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073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古代汉语》常用词

常用词

(一)

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

昭穆勤乏乱整两贰

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

(一)动词。

说话,说。

论语乡党:

“食不语,寝不~。

”左传成公二年:

”;岂敢~病?

”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

左传僖公四年:

“楚子使与师~曰。

”战国策赵策三:

”;胜也何敢~事?

”(胜:

赵胜。

平原君自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

话,言论。

论语公冶长:

”;听其~而观其行。

”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

论语为政:

“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

诗经三百篇。

)又一个字为一言。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

��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

”又如“五~诗”,”;七~诗”。

2.【语】

(一)动词。

谈话。

论语乡党:

“食不~,寝不言。

”李白夜宿山寺诗:

”;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

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

“公~之故,且告之悔。

”论语阳货:

”;居!

吾~女。

”(居:

坐下。

女:

你。

(三)名词。

言论,话。

论语季氏:

“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

谷梁传僖公二年:

”;~曰:

��唇亡则齿寒��。

”后汉书黄琼传:

“常闻~曰: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

[辨]言,语。

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

如左传僖公三十年:

”;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

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

”;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

”;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

“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

”;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

“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

”;公语之故”,庄子在宥:

“吾语女至道。

”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

“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

3.【谓】

(一)对〔某人〕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公使~之曰。

”论语公冶长:

”;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

诗经王风葛藟:

“~他人父。

”论语阳货: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

”引申为指称,意指。

左传隐公元年:

“其是之~乎!

”又宣公二年:

”;其我之~矣!

(三)评论〔人物〕。

论语公冶长:

“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语里仁:

”;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

舜时的音乐名。

(四)通“为”。

左传僖公五年:

”;一之~甚,其可再乎?

”〔以~〕以为。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则以~受命於人主,议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为侵官。

[辨]谓,曰。

”;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

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

”;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

(一)咨询。

尚书洪范:

“王~于箕子。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穆公~诸蹇叔。

”注意:

上古汉语的“访”,是咨询的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

”;王访于箕子”,是说周武王向箕子咨询关於“天道”的意见。

”;穆公访诸蹇叔”,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咨访关於袭击郑国的意见。

都不是简单的拜访。

“访”的直接宾语是事,不是人。

所以第一例中有”;于”字,表示箕子是间接宾语;第二例中有“诸”字,它是”;之於”的合音,“之”指袭郑这件事。

(二)拜访(后起义)。

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

”;洛阳~才子,江岭作流人。

”(江岭:

江西庾岭。

)引申为探寻[古迹,名胜]。

王勃滕王阁序:

“~风景於崇阿。

”苏轼石钟山记:

”;至唐李渤始~其遗踪。

(三)查访,侦查(晚起义)。

方苞狱中杂记:

“又九门提督所~缉纠结,皆归刑部。

5.【请】

请,请求。

左传隐公元年:

”;亟~於武公”。

注意:

“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第一种是请你做某事。

左传隐公元年:

”;则~除之。

”第二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的行为。

左传隐公元年:

”;臣~事之。

”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

左传宣公二年:

“会~先。

”孟子梁惠王上:

”;王好战,~以战喻。

”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的是名词。

左传隐公元年:

“为之~制。

”论语雍也:

”;冉子为其母~粟。

6.【召】

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於东门之外。

”引申为招致,导致。

荀子劝学篇:

”;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

[辨]召,招。

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招人来为”;招”。

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报】

(一)断狱,判决罪人。

韩非子五蠹:

”;~而罪之。

”汉书张汤传:

“传爰书,讯鞫论~。

”(爰书:

录有犯人口供的判决文书。

鞫:

详尽审问。

(二)受了别人的东西以后,还送给他东西以为回答。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之以琼琚。

”引申为回

答别人的恩惠或仇恨,即报恩或报仇。

左传成公三年:

“无怨无德,不知所~。

”又引申为天对人的善恶的报复。

荀子宥坐:

”;为善者天~之以福,为不善者天~之以祸。

(三)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

战国策齐策四:

“庙成,还~孟尝君曰。

(四)给回信,答覆。

司马迁报任安书:

”;阙然久不~,幸勿为过。

8.【告】

(一)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

“且~之悔。

”特指以大事报告祖宗或上帝。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

(二)规劝,旧读入声,读如梏gù。

此义一般只用於“忠告”。

论语颜渊:

”;忠~而善道之。

[辨]

(1)报,告。

“报”字一般用於复命,”;告”字用於告诉,所以它们的差别颇大。

(2)告,语。

在“告诉”的意义上,”;告”与“语”是同义词,但对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语”。

(3)告,诰。

”;告”与“诰”同音同义,后来分化了:

告上为”;告”,告下为“诰”。

9.【谏】

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叫做谏。

左传宣公二年:

”;宣子骤~。

”论语里仁:

“事父母几~。

”(几:

不显露,暗地里。

10.【讨】

(一)研究。

论语宪问:

”;世叔~论之。

”(讨:

研究。

论:

评论。

)引申为治理。

左传宣公十二年:

“其君无日不~国人而训之。

(二)声讨。

左传宣公二年:

”;亡不越竟,反不~贼。

”引申为征伐,征讨。

左传隐公九年: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之。

伐宋。

”又十年:

”;以王命~不庭,不贪其土。

”(不庭:

不来朝见。

11.【反】

(一)翻转,颠倒。

诗经周南关雎:

“辗转~侧。

”孟子公孙丑上:

”;以齐王,由~手也。

”引申为相反,对立。

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是。

”又为反而,反倒。

诗经邶风谷风:

”;~以我为雠。

(二)造反,叛乱。

史记项羽本纪: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乎?

(三)回来。

左传宣公二年:

”;~不讨贼。

”孟子梁惠王下:

“比其~也,则冻馁其妻子。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引申为退还,归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公子受餐~璧。

”(餐:

同”;餐”。

)孟子梁惠王下:

“王速出令,~其旄倪。

”(旄:

通”;耄”,老人。

倪:

小孩。

)又为反省。

孟子公孙丑上:

“自~而不缩。

”(缩:

直。

不缩:

没有理。

12.【复】

(一)动词。

回来,回去。

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南征而不~。

”又宣公二年:

“宣子未出山而~。

”注意:

”;复”是“往”的反面,所以说”;往~”。

“复”又与”;反”是同义词(都是“回来”),所以说”;反~”。

“复”与”;来”意义也相近,所以又说“来~”。

引申为回复,报复。

孟子梁惠王上:

”;有~於王者曰。

”又滕文公下:

“为匹夫匹妇~雠也。

”又为还原。

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

”;伊尹既~政厥辟。

”(辟:

君。

厥辟:

他的君。

指太甲。

)后代有“~辟”,”;~位”。

(二)副词。

再,又。

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假道於虞以伐虢。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乃驰,~斩汉一都尉。

”又淮阴侯列传:

“水上军开入之,~疾战。

”注意:

在这种意义上,古代说”;复”,不说“再”。

[辨]反,复。

在”;回来”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词,没有什么差别。

但“反”用得更广泛些。

13.【舍】

(一)宾馆,招待所。

庄子说剑:

”;夫子休就~。

”(请您休息,住在宾馆里。

)引申为房舍。

(二)住一夜。

特指行军或狩猎的临时住宿。

左传庄公三年:

“凡师一宿为~。

”又宣公二年:

”;宣子田於首山,~于翳桑。

(三)军行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其辟(避)君三~。

”又二十五年:

”;退一~而原降。

”(原:

周邑。

(四)放弃,不要,不取。

这种意义后来写作“舍”(shě)。

左传隐公元年:

”;食~肉”。

又宣公二年:

“食之,~其半”。

又僖公三十年:

”;若~郑以为东道主。

”引申为释放。

孟子梁惠王上:

“~之,吾不忍其觳觫。

”又万章上:

”;始~之,圉圉焉。

”今仍简化为“舍”。

14.【次】

(一)依顺序排列。

左传成公三年:

”;~及於事。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皆~当行。

”注意:

古代”;次”不用作量词。

引申为次第在后的,等级较差的。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太上不辱先,其~不辱身。

”又:

”;~之又不能拾遗补阙。

(二)临时驻扎。

左传僖公四年:

“师进,~於陉。

”又:

”;师退~於召陵。

”引申为外出旅行停留。

穆天子传卷五:

“仲秋甲戌,天子东游,~于雀梁。

15.【如】

(一)往,到„„去。

左传僖公四年:

”;楚子使屈完~师。

”又成分十三年:

“文公~齐,惠公~秦。

(二)像。

诗经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

”史记项羽本纪:

“猛~虎,很~羊。

”引申为依照。

柳宗元三戒:

”;犬皆~人意。

”[不如]不及,比不上。

左传僖公三十年:

“臣之壮也,犹不~人。

”战国策齐策一:

”;自以为不~。

(三)形容词词尾。

论语述而:

“子之燕居,申申~也(很严肃的样子),夭夭~也(很舒服的样子)。

(四)如果。

论语先进:

”;~或知尔,则何以哉?

”孟子梁惠王上:

“王~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五)连词。

或。

论语先进:

”;方六七十,~五六十。

”又:

“宗庙之事,~会同。

16.【驰】

(一)马快跑。

左传宣公十二年:

”;遂疾进师,车~卒奔。

”(马驾车快跑,士卒飞奔。

)庄子秋水:

“骐骥骅骝,一日而~千里。

”特指驱马追击敌军。

左传庄公十年:

”;公将~之。

”又成公二年:

“不介马而~之。

”又为打马使快

跑。

孟子滕文公上:

”;好~马试剑。

”汉书周亚夫传: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入。

”引申为疾行。

成语有”;风~电掣。

(二)传播,流布。

韩诗外传:

“名声~於后世。

”孟浩然春燕诗:

”;英名日四~。

(三)向往,奔向。

隋书史祥传:

“身在边隅,情~魏阙。

”(魏阙:

也叫象魏。

皇帝所居的宫阙。

[辨]驰,驱。

二者是同义词,都有马快跑和赶马快跑的意思。

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都是马快跑,大雅板“无敢驰驱”则都是使快跑(意为放纵)。

但后来”;驰”字主要沿着“快跑”这个意思发展下去,所以引申出”;疾行”(如“风驰电掣”)、”;流布”(如“名驰宇宙”)等意义。

”;驱”则着重向“使快跑”的意思方面发展,所以逐渐引申出”;策驱”、“驱使””;驱逐”和“驱除”等用法来。

二者有了明显的区别。

17.【骤】

(一)马跑。

诗经小雅四牡:

”;载~骎骎。

”(骎骎qīnqīn,马快跑的样子。

)引申为快速。

老子二十三章:

“~雨不终日。

(二)屡次。

左传宣公二年:

”;宣子~谏。

18.【侵】

进攻,特指没有钟鼓的进攻。

左传僖公四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蔡。

”引申为冒犯。

国语楚语下:

”;无相~渎。

”又为侵夺,欺凌。

孟子梁惠王下:

“狄人~之。

”史记游侠列传序:

”;豪暴~凌孤弱。

19.【袭】

(一)衣一套叫一袭。

汉书昭帝纪:

“赐衣被一~。

(二)重叠。

楚辞怀沙:

”;重仁~义兮。

”引申为重复,因袭,沿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

”后汉书宦者传论:

”;汉兴,仍~秦制。

”又为继承[封爵,职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爵土。

(三)乘人不备而进攻。

左传隐公元年:

”;缮甲兵,具卒乘,将~郑。

”又僖公三十二年:

“劳师以~远。

”[辨]侵,袭,伐。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而且进攻的国家总要找一些”;声讨”的理由,如“包茅不入”、”;无礼”、“贰於楚”等(参看第六单元”;伐”字条)。

“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

“侵”与”;伐”是不同的,所以左传僖公四年说:

“侵蔡,遂伐楚。

””;袭”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0.【奔】

(一)跑。

庄子田子方:

“夫子~逸绝尘。

”特指战败逃跑。

论语雍也:

”;~而殿。

”(殿:

在后面。

(二)逃亡[到外国]。

左传庄公八年:

“[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莒。

”(莒jǔ:

国名。

)又僖公四年:

”;重耳~蒲,夷吾~屈。

”(重耳,夷吾:

都是晋献公的儿子。

蒲,屈:

都是地名。

)引申为逃走[到某地]。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得间~真州。

”(得间jiàn:

找机会。

(三)男女相悦,不依旧礼教的规定而自相结合。

诗经王风大车:

”;岂不尔思,畏子不~。

”周礼地官媒氏:

“~者不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夜亡~相如。

21.【亡】

(一)逃跑。

左传宣公二年: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

”孟子梁惠王下: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也。

”特指出奔,逃到外国去。

左传宣公二年:

“~不越竟。

”引申为失掉(让它跑掉)。

战国策楚策四:

”;~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二)灭亡。

跟“存”相对。

左传僖公三十年:

”;然郑~,子亦有不利焉。

”战国策魏策四:

“且秦灭韩~魏。

(三)死。

跟”;存”相对。

论语雍也:

“~之!

命矣夫!

(四)读wú。

通”;无”。

论语雍也,“今也则~。

”又颜渊:

”;人皆有兄弟,我独~。

22.【逐】

(一)追赶,追捕,追回来。

尚书费誓:

“臣妾逋逃,无敢越~。

”(越逐:

指越过军垒去追捕。

)易经睽(kuí)卦:

”;丧马勿~。

”汉书蒯通传:

“秦失其鹿,天下共~之。

”用於抽象意义,表示追求。

韩非子难一:

”;以有尽~无已。

(二)追击。

左传庄公十年:

“遂~齐师。

”又成公二年:

”;齐师败绩,~之。

注意:

(一)

(二)两个义项都不能解作“驱逐”。

因为

(一)像逐马、逐鹿,都是追回来的意思,并非把它赶走;

(二)像逐齐师,更不是把敌军赶走,追击是为了杀伤和擒获。

(三)[把别人]赶出去。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戈~子犯。

”(子犯:

人名,即狐偃。

)引申为驱逐,放逐。

史记李斯列传:

“非秦者去,为客者~。

”又管晏列传:

”;三仕三见~。

”(见:

被。

)楚辞哀郢。

“信非吾罪而弃~兮。

”[~臣][~客]被贬谪的官。

宋之问途中寒食诗:

”;南溟作~臣。

”杜甫梦李白诗:

“~客无消息。

[辨]追,逐。

二字一般用起来没有分别。

试比较左传桓公六年:

”;请追楚师”与庄公十年:

“遂逐齐师”。

但是,”;放逐”的意义不能说成“追”。

而”;挽回”的意义又只能说成“追”(论语微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能说成“逐”。

23.【及】

(一)追赶上。

左传成公二年:

”;故不能推车而~。

”引申为达到。

左传隐公元年:

“若阙地~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又成公二年:

”;将~华泉。

”引申为到那个时候。

左传成公二年:

“病未~死。

”为趁这个时候。

战国策赵策四:

”;愿~未填沟壑而托之。

”又引申为品行赶得上。

论语公治长:

“非尔所~也。

”又引申为涉及,发生关系。

论语卫灵公:

”;言不~义。

(二)与。

用为连词。

左传隐公元年:

“生庄公~共叔段。

”又用为介词。

左传僖公四年:

”;屈完~诸侯盟。

24.【执】

(一)捉拿,拘捕,擒获。

左传僖公五年:

“遂袭虞,灭之,~虞公。

(二)拿着。

论语述而:

”;虽~鞭之士,吾亦为之。

”引申为掌握。

论语季氏:

“陪臣~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事]

(1)任事。

论语子路:

”;居处恭,~事敬。

(2)主事[的官]。

尚书盘庚下:

“邦伯师长百~事之人,尚皆隐哉。

”(邦伯,师长:

指诸侯公卿。

隐:

痛苦。

)(3)服务的人。

用於对人的尊称。

不直称他本人,而以他左右服务者来替代。

左传僖公三十年:

”;敢以烦~事。

”杨修答临淄侯笺:

“又尝亲见~事握牍持笔,有所造作。

”(牍:

木简。

(三)志向相同的朋友。

礼记曲礼上:

”;~友称其仁也。

”又:

“见父之~,不谓之进不敢进。

”[父~]父亲的至交。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

”;怡然敬父~,问我来何方。

25.【免】

(一)脱身,使脱身。

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

”左传成公二年:

”;人不难以死~其君。

”引申为释放。

左传成公二年:

“乃~之。

”又为脱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胄入狄师。

(二)罢免(后起义)。

汉书文帝纪:

“遂~丞相勃,遣就国。

26.【享】

把食物献给鬼神。

周易随卦:

”;王用~于西山。

”尚书盘庚上:

“兹予大~于先王。

”左传僖公五年:

”;吾~祀丰絜,神必据我。

”引申为鬼神享受祭品。

孝经孝治:

“祭则鬼~之。

”再引申为人享受福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而~其生禄。

27.【荐】(荐)

(一)兽所吃的草。

庄子齐物论:

“麋鹿食~。

”汉书终军传:

”;随畜~居。

”(荐居:

依水草而居,无常处。

(二)草席。

楚辞九叹逢纷:

“薜荔饰而陆离~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陆离:

美玉。

)曹植九咏:

”;茵~兮兰席。

”又动词。

垫在下面。

贾谊吊屈原赋:

“章甫~履。

(三)向鬼神进献物品,特指无牲的祭祀。

左传隐公三年:

”;可~於鬼神。

”又僖公五年:

“而明德以~馨香,神其吐之乎?

”又为一般的祭献,奉献,进献。

论语乡党:

”;君赐腥,必熟而~之。

”(腥:

生肉。

)又引申为向君主进献或推举贤才。

孟子万章上:

“尧~舜於天。

”汉书隽不疑传:

”;[暴]胜之遂表~不疑。

”(暴胜之:

人名。

[辨]荐,祭。

二字在祭的意义上为同义词。

细分则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谷梁传桓公八年注)。

左传僖公五年:

“而明德以荐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类(礼记郊特牲注:

”;馨香谓黍稷”)。

后世荐祭不再区别。

28.【图】

(一)考虑,反复考虑。

左传僖公三十年:

“阙秦以利晋,唯君~之。

”又成公三年:

”;二国~其社稷。

”“不图”,想不到。

论语述而:

”;不~为乐之至於斯也。

”引申为设法对付。

左传隐公元年:

“无使滋蔓,蔓难~也。

”汉书高帝纪:

”;羽可~。

”(羽:

项羽。

(二)图书。

论语子罕:

“凤鸟不至,河不出~。

”(这里的”;图”指的是八卦图。

传说伏义氏据以书成八卦。

)引申为地图,图表。

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书藏之。

”又:

”;以何具得秦~书也。

”(何:

指萧何。

)按,“图书”原是两个词,图是地图,史记刺客列传:

”;图穷而匕首见。

”书是户口册及其他书籍。

29.【虞】

(一)意料。

左传僖公四年:

“不~君之涉吾地也。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多指坏的。

)诗经大雅抑:

”;用戒不~。

”(戒:

警戒,戒备。

(二)欺骗。

左传宣公十五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

30.【克】

(一)战胜,攻破。

左传隐公元年:

”;郑伯~段于鄢。

”又僖公四年:

“以此攻城,何城不~?

”引申为克服。

论语颜渊:

”;~己复礼为仁。

”(依朱熹说:

克,胜;己,身之私欲。

克己,等於说克服自己的私欲。

(二)能。

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有终。

”左传宣公二年引此文。

31.【堪】

经得起。

受得住。

左传隐公元年:

”;君将不~。

”又:

“国不~贰。

”论语雍也:

”;人不~其忧。

”引申为可。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所向无空阔,真~托死生。

”又解闷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传。

”注意:

上古汉语的“堪”字是一般动词,常带宾语;后代用作助动词,放在动词的前面。

32.【有】

(一)有。

左传隐公元年:

”;小人~母”。

特指领有,占有。

孟子公孙丑上:

“武丁朝诸侯,~天下。

”又特指具有某种美德。

左传襄公三年:

”;诗云: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祁奚~焉。

”(祁奚有此美德。

(二)通“又”。

一般用於称数法。

”;有”字放在两位数的中间。

论语为政:

“吾十~五而志於学。

”孟子万章上:

”;舜相尧二十~八载。

”甚至可以用两个“有”字。

尚书尧典:

”;期三百~六旬~六日。

”(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

)“余”字前面,也常常加”;有”字。

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修八尺~余。

”孟子尽心下: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余岁。

”这是上古称数法的特点。

(三)名词词头。

尚书皋陶谟:

“何迁乎~苗。

”又:

”;亮采~邦。

”又用於有些形容词前。

诗经邶风击鼓:

“不我以归,忧心~忡。

”[有司]掌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

史记廉颇兰相如列传:

”;召~司案图。

33.【无】

(一)动词。

没有。

诗经豳风七月:

“~衣~褐,何以卒岁。

”左传成公三年:

”;~怨~德,不知所报。

”字又写作“无”。

”;无”字也表示“无论”、”;不论”。

李斯谏逐客书:

“是以地~四方,民~异国。

”这种用法常放在一对反义词的前面。

汉书高后纪:

”;~少长,皆斩之。

”又田儋传:

“政事~巨细,皆决于横。

”(横:

田横。

)也可以用两个”;无”字。

韩愈师说:

“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乃]副词。

表示委婉语气。

等於说”;只怕”,“恐怕”。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乃不可乎?

”论语季氏:

“求!

~乃尔是过与?

”(求:

冉求。

(二)副词。

放在动词前面,表示禁止。

尚书盘庚上:

”;汝~侮老成人。

”左传隐公元年:

“~使滋蔓。

”这个意义也写作”;毋”。

史记项羽本纪:

“毋妄言,族矣!

”引申为否定副词,义近於”;不”,用来否定不该做的事。

论语学而:

“君子食~求饱,居~求安。

”又公治长:

”;愿~伐善,~施劳。

”战国策楚策一:

“子~敢食我也。

”也写作”;毋”。

史记张仪列传: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辨]无,不。

”;无”是动词(指其第一义),它所否定的是名词;“不”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

因此,”;无”字後面的形容词和动词往往带名词性,如“无上”,”;无穷”,“无畏”;”;不”字后面的名词则带动词性,如“不君”,”;不臣”,“不国”。

上古时代,”;无”字有时有“不”的意思,”;不”字却没有“无”的意思。

后来”;无”和“不”的分别就更清楚了。

34.【昭】

(一)明亮。

诗经大雅抑:

”;昊天孔~。

”(昊天:

上天:

孔:

甚。

)又动词。

显示,使彰明。

左传桓公二年:

“是以清庙茅屋„„~其俭也。

(二)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穆。

天子七庙,始祖庙之外,有三昭三穆。

诸侯五庙,有二昭二穆。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

父为昭,则子为穆;父为穆,则子为昭。

左传僖公五年:

”;大伯、虞仲,大王之~也。

”(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所以说“大王之~也。

”)

35.【穆】

(一)和。

诗经大雅烝民:

”;~如清风。

”成语有“和~”、”;雍~”、“安~”。

在这个意义上,”;穆”与“睦”差不多。

(二)敬。

尚书金縢:

”;我其为王~卜。

”双音词有“肃~”。

[~~]肃敬的样子。

礼记曲礼下:

”;天子~~。

(三)宗庙的次序,跟“昭”相对。

左传僖公五年:

”;虢仲、虢叔,王季之~也。

”(王季是大王的儿子,是昭,而昭的儿子是穆。

36.【勤】

(一)疲劳,辛苦。

跟“逸”相对。

论语微子:

”;四体不~,五谷不分。

”孟子滕文公上:

“将终岁~动。

”庄子天下:

”;其生也~。

(二)努力工作,不偷懒,跟“怠”,”;惰”相对。

尚书梓材:

“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