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12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心理学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练习题.docx

《心理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练习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练习题.docx

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及其()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比较稳定特点和相对持续状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方面。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

4、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所以说脑是()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5、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专家()提出来的一种独特观点,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年,以德国心理学家()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二、判断题

1、心理学最早是指关于“灵魂”和“心灵”的学问。

()

2、亚里士多德写的《灵魂论》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人类心理方面的专著。

()

3、心理状态具有非常持久和稳定的特点。

()

4、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

5、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

6、人的行为与心理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不能区别。

()

7、从心理活动的整体看,每一种心理研究的方法都有局限性。

()

8、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A.感知觉B、表象C、思维D、记忆

2、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包括()。

A、动机B、能力C、气质D、性格

3、以下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A、注意B、灵感C、激情D、犹豫

4、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潜意识的是()。

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

5、代表当代心理学发展研究主要取向的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8、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象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象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9、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10、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的人是()。

A、李时珍B、王清任C、张载D、戴震

11、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

A、人的心理对于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2、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A、综合化B、实用化C、全球化D、本土化

13、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

14、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

4、心理状态

第二章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二、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

3、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三类。

4、无意注意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和()。

5、有意后注意形成的两个条件是()和()。

6、有人初学古典文学时,本来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去学习,这时的注意是(),后来由于逐步克服困难,获得了优良成绩,这种学习的本身渐渐引起他的兴趣,不需要克服困难,他的注意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这种学习上去了,这种注意是()。

三、判断题

1、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是可以分离的两个特点。

()

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界事物,也可以是自己所思所感的内部活动。

()

3、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

4、人的注意广度是固定不变的。

()

5、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转移。

()

6、注意的起伏现象是由于注意力涣散造成的。

()

7、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

()

8、教师可以采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

()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注意的基本特点是()。

A、集中性B、稳定性C、选择性D、指向性

2、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C、个性心理特征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现象

3、注意对心理活动具有()。

A、记忆功能B、选择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功能

4、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D、特异功能

6、下列不属于注意品质的选项是()。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兴趣D、注意的转移

7、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8、下面那些刺激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

A、相对强烈的刺激B、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

C、不断变化的刺激D、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

五、分析题

1、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

2、精通外文的人读外文书,注意范围就大,外文水平差的人注意范围就小。

3、把一只手表,放在离被试一定距离,使其刚刚能够听到表的滴答声。

即使是十分专心地听,也会感到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时强时弱。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4、简述注意的品质。

七、论述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填空题

1、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外部感觉主要包括()()()()()。

3、内部感觉主要包括()()()。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关系。

5、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把知觉分为()()()。

6、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7、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三种特性。

8、人类的听觉具有()、()、()三种特性。

9、视觉适宜的刺激是波长为()毫微米,听觉适宜的刺激是频率为()赫兹的声波。

10、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为()。

二、选择题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体现的是()现象。

A、感觉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2、下列感觉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机体觉B、平衡觉C、皮肤觉D、运动觉

3、“吃过苦的中药后再吃糖,感觉糖特别甜,吃过糖后再吃中药,感觉特别苦”这是()现象。

A、感觉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4、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叫做()。

A、感受性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感觉阈限

5、晚上当我们从比较暗的室外来到明亮的室内时,视觉的感觉阈限会()。

A、降低B、提高C、不变D、不一定

6、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还有一电灯形状的光亮形状,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感觉的相互作用

7、以下关于颜色视觉的心理特性与光波的物理属性匹配不正确的是()。

A、色调—光的强度B、明度—光的强度C、色调—光的波长D、饱和度—光波成分

8、我们熟悉的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离我们远,我们把他知觉为一个矮子,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特征。

A意义性B完整性C选择性D恒常性

9、在绿草地上的彩色蝴蝶很容易被人发现,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特征。

A完整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意义性

10、课堂上学生的小动作容易被老师发现,可以用()感知规律来解释。

A、调节律B、活动律C、协同律D、组合律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觉适应

四、判断题

1、人的感受性是可以改变的。

()

2、感觉可以分为躯体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

3、我们看见外界事物的运动是运动觉。

()

4、在人的信息获得中,视觉是最主要途的途径。

()

5、与背景差别较大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

6、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

7、感觉和知觉都是由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

8、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

9、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时间知觉、听知觉、错觉等。

()

10、微光刺激提高听觉的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这是感觉的相互作用。

()

五、分析题

1、初入澡堂嫌水太热,尔后不觉得热。

2、“月明星稀”“黑白分明”。

3、吃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特别甜。

4、“窥一斑而知全豹”。

六、简答题

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何?

2、常见的感觉现象有哪些?

七、论述题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记忆

一、填空题

1、记忆可分为()()()三个环节。

2、记忆活动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

3、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五类。

4、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忘受()控制。

5、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和()。

6、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和()。

7、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二是()。

8、运动记忆的前提是()。

9、遗忘可以分为()和()两种。

10、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为()和()。

11、常用的复习方式主要有()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记忆是指()。

A、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运动记忆D、语义记忆

3、我记得油比水轻是()。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运动记忆D、语义记忆

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

5、在路上遇到小时候的同学,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活动是()。

A、重现B、回忆C、保持D、再认

6、会骑自行车的人长期不骑,其动作技能一般不忘,这是()。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抽象记忆D、情绪记忆

7、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个组块。

A、7±2B、5±2C、8±2D、4±2

8、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次数的()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20%B、150%C、160%D、180%

9、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是()的证据。

A、衰退论B、干扰论C、痕迹论D、无答案

10、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

A、重复B、理解C、复习D、回忆

11、下列对保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成不变B、数量有变化

C、质量上诱变化D、无答案

12、影响个体记忆策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A、个体的学习动机B、个体的经验

C、个体的思维发展水平D、个体年龄特征

13、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整的记忆环节包括()。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14、()的信息多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而()的语言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

A、瞬时记忆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无意识记

15、艾宾浩斯第一个运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了()。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B、时间因素影响遗忘

C、材料性质影响遗忘D、材料数量影响遗忘

16、短时记忆()。

A、对信息的保持大约为5秒——2分钟

B、其中的储存是能意识到的

C、其容量是7±2个组块

D、其编码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三、名词解释

1、记忆

2、机械识记

3、理解识记

4、遗忘

5、暂时性遗忘

6、永久性遗忘

7、前摄抑制

8、倒摄抑制

四、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理解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的效果,因此机械识记是没有意义的。

()

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效果好。

()

3、识记材料在保持过程中只有量的变化,并无质的改变。

()

4、理解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知识经验的积累。

()

5、情景记忆由于是个人亲身经历的,所以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

6、避免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复习。

()

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

8、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记忆大。

()

五、分析题

1、提笔忘字。

2、在街上遇见阔别多年的同学能相识。

3、潜移默化。

4、根据题目要求做答案。

六、简答题

1、简述记忆的环节。

2、什么是遗忘?

遗忘进程有什么规律?

3、记忆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4、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5、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述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2、试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

第五章想象与思维

一、填空题

1、表象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脑以()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和()。

2、想象是对已有()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和()的特征。

3、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和()两种。

4、()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5、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

()、夸张、()和()。

6、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抽象思维。

7、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主要包括:

()、()、()与()。

8、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过程可分成()、()、()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

9、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是()与()。

10、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和()。

11、抽象思维是以()为工具进行的思维。

12、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即()、()和()。

13、()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A、表象B、想象C、感觉D、注意

2、幻想是一种()。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有意想象

3、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是通过想象中的()认知加工方式而形成的。

A、夸张B、粘和C、典型化D、人格化

4、下列属于思维的特征的是()。

A、概括性B、直观性C、问题性D、间接性

5、气象学家通过卫星云图知道天气的变化,这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B、间接性C、问题性D、推断性

6、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关系可描绘为()。

A、“U”形曲线B、倒“U”形曲线

C、波浪曲线D、正态分布曲线

7、去科技市场买电脑,在了解不同品牌的性能、价格等特点之后,做出对比,决定买哪一种品牌的电脑。

这个生活事件所涉及到的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有()。

A、分析B、比较C、综合D、概括

8、下列选项中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有()。

A、黑猩猩B、成年人C、盲人D、中学生

9、下列事物可成为原型的有()。

A、苍蝇B、闪电C、毛巾D、收割机

10、3岁前的儿童,把一根竹竿放在胯下说“骑马了”,一旦停止跨竹竿的动作,“骑马”的思维活动也结束了,这属于()思维。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思维D、辩证思维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思维

3、问题解决

4、定势

5、辐合思维

四、是非判断题

1、从思维活动和结果的新颖性角度来说,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定理来解决教师讲过的相同类型的题目,这种思维叫做常规思维。

()

2、表象具有概括性,我们可以通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

3、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

4、定势不利于新问题的解决。

()

5、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

6、比较与分类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

()

7、先天盲人通过听别人的描述,可以在大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大公鸡的形象。

()

8、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

9、由A>B,B>C,C>D,得出A>D,这是发散思维。

()

10、辩证思维的成熟,标志着中学生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发展的结束。

()

五、分析题

1、考好的愿望越强烈,反而事与愿违。

2、读《西游记》时,脑海中会形成孙悟空的形象。

3、生物学家通过测定DNA的序列,可以进行亲子鉴定。

六、简答题

1、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包括哪些?

2、简述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3、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

4、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七、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需要、动机

一、填空题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和(),其中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需要是()。

2、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和(),其中人与动物共有的一种需要是()。

3、动机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四种功能是()、()、()、()。

4、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5、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把动机分为()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动机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A、需要B、兴趣C、个性D、情绪

2、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等,这是一种()。

A、生物性需要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

3、根据动机的起源,动机可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4、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会使人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动机冲突

6、“进退维谷”是一种()式动机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

7、爱与归属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哪一种()

A、生理B、社交C、尊重D、自我实现

8、以下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尊重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B、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到高级是波浪式推进的

C、基本需要一旦满足,其需要强度就会降低

D、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

9、动机形成的条件是()。

A、需要B、认知C、诱因D、情绪

10、以下关于需要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有()。

A、需要是一种内部紧张状态

B、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C、需要都能指向一定的对象

D、需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三、判断题

1、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

()

2、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产生了需要必然产生动机。

()

3、所有动机与活动目的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4、采用启发式教学,就要创设高难度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四、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五、用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下列现象

1、有时考好的愿望非常强烈,反而事与愿违。

2、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

3、前怕狼后怕虎。

4、做作业废寝忘食

六、简答题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七、论述题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七章情绪

一、填空题

1、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2、情绪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即()。

3、表情一般分为()、()和()。

4、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和()。

5、心境是一种比较()而又()的情绪状态。

6、心境具有()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

7、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8、()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9、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体验逐步稳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二、选择题

1、情绪具有较大的()。

A、情境性B、即时性C、冲动性D、外显性

2、情感具有较大的()。

A、稳定性B、深刻性C、持久性D、内隐性

3、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快感度B、紧张度C、强度D、激动水平

4、带有弥散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6、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A、心境B、激情C、表情D、应激

7、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

A、面部表情B、体态表情C、言语表情D、激情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四、判断题

1、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

()

2、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因而人与动物皆具有。

()

3、激情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

4、应激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

五、分析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2、喜而不乐,打而不怒。

六、论述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第八章意志

一、名词解释

1、意志

2、原则性动机斗争

二、填空

1、意志的过程包括()和()两个阶段。

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就内容来说包括()动机斗争和()动机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