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12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docx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整理含详细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⑤

2.两份相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

A.1:

1B.1:

2C.3:

8D.3:

4

3.“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CxH8),它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

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1B.2C.3D.4

4.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需要A的质量为(  )

A.5.6gB.11.2gC.14.6gD.无法计算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Al+O2

AlO2

B.C+O2

CO2

C.2H2O═2H2+O2

D.Fe2O3+3CO

2Fe+3CO2↑

6.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

Cu+H2SO4═CuSO4+H2↑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

Fe+3AgNO3═Fe(NO3)3+3Ag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2CO+O2

2CO2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

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

Fe+CuSO4═Cu+FeSO4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Fe2O3+CO

2Fe+CO2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8.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8.4g镁B.8.4g氧化钙C.8.4g锌D.8.4g碳酸镁

9.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

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

1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1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铝粉和1.8g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

D.7.8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

12.现有只含C、O两种元素的气体样品11g,测得其中含C元素3g,则关于此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样品可能是CO2

B.此样品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C.此样品一定是CO2和CO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若此样品含两种物质,则其中一种物质质量分数为

13.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

A.1:

2B.2:

1C.1:

3D.3:

1

14.离子方程式:

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可以表示(  )

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

B.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5.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有一个理想活塞(滑动自如,且密封性绝对可靠),处在容器体积的

处;其中,

的部分充的是空气,另

的部分充的是H2和O2的混合气体;当后者用电火花点燃引爆时,活塞先被冲到左边;而当容器内的气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渐渐向右边移动,最终停在容器容积的

处,则原来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

A.8:

1B.7:

2C.4:

5D.2:

7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7.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2H2+O2

2H2O2CO+O2

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请再写出一个具有共同点①的化学方程式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

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C2H2+  O2  CO2+  H2O

②  CuSO4+  NaOH═  Na2SO4+  Cu(OH)2↓

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0.15克氯酸钾与3.25克二氧化锰共热。

反应一段时间后,残余的质量为13.45克,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克。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1.已知氮化镁是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可用于核废料的回收,极易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X↑.根据上述信息,计算下列问题:

(1)氢氧化镁[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氮化镁中镁、氮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整数比);

(3)试确定X的化学式  .

2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

4HNO3(浓)4NO2↑+O2↑+2H2O,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  ;

(2)  ;

(3)  .

23.在化学反应中,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类反应方程式往往采用“化合价升降法”更方便快捷,即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例如:

□Al+□MnO2═□Al2O3+□Mn,具体配平步骤如下:

①“标变价”:

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并标出改变前后的化合价.

4+3O2═22O3+3

②“列变化”:

列出改变的价态数.

→升高3价→降低4价

③“找倍数”:

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3×4=12,从而确定Al、MnO2的系数.

4Al+3MnO2═2Al2O3+3Mn

④“配系数”:

再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系数.

4Al+3MnO2═2Al2O3+3Mn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NO3中N的化合价为  价,NO2中N的化合价为  价.

(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系数写在横线上,所有系数都必须填写)

  C+  HNO3(浓)═  CO2↑+  NO2↑+  H2O.

九上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⑤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解答】解: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同,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不变,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因此,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综合以上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故选:

C。

【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

反应物的分子原子生成物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不种,元素种类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2.两份相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

A.1:

1B.1:

2C.3:

8D.3:

4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判断反应所消耗的碳与氧气的质量即生成CO和CO2中所含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根据两物质的化学式,可判断CO和CO2的分子个数为1:

1时,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恰好相等,此时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

2,则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1:

2.

【解答】解:

两份相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生成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恰好应为1:

1,则氧原子个数比为1:

2,则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1:

2

故选:

B。

【点评】利用反应生成CO和CO2组成特点,判断出两物质中C、O原子个数与两元素质量的关系,是解答此问题的技巧所在.

3.“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CxH8),它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1B.2C.3D.4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xH8+5O23CO2+4H2O,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反应物CxH8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中x的值.

【解答】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xH8+5O23CO2+4H2O,反应后3CO2、4H2O中含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10,而反应前CxH8、5O2中含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8、10,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反应物CxH8的x的数值是3;

故选:

C。

【点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4.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需要A的质量为(  )

A.5.6gB.11.2gC.14.6gD.无法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此化学反应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由A和B的质量以及C的质量可以求得D的质量,从而知道此反应中A和D的质量比,再由D的质量为0.4g,就可以求得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

生成D的质量:

5.6g+7.3g﹣12.7g=0.2g

设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x

A+2B═C+D

5.6g0.2g

x0.4g

x=11.2g

答:

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2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Al+O2AlO2

B.C+O2CO2

C.2H2O═2H2+O2

D.Fe2O3+3CO2Fe+3CO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

A、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O2H2↑+O2↑。

D、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6.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

Cu+H2SO4═CuSO4+H2↑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

Fe+3AgNO3═Fe(NO3)3+3Ag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2CO+O22CO2

【分析】A、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差,不能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适量的铁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物为氯化亚铁,而非氯化铁;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是不能点燃的,设计方案不可行.

【解答】解: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AlCl3+3H2O,故A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差,不能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错误,故B错误;

C、生成物为氯化亚铁,而非氯化亚铁,改为“Fe+2AgNO3═Fe(NO3)2+2Ag”,故C错误;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2CO+O22CO2,设计方案不可行,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学会结合课本知识,学会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的方法.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

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

Fe+CuSO4═Cu+FeSO4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Fe2O3+CO2Fe+CO2

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金属活动性比氢的活动性强,能够与酸反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金属活动性比氢的活动性弱,不能与酸反应;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要有等号;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是硫酸;

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2;

化学式中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的数字应下标.

【解答】解: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金属活动性比氢的活动性强,能够与酸反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金属活动性比氢的活动性弱,不能与酸反应。

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因此不能与硫酸反应,试管壁上的铜就不能被除去,因此选项A中的化学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排在铜的前面,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因此铁能将铜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因此选项B正确。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配平。

在“Fe2O3+CO2Fe+CO2”中没有配平,而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没有等号,因此选项C错误。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是硫酸;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2,不是2Al(OH)3;硫酸铝的化学式中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没有下标。

因此选项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难度较大.

8.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8.4g镁B.8.4g氧化钙C.8.4g锌D.8.4g碳酸镁

【分析】由于题目给出的都是8.4g固体,而8.4g铁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首先排除不能生成气体的氧化钙.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的酸由少到多的顺序为锌铁镁.当8.4g铁恰好完全反应时,8.4g镁不能完全反应,酸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氢气取决于酸,和铁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而锌完全反应且酸有剩余,所得得到的氢气少.当然也可以借助常规方法计算,不过要涉及过量计算,过程很麻烦.

【解答】解:

由于题目给出的都是8.4g固体,而8.4g铁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首先排除不能生成气体的氧化钙。

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的酸由少到多的顺序为锌铁镁。

当8.4g铁恰好完全反应时,8.4g镁不能完全反应,酸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氢气取决于酸,和铁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而锌完全反应且酸有剩余,所得得到的氢气少。

所以在ABC中只有A符合题意。

由于8.4g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设8.4g铁恰好反应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982

8.4gxy

==

x=14.7g

y=0.3g

MgCO3+H2SO4=MgSO4+H2O+CO2↑

8498

可知8.4g碳酸镁消耗的硫酸为9.8g,所以硫酸有剩余,根据碳酸镁的质量求算二氧化碳。

设8.4g碳酸镁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MgCO3+H2SO4=MgSO4+H2O+CO2↑

8444

8.4gz

=

z=4.4g

所以天平不平衡。

故选:

A。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9.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

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

1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分析】由CaCO3和KHCO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可得到,CaCO3和KHCO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相同,即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混和,只要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就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CaCO3+2HCl═CaCl2+CO2↑+H2O、KHCO3+HCl═KCl+CO2↑+H2O这两个方程式可看到:

CaCO3和KHCO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都是100:

44。

A、所以只要混合物的质量不变,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不变,故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故A错误。

B、反应后只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w)g,故B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为100:

73,而碳酸氢钾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为100:

36.5,所以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

D、CaCO3+2HCl═CaCl2+CO2↑+H2O、KHCO3+HCl═KCl+CO2↑+H2O这两个方程式可看到:

CaCO3和KHCO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都是100:

44,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g,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铝粉和1.8g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

D.7.8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分析】因为加入的盐酸质量相等,所以需要判断两端加入一定量物质后增加质量是否相等,增加质量相等时天平能仍然保持平衡,不相等时天平发生偏转.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借助关系式和差量法进行分析比较.

【解答】解:

A、50g7.3%的稀盐酸中HCl质量=50g×7.3%=3.65g

50g7.3%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铝和铁的质量分别为:

2Al~6HCl

54219

m(Al)3.65g

解之得m(Al)=0.9g

Fe~2HCl

5673

m(Fe)3.65g

解之得m(Fe)=2.8g

则金属铝未完全反应,铁不足,所以消耗盐酸量不同,放出氢气质量不相等;天平失去平衡;

B、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因此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质量2g;

而MgCO3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

MgCO3~CO2

8444

4.2gm(CO2)

解之得m(CO2)=2.2g

所以加碳酸镁后烧杯质量增加质量为4.2﹣2.2=2g,所以天平仍然平衡。

C、50g7.3%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铁和锌的质量分别为:

Fe~2HCl

5673

m(Fe)3.65g

解之得m(Fe)=2.8g

Zn~2HCl

6573

m(Zn)3.65g

解之得m(Zn)=3.25g

则金属铁、锌均与稀盐酸没有反应完,盐酸少量,反应放出氢气质量相等;加入金属质量相等,天平平衡;

D、50g7.3%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的质量分别为x

CaCO3~2HCl

10073

x3.65g

x=5g,

碳酸钙过量,生成的气体由5g碳酸钙生成,

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2g,烧杯质量增加了7.8g﹣2.2=5.6g

而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不放出气体,所以增加5.6g,所以天平平衡。

故选:

A。

【点评】加入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一端增加的质量=加入固体质量﹣放出气体的质量,只有加入物质与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