

小华认为:

还含有()2和2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答案】;

【交流讨论】

()223═3↓+2;

【实验探究】有气泡产生;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交流谈论】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解释评价】小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先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9.(2017湘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H24和4

【资料查询】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

体、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B、要使由H24和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填序号)。

a、b.()2c、d.(3)2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

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24。

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

m

n

9.8

计算: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

,。

(2)所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5次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蓝色,+H244+H2O

【提出猜想】4

【实验探究】方案二:

红色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A.4溶液也显酸性,同样会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拓展探究】

(1)4.9g,9.8g

(2)40%(3)35.5%

10.(2017宿迁)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测得溶液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减小了,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

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溶液;

大家认为,乙同学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必须(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

(l)24;

(2)24和。

【设计实验】

方案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产生

猜想

(2)成立

方案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

(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填字母序号)

2溶液2O3

【答案】I.红;

小于或等于;

22424+2H2O

24(或硫酸);

方案1:

气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12.(2017赤峰)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也可能呈。

【实验验证】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继续验证】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猜想与假设】中性(或酸性)酸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变红;

中性(或酸性)

【继续验证】酸性;

2O3+623+3H2O;

中性

13.(2017西宁)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后,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I: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Ⅱ:

废液中的溶质有。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23溶液至过量

只有

猜想I正确

先后

猜想Ⅱ正确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氯化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

【答案】)(l)3+2=12+H22↑

【猜想与假设】猜想Ⅱ:

氯化钙和氯化氢或2和;

【进行实验】①沉淀产生②产生气泡③产生沉淀

【反思拓展】碳酸钙或3

14.(2017临沂)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12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

只有12

猜想:

有12和()2

有2、和()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2

滴加2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2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答案】【演示实验】2()22+2H2O

【猜想与假设】2和和()2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石蕊溶液变蓝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

(1)2与2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2存在

(2)反应物是否过量

15.(2017泰安)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

硫酸钠猜想二:

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

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①②③。

A

B

C

D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②7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232424+2H222↑

①无现象;

②<

③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

(1)方案C中试纸浸入溶液中;

(2)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是否有硫酸存在;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16.(2017陕西)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盐酸已经完全反应猜想二:

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

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2,说明溶液显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溶液,测得溶液=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2,发现溶液变为色。

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2至饱和,测得溶液=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

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各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

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

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为Y,若X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答案】【实验探究一】

(1)酸

(2)①氯化钙或2②红

【实验探究二】3+2=2+2↑+H2O(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反思交流】<

17.(2017巴中)某实验小组同学用()2溶液与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如图。

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未滴加酸碱指示剂。

此时停止加入稀盐酸,立即向烧杯内滴加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呈无色。

实验结束后,他们对烧杯内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示:

2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2猜想二:

2、()2猜想三:

【分析讨论】该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

说明溶液不显碱性。

则猜想二不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24溶液

另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答案】猜想三:

2,

实验:

可与酸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均可

【反思评价】所加反应物的量

18.(2017达州)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⑴试管A中的现象是,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

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⑵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理由是。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

②和2;

③、2和23;

和23。

小明认为猜想一定不正确。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猜想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