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09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docx

中考科学考前冲刺选择题系列专题18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问题

、单选题

1.

小芸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中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B.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

如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细胞。

若图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较模糊,应调节图甲中()

A.2号结构

B.5号结构

C.6号结构

D.

7号结构

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乙,下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移动装片;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如图A、B是

B,则三种操作顺序应该是(

5.下列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三种步骤:

①转动转换器;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果肉细胞,要将图A转换成图

A.

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

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甲图中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

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8.

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9.

某校兴趣小组人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镜头组合分别是(

10.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5

转动粗准焦螺旋

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移动装片B.调节粗准焦螺旋C.增大光圈D.调节细准焦螺旋

12.下列关于显徽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1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14.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C.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15•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A.向右移动B.向上移动C.向左移动D.向下移动

16•归纳和推理是学习科学时常用的思方法,必须科学严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全球昼夜平分一定是春分日

B.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保险丝会熔断,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显微镜使用中转动反光镜可使视野变亮,则视野变亮一定是转动了反光镜

17.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A.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

18.

小衢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视野里出现了一个污点,她要确定污点存在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19.

红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

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操作顺序是()

②向右移动装片

20.若用同一显微镜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21.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洋葱表皮细胞后,

直接换成高倍镜观察,不会出现的是(

A.视野中细胞变大

B物像变模糊了

C视野变亮了

D.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A.

B.

D.

22.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要调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B

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换用低倍镜

C

要增加视野亮度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D

要使物象更清晰

调节粗准焦螺旋「

A.AB.BC.CD.D

2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

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转动目镜

B更换目镜

C转换物镜

D.重新制片

24.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永久装片,出现图甲、图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

B.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

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更暗

D.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26.在科学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科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图是小科在实验中的几个步骤示意

图,正确的顺序是()

27.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

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8.下列有关事实:

①胡克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②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

究》;③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按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30.

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31.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只通过调整目镜、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

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3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如图所示。

图甲中的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

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A方向B.B方向C.C方向D.D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规范知识解题。

【解答】解:

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观察时,要求两眼同时睁开,习惯用右手写字的,左眼观察;习

惯用左手写字的,右眼观察;

故答案为:

B。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操作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甲放大倍数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

【解答】解:

A、显微镜成像成的是倒像,故操作也与实际操作相反,若物像偏在视野的左边,为了能到视野的正中央,则玻片需要往左移,故A错误;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故B正确;

C、在甲中所观察到的位于视野周围的细胞,在乙中一般观察不到,只有在视野中央的才能够观察到,

故C错误;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一般也是模糊的像,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3.【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①是物镜转化器,②是物镜,③载物台,④目镜,⑤粗壮焦螺旋,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解答】若图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较模糊,说明已经能看到像,只有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使模糊的

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

C

4.【答案】D

【解析】【分析】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且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中的物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

一:

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二:

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第一步操作是装片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

D

5.【答案】B

【解析】【分析】左图所示多个细胞,而右图所示的细胞是左图部分放大的细胞•可以判断,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

【解答】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因此需要移动装片,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

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所以视野光线会变暗,因此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即可•所有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

故答案为:

B

6.【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只有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才能较好的解答本类题目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由甲变为乙,物像变大了,说明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应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再调节光线和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

D

7.【答案】A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1是细转焦螺旋,2是粗转焦螺旋,3是物镜,4是目镜。

【解答】A、由题意,判断污物的位置,要分别移动装片,目镜和物镜,在观察污物是否随镜头移动,故正确;

B、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甲图中①,故错误;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要进行染色,便于看见细胞内部结构;观察人血涂片时,不需要染色,故错误;

D、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也为逆时针,故错误。

故答案为:

A

8.【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回答。

【解答】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正确;

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视野的改变与放大倍数有关;错

误;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正确;

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正确。

故答案为:

B

9.【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名称和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物镜倍

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乙和长物镜丙。

故答案为:

C

10.【答案】D

【解析】【分析】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③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很明显的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①再换用高倍物镜,④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11.【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路线是:

反光镜T遮光器上的光圈T物镜T镜筒T目镜T眼睛;反光

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遮光器上的小孔称为光圈,能够控制进入镜筒的光量.因此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视野亮度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增加显微镜视野的亮度.

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现视野亮度变暗,为增加视野亮度,可增大光圈.

故选:

C.

1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成像的特点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

A、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t安放t对光t放片t调焦距t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B、在观察物像时,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用右手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右下方.故不符合题意.

D、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故符合题意.故选:

D

13.【答案】C

【解析】【分析】在显微镜操作中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操作顺序1、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与像的移动相反);2、转动物镜转换器将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3、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增亮视野再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的清晰。

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与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比较,细胞个体体积变大,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解答】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②是粗准焦螺旋应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细胞数目在低倍镜下多,乙图②是高倍镜,B错误;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载玻片移动与像移动相反,玻片向右下方像将向左上方称到视野中央,C正确;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圆圈应是气泡,D错误。

14.【答案】B

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1.擦片:

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

干净;2.滴水: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材:

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

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

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

A、滴水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B正确;

C、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标本,C错误;

D、观察时,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

B.

15.【答案】C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

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方向应该是反方向的,故最开始时像在那儿就像哪个方向移动,图甲像在左边,所以移动时要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

C。

16.【答案】C

【解析】【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全球昼夜平分是指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时候,春分和秋分都是昼夜平分;故A错误;

B、让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有两个:

发生短路或电路功率过大;故B错误;

C纯净物只能含有一种物质,还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

D、调节视野问题有两种方式:

调节反光镜或者调节光圈;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17.【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

【解答】A、物镜转换器的作用是用来更换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故A不符合;

B、细准焦螺旋是用来缓慢升降镜筒的;故B不符合;

C、粗准焦螺旋是用来快速升降镜筒的;故C不符合;

D、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的;故D符合;故答案为:

D。

18.【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即可。

【解答】显微镜中的污点一般存在于目镜、物镜、玻片上,常用的方法是先换物镜看看污点是否还在,不在则证明污点在物镜上,如果污点还在,再换目镜,如果污点依然还在,则证明也不在目镜上,只能在玻片上;转动反光镜,是没有用的;

故答案为:

A。

19.【答案】D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由图可知,要观察的物象在左侧,所以在更换物镜前要先把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向左移动装片;然后转动物镜转化器换高倍镜;由低倍镜到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来调整视野;故其操作顺序为:

③①④;

故答案为:

D。

20.【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及视野亮暗的调节知识解题。

【解答】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故答案为:

C。

21.【答案】C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所以某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改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变暗,能看见的细胞数目也较少。

【解答】将低倍镜直接换成高倍镜观察,由于放大倍数变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更大,但细胞数目变少,

视野变模糊,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变清晰,但高倍镜视野变暗。

故ABD会出现,而C不会出现。

故答案为:

C

22.【答案】B

【解析】【分析】显微镜包括:

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物镜、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镜臂、镜柱、镜座等部分.其中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据此解答.

【解答】A要调换物镜,应该转动物镜转换器,错误;

B、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该使用低倍镜,正确;

C、要增加视野亮度,应该用反光镜的凹面镜,错误;

D、要使物象更清晰,应该调节细转焦螺旋,错误。

故答案为:

B

2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污点的判断问题,简单的熟记:

通过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目镜移动,则在目镜上;移动装片,污点随着装片移动,则在装片上。

【解答】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如下: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目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所以根据本题题意,要判断污点在目镜、玻片上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转动目镜即可。

重新制作装片会较麻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2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解题,据图可知,图甲放大倍数较小、图乙放大倍数较大。

【解答】A、目镜越长倍数越小、物镜越长倍数越大;如果目镜一样,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故A

正确;

B、目镜越长倍数越小、物镜越长倍数越大;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短,故B错误;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更暗,故C正确;

D、据图可知,图甲放大倍数较小、图乙放大倍数较大;故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2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③放大倍数最大,故③的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最大,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不一定大于④,故A错误;

B、物镜位于转换器上,故更换物镜一定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实现的,故B正确;

C、由于植物细胞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很难观察到细胞膜,故C错误;

D、植物细胞中,只有见光部分能够找到叶绿体,不是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的,故D错

误;

故答案为:

B。

26.【答案】B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t安放t对光t调焦距t放玻片t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

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

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解答】图1是放片;图2是向下调节镜筒,图3是对光,图4是观察;显微镜的通常使用步骤是安放、

对光、放片、观察;则图中的顺序为③①②④;故B符合;

故答案为:

B。

27.【答案】C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A、人体口腔细胞是动物细胞,要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由图可知,图中的细胞没有出现重叠,

所以涂抹是均匀的;故A说法正确;

B、据图可知,有气泡出现,可能是盖盖玻片不当导致;故B说法正确;

C、人体口腔细胞没有细胞壁结构;故C说法错误;

D、调节视野亮、暗的结构是反光镜和光圈;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28.【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知识解题。

【解答】解: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只剩下细胞壁的细胞,首次提出了细胞

的概念;18世纪,施莱登和施旺一起创立了《细胞学说》;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提出,新细

胞是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故细胞学说建立的先后顺序为:

①②③故答案为:

A。

29.【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知识解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

【解答】解:

据图可知,①②⑤是物镜、③④⑥是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

数;故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则需要选择的镜头组合只有目镜五倍、物镜10倍,即①和④;

故答案为:

D。

30.【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规范知识解题,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好光后,显微镜就不能移动。

【解答】解:

因为反光镜是显微镜中光线的来源,对好光后,一旦移动显微镜,反光镜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影响光路;故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就是重新对光,故应该转动反光镜;

故答案为:

C。

3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联系知识解题。

【解答】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故答案为:

C。

3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物像移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微小生物朝视野右下方移动。

【解答】解:

在显微镜使用中,为了使物像位于视野的正中央,则物像偏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