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091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docx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

1总则

1.0。

1本规范是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依据,适用于新建工程和扩建工程。

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0。

2本规范未包括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工程合同等的要求执行。

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及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

1.0.3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进行随工检验工作。

1。

0。

4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有困难时,建设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并提供报告呈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

0.5竣工验收工作应执行原邮电部《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验收项目和方法按本规范办理。

1.0。

6由于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具有技术新、涉及面广、发展快的特点,本规范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2单点测试

2.1通电测试前的检查

2。

1.1机房温度、湿度和电源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温度:

18~28℃。

2.相对湿度:

20%~80%。

3.直流供电电压:

-48V(允许变化范围:

—40~-57V)。

4.交流供电电压:

220V(允许变化范围:

+10%~—15%,或按工程所定设备的实际允许范围)。

2.1。

2硬件及安装工艺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备应完好无损。

2.插板类型、数量及安装位置应与设计图纸相符.

3.设备的各种选择开关应置于与设计图纸相符。

4.设备的各种熔丝规格应符合要求。

5.用万用表测量机架和机箱,接地良好,地线上应无电压存在,如地线上杂散电压大于0.5V时,应排除故障。

若有逻辑地,则不能与工作地线、保护地线混接。

6.用万用表测量供电电源回路上应无电压存在;用万用表测量其电源线对地应无短路现象。

7.设备在通电前,应在电源分配架输入测量主电源电压,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通电测试。

8.布缆的安装工艺应符合要求。

9.各种文字符号和标签应齐全正确.

10.机架的抗震措施应符合要求。

2.2硬件检测

2.2。

1硬件检测目的

检验硬件配置的正确性,测试系统各种物理设备及其端口的完好性与可用性。

2.2。

2硬件检测的原则

1.各种硬件检测所采用的操作程序、操作指令及步骤应经建设单位和厂家共同协商确定。

2.各种硬件设备按照操作程序逐级加上电源。

电源接通后,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应符合直流-48V或交流220V的要求。

3.设备内风扇装置应运转良好。

2。

2.3路由器设备的检测

1.检测路由器的系统配置,包括软件版本、内存大小等.

2.检测路由器的端口配置,包括端口类型、数量以及端口状态。

3.当路由器内的模块具有冗余配置时,测试其备份功能。

2。

2.4服务器设备的检测

1.检测服务器设备的主机配置,包括CPU类型及数量、总线配置、图形子系统配置、内存、内置存储设备(软盘驱动器、硬盘、CD驱动器、磁带机)等。

2.检测服务器设备的外设配置,包括显示器、键盘等。

3.检测配置的外置存储设备(外置硬盘、磁带机等).

2。

2.5集线器设备的检测

检测集线器的端口,包括端口类型、数量以及端口状态。

2.2。

6其他设备的检测

其他设备的硬件检测应参照工程有关合同规定进行。

2.3系统测试

2.3.1系统测试的目的

测试系统基本功能,测试节点的系统服务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

2.3.2系统测试的原则

1.系统测试主要是针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验证。

必要时,应对功能所遵守的协议一致性及功能的完备性进行测试.

2.测试采用的操作程序、操作指令及步骤应经建设单位和厂家共同协商确定。

3.2.3。

3~2.3。

9各条所列出的功能为节点的常用功能,测试时应根据节点功能设计情况对全部或部分项目进行测试。

2.3.3节点局域网测试

若节点局域网中存在几个网段或进行虚拟网(VLAN)划分,则测试各网段或VLAN之间的隔离性,要求不同网段或VLAN之间应不能进行监听.

2。

3.4路由器基本功能测试

1.对路由器的测试,可使用终端从路由器的控制端口,也可不能进行监听。

2.检查路由器的路由表,并与网络拓扑结构比较。

3.测试路由器的路由收敛能力及收敛时间。

首先清除路由表,然后检查路由表信息的恢复。

4.检查路由器配置文件的保存。

5.测试路由器的口令是否加密。

6.测试路由器操作系统口令验证机制屏蔽非法用户登录的功能。

2。

3。

5节点路由测试

1.测试节点各网段中的服务器与路由器的连通性。

2.测试节点各网段间的服务器之间的连通性。

3.测试本节点与外部INTEMET的连通性。

4.路由策略实施的测试:

(1)路由信息的接收、传播与过滤:

根据节点对路由信息的需求以及过滤;

(2)路由的备份与迂回:

当节点具有一个以上的出入口路由时,模拟某路由的故障,测试路的备份与迂回情况;

(3)策略路由:

当节点要求实施基于策略的路由,如对称路由、负载分担、指定特定路由等时,测试其实施情况;

(4)基于路由的访问控制:

若节点有基于路由的访问控制的需求,则测试其实施情况。

2。

3。

6服务器基本功能测试

1.在本规范中,对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定义为服务器内装操作系统的功能、内装基本服务和应用软件的功能(此处“基本"这两个字是为区别2。

3。

7条和2。

3。

8条的系统功能)。

2.根据服务器所用的操作系统,测试其基本功能。

例如系统配置、系统核心、文件系统、网络系统以及输入/输出系统等。

3.检查服务器的网络配置。

如主机名、IP地址、网络端口配置以及路由配置等。

4.若服务器内装有以下基本服务及应用软件,则测试:

(1)服务器的远程登录功能(telnet);

(2)服务器的文件传送功能(ftp);

(3)服务器的信件收发功能(如SendMail/POP3,pine/elm);

(4)服务器的信息检索功能(如WWW.gopher,archie,wais,news等)。

5.测试服务器的重要系统文件基本安全性能,如用户口令应加密存放,口令文件、系统文件及主要服务配置文件的安全。

6.检查服务器中启动的进程是否符合此服务器的服务功能要求。

2。

3.7节点服务节点测试

节点的服务功能是从用户的角度而言的,一般节点服务功能有接入服务的信息服务。

1.接入服务功能测试

接入服务为用户提供拨号及专线入网方式。

(1)使用PC机仿真终端测试异步终端经公用电话网接入;

(2)使用带SLIP协议软件的PC机,测试SLIP终端经公用电话网接入;

(3)使用带PPP协议软件的PC机,测试SLIP终端经公用电话网接入;

(4)使用带PPP协议软件的PC机,测试PPP终端经ISDN接入;

(5)使用PC机仿真终端,测试异步终端经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入;

(6)使用测试路由器,测试专线用户经DDN网接入;

(7)使用测试路由器,测试专线用户经分组网以IPoverX.25方式接入;

(8)使用测试路由器,测试专线用户经帧中继网以IPoverFR方式接入.

2.信息服务功能测试

节点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为用户提供ftp,E—mail,news,WWW等各项服务。

(1)使用PC机,测试节点ftp服务功能;

(2)使用PC机,测试节点E-mail服务功能;

(3)使用PC机,测试节点news服务功能;

(4)使用PC机,测试节点WWW服务功能.

2.3。

8节点管理功能测试

节点主要的管理功能有:

用户管理、用户上网界面、拨号用户接入身份验证、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1.用户管理

测试是否能实现用户信息的加入、修改、删除和锁定等功能。

2.用户上网界面

测试用户上网后,系统所提供的界面功能。

(1)SHELL用户上网界面:

测试SHELL用户上网界面提供的功能。

一般可提供节点信息服务和修改用户自身密码、查询计费及界面的在线帮助、中英文转换、退出等功能;

(2)PPP用户上网界面:

测试PPP用户上网界面提供的功能。

一般可提供修改密码、查询计费信息等功能;

(3)用户上网界面安全:

对于上述两种界面,均还需要测试界面屏蔽不必要的命令的功能.

3拨号用户接入身份的验证

测试拨号用户接入身份验证及授权软件的功能。

在节点配置有拨号用户接入身份验证有授权的主、备服务功能时,测试备份工作情况.

4.计费管理

(1)测试拨号用户计费原始数据的采集;

(2)测试专线用户计费原始数据的采集;

(3)测试对用户计费数据的初步处理,一般应可脱机或联机生成计费清单;

(4)测试其他服务中涉及的计费功能,如某些信息服务的计费.

测试应针对不同时间段分步进行,以体现全价、半价及全价到半价的过滤期.

5.安全管理

测试节点针对网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除了对上面各个设备的安全性测试内容外,还应测试:

(1)测试系统被限制的服务,例如用户服务器一般不对用户提供shellaccount服务,各服务器(UNIX系统)中所有不必要的服务均应被禁止,如finger,rsh,rlogin,tftp等;

(2)测试节点服务器中所安装的安全软件的作用。

常用的软件有crack,cops,satan,tripwire,TCP,wrapper等.

2.3。

9节点性能检测

1.节点局域网的性能检测

视局域网各网段的功能,模拟一定量的业务,检测相应网段的性能,如时延、冲突率、吞吐量等.

2.节点拨号接入服务器的性能检测

检测拨号接入服务器,如所有拨号端口是否可被拨通建立连接,连接所协商达到的速率等。

3.重要服务器的性能检测

检测节点中的重要服务器,如提供节点信息服务的服务器的CPU负载、内存及硬盘的占用情况等。

2.3.10节点其他功能测试

节点其他功能的测试应参照在工程合同中给出的功能设计要求进行。

3全网测试

3.1全网测试的目的

测试全网路由、拨号用户漫游、计费结算及NIC&NOC功能。

3.2全网测试的原则

全网测试应在所有单点测试完成后进行。

3。

3全网路由测试

3。

3.1全网节点路由连通性测试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形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连通性矩阵,进行两两节点间的连通性测试。

3.3。

2全网路由协议检测

路由协议的检测涉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其运行情况。

1.路由协议的配置

根据网络设计,检查网络域内及域间路由协议的配置。

2.路由信息的收敛

(1)人为地清除路由器中路由表信息,测试路由信息重新传播及收敛;

(2)人为地切断网络中某条中继电路,测试路由重新收敛情况及收敛速度。

3。

3。

3全网路由策略测试

通过对路由协议加上策略性的条件进行路由信息调整,形成网络的路由策略。

为保证路由策略有效、准确地实施,对其测试如下:

1.出口路由的备份

当出口路由多于1条时,测试这些出口路由的互为备份机制.

2.路由信息的调整

通过对路由信息的调整实现策略路由,如:

尽量实现负载分担以充分利用中继电路,调整路由优先级以满足各种业要求等.

(1)测试网络内部及网络出口的负载分担实施;

(2)测试其他策略路由的实施。

3.路由信息的过滤

根据网络安全的要求、网络对路由信息的需求、访问控制的要求以及为防止出现路由环路等情况,应对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尤其是域间路由。

根据对路由信息的过滤要求进行测试。

3。

3.4专线用户路由连通性测试

使用测试路由器模拟专线用户连接到某一节点上,从用户和网络外其他节点出发测试此专线用户与网络的路由连通性。

测试中应包括用户IP地址在网络现有地址范围内、外的所有情况。

3。

4全网拨号用户漫游及漫游计费结算测试

3.4。

1拨号用户漫游是指在某节点开户的用户,可在网内其他任何节点上网。

测试前应在异地开一测试帐户,然后用其开户帐号在本节点测试,看其是否能上网。

3.4.2漫游计费结算测试

测试计费结算信息的传送以及计费结算的计算.

测试时应注意计费结算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和计费结算数据的安全性以及计费结算的准确性.

3。

5NIC&NOC功能测试

NIC&NOC功能一般包括网络节点信息管理、用户档案管理、域名服务及管理、IP地址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安全管理和网络管理等。

3.5。

1网络节点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节点信息管理实现对网络各节点信息的加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3。

5。

2用户档案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用户档案管理实现对全网用户信息的备份以及信息的更新、查询等功能。

3。

5。

3域名服务及管理功能测试

1.测试全网域名管理功能。

2.测试网络的域名服务.

3.测试网络域名服务的备份设置、各域名服务器域名记录文件的同步及域名服务备份功能。

3.5.4IP地址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IP地址管理功能的实现,应包括可管理IP地址范围、IP地址使用明细、可分配IP地址情况等的加入、修改、删除、查询及优化功能。

3。

5。

5信息服务功能测试

同第2节2。

3。

7条第

(2)款中信息服务功能测试内容。

3.5。

6安全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安全管理实现的功能。

3.5。

7网络管理功能测试

1.测试网管平台软件和网管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

2.针对以下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测试:

(1)配置管理

1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并以图形显示;

2自动发现网络配置,监控设备状态;

3网络节点设备端口的配置;

4网络节点设备软件的配置。

(2)故障管理

1节点、设备、设备的部件和端口以及中继线路的故障产生、故障内容和故障清除的统计,并形成统计报告;

2执行诊断测试,应能诊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

(3)性能管理

通过对被管理设备的监控或轮询,获取有关网络运行的信息及统计数据;并能在所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提供网络的性能统计,其至少应提供以下统计项目:

1网络节点设备的可用率;

2网络节点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

3网络内重要设备的CPU利用率;

4中继线路平均可用率;

5中继线路流量统计;

6中继线路平均利用率;

7网络时延统计。

对于上述统计的结果,均应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3。

5。

8NIC&NOC安全性测试

1.测试NIC&NOC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各种数据的操作、存取权限控制和数据备份等。

2.测试NIC&NOC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3.测试对各种操作过程的记录统计.

4初验测试

4.1。

1初验测试的要求

在系统试运行前,必须进行初验测试,以检验系统及其相关设备是否符合运转要求.初验应在系统调则(单点测试和全网测试)合格后进行。

4.1。

2初验测试的计划和内容应从单点测试和全网测试的内容中抽出,具体内容可根据单点测试和全风测试和结果确定.

4.1。

3初验测试的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应重新进行系统调测。

4.1。

4所有初验测试都应在买方为主的条件下进行,卖方技术人员协作。

初验不合格,应由卖方负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直至验收合格。

4.2技术文件的移交

在初验测试阶段,应对技术文件进行清点和移交,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工程合同。

2.系统设计方案。

3.软件和硬件设备资料:

(1)说明书;

(2)技术要求;

(3)配置指南;

(4)安装手册。

4.设备及系统配置文件及数据。

5.设备安装、测试资料及各种记录。

6.施工图设计文件。

7.其他相关文件。

5试运行

5.1试运行的要求

5。

1.1试运行是观察工程质量稳定性的重要阶段,是对设备、系统设计和施工实际质量最直接的检验.

5。

1。

2试运行阶段应从初验测试合格后开始,试运行时间可按合同规定的试运行期限执行,应不少于3个月.

5.1。

3试运行期间的统计数据是验收测试的主要依据。

试运行的主要指标和性能达到合同中的规定后,方可进行工程总验收。

如果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或对有关数据发生疑问,经过双方协商,应从次日开始重新试运行3个月,并对有关数据重测,以资验证。

5.2试运行的观察项目

5。

2.1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应观察下列项目,并做好记录:

1.硬件故障率:

设备因部件等损坏、失效需更换电路板的次数.

2.服务及应用软件的稳定性:

试运行期间由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

发现问题迅速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事后应有记录。

3.网管统计的各项数据,特别是网络性能指标。

5.2。

2在试运行期间,应模拟测试下列项目:

1.忙时拨号接通率、平均拨号接通率:

待定.

2.漫游认证成功率、漫游认证响应时间:

待定.

3.计费准确率:

100%。

6竣工验收

6.1竣工技术文件

6。

1。

1竣工技术资料是系统维护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在工程总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负责提出竣工资料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

6。

1.2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装工程量总表。

2.工程说明。

3.测试记录:

包括各项技术性能的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和修复情况的记录;同时对电源、接地、机房环境等项目也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做相应的检验记录。

4.设备检验记录:

各种设备的开箱检验和清点记录。

5.竣工图纸:

可利用原设计的施工图纸改绘一式三份。

个别变动较大或原设计图已无法改绘时,应重新绘制。

6.随工检查记录和阶段验收报告:

监理单位或人员随工验收的文字记录,如在施工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应将事故的处理情况做专题报告.

7.工程变更单。

8.安装的设备、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明细表.

9.系统设计文档。

10.全部系统配置文档:

应包括路由器、服务器等配置文档及其他系统配置文件和数据。

6.1。

3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6.2验收的要求和内容

6。

2.1凡经过随工检查和阶段验收合格并已签字的,在竣工验收时一般不再进行检查。

6.2。

2工程总验收的内容应包括:

1.确认各阶段测试检查结果。

2.验收组认为必要项目的复验.

3.设备的清点核实.

4.对工程进行评定和签收。

6.2.3验收中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项目,应由验收组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6.2。

4工程竣工后,由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